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體會你的痛?你體會我的窮了嗎???


我不知道要體會病人的痛來幹嘛。

天天看那麼多病人,要是個個都感同身受一把,那恐怕沒幾天醫院的醫務人員都心力憔悴休病假去了。

可能是覺得醫務人員對自己的要求不理不睬,對自己的病痛置若罔聞。然後讓醫務人員感同身受一下,就會百呼百應了?

首先不說這個要求合不合理。這個病痛完全是個主觀感受,有的人難受有的人不難受。有的病痛醫務人員就算體會了也愛莫能助。

而且其實最關鍵的一點。

醫療要儘可能公平,我一直說看病不能太有感情,否則容易做出不合理的決定來。

過分的感同身受病人的痛苦,很容易導致醫療資源過度傾斜,那人都是自私的,這邊傾斜了,那邊可就不願意了啊。

至於別的戾氣重的話我也不說了。

而且,有時候,你咋知道醫務人員沒有感同身受呢?


病人怎麼體會醫生的痛?不親身經歷,誰也體會不了其他人的痛!


醫護人員怎麼體會病人的痛?

等等,醫護人員為什麼要體會病人的痛?

醫護人員不能體會病人的痛。

不要特指醫護人員能不能體會病人的痛,如果問一個人能不能體會另一個人的痛,答案也是不能。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就算得了同一種病的兩個人,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醫護人員只能通過客觀的查體、科技檢查和病人的主觀訴求相結合,去判斷這個病情。

但病人的主觀訴求,嗯……有些病人是會騙醫生的,或者有所隱瞞的。所以還是以查體和檢查為準。

說遠了。

醫護人員沒必要感受病人的痛苦啊。我們當醫護人員,這是一份非常具有技術與職業素養的工作,要擁有用非常冷靜的心態,沉著的頭腦,專業的技術。要不然你來一個斷手斷腳,或者胸痛,頭暈什麼的。醫護也跟著病人四肢疼痛胸痛頭暈頭痛?這還咋治病呢。

我猜你想問的是醫護人員對病人的同理心吧。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這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段話。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自身都難保,哪有餘力去同情別人。

醫務人員有醫務人員的職業素養,我們總是記住一句話,「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我們當然有對病人的同情與憐憫,也總是去安慰。但是在繁忙壓力重的醫療工作中,有時是會一時想不起這句話的……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用最專業的醫療技術去治癒病人。

我曾經也看到過一個癌症腹水病人,這個病人非常好說話,對我們醫護人員很有禮貌。禮尚往來,我們對他也會關注一點,照顧一點。這有什麼用?還是不能阻止他慢慢走向死亡的深淵。我有一次給他打吊針,想了一下,突然覺得非常難過,這麼好的人居然是癌症晚期,活生生的人很快就要死去。一時間淚水盈滿了眼眶,淚水把我的視線模糊了,已經看不清病人的血管了。

這是非常不專業的的行為!

這不是很急的搶救,所以我借口去拿止血帶,離開病房,擦乾眼淚,繼續回病房給病人輸液。

你說這要是搶救,你一邊想著,啊這個人就要死了,多可憐,然後你兩眼淚汪汪給別人搶救,你這不是救人,這是害人!

我們必須要冷靜,冷靜才能救人。

不說了打字累了。


患者的病痛並不是憑空產生的,醫生的治療需要盡量從病因著手,糾正疾病的根源才能真正控制疾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疾病的根源都能控制住,對於能控制住根源的疾病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條件才能控制住,因此還需要適時採用對症治療。對症治療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找到了病因,就知道可能出現的症,相應的處理就簡單多了。也就是說醫生對患者的病痛的認識是有一定邏輯的。邏輯的背後就是醫生所學的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基礎知識。

醫生對患者的治療,不管是吃藥還是手術,都不是立桿見影,在治療期間,醫生必然反覆和病人溝通,了解效果,這樣才能正確調整用藥。並且是每天都跟不同的病人,他們對病痛的感受,表達不同,他們病情輕重,緩急不同,治療效果好,可以給醫生一個正向的反饋,治療效果不佳,則是一個負向的反饋。經過幾年的工作積累,醫生對於病人的病情,以及發展,治療效果等有了充分的了解。

醫生在對患者的治療中,可以感覺到患者的病痛,但真正的病痛是無法直接感受到的,也不應該要求醫生在治療前必須先感受這種病痛。醫生真正的作用是治好病,考慮的不應該僅僅是病痛,最需要注意的是病痛背後的原因,並加以干預。


說得好像醫生護士不會生病似的


心塞塞,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感同身受?就算是父母子女也不能體會到病人的痛吧……


體會不了。感同身受不過是用來安慰別人,寬慰自己的華麗而空洞的詞藻。但是醫生護士看到病人痛的打滾、嘔吐、發抖會覺得揪心。

每個人的痛都是不一樣的。疼痛來自生理和心理。引起疼痛的疾病可能相同,但是痛覺感知、痛覺描述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痛閾不同,因而對疼痛程度的感受不同,肉體上的疼痛很難用客觀統一的標準評價。精神引起來的痛花樣就更多了。

其實也沒有必要體會病人的痛。為什麼要體會呢?不體會也能治好病。


作為一個生過不少病的年輕醫生 我覺得除非親身體會過 不然是無法真正理解病人的難受的 畢竟醫學院教的只是各種疼痛的文字描述…

但是也沒有規定醫生就該能夠感同身受 也不現實 但如果遇到能體會得了的醫生 一定比其他醫生更好

舉個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局麻胃鏡

相信很多人都做過 我做過很多次 每次都痛苦不堪

記得有一次 給我做檢查的醫生因為我咽反射比較敏感 就凶我說「你這樣一直嘔 我怎麼看得清楚」

你以為我想嘔啊 看我嘔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我容易嗎 還這樣嫌棄我

所以當看到這種新聞時 就覺得挺感動的


為什麼要體會?

為什麼還要強迫我們去體會?

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xDT9tl9Q.html


我很好奇提問者在期待醫生怎樣體會患者的病痛。

是期待醫生感同身受嗎,這似乎不太現實,除了患者本人,沒人能說真正感受到了疾病本身;還是說期待醫生表現出來對患者狀況的共情,那可能因為醫生更多會集中注意力在病情,再加上每個醫生都有多個病人,所以這似乎也有些困難。

如果醫生不能夠感受患者的病痛,這會影響到醫生作出醫療決策嗎?似乎不會

我暫時只是實習生,所跟的帶教老師管的病人全在60歲以上,目前這幾位病人分別有房顫、慢性心衰、病竇綜合征、室速,其中一個84歲的患者,慢性心衰急性加重,還有高血壓 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有腦卒中病史,目前還有肺部感染,家屬已經3天沒出現過了。我能看見他們的病痛,但我確實不知道該怎樣體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