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回答已刪除。


李玫瑾的課沒聽過么?叛逆期的孩子不是青春期才出現的,根源在6歲之前。

6歲之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設立明確的規矩,讓孩子知道邊界在哪裡,自由又在哪裡,到青春期的時候自然就過度的比較平穩,鬧也鬧不出大事兒來。

當年沒有做好,到青春期想修理孩子,太晚了。

而且,什麼叫做事總喜歡擰著家長來?這就跟指責孩子挑食一樣,你就不挑食嗎,只是你不吃的你就不會買而已!如果做的都是孩子愛吃的,孩子孩挑食嗎?

所以,做事不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鼓勵肯定孩子,看孩子幹啥都覺得不對勁,這是孩子跟家長擰著來,還是家長潛意識裡想維護自己的權威?

主席都說過了,世界終究是他們的,他們做事的方法你看不慣,不一定是他們有問題,大概率是你自己落伍了。

大規矩守住了,愛惜自己、尊重他人、寬容待事、踏實上進,具體事情怎麼處理,大可以多尊重孩子的意見,父母不要整天指手畫腳,讓孩子覺得根本就不信任自己。思考一下,你有心事,會跟一個根本就不信任自己的人講嗎?你連他想什麼都不知道,怎麼教育和引導他?

孩子小的時候已經沒做好了,青春期就麻煩多用點心吧!別一味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多想想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以做諮詢的工作經驗看來,青春期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各種問題留到這個時候來解決都是非常棘手的,更多的女孩的問題非常突出,女孩在青春期表現為比男孩更加叛逆,神經緊張、難以安靜和飄飄然。當然男孩雖然相對安靜,但內在的冷漠也非常令家長沮喪。

我想上述問題比起您提到的和家長對著干要麻煩多了。

言歸正傳,說說對著乾的問題。首先是分析,青春期的男孩或者女孩都有內在的「二次元」特質,即從感受上希望超越成人,做成人能做的任何事情,從理性上卻無法做到,所以容易對挫折、羞辱或者僅僅是忽視表現出敵意。所以,和家長對著干也就好理解了,1. 求得公平地位;2. 不接受批評和羞辱。

方法:發展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引導他們發展道德感,與年輕人一起遊戲、一起工作才能成為這樣的引導者,你會發現他們也會遵從內心的指引,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行事。

方法2:其實男生女生這個時候可以建立友誼,因為你會發現男孩的冷漠和安靜剛剛好可以平息女孩的神經緊張和飄飄然。而女孩的直覺敏銳也可以讓男孩多一點人性的趣味。他們會通過友誼成為更好的男人和女人,這也正是青春期發展的目的,您說對嗎?


謝邀!我是甜心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較逆反,也需要用新的方式來對待。

孩子每天都感知到自己對於成人的依賴,這就給孩子一種卑微感。當然這不是卑微情結,卑微情結是一種病態。

當孩子感覺到卑微的時候,腦子裡會衍生出來一種潛意識:我要長大,我要脫離我的父母!這就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由來之一。

這種卑微感慢慢成為孩子發展、成長的動力,他們會模仿成年人做的事情,想複製父母的行為。因此他們會訓練自己扮演爸爸媽媽、玩過家家的遊戲。

孩子的目的就是想不再依賴父母,他自己能夠做事情。

這個理論告訴我們,過分強權的父母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卑微感,彷彿在告訴孩子:你太小了,你還不行,你還不會,你還不夠大!在這種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會走向另一種極端,就是從不反對父母和他人的意見!他的一生永遠是失敗的。

他從來不會主動去做事情,從一種失敗走向另外一種失敗,他會越來越差勁,因為他不太相信自己。

另外一種極端是,雖然孩子的經歷和剛才所說的一樣,但他們會努力追求成就感,他們會驅動一個成就到另外一個成就,永不滿足,目的是為了證明給父母看:你看我就是行!他們一生都在這種加滿油的狀態,一生不會享受到成就感,一生都在不停追求成功、事業和金錢。

表面看來,他們好像非常成功,但實際上非常可憐,因為他們得到的都是虛幻而遙遠的東西。

比如他們開一輛賓士車,不是因為車很好、很漂亮、很舒適,他只是需要這種車來定位自己,只是想讓人看。

這些人從外表給別人的感覺好像是非常自信,別人會說:「這人好自信!」但只要稍微把他的外皮剝掉一點,就可以看到他的內心是一個受過傷害的孩子。

但是他不會允許別人這麼做,因為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會給自己一層一層戴上面具。

因此,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當大家覺得他們已經長大可以獨立了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孩子變得非常極端,與父母格格不入!為什麼呢?

回答也非常簡單,這就是孩子在這個階段必然要做的事情:他們想把父母所給予的信息都反饋回去,一定要跟父母對著干,這樣才能完成與父母的最後脫離,然後走進自己的生活之中。

不管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的任務就是反對你,父母必須忍受這個階段。

這時父母要做的是:不是把門關上,而要讓門有一丁點開著。不要一吵架就把交流的門關上,就算是他做了什麼事讓你一點都不能理解,甚至想把他從家裡扔出去,你都要告訴自己:孩子還沒有真正長成,他只不過在試驗而已。

這時候的父母,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意識到:無論你做什麼、說什麼,你還是可以來找我。這就是孩子需要的感覺,即使他對你說:我根本就不需要你。

別擔心!孩子長到二十一二歲的時候,他們又想回來和父母在一起了。

這時大家的思想都非常合拍,因為孩子已經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們會突然開竅,開始發現父母所做的事情有些還是對的。他們會想:那件事情其實我爸爸媽媽說得對,他們當初這麼教育我,也沒有什麼壞處。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放鬆,這是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當孩子有不恰當行為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將行為與情景聯繫起來,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改進行為的方式


想到日本(好像是)有一個媽媽,他家孩子到了叛逆期,老母親沒有撕心裂肺痛心疾首,而是歡天喜地的在自家門口張貼了一個告示:我家孩子終於到了叛逆期了!而且她在小區里逢人就告訴別人自己的孩子成長了到叛逆期了,最後兒子覺得太丟臉,叛逆期沒到一周就結束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