你觉得大学的生活是自由的,还是孤独的呢?

大多数人是觉得是自由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选择考研躲避就业的竞争压力,

但是大学毕业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4个只是短暂的自由了下,自由到忘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忘记了该对未来产生那么一丝忌惮,

毕业后,各奔东西,才发现,自由只不过是多人的狂欢,这种自由假象却非常真实,

4年时间后,缺失的孤独感瞬间贯穿全身,触不及防的打击,让人看清了现实,人也再也不自由了,走出校门扛下自己未来的只有自己,

拿著微薄的工资,却想著财务自由,孤独吗?这样的战斗,注定单枪匹马,自由吗?即使通宵刷剧,伸手够不著的财务自由,血压的增速赶不上房租的涨幅,自由得起来吗?

自由从来不是外在世界能决定的,不是钱不是名也不是利能决定的,就像有人说的,穷人区是大海湾,漫无边际,富人区是小湖泊,一小时可以绕一圈。

有多少人,能生活在小湖泊上?小湖泊上的人,羡慕大海湾的人自由自在,大海湾上的人,羡慕小湖泊上的,精致高贵,但是谁知道小湖泊上和大海湾上的人哪个才是真正的自由呢?

如果一个人还在羡慕旁人,那他必定是不自由的,为了欲望而活的人,看到的是捷径,真正自由的人,看到的只有斑马线,即使风口来了,他们选择按部就班,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原本是一出悲剧,最后却能演成一段喜剧。

自由是不一定被人羡慕的,孤独也不一定是被人嫌弃的,两者都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状态。

有的人投入越多,获得越多,但是有的人投入越多,亏得越多,一个人为自己的生活投入越多,他就越自由,而一个人为他人投入越多,看不到回报,他只能越来越孤独,说句俗话:为你掏心掏肺,为什么我觉得越来越孤独?因为掏空了自己的人,深处黑暗,连影子都会离你而去,

一个人的生活不该只有一种形式,人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路径的,

真正一个成熟的人,他可以自由也可以孤独,

为什么总有人问,一个人的生活是自由还是孤独的呢?非要二选一吗?因为他没有勇气承受一个人的寂寞,那是一种睡在黑屋里,打开手机亮光,房间里却空无一活物的孤寂,一种被人忘记在角落里的暗黑,谁会喜欢被抛弃?没有人。

总有人把孤独和被抛弃混在一起谈,两者并不一样,被抛弃,是自我嫌弃,而孤独则是机缘恩赐,

是在这个嘈杂的社会下,难得和自己共处的时光,该懂得珍惜,

有一类人,很厉害,自由和孤独都想要,甚至可以任意切换,

这类人早就学会和自己对话,他有了思维自由,开启了灵魂的升级,

那样的人,有勇气去选择孤独还是自由,因为结果都不会太差,好的孤独堪比上了一节心理辅导课,坏的自由安抚起了过去的自己。

那么一个人的生活是自由的还是孤独的呢?

一个人学会了孤独就有了自由。


不太确定「一个人的生活」这句话所指的状况是什么?

绝对的离群索居肯定是不可能的!人是群居动物,再怎么说都是要与人接触和交流的。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个人的生活」可能的表现如下:

1.主动型

一般可能是性格内向,不喜喧嚣,深居简出。

另一种可能就是:我就想一个人生活,但是我也喜欢热闹,我只是不想受到拘束而已。

2.被动型

受外力影响,如在异地生活工作,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又或是经济条件、工作性质导致与人接触非常少。

再说「自由」和「孤独」!

自由和孤独并不是对立的,也不是不能同存的。

自由相对于约束,孤独相对于热闹。

但是讨论一个人是自由的还是孤独的,不在于是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在于他的性格和内心的渴望。

一个人生活无人拘束、无人说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是很自由,但这种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很难收获到真正的朋友或者说是认同感,所以就算你每天高朋满座、出入成群,但终归是曲终人散,孤独而眠。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并且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还是得受到法律道德和伦理的约束的。

那这样来说,一个人的生活即是自由的,也同样是孤独的。

内心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只要你渴望自由、渴望温暖、渴望友情,那它就在不远的前方等著你靠近!


孤独是暂时性的

自由是持续性的

人不可能一直持续不断感到孤独,只是偶然孤独一下,比如遇到困难,比如被人误解,比如触景生情。就算和一群人生活,也会感到孤独。独自生活的人有一定概率产生这种感觉更频繁,但也不绝对。要看「一个人」的状态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的。一个疯狂想脱单的人肯定会更频繁地感到孤独,有更多的场景会触发他这种感受。

一个人生活无拘无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直自由自在。只是一个人生活不等同于自由,自由建立在健康/经济状况良好的前提下,一个高位截瘫的人独自生活,或者一个欠债数百万靠打工还债的人独自生活,都不会太自由,这个跟是不是一个人没关系。


这个要怎么界定呢?

可能我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唯心主义吧…… 总觉得一切外界的表象只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客观来讲,一个人生活和两个人生活相比较,必然会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好的是,比较自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晚上不想做饭了就自己出去找个有意思又好吃的小馆子解决一顿。喜欢一边放著音乐一边干活,也不用想著会不会打搅对方,这个音乐对方是否也喜欢之类的。

不好的是,很多重活、累活都得自己来,没人帮忙负担,没人可以在累了病了递一杯水、陪著去医院之类的。幸好,现在有外卖、有快递、有可以付钱就能协助的家政服务。而且,总还是有家人或者朋友的吧,同事也是有的吧,物业也是有的吧?就算什么都没有,真病的不行了直接拨打120、999服务也是不错的。

现如今,一个人独居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方式而已,就看自己怎么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了。自己能过好的,将来变成两个人三个人一大家子人,也能比较好地协调之间的关系、处理生活上的各种事务。过不好的,也别太指望有个男友或者女友,就可以彻底走向小康,搞不好也是一地鸡毛、鸡飞狗跳。

咱别把一种生活方式,贴上莫须有的标签。一个人的生活未必孤独,两个人的生活也未必甜蜜和谐,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到底什么感觉。

放轻松,尽量活在当下,尽量别让自己的心陷入一种恐惧和焦虑之中。一个人的时候,好好跟自己相处,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要学著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图文无关我就是觉得家里要是有这么一个水缸也挺好看的。


自由且孤独。

曾经上学时,很不喜欢一个人去吃饭,羞愧又尴尬,别人都是成群结队的,而自己形单影只,是不是有问题?

而且一个人的时候容易想入非非,因为我本身还是个敏感又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那时候会想,别人会不会排斥我,说我坏话?

为此,我努力去讨好别人,去笑不好笑的话,迎合不好玩的人,战战兢兢过日子,最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记得很清楚,我曾经在一个回答中提到自身的一个问题――精神依赖。这是很恐怖的,把别人当做自己的精神支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非常清楚记得,因为高二的那个女生,我真的出现了心绞痛的感觉,去年对心脏做了检查,发现有偶发房性早搏。估计跟忽上忽下的情绪状态撇不清关系。

可笑的是和那个女生之间也不过是因为我们之间小小的分歧,一个完全不值一提的分歧。当时我们合买了一个桶装水,我们不同寝室,水放在她寝室,但是因为我当时有点害羞,基本上不怎么去她宿舍喝水,还有一点我并不喜欢她宿舍人对我开的玩笑,我只不过跟她要好一点。因为这个,她就对我生气。

我那个时候连困惑不解都做不到,自然而然就只有心痛,我没法好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觉内心世界塌陷了一样失魂落魄。

我后来大学里面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我还是一味地迎合别人,自然没有改变现状。

直到工作了,我有了自己的空间,虽然刚开始有点依赖同宿舍的同事,而且觉得她为人也蛮不错的,告诉我附近那里可以买东西,有哪些好吃的店。

此外,工作期间,我因为有了更多独处时间,意外接触了心理学,对自己与他人相处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回想小时候与父母的相处过程,我的敏感或许天性如此,我的缺爱和缺乏安全感程度却实实在在不合理了。

慢慢调整自己,一点一点,欣喜的是,现在已经较从前进步不知多少了。

就在昨天,我本打算去肯德基吃饭,然后顺带在那里看书(不知为何,最近喜欢在喧闹的地方看书,感觉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更高)

没想到遇到我宿舍的同事,她在肯德基兼职(我介绍她去的),刚好她就在那个店,然后看到我,她就开始埋怨我怎么没跟她说,把她当外人了,我就说因为并不知道她上班,而且现在也挺忙的,中午人流量大,店里忙成狗,她更是。然后我吃完了,觉得咸了,没带水,她刚好在附近收拾,我就问她能不能给我一杯水,她就说太累了,从上午九点到现在(快两点),我没说什么,就自己下去取水,问她要不要,她说不要,还来了句,现在这么忙,谁会给你拿水?看我执意要去前台要水,又补了句,我转钱给你去买水。

后来我就走了,心里越想越生气。她一边埋怨我去肯德基不跟她打招呼,一边觉得因为忙连一杯水都不跟我拿,却对我「颐指气使」,比如收我吃完的餐盘,我当时正用餐盘当手机支架玩手机。她一句话不说就把餐盘抽过去了。比如不给我拿水,还看不惯我向其他人取水。

然后我想到本职工作期间,因为我们不同部门,然后有时候去找她时,她就会很不给面子地在她部门同事面前对待我,像刷存在感似的,她部门其他同事,或者她的直属领导都不敢对我这样。她就觉得她是我室友,她就可以,然后刷存在感。

我所了解她这一类人是这样的,自认为对待你与别人不同,比如在你面前耍小脾气任性之类的,但仅限于这种「亲昵」,并不会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会像她对待她父母那样的「血亲」,比如她为她「高富帅」表哥找相亲对象,让我打听另一个部门长相身材俱佳的女孩子时,根本不会考虑我也单身,更别说站在我的角度想。

所以我会很警惕这类人,他们一方面觉得用任性和耍小脾气的行为把你当自家人(毕竟有句话,只有在最亲的人面前才会表现最真实的一面),一方面在「实在利益」面前分类对待你跟她家人血亲。

简而言之,只有在最亲的人面前才会表现最真实的一面。但不要置换因果关系,有些人在你面前表现真实一面,也不代表她把你当做最亲的人。

我超级生气,后来打电话把我想说的都说了,电话那头吱声不语,最后我说,请把我当做陌生人,然后用对陌生人的温柔和礼貌对我,谢谢!就挂了电话。

说这些有点离题了。我刚刚只是想先简述我与人相处的艰难经历。通过这些来表明刻意迎合他人也不会让自己过的舒服。

但,不代表我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个人呆著。我个人觉得,可以不喜欢交际,一定要善于交际。就像你不喜欢钱,但一定要有钱。所以我还是不断学习与人交流相处的能力。你不是因为没法与人相处而选择一个人,只是因为你喜欢一个人。

一个人的生活让我有很多时间去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去「复盘」过往,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获得实质意义上的成长。你想看书就看书,想学画就学画,想听歌就听歌,想健身就健身,想几点吃饭、想吃什么、去哪儿吃……无论想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干扰到你。这代表自由。

但这个自由是需要你能控制得住的,如果没有享受自由的能力和资质,就类似于河流决堤变成洪涝灾害了。

万家灯火你一人吃火锅,没吃完不敢乱走担心被「光碟」,欢声笑语你一人坐火车,尿急时不敢去厕所,因为没人看包。这是一个人呆著的「缺陷」,有人谓之「孤独」。

其实我发现孤独不过是自由的另一种说法,就像一把菜刀,切菜方便时,锋利,就是自由,切到手时,锋利就是孤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