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需要。小時候長輩確實是這樣教的,好像是怕菜有生油味。但是我覺得那可能是因為過去的油不好,比如純度不夠,有雜質,才需要這樣做。現在的油工藝應該沒問題了,雜質什麼的不用擔心。

最近,廚藝晉級期間,get到一些做菜技巧,很有用,都是不需要把油燒太熱的。

一個是炒肉,很早前聽說熱鍋涼油,但是從來做不到,因為以前用的鍋薄,涼油一進熱鍋,立刻就熱了,炒肉也老的快。最近學到的新方法是,鍋燒熱,先放肉,再倒油翻炒,這樣的確做到了熱鍋涼油,確實也效果極好,肉炒出來很嫩,不過這種方法我只在不粘鍋上用,普通鐵鍋不敢試。

然後,我試著把這個炒肉的經驗推廣到了熗鍋,原來的方式是先燒油再放蔥,很容易把蔥燒焦,手忙腳亂的,如果反過來,先放蔥再放油翻炒到出香,就從容的多了,菜也沒有因此變得不好喫。


老一輩的確實很多人有這種習慣,但是這習慣確實不好。

油燒到冒煙時溫度多在150--200度左右,根據油的不同溫度可能更高。這個時候炒菜,油本身和菜的營養成分會被全部破壞。(維生素C在70度以上時就全氧化了)

油溫過高還會產生大量甲醛,苯並芘,過氧化物等有害的致癌物。很多老人說油溫燒的高有香味,其實那個香味就是苯並芘的味道。。。致癌的

一般炒菜或油炸三到五成油溫足夠了,炒菜時幹鍋燒熱倒入油就可以直接炒(俗稱熱鍋涼油,三成油溫)。

五成油溫筷子伸進去會有很多氣泡,不冒煙,炸東西足夠了。

七成以上會開始冒煙,油麵起紋,這個基本用不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