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正常的投資人,那就是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平衡和取捨:

即為了多少收益我願意承擔多少風險。

至於除了錢的,其他的原因,那就多了去了

我要投一個電影讓我三舅父的外甥女主演,多少我都砸,這個原因也很充分啊~


因為不想花了錢讓導演爽。
不做不熟悉的行業,這個是原則問題,尤其是電影這樣的水太深的行業。

願意:張力

希望:工業化


作者:FK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61022/answer/288957309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數據來源貓眼電影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國電影票房最終為559.11億元,由2016與2017年的票房體量可以看出,動作片與喜劇片最受中國市場觀眾歡迎。如果製品方想打造一部10億票房以上的電影,選擇動畫片與懸疑片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二. 投資預算

錢多有錢多的拍法,錢少有錢少的拍法,對於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投入預算直接決定了劇作人員的選擇。導演、明星、製作(包括特效和美術)是一部大片最為耗費錢財的部分,投資預算是劇作選擇的基礎。三. 劇本分析根據我國的電影審核制度規定,在劇本題材的選擇上以弘揚社會正能量勵志三觀周正最為符合國情與廣大人民精神需要。一部電影的製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如最終不能審核落地,對於投資人而言,相當於血本無歸,所以在題材選擇上宜更為慎重以符合出品要求。1. 劇本創作人員改編自名著或備受市場認可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已贏在了起跑線上,閱讀羣體、粉絲可以帶來較高的轉化率。近幾年由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網路熱門小說改編的題材劇目層出不窮,效果有目共睹,話題性參與度票房皆有優勢。2. 故事主題故事主題決定了電影類型,根據故事主題決定了所選擇的導演、演員甚至是拍攝方式。優秀的電影多種多樣,爛片卻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連故事都沒有講好。3. 情節構造邏輯性即便在20世紀中期電影藝術就發明瞭蒙太奇的手法,但並不意味著電影的拍攝手法無需聚焦,天馬行空。圍繞著電影主題的層層遞進,故事情節發展具有邏輯性更容易被一般電影觀眾接受,近些年來,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一些光有熱門IP的PPT電影已逐漸不被市場認可。

4. 戲劇衝突設置是否合理

一個故事講得精不精彩,衡量標準在於戲劇性的衝突設置得合不合理,不合邏輯的戲劇衝突往往令人一頭霧水。5. 想表達什麼市場上存在著一些情節拖沓,拍攝手法亦不高明卻被認為是優秀的電影。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電影具備了靈魂,亦或者說情懷,當然以商業考量,並不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不過隨著電影市場的發展,觀眾的口味日漸挑剔,光是有熱門ip的堆積是不夠的,能夠打動觀眾形成共鳴甚至震撼的電影才能在激烈的類型化影片中脫穎而出,獲得更高的傳播率。四. 主創人員1. 導演備受市場認可的大導演本身即是影片質量保證與號召力的一部分,諸如張藝謀,馮小剛等一線導演,每拍一部劇,話題性都超高,導演本身已經成為整個營銷系統的一部分。2. 演員大明星也是營銷體系的一部分,本身能夠帶來話題性與較高的粉絲轉化率,當然光有名氣是不夠的,電影演員的選擇不僅受預算限制,更與電影類型,劇本,明星演技,演員形象氣質匹配度息息相關。五. 營銷策略與渠道

商業營銷向來酒香還怕巷子深,與好萊塢相比,中國電影市場在營銷投入上仍有較大差距,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人意識到營銷的重要性。在美國市場,一部商業電影的收入的百分之80來自於票房之外的電影延伸產品,從電影立項初期就已經對可植入商業元素、品牌進行匹配。50%的製片費用於營銷投入也是業界常態。

在後期營銷中,由於互聯網在中國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中小成本電影更注重網路營銷,例如前些年火爆一時的泰囧,藉助社交媒體渠道成為話題電影,收益頗豐。六. 財務管理電影項目的財務管理相當於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根據投資預算制定好電影策劃與預算方案,越詳細的預算方案越有利於資金的落實到位,避免出現電影拍不下去的情況發生。七. 風險控制電影項目風險主要包括:1. 製作風險2. 審批風險3. 財務風險4.電影院上座風險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逐漸提升,中國電影市場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市場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並且大有趕超美國市場的趨勢,商業電影作為回收期相對較短,收益率較高的投資項目受到資本市場青睞。


連續提了15個問題 累計46次提問 卻沒有回答過一個別人的問題 提問是自由 不回答也是權力 回到正題 投資人一味的給劇本它需要的 卻看不到任何公平的對待 於是 他不願意繼續投資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