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聽到一個故事電台,那一期大概就是說的敘述者村裡逐漸消失的職業,有很多我都感到很新奇,因為我聞所未聞,所以這激起了我的興趣,就想問一問你們有沒有什麼別人聽得很少的職業或者事物它們正在消失,而你為它們的消失感到惋惜和美好的呢?(來波回憶殺?)

其中有一個大哥說了一個職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麥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哈,就是早期機械化還沒有在農村農場普及的時候,專門幫別人收割麥子的一種職業。那位大哥在講述這職業的時候,說到這個職業的消逝時,竟然哽咽了。他說這個職業曾經是很受人尊敬的,只不過後來毫無尊嚴地就這麼銷聲匿跡了,就好像農村裡其他的一些傳統習俗一樣。我聽他這個故事的時候,內心也是有觸動的。所以我根據那位大哥的講述,和自己心裡的加工,以及對"麥客"這個職業的理解,寫出了以下這一篇文章。

消失的麥客

北村裡有座廟。有對木匠夫婦每天早上都來廟裡祈禱,期待家裡能夠添一個兒子。他們跟著廟裡的小和尚念叨著梵文,虔誠地樣子好像真能感動佛似的。

星子終於出生了,老來得子的木匠夫婦喜歡得不得了。只可惜星子天生是個啞巴,雖然夫婦倆從沒體驗過兒子呼喚自己的喜悅,但他們也已經十分滿足。星子勤快又能幹,每天都會幫夫婦做很多事。他小小年紀便懂得如何用合適的木頭打量各種各樣的小東西。他的風箏架子,小凳子,小桌子……全是他一個人做出來的。雖然他在乎些小東西,但是他卻更愛那些麥田。因為星子沒有朋友,他說不了話,也念不了書。每次看著村裡的男孩子們打成一片,他就會感到孤獨。於是他常常趁著木匠夫婦不注意時一人來到麥田邊溜達。在最大最安靜的那片麥田裡躺下想事情。他最喜歡的是秋天的麥田,黃燦燦的成熟的麥穗隨風涌動,看著這樣的稻田他的心情會莫名地跟著這顏色明亮起來。有時候能看到扛著鐮刀的樸實的村民們辛勤地收割麥子的場面,伴著那些有力又富有節奏感的吆喝聲,他能香甜地睡一下午。

星子十八歲那年,木匠夫婦對他說:「星子啊,我們實在是老得動不了了,你已經長大了,得找份能養活自己的事兒幹了,我們想讓你接管咱家的木匠鋪,繼續給村裡人做做傢具,木頭玩意兒,但還是想來問問你的意見。」星子其實早就有了出去闖闖的心了,雖然他只會一點木匠活兒。於是他對木匠夫婦表明心意後,老頭子老婆子也答應了他。之後他便扛著屬於庄稼人的鐮刀,跟著村裡出去打工的麥客們去了南方。後來他也成了一名真正的麥客,每年的豐收季都等著僱主僱傭自己去收割麥子。從南到北,一季一季地收割著。雖然這是一份體力活,但他卻樂此不疲。一路又從南向北地闖蕩著,星子見到了不少新奇的東西,南方的美景,北方的壯闊,還有不少的人情世故。僱主們都很喜歡星子,雖然他不會說話,卻很老實勤快,割麥子的動作也很乾凈利索。雖然工錢不高,但每去一個僱主的村裡割麥都能獲得村裡人的尊敬,還能和他們一起吃飯。在這份獨特而又忙碌的工作里,星子不再感到孤獨。每當他坐在一摞高的剛割完的麥子上,看著喜悅的放聲吆喝歌唱著豐收的人們,他的內心也快活極了。等他一路割麥北上到了北村,一個豐收季就剛好結束,於是便再次南下。

轉眼間就過了幾十年,木匠夫婦早已逝世,星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麥客的生活已經陪伴了星子好幾十年。可是不知不覺中,人們好像已經不再習慣僱傭麥客了。好多村子的麥田生了雜草,棄田不耕了。於是星子像許多麥客一樣失業了。最後麥客消失了,伴隨著農村裡的許多習俗,悄無聲息地逝去了。

星子和老婆孩子回到了北村,還是成為了木匠。但他想到麥客竟這麼快就被時代湮沒,似乎是毫無尊嚴地消失在中國,便忍不住落淚感慨。等到他的子孫問起星子「什麼是麥客?」的時候,他也只能回想當初了。

如果你剛好知道我說的這個職業,並且對我寫的內容有一些意見或者是想法的話,可以評論我,或者是給我補充一些你想說的話嗎?


如另一位小哥所說,麥客都放下鐮刀去拿方向盤了,沒有真正消失。

但有一種工作是真的消失了。

抄寫員,或曰,「寫字的先生」。

這可以說是,讀書人的一門「手藝」。

我倒也不是惋惜什麼,就是隨便聊聊。

抄寫員的生活總是比較貧苦而落拓的,識文斷字非但不能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反而使得他們和普通工人之間隔了一層不薄的障壁。而且,他們的生活可能比普通工人更加艱難,這種計件的輕體力勞動報酬很低,他們為了維持家計,經常必須抄寫到深夜乃至凌晨。瘦削、駝背、面容蒼白、近視導致的皺眉眯眼,是常見於這個群體的外貌特徵。因為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長時間的技能訓練,從事該行業者一般都為男性。

作家們大概經常會和這類人打交道,文學作品,尤其是西方文學作品中,有很多他們的形象,不勝枚舉。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上大人孔乙己」,依舊活在每個段子手的心中。

在打字機出現後,由於其便於使用且低培訓成本的特性,抄寫員一夜之間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大量居家婦女很快就成為打字員的主力軍,充作資本主義的新一代犧牲品。由女性擔任主力的打字產業在一段時間的繁榮之後,隨著複印機和印表機的出現、個人電腦的普及而逐漸式微。


街頭小吃製作者。

從小在香港,家人尤其是母親那邊的長輩,都告誡別亂吃街頭小吃,就是推著小車出來擺賣那種。

本身車仔面就是在車仔上製作,但衛生什麼的就...

作為七零後,童年到少年時期都不時會吃這些小吃。講究是不可能講究的,尤其打完球餓起來,隨便吃兩串魚蛋都很滿足。

但其實我真正喜歡的街頭小吃,只有三種。

一是雞蛋仔。

這種小吃的設計實在太好,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一顆顆小小的,在街上邊走邊吃,太方便了。

沒想到前幾年突然在大陸也火起來,有見及此, @塔羅魔法師磨兄 之前開的店也賣起雞蛋仔來。

由於是我們的童年美食,到自己能製作就會一口氣吃很多,而且配起咖啡也是出奇的合襯。

連磨兄家養的第一頭貓都取名「雞蛋仔」

這兩張照片都是上周在磨兄家拍的,這姿勢很好笑

不過我一直說,除了磨兄製作的足料雞蛋仔,外面小店的如果有很多款式賣,大多代表不好吃。真正好吃的只賣原味就夠了。

然後是跟雞蛋仔類似的夾餅。

我小時候吃的夾餅,是在街頭小車上的平面鐵板上製作的,所以是一塊平的餅,外形類似汕頭的麥粿(前兩個月跟太太回汕頭才知道有如此美味的小吃),但是會製作得比較扁,方便加上花生醬、煉乳砂糖後對摺起來。

麥粿~其貌不揚,製作簡單的美食

後來大概是因為小車被取締,都變成了小吃店,於是大家為了省時省力,用上面的格子餅代替了以前的平面夾餅。好處是格子能讓醬料更融入餅里,吃起來味道更足,但口感則遠遠沒有夾餅鬆軟。

麥當勞的熱香餅,只有香港的麥當勞早餐時段才售賣,最初發現大陸地區的「麥記」居然沒有它,讓我非常失望

最後,也是我最感到可惜的,是缽仔糕。

雖然現在在香港甚至廣東地區很多地方也有缽仔糕,但是我愛吃的只有一家。

那是我小學時候就光顧的一位老伯,總是在中環半山一帶擺檔。

他甚至不像上圖那樣用小車,而是用一個隨身的箱子帶著出來,有時候還有他的老伴陪著他一起賣。

跟現在亂七八糟的款式不同,老伯製作的缽仔糕就四種:白色有紅豆,白色無紅豆,黃色有紅豆,黃色無紅豆。

所以說是只有兩款也可以。

我一般是選無紅豆的版本,黃白各買一個。有時候全部只做了有紅豆的,我也無所謂,照樣黃白各來一個。

後來,我經歷了去加拿大的十年,因緣之下2003-08年左右又經常回到那一帶(我當時上的教會就在附近),雖然已經從以往的老舊住宅區變成了所謂的蘇豪區,但依然看到老伯的身影!

通常阿伯就在中環特色之一的半山行人電梯旁邊擺攤,我小時候這無限的坡道可是要全靠步行的...

我還記得第一次重遇他的時候多興奮,立馬就衝過去買了幾個缽仔糕。

我跟他說:「從小就最喜歡你的缽仔糕了!」

阿伯笑笑說:「這就好了,這麼捧場啊!」

之後幾年都經常這樣去光顧老伯,有時候一買就是五六個,讓教會的朋友們一起吃。

到後來07-08左右,阿伯出現的時間越來越少,有一次我問他:「你通常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呢?」

滿頭白髮的阿伯眼神閃出一絲傲氣:「看心情,喜歡就出來,不喜歡就不出。」

也是個很有個性的人。

後來一直沒再看到他,我也離開了那家教會。

到前兩年帶著我太太舊地重遊,跟她講述我成長的經歷,我也提起了老伯。

我唏噓的說:「老伯可能都作古了,世上再難吃到那麼好吃的缽仔糕。」說著心裡其實是真的難過,同時後悔沒有大著膽子去跟老伯拜師學習。

官方取締街頭擺攤,為了市容、衛生和安全,都是合理的事。

所以最近忽然又火了擺攤,我就跟太太說,要是這能行,以前就不用取締了(無論香港大陸都一樣)。

但是一些手作式的,像缽仔糕阿伯那樣的存在,還是很有意思的。

那可以說是作為「街坊」(地區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作為手作者糊口或打發時間的方式。

買個小吃,跟對方聊聊天,會感覺到舊時代社區那種親切的人情味。


我是武者麥斯,靈性健身與極簡武學創始人。想看更多健身和防身武術乾貨,可以關注我的知乎和公眾號【極簡武學】和【優約客】。有問題,想交流,也歡迎私信。我還有個「健身專屬群」,可以微信加「麥斯小助手-芝芝」聯繫。


傳統爆米花的手藝人?

小時候巷子里經常有手藝人吆喝那種在爐火下手搖出來的沒有玉米味的老式爆米花。

以前最喜歡的就是那種等待爆米花的感覺。一方面緊張害怕爐子會爆炸,另一方面又很期待那些白白胖胖的爆米花出爐。

現在手藝人越來越少,超市和電影院各種花里胡哨的爆米花層出不窮,雖然方便快捷,卻很少有小時候那種感覺了


小時候老街上的鐵匠爺爺,現在傳統的鐵匠應該是沒了吧,轉眼也快二十年了,爺爺丁丁丁的打鐵聲至今在我腦中是揮之不去的。


謝謝邀請。 說幾樣我最喜歡的、逝去的古老職業。

  1. 樂府採風

樂府是古代音樂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西漢設樂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於西漢漢武帝時期,收集編纂各地漢族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漢魏六朝以樂府民歌聞名,其中去民間採集大量民歌的就叫採風。

《漢書·禮樂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 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

走遍千山萬水去採集民謠民歌,回來譜之以曲,或短簫鐃歌、或相和歌辭、或雜曲而已,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真的是「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 剪紙

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是北朝時期的五幅團花剪紙,到了唐代剪紙處於大發展時期,南宋時期更是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行業藝人。

有趣的是,在紙的發明之前(公元前6世紀之前),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類似剪紙,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

3. 編斗笠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代張志和的《漁歌子》)

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斗笠,又名箬笠。「楚謂竹皮曰箬」(《說文》),即以竹皮編織的斗笠。有的斗笠,以葵葉鋪陳笠蓋,因而稱之為葵笠。有的則以筍殼夾於竹篾中,「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唐?高適《漁父歌》)。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