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我研究了很多酒吧蹦迪時候的電音,那也叫電音? 簡直是噪音污染

旋律差勁,單一,濫用低音,音量過大,沒啥音樂性,不只針對酒吧夜店,還有DJ表演

附上示例


首先,我承認,音樂性很差,說是一坨屎不為過。同時反對一下高票回答中對於音樂類型的陳述,現如今但凡在中國比較牛逼的電音club里,Big Room和Electro House這兩個大家傳統觀念里的EDM,甚至類似於Riddim Dubstep等比較商業的Bass Music已經近乎絕跡。

這不是我在亂說,如果你有幸在一家二線城市以上,月營銷額能實打實做到1200萬以上夜店,每天晚上都去,呆上一個月左右,你會發現,現在夜店裡從11點過後放的音樂,從多至少是這樣的:Korea Bounce(即Minimal Bounce) ≥ Melbourne Bounce &> Hard Bounce ≥ Reverse Bass &> 中文流行改Bounce &> Trap Rap mashup with Bounce/ Reverse Bass &> Psy Trance &> HardStyle = EDM ≥ Dubstep。也許你會說「我明明經常都聽到什麼什麼歌」,但是你仔細聽,你會發現你聽到的版本底下的Bass大多被改成了Bounce基底,又或者只是Mashup中的一段就被切走。

所以我需要從這裡引入正文,從去年的某個時間點開始,Bounce就已經開始屠遍中國各大夜店,也就是從那個時候,中國夜店的音樂性比以往更差了。曾經夜店百花齊放,什麼風格都有,後來Bounce一統天下,中國95%的商業夜店都會放Bounce,11點後到散場,Bounce歌占整晚50%-70%的不在少數。

這其中原因很多,但無外乎於Bounce極差但是又特別適合夜店的音樂性,中國夜店玩家平均音樂素質不高,商業夜店的本質這幾個。

Bounce這個音樂有一種特性,它讓你哪怕對這種音樂嗤之以鼻,覺得它垃圾一無是處,也能在不經意間聽到的時候身體不由自主的搖起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拍Bass和一些動次打次的House和動次動次的Techno中的反拍Open Hihat(也就是那個次)是有共通之處的,這也許就是反拍上給人來這麼一下的魔力吧,畢竟許多House製作人也會在Drop的前半段加一個過門進到後半段的時候加入一個注入靈魂的Hihat,那一下的感覺和最後那幾秒的感受是一樣的。而Bounce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給Hihat疊一個100Hz左右的Bass,將其變成一個次強音,將強 弱 次強 弱,變成強 次強 強 次強 的循環,增強了反拍的存在感。

雖然說了這麼多,但Bounce真的是我從業以來最好做的音樂了(你比Trap Beat還好做),一首Bootleg加上混音,最多只需要3天,就可以過RKB進DJ的U盤裡在當晚中場放出來。其中有一天還是找音樂做哪首。簡單到只需要:

1把BPM拉到132。

2鋪一個最簡單的House鼓,fill直接用採樣就行。並在反拍無腦重複單個Bass採樣。

3打開Massive找個可以滑音的Bounce音色,用最少1個音最多3個音寫一條由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組成的旋律。也可以主歌段剪個vocal出來做個節奏型一樣的vocal chop。

4疊一個注入靈魂的哨子聲。

5混音,拉響度,導出,結束。

對,就這麼簡單。稍微學過點製作的都看出來了。沒有絲毫的音樂性。且國內網上那些所謂的DJ售賣的私改Bounce,甚至許多都不需要在專業的監聽音箱上混音就可以改好放出來賣到幾百上千。畢竟他們可不會管你是否失真過載,是否高低頻不均衡。在夜店那種地方放,只要失真不嚴重,聽眾和DJ們誰又會真的在意一首歌它的感受。就像你每次回家把家裡弄的一團糟的時候你也沒在意過你媽的感受一樣。

而對於國內夜店玩家,你以為夜店是一個電音rave的歡樂谷,實際上夜店只不過是一個需要強勁音樂伴隨酒精來達到其他目的的,時刻上演著關於性與金錢的貓鼠遊戲的場所罷了。人類對於審丑是沒下限的,就像土味這種東西,總會有人喜歡的,不要以為誰都是高級審美,從古至今都一樣。唐宋詩詞歌賦,也有打油詩市井愛好。同一個時代,有人寫的出鋼鐵洪流,就有人寫的出微信愛。

對於玩家來說,他們只需要一個蹦著不累,聽著熟悉,能抱著異性灌酒的音樂而已。你以為誰都跟你們這群bass玩家一樣,天天想著草欄杆,開圈,死牆。你不怕把別人妹妹剛貸了幾十萬為了釣大哥做的臉給撞變形了,你不在乎把人大哥剛買的莆田RM給撞碎了,你看不到人家阿姨把跟腱蹦斷時小奶狗站在病床前心疼的樣子。你沒有,你只想搞什麼百大什麼pogo,你只在乎你自己。

言歸正傳,對於國內的商業夜店。本質是掙錢,是掙那些沒有音樂審美的土鱉的錢。所以他們想聽啥,就給他們聽啥,畢竟夜店一晚上沒有邊卡散台上座不是很在意,但一晚上王卡央卡不上客,那營銷部怕是全員死無全屍了。那些一晚上能來幾套大神龍的才是營銷們要巴結討好的對象,畢竟一張央卡一晚上的營業額可能是一家店整晚的1-2成。他們一投訴音樂不行,營銷就要找音樂總監逼逼,然後DJ就要換歌。如果是常年老客戶大客戶的話那基本都能盡量滿足了,大哥要今夜星光閃閃那就今夜星光閃閃,大哥要大大大就來大大大,我們屁股決定腦袋,您說是啥就是啥,至於你們這些開個芝華士12年都要AA的年輕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後浪。

當然其實夜店也是可以放音樂性的東西的,畢竟DJ們大多都只是混口飯吃,你如果有錢買200萬酒,今晚包場了,說一句老子要聽Techno,說不定DJ都會抱著你大腿哭著說終於不用打Bounce了。當然那些連Techno都不會打的fake dj可能會想罵你,畢竟今晚過後可能要丟工作了。

所以就產生了一個死循環,即夜店大哥和網紅妹妹沒審美,導致夜店需要迎合最需要的客戶,導致DJ放Bounce和土嗨,導致大哥和妹妹愛來玩,導致夜店不得不要求DJ放土嗨來保證大哥不去別家玩,導致別的店也放土嗨來搶客源。這樣一路下去,越來越多DJ開始真香放Bounce,DJ的入門門檻一再降低,Bounce DJ越來越多,夜店音樂性越來越差越來越土。卷吶,就擱那使勁卷,往死里卷。

只要商業夜店商業一天,就屁股決定腦袋一天,這就是資本主義。音樂節也一樣,只是迎合群體不同罷了。找到自己喜歡的群體一起玩吧,沒必要非得來這些一支野格1500的鬼地方聽電音,喝多幾支都夠自己在家買套二手CDJ天天轟趴了。


如果你問世界上最貴的電影院是哪裡?

營銷號會告訴你,世界上最貴的電影院,是230美金一張門票的倫敦某家電影院。

但tututu要告訴你:世界上最貴的電影院是中國疫情下的夜店,以及所謂的「室內音樂節」、「連線直播」。

即便疫情下,國外的百大DJ沒辦法進入國內。

但中國的大型夜店們還是能讓他們出現在海報上。

從小號、K神、小馬丁、帥索甚至到DJ SODA....大型夜店們借著「雲蹦迪」的熱度,搞出來一個一種疫情下夜店的新玩法,並且美名其曰「連線直播」。

連線一下百大,再 一個室內音樂節的頭銜,立馬卡座價格翻三倍,真的比發明小天才手錶的人還天才。

但最讓tututu沒辦法理解的是,居然真的有傻子願意去買單?

但說老實話,我過去以為,在夜店用黑桃來洗頭這件事,已經達到了人類能在夜店做到的傻X極限。

但最近我真的發現我錯了,總有人會用行為超出你認知能力的極限。

用黑桃a洗頭,他至少是在用實實在在的有液體倒在自己的頭上,雖然粘粘的也洗不幹凈吧。

可我實在搞不清楚,花小10萬塊錢開張卡座去夜店看「百大DJ連線直播」的那些人,他到底圖個什麼呢?

雖然名字是叫「連線直播」,但實際上由於網速、時差、卡頓等原因,直播是不可能存在的,你在夜店裡看的也都是百大DJ們提前錄好的視頻。

(最搞笑的是,經紀公司通常會和中國夜店簽合同,用來保證這個視頻是藝人重新錄的。)

所以在夜店裡,嗚嗚泱泱擠一大堆人,花著從1萬到10萬不等的卡座錢,在那裡傻乎乎盯著屏幕看的其實不是在線直播。

你心愛的百大DJ當時正睡覺呢,你看的就是他的錄像帶。(下次看「百大連線」記得別沖人家招手了)

是的,真的就是錄像帶。

所以tututu就真的不明白了,你打開B站看歷年的Tomorrowland,他不香么?

也是錄像,陣容還比你的「室內音樂節」們強上幾十倍得有吧?關鍵也不要你花錢。

再不濟,你買個好點的耳機,在家聽聽網抑雲,他不香么?

可一幫人就偏偏覺得不香,他就得交智商稅,一天不交智商稅,他就渾身難受。

他就是得花小十萬塊,去夜店裡看錄像帶。

最幽默的是這幫人,看錄像帶都要發個朋友圈,說哦一聲,「來某某夜店看某某百大了」。

最搞笑的是那種就認識幾個名字的混圈婊,聽完打碟還得羞答答的問開卡的大哥,「能不能去跟他拍合影呀?」

說老實話這段時間的「連線百大」,真的把中國電子音樂環境,所能達到的弱智、媚俗淋漓盡致的的展現出來了

平時這幫人,在家也不會看電音節或者DJ演出的視頻,就連DJ Snake在法國凱旋門開死牆那麼上頭的視頻他都不會看。

可他就偏偏中意智商稅,願意花大幾萬跑到夜店裡去看小號錄的視頻。

你說這幫人,他們花幾萬去開卡,去看錄播,是真的喜歡那位百大DJ么?

他們圖的就只是個看百大DJ的虛榮,驕傲的發一條朋友圈「我今天去看百大了。」

這幫人吃飯的時候總會裝著自己很懂電音,吐槽著DJ Mag上的排名都是花錢買的,一邊卻又交著智商稅跑到夜店裡面去看百大的錄像帶。

我覺得這大概是,中國電音史能書寫的最弱智的一筆了。

如果你說,那國外呢?他們也做線上音樂節呀。

但國外的夜店不會憨批到在夜店的屏幕上放錄像,

人家是的的確確做的是線上音樂節,線上收門票錢,知識付費,也不會有人傻乎乎的跑到夜店裡去花大幾萬塊看錄像帶。

如果你要說,因為中國沒有好的DJ,中國沒有百大前十,疫情期間國外DJ又真的請不到國內,大家看錄像帶還不都是被迫的么?

事實上,所有認為中國沒有優秀DJ的觀點,都是因為你就從來沒有去了解過中國的藝人們。

你只會帶著偏見,崇拜,跪舔著百大,一聽到中國人DJ就覺得low。

tututu就用佛山的格萊美匯、E11 x Vac請的Panta.q舉例子,如果你看過他的現場,你才會明白什麼叫做室內音樂節,你才知道那些放錄像帶的室內音樂節真的就只能用垃圾兩個字形容。

中國真的就從來都不缺優秀的電子音樂藝人,本土的藝人們也都真的在很努力的去製作一些很棒的作品。

可人們就是這樣,寧願為「百大」的錄像帶花小10萬,都不願意給中國本土電音藝人一個機會。

他們寧願去借高利貸開卡看錄像帶,都不願意花個二百塊門票錢欣賞中國優秀電音藝人的現場。

真的沒有比這更諷刺的事情:

中國人會因為他們是中國DJ,而不願意給他們任何一絲哪怕欣賞的機會,就只因為他們不是國外的DJ,就因為他們不是百大。

他們哪怕去看DJ Soda的錄像帶都不願意給中國電音一個機會。

事實上,

不僅僅是電音圈,中國潮流圈也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人們會發問,為什麼中國的青年文化,音樂也好,藝術,潮流,沒有國外那樣繁榮?

在中國,沒有產生小馬丁、棉花糖這樣的頂級DJ,也沒有誕生Kanye west、Virgil abloh、藤原浩這樣的頂級街頭設計師。

tututu的答案是:不是因為我們的音樂人和設計師不夠有天賦、不夠優秀,只是因為我們的消費者檔次不夠。

這一代的青年消費者,配不上青年藝術家。

這一代的中國青年消費者,讓那這一代的中國設計師和音樂人生不逢時。

他們不崇尚設計和文化本身,他們只喜歡Dior、Off-White的聯名,那種能凸顯出有錢的巨大LOGO。

那些標榜著街頭潮流的年輕人,無非是三四件奢侈品TEE穿一個夏天,諸如Gucci、Vetements,再配上一條Thom Brown的褲子。

他們寧願花3000塊去買OUTLET里,印了一個LOGO的奢侈品,也不願意花300塊,去買真正有設計的國產潮流品牌。

他們硬生生逼的那些優秀的中國設計師,只有去紐約、倫敦、巴黎才可以大放異彩,在國內做品牌就會暗淡下去。

說真的,

國外的電子音樂的確比中國更發達,我們耳熟能詳的DJ們也多半是外國人。

tututu本來以為這次疫情,國外的DJ進不來,能夠給中國本土的電子音樂製作人一個機會,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到他們。

也許中國本土的電音文化,本土藝人就靠著這段時間能夠崛起呢?

可這個機會卻變成了一場荒謬的鬧劇,充滿諷刺。

我們給那些優秀的本土藝人的答案就是:

消費者寧可花幾萬塊去夜店看他們在任何一個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的錄像帶,也不願意給中國的電子音樂人一個機會。

除了呵呵,還能說什麼呢?

這一代的青年消費者,配不上青年藝術家。

更多夜店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滿分激光槍


最近兩年一直在關注國內夜店市場的大眾審美,實話實說,對於未來兩到三年中國的夜店音樂文化發展我持悲觀態度,但是對於國內的電音文化發展的大方向,我抱有極大的信心。

現在中國的電音音樂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受眾審美兩極分化的割裂現象,除了少數以音樂文化為主的百大夜店,大部分商業化嚴重的夜店Club為了營業額和股東利益最大化一定會不斷的壓縮音樂多元化和創新化的發展趨勢,這樣的話一定會變相的壓制了DJ對於音樂理念的創新和扭曲了大眾對於電子音樂多元化的審美和態度,阻擋了大眾尤其是基礎龐大的老百姓對於電子音樂更深的了解和感受,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惡性循環,雖然夜店這塊在惡性循環,但是互聯網流媒體平台是在不斷與時俱進和同步向前的,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國內現在以95 00後為主的年輕人群體他們對於音樂的審美和素養正在逐年提高,他們知道什麼是好的電子音樂,所以市場左右不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雖然最近很多的電音粉和Raver都在猛烈抨擊像Bounce這樣的快餐音樂,但是這個群體現在畢竟還是相對少數的一波人。


你覺得好聽或者難聽太主觀了,沒法回答。


題主改了一下題目,那就說說幾個基本要點:

1.不同酒吧和夜店所服務的人群是有很大區別的,商業化的和地下的對象不一,他們放的音樂當然是為了他們服務的跳舞音樂。

如果手一些很商業的酒吧那麼有這種土氣的感覺也很正常啦……疫情之後經濟又不是很行,只能拉攏拉攏大顧客這樣子的,他們的審美就是爺。

2.音樂性還是一個很主觀的內容,具體關於節奏與這個的矛盾與統一關係可以看看這個問題。

電子舞曲的跳舞功能性是否會限制其藝術性??

www.zhihu.com圖標

大致理解一下就行。

總而言之,不同地方音樂的功能就是不一樣的,你不是他們的服務對象,自然感覺不好。

話說題主去了幾家酒吧/夜店就敢說全國大多數了?


首先我認同你發的某音的這些女DJ表演我和你是同樣的感受,換我這種EDM聽的太久再聽都想吐的去酒吧聽到這種音樂氛圍也屬實有點下頭,對比國內以前的嘻哈音樂,自從有了各種綜藝之後,行業就開始有點飯圈化。不是針對什麼,總之還是希望聽眾能關注音樂本身多一點。畢竟聽電子音樂確實也需要那麼一丟丟門檻。

網紅女DJ現狀,常用曲目基本都是Dimitri Vegas Like Mike、Martin Garrix、DVBBS、常年佔據百大DJ榜單前列的那些人,排個set接個歌調個音量一兩個星期就能學會,也沒什麼其它打碟技巧,經過公司再包裝一下,就有很多人也會喜歡這些(不喜歡也不能咋樣,畢竟金主們喜歡),還有大部分人對電子音樂的認知也有限吧。國內其實優秀的女DJ兼製作人都寥寥無幾,不過都一樣我10年前還是聽現在自己也感覺確實挺土的bounce入的坑,後來又聽了大衛格塔的Titanium就一直到現在。 聽的多了對各種電子音樂風格了解的越多喜歡的風格也會不斷變化。比如你喜歡旋律的這些風格你可能會喜歡括弧內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DJ兼製作人推薦給你,Uplifting trance(Cold Blue,ATB),Melodic Dubstep(Seven Lions,ILLENIUM),還有Deep Progressive house推薦直接聽Anjunadeep和Parquet這兩個廠的。酒吧也分商業酒吧和(個人理解)音樂風格受眾較小的輕商業的酒吧,看你發的都是相對比較大眾的Linx這種,主要看的還是人群,以及酒吧定位是以什麼為主,目前大部分商業酒吧常放的音樂風格普遍都是big room house,dubstep,trap,等等,音樂風格受眾相對較小國內算是有小圈子的大概就是techno,psychedelic trance還有一些國內基本沒人聽的電子音樂風格。

差不多是這樣的,不是高緯度聽覺


確實很差 因為要貼合大眾審美 特立獨行反而達不到預期效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