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根源在於信息量獲得太少,沒法給自己當下的處境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從而覺得自己不應該是這樣,心理能量全部浪費在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形象之上,沒有動力去做出改變。

比如賽跑比賽,有個人搶跑了五十米沒有被發現,然後其他人開始跑的時候發現已經落後別人五十米了,不免對自己有負面評價。這是因為他們的信息渠道被屏蔽了,無法獲得或者是沒有能力獲得那個人搶跑了五十米的信息。他們只把眼光定格在當前,當前這個人領先五十米是既定事實,這是他們唯一獲得的信息。

所以自卑的人需要去學習一些常識以及和他人進行各方面的溝通。有一個最基本的常識是,人和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了這個常識,我們就可以尋找自己跟他人產生差距的客觀原因,是家庭教育方面呢,還是社會資源方面呢,是做事情的方法有區別呢,還是價值觀念的不同?只有能找到客觀原因,首先自己就脫離了自卑這種情緒。這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只有脫離了這種情緒,我們才能繼續前進,完善自己。否則永遠在原地踏步。

有些人對付自卑的方法是勇敢的去常識,這也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是那麼勇敢。


和別人對比這個行為本身並不會造成自卑或者自負,而是出於某些原因,自己把自己變成「對比工具」,這就會影響到一個人自卑或者自負。


和別人比較是有可能帶來自卑感,但它還不算源頭,源頭其實是因為對自己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模糊,就會缺乏自信、自愛和自尊。缺乏自信,就會希望通過與他人比較來給自己信心,比不過別人,就會自卑,拘謹、膽怯、卑微、猶疑、逃避;比別人好,就又會膨脹成一個剛愎自用、自大傲慢的人,但自負的表象下,卻是一顆虛弱的心靈,一旦碰到比自己強者,虛弱馬上就會表露出來。唯有自信的人,才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信賴自己有足夠能力取得所追求的價值,而無須和別人比較,比較不需要他人的讚美和愛慕,比較不擔心面子、名聲和回報,也不會害怕事物的不穩定或變化,因為他有足夠的信心,就如馬斯洛說的:「他們自己內在本性的法則、他們的潛力和能力、他們的天賦、他們的潛在資源、他們的創造衝動、他們的需求,就是認識自己,越來越整合一致,越來越知道自己的真實本性,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他們的使命或者命運是什麼。「

從人格特點來看,缺乏自信者還往往表現為外控型人格。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朱利安·羅特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對某些人來說,個人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取決於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這種人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內部,稱為內控者。對另外一些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各種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們相信社會的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狀況,認為個人的努力無濟於事。這種人傾向於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稱為外控者。

不同個體對自己的控制點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對控制點的不同認知會影響個體的情緒、期望、動機和行為,從而對其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產生間接的影響。美國心理治療領域的大師亞隆認為,外控點這邊的人比內控點那邊的有更多的心理病理現象,更容易感到能力不足,更為焦慮、敵對、疲乏、煩惱、抑鬱,缺少活力和彈性。大部分尋求治療的人是因為拯救者防禦的失敗(對依賴的渴望、低自尊、自卑、無助、受虐傾向、失去重要他人導致的抑鬱,或面臨失去重要他人的威脅)。一個無法依靠或不相信自己的人,會限制自己獲取信息和技能,並以討好迎合的方式與他人建立關係。


這也許是個死循環吧,一個人自卑就更願意去與別人對比,然後選擇性的只看見對方比自己優越的地方,然後更自卑了……


絕大多數的人的自卑 都是來源於比較 但是比較的對象 除了和別人比 也可以和自己比

後者一般都有完美主義傾向 他覺得自己應該怎麼怎麼樣 自己給自己構建了一個理想化的形象 試圖樹立一個完美的人設

如果現實和理想有落差 就會滋生自卑情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