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知乎上提問題,有點緊張。。說說我的故事吧。十二歲以前,我單純的愛著我父母,我其他親人,我的同學 老師 學校等。生活簡單快樂到我以為一切都好像是理所當然的樣子。

上初中以後,我爺爺去世了,一個維繫各方關係的大家長走了,家裡的親戚開始明目張胆欺負我爸,外姓人想當我家主事人。我爸性格很懦弱,不敢反抗(他說是怕我奶奶為難),但是他酗酒比以前厲害了很多,每次受完別人的欺負,就開始在家裡鬧事,自殘,罵人等等。那段日子真的超黑暗,在學校受同學欺負,回家心驚膽戰的不知我爸什麼時候抽風。

爺爺去世後我們重新搬回了奶奶家照顧她。我記得有三年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我媽氣到出走,我爸扔完家裡的東西躺床上說我媽要害死他(這裡我真要為她鳴不平,我爸罵我媽的次數絕對比罵外人多,她犧牲了很多,重新搬回婆家,放棄更好更舒服的日子 就陪著我爸來了,照顧一個並不向著自己家人 心眼很多 對她只是當面好背地插刀的老太太)

有一個很迷惑的點,我爸總是有意無意顯露,我做什麼都不能麻煩到奶奶。怎麼說捏,我在卧室學習 奶奶要是睡著打鼾了 我不能叫醒她 否則他會立馬撂下酒瓶,直接衝進來劈頭蓋臉罵我一頓。

這種學校家庭都他奶奶悲催的情況下 初中那三年我基本自我放棄了 不想學習 心裡總想著有最爛的高中在呢肯定有學上,結果那一年最爛的高中沒招生,我成功扛著我行李來到外區復讀學校。

讀完初四,過了一年住校生活,我結識了幾個非常不錯的神仙姐妹,完全不是我初中那檔子人,我考上一個很好的高中。

上高中前,我勸我媽,我們從奶奶家搬回自己家住了。留我爸一個人照顧老太太。這一年雖然我和我媽住,我爸偶爾半夜喝多了騷擾我們,但次數不多。高一下學期,我爸和我家那幫傻逼親戚正式撕逼,灰頭土臉的也搬回來了(去年他還因為我勸搬回家罵我一晚上白眼狼)

搬回來之後,我苦悶的發現,他酗酒鬧事的程度和頻率都比以前提高了,八月的一個月黑風高夜,我和他吵了四年以來最大的一架,我問他你就要把你一輩子放到我奶奶那裡嗎?他說等我奶奶死了 他會回來接著管我的;我說你天天喝酒搞事,你還想我高三再復讀一次回我以前復讀學校嗎?他說他不喝酒就會死,這種情況就管不了我學習了,我愛咋咋地。我氣的拿起啤酒瓶往他頭上打,他反手要給我一巴掌,我趕緊跑會屋鎖上門。就趁他門口罵我讓我開門時,我打了110報警,警察一來 我就秉承一個觀念:一直哭,尋死覓活的哭。警察教育我爸半天,不許大半夜再鬧了。我爸點頭哈腰賠笑臉答應了。自那以後,四年最悲劇的生活結束了,他依然酗酒,就是不敢再鬧了,有時有點怕我。我是明理之人,只要願意在我家好好生活,我也不是容不下你。

要說離婚的話,我早勸過我媽無數次了。我媽總說離婚的話我爸會一直糾纏我們 死活不離的(我親戚比較怕我媽 我媽掙錢也比較多)

現在,我上大學。最近,我心眼頗多的奶奶住院神志不清了,可能再過幾天就駕鶴西去了。我媽恨我奶奶的狡詐貪婪,也討厭我爸,今晚說起了離婚的事兒。我爸說離婚後他再找年輕的,還說我已經成年 不會給我們生活費,但還要我必須給他養老

對於這樣的家庭 我一直想逃避 高考分數比較尷尬 本地的211上不了 可以去外地的 但我媽不願意我離開 死活不同意我離開家。但這個破碎的 讓人窒息噁心的家我一天天過得都非常痛苦,經常一個人在家掉眼淚,最近被我爸的言論又刺激到了。我知道我曾經受我整個初中同學、老師不待見,受過外人不待見,原來我自己爸也這麼討厭我,對我的目的就是給他養老。但他以前不是那樣的呀,我小時候我媽工作忙,每到周六日,公園裡的遊樂設施 圖書館 電影院,都是他帶我去的。上次我有事經過那些故地,當時就淚崩了,因為它們承載過我最幸福和無憂無慮的童年記憶,鮮活的記錄那些點點滴滴的往事,涔進我骨血里,快樂也曾是那麼生動的存在過…我也記得,小時候過馬路,我的小手總愛拉他的小拇指,那時我覺得特別安心。

但是後來父親的形象和原來比簡直大相徑庭,我現在流著淚打下這些往事,和現在正經歷的事,我實在不知道我到底該怎麼做了,也不會修復關係,待在現在的家也實在太痛苦。可學校回不去,我又能跑到哪裡呢?


瀉藥。家庭內部其實是一個非常暗黑的人性展演場域。簡而言之隱藏在「怎樣處理」的問題背後,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最害怕什麼。比較弔詭的是,有時候這兩者是同一的,比方想要逃離家庭,最怕的卻是家庭真的瓦解。即便自己不願意承認,最親密的人卻會利用你內心深處的恐懼,來實現自己的慾望,以掩飾自己失敗人生的結局。最好的辦法就是直面恐懼,自己去面對了,別人就沒法以此威脅你。直面無法處理,接受一切結果,包括接受父母離婚,接受父親有年輕的太太,接受母親依然愛著父親,接受脫離家庭經濟支持過一陣苦日子,接受過往的快樂永不再來。對他們的決定都表示知道了。不用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接受他們變了,然後做自己的事,早點工作。20出頭,還有擺脫地獄的強動力,什麼都有可能實現的。父母是不可能綁架你去贍養的,就算要到一些的贍養經費,也要不到愛。你不也要不到他們如初的愛嗎?


看你寫的這麼多內容,真想抱抱你。暴躁的父親,猶豫不決的母親,兩個成年人都像孩子一樣任性。而你這個孩子,卻如此冷靜,擔責。這種角色顛倒,讓你承擔了超齡的壓力。為這個家庭,你已經做了太多,沒必要再繼續給自己施壓。

屬於你的好時代剛剛開始,去投入你的新生活吧。家裡還有兩個比你強大的成年人,離開你,家裡翻不了天。不要再為他們憂心忡忡了,他們過得好不好,離婚不離婚,家裡親戚關係怎麼處理,跟你有多大關係?你能都解決嗎?

你求助,是因為你想替別人解決問題。誰的問題誰解決,這應該是一個原則,卻是你們家所缺少的。你愛父母,但你不能替他們生活。孩子,把你的擔心和焦慮都放下,享受一下年輕的快樂吧。


我先說我的情況,再解答題主的問題哈。安慰、同情你,我的爸爸也對我影響很大。

原生家庭確實是很難處理的心理問題,包括我自己也是。但我正在用我的專業心理學知識解決。

我的父親農村出身,非常貧窮,爺爺在我父親10歲時不幸去世;我爸是家裡的老二,但他是他的兄弟姐妹中的大哥(男性中最大的),他間接地擔負了一位父親的角色幫助奶乃照顧他的弟弟和妹妹,還要學習和賺錢。

我爸還受過一些條件好的親戚歧視和鄙視,在從農村到城市的求學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困苦和磨難,導致我爸嫉惡如仇、完美主義、思想激越、過度認真、要求苛刻、時間焦慮。

導致我也受到了一些負面影響。我比他更加完美主義:到大學做不好事就會自責;對自己要求高;時間焦慮,不太會休息和調整自己;害怕、畏懼權威;沒有自己堅守的立場和原則;比較軟弱;過度善良等。最近這一年我才慢慢地修正了他對我的影響,煥然一新。


引用題主的描述來解答:

十二歲以前,我單純的愛著我父母,我其他親人,我的同學 老師 學校等。生活簡單快樂到我以為一切都好像是理所當然的樣子。(那真好!)

上初中以後,我爺爺去世了,一個維繫各方關係的大家長走了,家裡的親戚開始明目張胆欺負我爸,外姓人想當我家主事人。我爸性格很懦弱,不敢反抗(他說是怕我奶奶為難),但是他酗酒比以前厲害了很多(他壓力很大也很難過),每次受完別人的欺負,就開始在家裡鬧事(發泄壓抑和不滿),自殘,罵人等等。那段日子真的超黑暗,在學校受同學欺負,回家心驚膽戰的不知我爸什麼時候抽風。(你要換位思考你家長的處境,他也不容易的)

爺爺去世後我們重新搬回了奶奶家照顧她。我記得有三年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我媽氣到出走,我爸扔完家裡的東西躺床上說我媽要害死他(你爸爸生病了,有妄想的特徵,得去找醫生了)(這裡我真要為她鳴不平,我爸罵我媽的次數絕對比罵外人多,她犧牲了很多,重新搬回婆家,放棄更好更舒服的日子 就陪著我爸來了,照顧一個並不向著自己家人 心眼很多 對她只是當面好背地插刀的老太太)有一個很迷惑的點,我爸總是有意無意顯露,我做什麼都不能麻煩到奶奶。怎麼說捏,我在卧室學習 奶奶要是睡著打鼾了 我不能叫醒她 否則他會立馬撂下酒瓶,直接衝進來劈頭蓋臉罵我一頓。(站在你的角度,他可能確實做的不對,但他已經病了)這種學校家庭都他奶奶悲催的情況下 初中那三年我基本自我放棄了 不想學習 心裡總想著有最爛的高中在呢肯定有學上,結果那一年最爛的高中沒招生,我成功扛著我行李來到外區復讀學校。讀完初四,過了一年住校生活,我結識了幾個非常不錯的神仙姐妹,完全不是我初中那檔子人,我考上一個很好的高中。(加油!

上高中前,我勸我媽,我們從奶奶家搬回自己家住了。留我爸一個人照顧老太太。這一年雖然我和我媽住,我爸偶爾半夜喝多了騷擾我們,但次數不多。高一下學期,我爸和我家那幫傻逼親戚正式撕逼(你爸的親戚責任很大),灰頭土臉的也搬回來了(去年他還因為我勸搬回家罵我一晚上白眼狼)

搬回來之後,我苦悶的發現,他酗酒鬧事的程度和頻率都比以前提高了,八月的一個月黑風高夜,我和他吵了四年以來最大的一架,我問他你就要把你一輩子放到我奶奶那裡嗎?他說等我奶奶死了 他會回來接著管我的;我說你天天喝酒搞事,你還想我高三再復讀一次回我以前復讀學校嗎?他說他不喝酒就會死(酒是他的葯),這種情況就管不了我學習了,我愛咋咋地。我氣的拿起啤酒瓶往他頭上打,他反手要給我一巴掌,我趕緊跑會屋鎖上門。就趁他門口罵我讓我開門時,我打了110報警,警察一來 我就秉承一個觀念:一直哭,尋死覓活的哭。警察教育我爸半天,不許大半夜再鬧了。我爸點頭哈腰賠笑臉答應了。自那以後,四年最悲劇的生活結束了,他依然酗酒,就是不敢再鬧了,有時有點怕我。我是明理之人,只要願意在我家好好生活,我也不是容不下你。要說離婚的話,我早勸過我媽無數次了。我媽總說離婚的話我爸會一直糾纏我們 死活不離的(我親戚比較怕我媽 我媽掙錢也比較多)現在,我上大學。最近,我心眼頗多的奶奶住院神志不清了,可能再過幾天就駕鶴西去了。我媽恨我奶奶的狡詐貪婪,也討厭我爸,今晚說起了離婚的事兒。我爸說離婚後他再找年輕的,還說我已經成年 不會給我們生活費,但還要我必須給他養老(這裡他做得不對)對於這樣的家庭 我一直想逃避 高考分數比較尷尬 本地的211上不了 可以去外地的 但我媽不願意我離開 死活不同意我離開家。但這個破碎的 讓人窒息噁心的家我一天天過得都非常痛苦,經常一個人在家掉眼淚,最近被我爸的言論又刺激到了。我知道我曾經受我整個初中同學、老師不待見,受過外人不待見,原來我自己爸也這麼討厭我,對我的目的就是給他養老(他也撫養過你,人與人之間是價值交換的,無可厚非)。但他以前不是那樣的呀,我小時候我媽工作忙,每到周六日,公園裡的遊樂設施 圖書館 電影院,都是他帶我去的。上次我有事經過那些故地,當時就淚崩了,因為它們承載過我最幸福和無憂無慮的童年記憶,鮮活的記錄那些點點滴滴的往事,涔進我骨血里,快樂也曾是那麼生動的存在過…我也記得,小時候過馬路,我的小手總愛拉他的小拇指,那時我覺得特別安心。

但是後來父親的形象和原來比簡直大相徑庭,我現在流著淚打下這些往事,和現在正經歷的事,我實在不知道我到底該怎麼做了,也不會修復關係,待在現在的家也實在太痛苦。可學校回不去,我又能跑到哪裡呢?(抱抱你,你爸以前真的生病了,但是他沒去治療,所以越來越差,但你也別太執著,嘗試著理解包容他,他受的打擊挺大的,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記住


下面是我的文章,可以瞧一瞧:

ForCifer:推薦一些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原生家庭傷害,成長陰影,性格養成,抗抑鬱類型。?

zhuanlan.zhihu.com圖標ForCifer:簡介現代的心理治療方法?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希望你能夠處理好吧,有問題關注我和我私聊!

祝好!


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它與新生家庭相對應。

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就很好理解,原生家庭是指子女未成婚時與其父母組成的家庭單元,新生家庭是夫妻雙方(也可以包括這對夫妻的孩子)組成的家庭,新生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包括他/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通常父母也是他/她童年時期的主要養育者。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體驗到的是「令人窒息的」關係,那可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情境性的,也就是說你的家庭此刻正在經歷一個比較大的生活事件,這個事件的強度足以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家庭生活,比如親人離世、經濟危機等。

在這種情境之下,家庭成員都處在一個應激的狀態,會出現焦慮、暴躁、抑鬱、缺乏耐心等表現,那這樣的氛圍有可能讓身處其中的人感覺到壓抑、不適、令人窒息。

如果是這種情況,這種令人窒息的關係通常會在應激事情消除後,隨著時間慢慢回歸正常,這個時候只要學習一些情緒管理和溝通的技巧,盡量穩定自己的情緒,同時和家人有一些良性的溝通,一起制定度過困境的計劃,大概率可以安然度過。

第二種則是從小到大長期形成的一種穩定關係模式。

在一個孩子小的時候,由於父母也帶著各自未解決的議題在養育孩子,因此在養育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疏忽、保護過度、情緒化、要求過高等等現象,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出現,偶爾、小強度地出現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如果是反覆的、高強度的出現,就會給孩子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可能當這個孩子長大之後,還是會持續地在家庭中有各種痛苦的感受。

如果是第二種的話,你可以嘗試從以下三種途徑尋求改善。

首先,你可以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重新去認識、了解自己的家庭系統,了解父母的局限,也了解自己現在的體驗的原因。這個過程通常不會太快,可能會持續數月至數年。因為你現在的情況是長年積累的結果,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化掉一座冰山,當然不可能三分鐘搞定。

其次,你還可以嘗試參加一些專題的工作坊、一些同質的療愈團體,當然,在參加之前也要考察其專業性,與你的期待的匹配度。

最後,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嘗試做到:更關注和照顧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發展一段較親密的關係(如朋友或伴侶);學習溝通技巧,與父母做良性溝通;提醒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時候那個弱小的孩子,你已經長出一些可以為自己負責的力量。如果這些嘗試可以在心理諮詢師的陪伴和支持下進行,常常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很希望我的答覆能夠讓你對自己的困惑有一些方向。不管怎樣,希望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痛苦可以在你這裡中止,而不要藉助代際傳遞再繼續影響你的下一代。

答者:陳嬌燕 大魚心理諮詢師


處理不了,專心學習,儘早獨立,自力更生。有能力就上個好學校,多賺點錢。沒能力就出去打工,窮點過。和家裡斷絕一切關係。也不要相信陌生人,也別談戀愛,這種出生容易被騙。找個安靜的角落就這樣卑微的過一輩子,這就是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