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很重視遊戲的人,同時也擁有熱愛了十年的的遊戲的人,我覺得熱愛遊戲的人必定會選擇令自己驕傲的遊戲,必然是經過親身甄別之後選擇出來的自己最滿意的遊戲。這樣一來,鄙視同類目的遊戲也可以理解。當然精品遊戲也是惺惺相惜,比如同屬FPS,CSGO,R6,孤島危機等等。同屬FPS,但是CSGO明顯側重於競技,對於槍械,投擲物的掌控,對於掩體的利用。孤島等單機大作也是儘可能的寫實,讓玩家進入遊戲世界體驗動作射擊的快感,享受極致的視聽。而R6則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既有激烈的槍法對抗,又有真實的戰鬥體驗。3種遊戲都不能作為替代品。


遊戲鄙視鏈不是必須存在的,但卻是客觀存在的。

所謂的「鄙視鏈」,它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個東西,這是你必須正視的事實,無所謂什麼應該不應該,它就在那裡,你怎麼討厭,它也不會憑空消失。

文學小說,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電影,一切藝術作品都有價值高低之分。其中價值高者,可得以傳世;其中價值低者,供百姓消遣;網路爽文、抖音口水歌總不可能與託爾斯泰、古典交響相提並論,這些就是客觀事實,任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而一個人的審美水平則決定了他能接受什麼層次的藝術作品:

有人聽古典交響樂如癡如醉,有人聽了卻只想睡;

有人對盧浮宮名畫迷戀不已,有人卻看得無聊死;

有人看名著經典看透了世間百態,有人棄書大喊三觀奇歪;

有人從戲劇電影中感悟人生方法,有人卻只想看看爆米花……

藝術價值有高下,審美水平有高下,於是鄙視鏈就這麼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遊戲,自然也不例外。

能達到雅俗共賞境界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習慣享受優質遊戲的人,自然就難以再接受劣質遊戲。一方水土百樣玩家,這些玩家當中:有些玩家壓根無視劣質遊戲;有些雖有所注意,但他們涵養較高,輕易不將情緒表現出來;然而,總有一些玩家,往往忍不住流露出對劣質遊戲的不屑,這種情緒宣洩出來,就變成了對劣質遊戲玩家的鄙視。

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的由來。不只遊戲,它在所有藝術中都存在。

鄙視鏈無處不在


順便,關於我個人對鄙視鏈的看法,可以看我這個回答:

手遊玩家怎麼看待遊戲鄙視鏈??

www.zhihu.com圖標

遊戲鄙視鏈的本質原因是打遊戲的人太多了,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比如如果把玩家按喜歡遊戲的程度大致分為

a:不介意遊戲平臺。可以享受遊戲的任何細節,所以可以輕易get到老作的玩點。數量極少

b:多平臺玩家。玩遊戲的基本要求是畫質或者遊戲性。數量少c:普通玩家。一般無法容忍低畫質遊戲。數量多d:跟風的輕度玩家。數量極多

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d、c看見名作的新作,多數人是沒興趣的態度,佔比百分之十的人表現出出言不遜的態度,這百分之十的人很可能比a類玩家全體還多

於是a、b開始鄙視c、d

同意 whale 所說。

問題的本質不在於遊戲,而在於人。


不是必須,是必然。

其實跳出遊戲,現實中也是存在鄙視鏈,舉個例子:英美日韓中,五國電視劇以英劇為首,依次瞧不起。(這裡指現象,不是指每一個人,切勿對號入座)

這種鄙視鏈的源頭歸咎到底,是基於與多數人不同的優越。

手遊的受眾羣最多,玩家最多,所以基本屬於鄙視鏈底層。

PC玩家其次,像是玩LOL的瞧不起王者榮耀這樣的。

主機/掌機玩家最高,人數最少,也可以稱之為「硬核玩家」,主機玩家的平均素質相對較高,主要原因是人數較少,可以對比知乎和貼吧。

可以說是一種遊戲社會階級差吧,就算沒有露骨的鄙視,骨子裡還是有著對自己身份的自豪的。

相信題主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一般來說,玩的人越少的遊戲(前提是該遊戲品質過硬),該遊戲的玩家都處於鄙視鏈高層。

而玩的人越多的遊戲,則反之。

這可能是種補償心理吧。

種族歧視,學歷歧視這種與上述的鄙視鏈不同,但也存在於遊戲鄙視鏈中,這就不關乎於遊戲人數,而是關乎於遊戲品質和對其的映像了。

就像是CS和CF吧,人數差不多,但因為遊戲素質與玩家素質的原因,也還是存在著鄙視鏈。

那麼,以上。


遊戲沒有鄙視鏈,但是部分玩遊戲的人有。

有一部分人就是喜歡通過鄙視其他人來獲得滿足感,優越感,這在哪個領域裡都不可避免。遊戲作為第九藝術製作出來不是讓某些人成為鄙視別人的資本的。

玩家們可以鄙視那些垃圾遊戲,但是切莫鄙視玩垃圾遊戲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