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生計出發還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人都得接受教育,通過學習成長,才能成為受社會認可,被自己接受的自我。接受教育是人生必選項。


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思考:

人如果不受教育會怎麼樣?

人其實就是動物,

動物的本性就是求生存、繁衍、趨利避害。

所以我一貫相信「性惡論」,

這是建立在已有的善惡觀念之上。

人在不接受任何教育的情況之下,

什麼壞事都能做得出來,

做完也不存在任何的負罪感。

以上說的是道德品質教育,再說說知識技能教育。

如果不學習如何運用工具,你想什麼都做不成,就連犯罪都沒資格。

當然,自學也是一種教育途徑,這對人本身的素質要求更高。

自學擺脫了外界的鞭策,而是一種強大內驅力在發生作用。

知識技巧是人類社會提高效率、拓寬眼界的方式,

只有接受了相關的教育,人才會不斷成為更好的人,每個人的潛質才能被激發出來,彼此造福。


三字經里有三句我覺得很好。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人不學,不知義」

從個人角度來講,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傳承文化的事情,更是對自己的提高與升華。

讀初中的時候,我的學習名列前茅,所以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到了高中,一落千丈,我開始片面的接觸一些經典案例,告訴自己,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高中退學後,自己開始了「創業」,不值一提的一件小事,眼前的成功讓我深感,讀書無用,沒有學歷,不讀書,我也比同齡人強。

後來,「創業」失敗了,我把問題都推給市場經濟,推給身邊的人,覺得不是自己的問題。

直到今年,我讀了14本書,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當時是多麼無知,失敗很多是因為自己知識的不足。

接受教育,就是不斷的提高自己,不斷的認識自己的問題和無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離自己的夢想與目標,越來越近。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讀書,用心學習。


文明的傳承和延續


我猜你說的教育,應該是指應試教育。如果說的是應試教育的話,無外乎想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然後升職加薪,讓生活變的輕鬆一點。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龍應台

我們通過受教育來獲得更多選擇的權利和機會,讓自己的人生獲得更多的主動和可能,從而在命運競爭的代際接力中,讓下一代在獲得交接棒的瞬間,能夠擁有一個比自己更好的起跑線。

但是,工作過的人都知道:當你找到工作時,你會發現你在大學學的知識似乎毫無用武之地,一切都要重新學習,甚至從最簡單的複印、掃描文件開始,更別提後面如何做好職業定位和規劃,以及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如何不斷突破自己的職場瓶頸了。這也是應試教育的弊端。

在我看來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一個人內心的喚醒,認清你是誰,你的天賦在哪裡,進而帶來全新的自我認知和成長,推動自我改變,實現人生的價值。

讓執權者慎用權力,讓貧困者獲得希望,這或許是教育最大的意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