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改革調研結果反饋

反映的問題:很多老師並不知道可以在規定外申請突破優秀率限制,不同老師對該限制的態度不同

領導老師回應:可以加強宣傳

反映的問題:整體分數偏低對同學申請工作、國外大學可能會有影響影響。可能出現排名高、分低受阻的現象。比如清華-牛津「英華學者項目」,入選需要學生GPA要3.7以上,而工科院系GPA3.7以上的同學為年級前三名。

領導老師回應:對該問題表示理解


我一個已經畢業的校友,作為GPA改革之前的最後一屆,本來可以悶聲大發財。然而有人邀請,我就在還想得起來的時候,來談一談我一點人生的經驗。

首先明確一個觀點: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分數還是唯一對自己有用的指標。出國(尤其是讀碩士)的同學自不必說,保研也逃不開這一個數字。

2015級學生推研,給提供院系多種可選套餐,可以給出專業課A-以上的門數,或是通識課B+以上的門數,等等個性化方式。

看上去很花哨,領導很高興,然而說到底還是成績單上數字的線性組合。尤其理工學科,想想也知道專業課仍將是最重要的指標。

誠然,學校正試圖從形式上給人一種「多元化評價」的觀感,例如特獎得主裏必然有一些社工、體育、創業全面發展的例子。可是捫心自問,靠讀書這12年裏唯一的特長進來的高考學生你們,真的就能在那些方面脫穎而出?何況成績排名30%的學生尚有光明的出路,社工能力30%的系學生會部長可能什麼都不是。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GPA的變化只是數字上的遊戲,那也無妨。但是正如問卷裏反映出來的,盲目照搬美國大學的GPA體系,反而比過去的百分制讓人花更大精力追求分數。4分制的GPA至少有以下兩個缺點:

  1. 階梯狀,追求小分更重要:坐在辦公室裏拍腦袋,想出這能減少為追求一兩分而刷分的好處;然而事實就是,當你不知道自己在階梯中間還是邊緣的時候,也許一次作業的一個小題就意味著0.4的差距。以前我們聽說某大系的學生為了總分0.02的作業跟助教撕逼,還當作笑談;現在換了自己也不敢不爭。
  2. 上凸函數,犯錯代價更大:眾所周知,從80分到90分,難於70到80。然而在這種映射方式下,每科都得80反而比70/90結果好。別忘了,四大思想政治課可都是必修屬性。如果你沒打聽清楚就上了翔老師的課,還沒好好記筆記,那你的專業課有多優秀都拉不回來。

GPA改革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分數制度的變化,最大的噱頭是淡化了刷分的壓力。然而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是起了正好相反的作用。有人會質疑說同學們的反饋並不真實地反映其作用,問題是也沒有4分制更優秀的證據,何況改革的目的不就是同學們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所謂一年/幾年的調研做了什麼,預測和推導與事實結果背道而馳。

讓我們看看校長最後總結出的兩個基本點:

1.改革不動搖—不要輕易否定改革,改革不忘初心。初心沒有問題,繼續前行。

2.調動積極性,切實解決問題。像與外部競爭劣勢、曲線不夠平滑等問題,可以快速解決。

一句輕描淡寫的「不要輕易否定改革」,那改革上馬的時候連學生們的感受(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都預測錯誤,是否能算是「輕易」肯定的結果?其實際效果是「改革」的方案仍然在實行,對於現在的這麼多學生的影響是真實存在並且仍在持續的。後半句的邏輯更是不通。初心的這個口號很好喊出來,沒問題,但不能說現在這個方案看上去已經失敗了,還要再向著這個方向「前行」。

至於「調動積極性」這種口號,聽多也就膩了。如果生搬硬套GPA行不通,恐怕更應該做的事情是掉個頭,而不是說你的馬跑得快、你的車夫好。請問,如果給所有人平均都加上0.5分,然後設置更多GPA的分檔,就會比百分制有任何優勢嗎?分檔更多大家就不擔心處在邊緣了?再平滑不就又回到了一條連續的曲線?

花大力氣玩數字遊戲,卻得到這樣的反饋,恐怕是另一種對知識藐視的結果。看上去僅僅一個排名的問題,實際上有很多嚴肅的數學、經濟和心理的學術研究。「課程諮詢委員會」和這些科長部長百夫長,在這個領域只能算是門外漢。就靠「調研」國外大學(猜測以網路搜索為主)和高中社會實踐水平的調查問卷,拍腦袋劃分檔次,再加上「多樣化評價」的標語,便自以為能編出一個更優秀的評分體系。我看課程諮詢委員會應該集體去謝金星老師的數學模型課上接受一下再教育。

不知道總長們還記不記得當初改革目標裏的另外幾個初心。幾年過去了,課程的質量提高了嗎?大物實驗的報告範文,還在一屆屆往下流傳吧;實驗報告的厚度卻是一年年增加了。對,課程質量是個更抽象的東西,不好改進也難以出成績。所以,逐步建立「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和培養標準的實現矩陣」就可以了?「基於培養目標的課程信息表」,就能提高課程質量了?當然他們是聽不到真正的(「委員會」的精英們之外)那些大多數同學們是怎麼私下議論這些課程的。

說回來,有的人會說了:你這麼牛逼,你怎麼不去課程諮詢委員會啊?你說說有什麼改進方法啊?我還對這個真沒興趣。我就在現有的規則下想辦法得到我想要的東西,然後我走之後愛怎樣怎樣。不過事到如今,來講一下我的一家之言,留給在乎分數並且不想荒度的人們:

  1. 選你會的課來刷分:每個人總有一些專長,如果學校有這樣的課,你可以不用什麼精力去學,又知道自己水平高於一般人,那麼可以搭配一部分來刷分。例如,在一個學期,我睡了整整4學分的演算法課,幾乎滿分,將來在成績單上又好看(清華之外沒人知道這是給輔修上的)。又如第二外語課,完全可以按自己進度學,然後從入門班開始上。還有,體育課項目的選擇……
  2. 打聽清楚再選課:同樣的一門英語聽說,有的美國官二代可以上成聊天課。既然這些課實際上也不會讓我英語水平再提高多少,何必要和自己過不去。(同樣,英語分級考試不是用來展示你有多強的。)而某節體育課曾經半個班都是我係的老弱病殘,就很和諧了。
  3. 不要相信零基礎招生;觀察你的對手:我同學曾經因為情懷選了「入門級別」的乒乓球課,然而發現有1/3的同學去了比老師打得好。對了,期末考試是打比賽評分。而我選一門課時,常會先觀察在場的同學是否看上去都比我弱。既然限定了一個班裡的成績分佈,那麼他們就是你的對手。不需要跑的比熊快,只要比朋友快。
  4. 情懷雖好,量力而行:總有那麼一些課,雖然知道自己並不擅長,但可能真的是有一種對於知識的渴望在吸引著你。如果真是這樣,對於大部分可行的情況建議選擇旁聽。真愛不會因為它沒出現在成績單上或者懶得去就放棄;否則,恐怕只是葉公好龍。

總之,在目前的「改革」繼續倒車的時候,不如從自己開始努力。也不用擔心,刷分並不可恥,恰恰是這樣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去做重要的事情,少受各種糟糕政策的影響。


利益相關:校會學習部前副部長(剛剛換屆),推送文案的原作者

作為這篇推送的作者,我覺得我有必要答一下這個題。

@夢涅槃 提到了這個推送的問題,這裡我有必要澄清一下。

首先,那個「可以理解」並不是我們的斷章取義。我沒有參加當時的會議,做推送時我是參照課諮委所做的會議記錄來寫的文案。涉及到GPA普遍偏低這一議題,在會議記錄裏校領導的回應就是「理解」兩個字。

文中人物姓名抹掉了,上面三句話里老師和學生都在反映問題,提建議,而後面那句老師回應只有「理解」兩個字。當時我做文案時,部裏還特意討論了,說這個「表示理解」是不是放上去不太好,之後我們仔細查了會議記錄,發現記錄裏除了「理解」也沒有別的表態了。那麼我們只有三個選擇:1、把這段刪了,那麼GPA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甚至被領導視為頭等大事的議題就被跳過了;2、根據我們的臆測再往裡加話,這個當然不好,會扭曲領導老師的意思;3、如實寫上去。我們選擇了第三個。

關於後面的校長表態,同樣也是如此。會議記錄原文如下:

這次會議討論了諸多問題,GPA改革只是其中一項,寫推送的時候我將最重要的「基本點」和校長關於等級制這一議題都寫進去了。受限於篇幅,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已經努力把「堅持改革」和校長對問題解決的表態都囊括進去了。

這篇推送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對於如此敏感而受關注的一個話題,我在寫文案時的確有些敷衍,未能充分和課諮委的小夥伴溝通。這是我的紕漏,但是我真的是力求用客觀的態度來無偏差地報道這次會議,還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GPA改革的確問題多多困難重重,情緒化的表達是無助於改進的。我們需要的,是更加廣泛的意見徵集,更加客觀理性的話語,更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更加公開透明的討論。還希望同學們能夠儘快看到一個更加準確、透明的會議結果,也希望問題能夠儘快地得到實質上的解決。

以上。


2017年12月25日晚9點,我已經看到了校會公號基本全文轉載課諮委的申明,鏈接如下:不「佛系」,不「理解」,我們在路上,按照之前的承諾,我放棄對於校會的苛責和攻擊,希望大家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GPA改革的討論之中,謝謝大家對課諮委工作的認可!

———————分割線———————

不「佛系」,不「理解」,我們在路上

如上是課諮委的正式推送申明,課諮委的正式表態以上面這條推送為準。

如果校會以轉載或者是合適的形式、在與課諮委商議確認後,能夠對這一問題進行澄清,我完全可以放棄因此篇推送對校會的攻擊。

最後歡迎更多的同學能夠按照推送裏的渠道,積極地表達你們對於GPA改革的想法,與我們一起推動新的GPA改革方案的落地,謝謝!

以及已經看到了推送作者的回答,且在他的回答下已經進行了幾輪迴復。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對GPA改革是一個問題,出宣傳事故也是一個問題,兩個問題都是要解決的,不能因為某一個問題就忽視另一個問題。我作為一名課諮委委員,所做的事情也遠遠不只是在知乎上發聲。

———————分割線———————

謝學長邀請。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也不怕困難的問題,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作為本屆本科生課程諮詢委員會(以下簡稱「課諮委」)的一員,對於學生會這篇推送,課諮委總體的態度、據我理解、對其中的關鍵表述應當是不滿意的。且學生會此篇推送在發出前未經課諮委審核。我作為激進的憤怒派,非常希望課諮委當晚就能出一篇推送懟學生會,但關於措辭和態度課諮委內部仍然在商議,應當會對此有個課諮委的正式申明。因而以下觀點均為我基於在課諮委參與討論所瞭解的內容和全程參與本次邱勇校長出席的大會的感受所產生的個人觀點,不代表課諮委的觀點。表述不當的地方,一律以官方口徑為準。

1、關於GPA改革的事宜,據我的回憶(以正式推送和錄音為準),當時教務處老師的回應應當是理解出現的問題、並且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了清華學生當前的GPA競爭力較弱的情況,同時支持和鼓勵大家提出方案來真正地解決這一問題,學生會只取前半句,斷章取義讓我很憤怒。

2、從學生會的推送來看,學校並沒有強烈意願去解決這一問題。但事實上,在會議現場,邱勇校長所強調的是需要立刻著手解決的問題就包括GPA問題。而教務處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態度非常開放。教務處已經成立對於當前GPA改革的小組,且正在積極接受課諮委的提議。

3、課諮委對GPA問題已經開展了長達一學期左右的討論和調研,據我所知與學生會學習部的合作也僅僅是為了能得到更多的反饋問卷,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學生會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對於學生會倚仗自己在校內的影響力、惡意抹殺課諮委和教務處在GPA改革中的努力,我個人表示極大的憤怒和憤慨。

4、在邱勇校長參與的本次大會中,邱校長肯定了課諮委的工作,並且鼓勵課諮委繼續深鑽並跟進在大會上做出報告的幾個課題、直到問題的解決,其中就包括GPA改革問題。而且邱校長對於改革的意願非常迫切,時間表也制定得非常緊。會後課諮委就此問題,在期末附近的14、15周即進行並安排多次線上線下討論、對這一問題同樣非常重視,據我所知和我的理解,如果能按照課諮委當前準備匯總提交的幾項改革方案來施行的話,應當在明年九月份前、五字班及更低年級同學的平均GPA會在現有基礎上提高0.3-0.4左右,且不同等級間的差異性將會縮小,進一步與我校學生競爭力匹配。(不對最終的GPA方案負責,但請相信課諮委會在盡最大可能保障學生利益的基礎上與教務處等學校方面商議)

最後的題外話,作為四字班同學,本來現行GPA改革與我無關,且我確實沒有積極地參與到這個議題的商議過程中來,但我看到了課諮委的低年級學弟學妹們為了這個問題的解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校方對於本科生的關懷,被學生會如此抹殺感覺很憤怒。能夠在這學期與這樣一羣富有責任感和行動力的同學一起戰鬥,是我的榮幸。在這篇推送出來後,還有一部分同學仍然試圖去多做實事、加速推動GPA改革方案的出爐,而不打算再在輿論中爭高下,我對這部分同學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而,我是要說出來的,是要站出來批判校會的這種不負責的表態的,是要站出來爭取屬於我們的話語權的,是要站出來真正起到同學與校方之間溝通的橋樑作用的,是要站出來與學校共同來解決問題的。校會斷章取義,並試圖激化矛盾的做法,且仍然沒有刪帖的做法,對不起,在我看來,很噁心。

(附校會在這篇推送下選擇上榜的留言,除了第一條為課諮委主席比較平靜客觀的留言外,我覺得放出這麼多類似內容的留言,是在激化矛盾)

利益相關且實名:姜偉峯,計算機系四字班學生,本屆本科生課程諮詢委員會成員,全程參與在12月18日週一舉行的邱勇校長參與的大會,且就坐於校長右手邊第一個(新聞稿及照片可證明)。


我就呵呵了。今天pyq剛發的文章,沒幾個小時就刪了。在這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在清華的痛苦,你們不知。

我們那麼努力,平均績點生生比其他學校低了0.7左右,申請國外學校也因此受阻。

學校領導表示理解。

我對學校領導的理解表示理解。來呀,互相理解啊。呵呵。


利益相(無)關:已畢業校友一切不改革評價體系本身只改革評價計算方法的改革都只是隔靴搔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