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學佛同修的最終目的都是解脫吧,那麼在這個末法時代,脫離六道輪迴究竟有多難呢?修行成何果才可脫離六道呢?謝謝答覆!


複次難陀。生死有海。苦哉痛哉。猛焔燒然極大炎熱。無一眾生不被燒煮。斯等皆由眼耳鼻舌身意熾盛猛火。貪求前境色聲香味觸法。

難陀。云何名為熾盛猛火。

謂是貪瞋痴火。生老病死火。憂悲苦惱毒害之火。常自燒然 無一得免。

難陀。

懈怠之人多受眾苦。煩惱嬰纒作不善法。輪迴不息生死無終。

勤策之人多受安樂。發勇猛心。斷除煩惱。修習善法。不舍善軛。無休息時。

是故汝今應觀此身。皮肉筋骨血脈及髓 不久散壞。常當一心 勿為懈怠。未證得者 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難陀。我不共世間作諸諍論。然而世間。於我強為諍論。所以者何。諸知法者不與他諍。離我我所 共誰為論。由無見解 起妄執故。

我證正覺 作如是語。我於諸法 無不了知。難陀。我所言說有差異不。

難陀言。

不也 世尊。如來說者無有差異。

佛言

善哉善哉。難陀。如來所說必無差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欲令世間長夜安樂 獲大勝利。是知道者。是識道者。是說道者。是開道者。是大導師。如來 應 正等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世尊。

世間之人無知無信。常與諸根 而為奴僕。唯見掌中 不觀大利易事不修 難者恆作

難陀。且止如斯智慧境界。汝今應以肉眼所見 而觀察之。知所見者 皆是虛妄。即名解脫

難陀。汝莫信我 莫隨我欲。莫依我語 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莫作是語。沙門喬答摩 是我大師。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 思量觀察。常多修習 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 正念而住。

自為洲渚。自為歸處。

法為洲渚。法為歸處。

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云何苾芻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州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如是難陀。若有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勤勇繫念 得正解了。於諸世間 所有恚惱。常思調伏。是謂隨觀內身是苦。

若觀外身及內外身。亦復如是。

難陀。次於集法。觀身而住。觀滅而住。

復於集滅二法。觀身而住。即於此身。能為正念。

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 無依而住。於此世間 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於自內身 隨觀而住。外身 內外身 為觀亦爾。

次觀內受 外受 及內外受而住。

觀內心 外心 及內外心而住。

觀內法 外法 及內外法而住。

勤勇繫念 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 常思調伏 觀集法住。觀滅法住。

復於集滅二法 觀法而住。即於此身 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

自為洲渚。自為歸處。

法為洲渚。法為歸處。

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若有丈夫稟性質直 遠離諂誑。於晨朝時 來至我所。我以善法 隨機教示。彼至暮時 自陳所得。暮以法教 旦陳所得

難陀。我之善法現得證悟。能除熱惱。善應時機。易為方便。是自覺法。善為覆護。親對我前 聞所說法。順於寂靜。能趣菩提。是我所知。

是故汝今見有自利 見有他利 及二倶利 如是等法應常修學。於出家法 謹愼行之。勿令空過。當獲勝果 無為安樂。受他供給衣食卧具病葯等物。令其施主獲大福利。得勝果報。尊貴廣大。如是難陀。應當修學。

複次難陀。未有一色 是可愛樂。能於後時不變壞者 無有是處。不起憂悲 不生煩惱者。亦無是處。

難陀。於汝意云何。此色是常。為是無常。

大徳。體是無常。

難陀。體既無常 為是苦不。

大徳。是苦若無常。苦即變壞法。

我諸多聞聖弟子眾。計色是我 我有諸色。色屬於我 我在色中不。

白言。

不也 世尊。

於汝意云何。受想行識 是常無常。

大徳。皆是無常。

難陀。體既無常。為是苦不。

大徳。是苦若無常 苦即變壞法。

我諸多聞聖弟子眾。計受等是我 我有受等。受等屬我 我在受等中不。

不也 世尊。

是故應知凡是諸色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所有諸色 皆非是我。

我不有色。色不屬我。我不在色中。如是應以正念正慧 而審觀察。

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遠若近。此等亦非是我。我亦非有此等。我亦非在此中。

如是應以正念正慧 而審觀察。

若我多聞聖弟子眾。如是觀察於色厭患。復於受想行識 亦生厭患。

若厭患已 即不染著。既無染著 即得解脫。

既解脫已 自知解脫。作如是言。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時具壽難陀。遠塵離垢 得法眼凈。

五百苾芻 於諸有漏 心得解脫。


佛告具壽舍利子言。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得凈法眼。能如實知補特伽羅種種差別。謂如實知。

此是隨信行。此是隨法行。此是無相行。

此住空。此住無相。此住無願。

又如實知。此由空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 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 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薩迦耶見。戒禁取 疑是謂三結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得阿羅漢果。色貪 無色貪。無明。慢。掉舉是謂五順上分結

又如實知。此由無相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 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 得阿羅漢果。

又如實知。此由無願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 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 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 得阿羅漢果。

又如實知。此由空無相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 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 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 得阿羅漢果。

又如實知。此由空無願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 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 得阿羅漢果。

又如實知。此由無相無願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 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 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 盡五順上分結 得阿羅漢果。

又如實知。此由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起五根。由五根 起無間定。由無間定 起解脫智見。

由解脫智見。永斷三結 得預流果。

復由初得修道。薄欲 貪 嗔 得一來果。

復由上品修道。盡欲 貪 嗔 得不還果。

復由增上修道。盡五順上分結 得阿羅漢果。


說易不易,說難不難。

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凈念相繼,就脫離了。

一念清凈一念佛。這一念,你解脫了,你脫離了,但不能相繼啊,在輪迴里呆習慣了,習慣的是輪迴相繼,而不是凈念相繼。

所以要多念佛。念到凈念相繼,就真脫離了。

輪迴和涅槃的區別---慈成加參尊者

問:今晚的主題是「超越輪迴的大智慧」,請問輪迴與涅槃的區別是什麼?超越了輪迴以後,涅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答:因為我還沒有涅槃,所以不是很清楚。(眾笑)簡單地講,煩惱和所有負面的情緒就是輪迴,所有的煩惱轉為智慧的境界叫涅槃。

依教奉行,專心致志,就能親證空性,獲得解脫。其中確實要求心性極為堅韌,能深入經藏,並落於實踐,解行並重,方能契入。


修成四果阿羅漢才能脫離輪迴。


天天末法末法,人心不末,法就不會末,不好好修行延正法慧命,整天末法末法的感嘆,真的很有意思,知乎上沒人脫離了輪迴,你問沒吃過肉的人,肉是啥味道,你得到的答案也會是香蕉味,菠蘿味,蘋果味,青菜味,蘿蔔味…而已


需要知行合一。

首先要有正知 正見。什麼是正知 正見?就是明心見性。

有了正知 正見,就是真正修行的開始。修什麼呢?就是修正覺 正等,即去除一切習氣,業力不再後有。

你說難嗎?

一切皆需因緣具足的!

難 難於登天;易 易過借火。

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