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巴數,又稱150定律,是1990年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的,具體指人類在維持社會穩定關係時大腦的認知極限通常在150人左右。因為負責處理這些高階認知的是我們大腦的新皮層,而它的處理極限能力決定了我們可以「舒服的」保持大約150個穩定關係。

當我們大腦遵循著古老基因內所存在的定律時,我們的現實世界在無限發展著「社交網路」。「社交網路」一詞最初起源於 J·A·Barnes。 而社交網路的大小同樣援引了鄧巴數,並且進一步的實際定義了一個社交網路的大小,最大約為150人左右而平均大小約為124人左右 (Hill and Dunbar, 2002)。

而今天豐富的社交網路已經可以幾乎可以替代「非接觸型」的社交行為,尤其是疫情之後,網路社交已經開始承擔大部分傳統社交的作用。在通信與互聯網極為便利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無限地縮短了,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問題,即使剛出世便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也逐漸淪為了社交表演的名利場,甚至是令人生厭的工作溝通工具,讓你的上司可以24小時無間斷催命,毫無個人空間可言。

個人空間位置和人際距離

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豪爾(Edward Hall)劃分了四種人際距離,從小到大分別是「親密距離」、「人際距離」、「社交距離」和「公眾距離」。親密距離是親密無間,適合親人、很熟的朋友、情侶和夫妻,兩個人可以輕鬆的貼在一起,看向彼此的時候眼睛甚至無法聚焦,看不清對方的面相。而熟人聚會的,的友好交談人際距離大約是一臂之遙,或者兩人坐在沙發上對面而坐。社交距離比一臂之遙稍遠,適合商務會談,或者陌生人之間的交談。公眾距離則是陌路人之間在公共場所感到舒服的距離。

在後來針對豪爾理論的心理實驗表明,每個人對距離的感知會受到焦慮情緒的影響。當你感到壓力大、焦慮升高的時候,你需要的個人距離會隨之擴大。

所以一個人的自我空間必須建立於心理安全感之上,僅該個體情感上已經接納的人才能與之分享。

社交舒適意味著尊重個人空間

人類的群居性決定了人總是需要和別人交往,並建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但是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保持尊重個人空間位置和安全的人際距離。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間,這個空間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生活,從而產生更好的生活方式或產出意想不到的結果。而這一空間同樣可以讓別人認識到你的社交風格。

我們的個性塑造了我們不同的社交風格。

性格外向的人會在聚會的場合上大發異彩,經常能聽到他們的慷慨大笑。他們自信,喜歡支配,迫切的需要朋友夥伴。他們的不會藏著自己的想法,即興的說話能搞得像演講一樣,他們寧願和別人產生衝突而不願意自己一個人感受孤獨。他們通過外界來獲得能量。

相反,性格內向的人可能具有很強的社交能力,也可能喜歡參加聚會,但過了一會兒他們希望自己回到家中。 他們寧願將自己的社交精力投入到親密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中。 他們喜歡傾聽,在講話前先思考,而且常常認為自己用書面表達的方式可能勝於交談。他們傾向於深入的討論,而不是左右逢源的閑聊。他們通過更深層的自己獲得能量。

內向的人不是不好的或行為不當的意思,恰恰相反,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非常和善友愛的一群人。在這個信息餵養的年代,在大眾審美的篩選下,我們以為在閃閃發光的人都是外向的人。而我們大多時候意識不到,內向的人同樣主宰了這個世界。

所以不願與人深交是正常的,而經常與人深交才是值得警戒的事情。


不是什麼人都值得深交,也不是什麼人都願意和你深交,只要自己過的開心,其他的隨緣吧


我就是那種和別人深交不了的人,對別人總是很和氣,不喜歡和別人起衝突。但是一有人邀請我,我就習慣性拒絕,回頭望,感覺自己沒有什麼深交的朋友,感覺有點悲哀,甚至是孤獨,很不好的感覺。可能是沒有安全感吧。


不用改變,順其自然。當你遇到合拍的人,或者說志趣相投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願意跟ta多交流啦。


我覺得不需要改變,一個人獨來獨往的,可以把每一件事和每個人的做法和說法看得透明,這種類型的人可以自己一個人思考問題,思路清晰,不會去做一些無用的行為,更會在重要的時刻表現出自己的才能與技術,讓人驚訝,只有心情不好和衝動的時候才會做出自暴自棄的行為,其實我就是這種類型的人,當有一個人每天每夜說你,在背後跟別人議論紛紛自己的事情,其實這些都不用生氣去回應,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忍,到最後脾氣暴躁去罵,去挽回個人的名譽和自尊。其實獨來獨往性格的人挺好的,不需要去改變,因為覺得以後可以冷靜去解決問題,除非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才會那麼衝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