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需要。小时候长辈确实是这样教的,好像是怕菜有生油味。但是我觉得那可能是因为过去的油不好,比如纯度不够,有杂质,才需要这样做。现在的油工艺应该没问题了,杂质什么的不用担心。

最近,厨艺晋级期间,get到一些做菜技巧,很有用,都是不需要把油烧太热的。

一个是炒肉,很早前听说热锅凉油,但是从来做不到,因为以前用的锅薄,凉油一进热锅,立刻就热了,炒肉也老的快。最近学到的新方法是,锅烧热,先放肉,再倒油翻炒,这样的确做到了热锅凉油,确实也效果极好,肉炒出来很嫩,不过这种方法我只在不粘锅上用,普通铁锅不敢试。

然后,我试著把这个炒肉的经验推广到了炝锅,原来的方式是先烧油再放葱,很容易把葱烧焦,手忙脚乱的,如果反过来,先放葱再放油翻炒到出香,就从容的多了,菜也没有因此变得不好吃。


老一辈的确实很多人有这种习惯,但是这习惯确实不好。

油烧到冒烟时温度多在150--200度左右,根据油的不同温度可能更高。这个时候炒菜,油本身和菜的营养成分会被全部破坏。(维生素C在70度以上时就全氧化了)

油温过高还会产生大量甲醛,苯并芘,过氧化物等有害的致癌物。很多老人说油温烧的高有香味,其实那个香味就是苯并芘的味道。。。致癌的

一般炒菜或油炸三到五成油温足够了,炒菜时干锅烧热倒入油就可以直接炒(俗称热锅凉油,三成油温)。

五成油温筷子伸进去会有很多气泡,不冒烟,炸东西足够了。

七成以上会开始冒烟,油面起纹,这个基本用不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