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我說下雨,以為800不用跑


就題主問的問題來看,這樣意義下的天氣預報預報不準是因為空間和時間尺度太小的問題。

首先要明白現在的天氣預報主要是用當地的結合本地特徵的模式預報,什麼是模式呢?模式就是求解氣象方程組對各個物理量(風場,溫度,位勢高度等進行求解)。

1.由於方程組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所以解析解很難求解,我們通常採用差分求解或者差分與解析解結合的方法。

2.其次我們得到的觀測數據時空解析度有限,不是連續觀測的。

3.即使是解析度足夠細,但是計算量過大,在天氣情況發生以後才預報的天氣是無效的預報。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在預報時候要注意預報時空步長,通常空間步長都在1km以上。時間步長視差分格式而定也會在2~10min。差值步長這麼長的前提下,有效預報時間很更長比如說幾小時和十幾公里,那麼預報出來的量就可能存在偏差,比如說預報南京下雨,鼓樓區下暴雨,但是龍王山不下雨,這就是因為我們的預報的空間太大,而一個普通的單體雷暴水平直徑只有10km~100km。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到不同地區的下墊面以及其他不確定過程以及數值求解方法本身的線性不穩定與非線性不穩定。這些都會導致預報不準確。

此外不考慮題主問的詳細問題,考慮其他方式的預報不準確,還有其他答主回答的延伸期預報,氣候預報等其他原因,這個是題主所提到問題的更大時空尺度上的,而不同的尺度預報也相對有差別,這些需要另花大量時間研究討論


因為模式描述的物理過程不夠精準,參數化方案不能完全代替次網格過程

還有,就算能好好描述,計算機承受不了模式的計算量


地震還不是無法預測?


是因為蝴蝶效應


計劃趕不上變化


現在預報能力是10天以內的比較準,兩周到一個月稱之為延伸期預報,是當今世界天氣預報最難攻克的時間縫隙。


大城市相對更加準確


天氣預報以上世紀分成挪威學派和芝加哥學派,發展到現在,能用的模式也就歐洲模式,日本模式還有葡萄模式。即使是準確度比較高的歐洲日本模式面對中小尺度天氣也不會太準


大數據不夠精確唄

人對氣象的瞭解始終還是非常淺顯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