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個人的觀點,他提出科幻是基於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幻想,也有人說應該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幻想。所以科幻到底是什麼?


科幻是科學幻想,並不必須建立在科學上,其內容可以是完全不科學的。

典型的科幻是基於合理或不合理的推測,通過投射、推斷、類比、假設和論證等方式,描寫角色以科學的形式(觀察、假設、實驗)對某個時間·某個空間里的事物進行探索、發現、了解、檢驗,通常會映襯回現實中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與宇宙的關係

「科學的形式」也可以打著奇幻的名義,例如描寫魔法師用魔法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飛機之類科技產物並進行實驗。在科幻作品裡也可以出現騎士將火車當做巨龍、舉著長槍螳臂當車之類橋段,但這種點子用多了會讓讀者審美疲勞。

科幻文學基本上是在工業革命後誕生的。人們清楚地體感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推動了社會的變革。於是,人們必然會想到未來的科學技術和它們對人類的影響。不安與憧憬促使人們思考,因而大部分科幻會描敘未來多半會引入推斷及現實中尚未完成的技術成果。其中,蘊含科學知識的作品為廣大讀者提供知識,激發積極的科學思維,帶去嶄新的觀點。

科幻不受傳統社會思想的束縛,可以無拘無束地探討各種各樣的社會概念和科學概念,但從書中人物、社會、文明和物種對各種事物的反應中,又會顯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時代背景和科學水平下對這些事物的認識。有些作者願意探討解決現實矛盾的方法,有些則願意書寫擬似歷史,去揭示社會變化與人的關係,討論人的價值,乃至人類的價值。

喜愛科幻文學的讀者會按照書中介紹的科學方法與思維方式去觀察、審視人類的歷史和生活,其中一些人會走上科研的道路。一百多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將科幻變為現實,更進一步激勵科幻小說家的大膽創作,形成正反饋。

科幻以豐富的想像力將一個社會的要求和理想戲劇化地表現出來。儘管科幻小說是點子文學,在深刻地揭示一個時代的需求、期盼、恐懼、憂慮和煩惱這方面,也就是在準確反映時代的局限性這方面,很少有什麼藝術形式能與科幻小說相匹敵。讀者可以從中看到時代的切面和「如果XXX」下的另一種生活,從而受到啟發。這啟發既可以是對宇宙之美的讚歎、導向對科學的興趣,又可以是創作的衝動,還可以是對人類感情和心理的新認識。通過閱讀某年份的科幻小說,讀者事實上可以得到比當年的「當代小說」和非小說的考察所反映的更清晰的社會概貌

非常直觀的例子是,在冷戰時期歐洲出版了大量頹廢文學的時候,科幻小說在談論世界大戰、人類的毀滅與新生、和平的曙光、遙遠的天際、人的機器化與機器的人化。

科幻通過描寫讀者尚未考慮的可能性——另一種形態的世界、與我們不同的物種、未曾有過的文明形態、對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有力地評論社會並促進社會的發展,增強讀者對現實世界的變化作出反應的能力。科幻既可以使人們為未來作思想準備,也可以創造或改變思想,使人們更好地創造未來。當人們嘲笑老科幻的預言失敗的時候,嘲笑的其實不止是那個時代,還有這個時代。


科幻(science fiction)其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這個概念真正建立起來應該是上個世紀初的事情,但如果向前追溯這種文藝題材,那麼最遠可以到古希臘時期。那時帶有神話或者技術元素的文學都算作科幻,因為這些作品顛覆了人類的價值觀。

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也作科學虛構,簡稱科幻(後文簡稱sf),是虛構作品的一種類型,描述諸如未來科技、時間旅行、超光速旅行、平行宇宙、外星生命、人工智慧、錯置歷史等有關科學的想像性內容。科幻作品包括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科幻動畫、科幻漫畫、科幻遊戲、科幻音樂等不同的類別。科幻目前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和風格,而科幻文化也成為了一種由科幻作品衍生而來的亞文化,和較為嚴謹的學術領域未來學有密切的關係。

科幻與科學從來都是相互交織的,歷史上優秀的科幻作家很多也是科學家,提出行星三定律的偉大物理學家漢尼斯·開普勒早在1610年寫過一篇叫《夢》的小說,同時也是一部不錯的科普讀物。

如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六小齡童:但只能有一個孫悟空~),對於科幻的定義有不同的理解:

英語文學專業把sf定義為 試圖預測未來技術進步對社會影響的故事。

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幻雜誌《驚奇故事》的雨果·根斯巴克(後為紀念他而設立了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認為 像凡爾納,威爾斯,愛倫坡的小說一樣,既有科學內容,又有預測未來,還有迷人的傳奇色彩的這類故事可以定義為科幻(scientfiction)作品,後來演變為固定的縮寫「SF」。

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引領者約翰·坎貝爾認為 科幻作品應該寫真正的科學,用現實手法描寫超現實題材,用過去描寫未來,用理性科學的態度描寫超現實情節。他的定義也成為了後來科幻小說創作的「範式」。此後「黃金時代」拉開了序幕。

黃金時代三巨頭——每個科幻迷都熟知的科幻巨人

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範圍內的科幻迎來了所謂的「黃金時代」,這是科幻小說持續創作、出版的高峰期。美國的 羅伯特·海因萊因,俄國的 艾薩克·阿西莫夫和英國的 阿瑟·克拉克 被稱為世界科幻「三巨頭」(一個有趣的事是他們仨都參國軍,其中克拉克在英國皇家空軍;阿西莫夫在陸軍;海因萊因在海軍~)。從二戰到冷戰,科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從他們的作品中能發現不少的時代印記。

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看上去都與魔法無異

——阿瑟·查理斯·克拉克 *(1917-2008)

克拉克爵士是我個人最喜愛的科幻作家之一,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學為依據,小說里的許多預測都已成現實。尤其是他的衛星通訊的描寫,與實際發展驚人的一致,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因此命名為「克拉克軌道」,還獲得過「NASA傑出公共服務獎」。克拉克被認為是硬科幻的代表,其最著名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由庫布里克在1968年拍攝成同名電影,成為科幻電影的經典名作。隨著科技飛速發展,過去人們幻想的技術逐漸成為了現實,這也是克拉克創作的靈感來源。

任何事情都不必為真,但必須令人信以為真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20-1992)

阿西莫夫可謂是名言之首:「暴力是無能者最後的手段」,「不要讓道德阻止你做正確的事」,「唯有大言不慚的謊言方能成功」等都出自他之手。他還發明了大名鼎鼎的「機器人三定律」,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影響了後世無數的文藝作品和真實的科學研究。阿西莫夫最有名的是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帝國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一生出版作品超過480部,7次獲得雨果獎,是當之無愧科幻史上的「神人」,同時也為社會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

他認為,SF是紙上的社會實驗,主要描繪虛構社會,是文學的分支。他把科學看作是地球上偉大而統一的原則,而利用科幻小說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促使人們去考慮人類與科技、歷史等各方面的聯繫,考慮人類與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通過迎合人們的偏見說服一千個人比通過邏輯說服一個人更容易 ——羅伯特·安森·海因萊因 *(1907-1988)

海因萊因是最具爭議和影響力的美國硬科幻作家之一(代表作《星際迷航》,《星船傘兵》等),他曾服役過美國海軍和空軍,官至上尉,據說其家族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以來的所有戰爭。退伍競選議員失敗後開始寫作生涯,被後人稱為Mr.SF。他的作品不僅在科學和工程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準,也提高了科幻文藝的評價標準。他所設想的很多元素對今天的科幻小說界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大文豪。此外,他設想的很多未來事物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他認為 SF是一種推斷文學(Speculative),具有推測、思辨性,是對未來的現實主義推想。由於他的作品涵蓋了愛國主義、個人意志、自由和獨立、個人責任、軍國主義,男權女權,專制獨裁,共產主義等各種題材,因此飽受各方人士的批評(笑);也因為海因萊因的作品中有非常多的觀點,不同作品間的觀點還相互矛盾,我們很難看出他本人的真正觀點,需要讀者們來猜測。

在我看來,科幻也是一種虛構類型。它的敘述動力在於那些不可能的、不真實的,或是發生在未來、過去或是二度創造的世界中的事件、科技或社會。因現實性、可能性、概率性及作者創作意圖的不同,這種類型作品展現出不同的特徵。科幻與其他奇幻恐怖類的「荒誕派」作品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科幻作品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礎之上。由理性帶來的科學是可推測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從唯物主義世界觀來看又是可以解釋的。這並非要藉助超自然力量(儘管在一些情境中超自然元素與科幻是並存的)。科幻可能是披著偽科學虛假外衣的純粹幻象,但只要故事的發生地不是魔法創造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就無可厚非。這樣看來,《復仇者聯盟》系列和《哥斯拉》都算。兩部電影都可被稱為科幻作品是因為兩者的敘事語言都是科學語言。(雖然婦聯在魔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關於科幻,一直存在著某種偏見。主流評論家會說諸如《1984》、《末日危途》(The Road)之類並非科幻。這種說法的評判標準似乎是這些作品為「好的藝術」,而「好的藝術」不可能是科幻。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曾把科幻這種文體描述為「太空中會講話的烏魚」,儘管她的作品幾乎都是科幻。我無法理解她究竟為何如此羞於與科幻為伍。

關於科幻與未來的關係,還有一個巨大的爭議。科幻並非要預言未來,而且科幻世界日新月異,儘管看起來似乎正好相反。科幻作家們預知未來獨特科技的例子屈指可數,比如20世紀早期的科幻作家們幾乎完全忽略了計算機將帶來的衝擊。科幻並非預言,「假設……將會怎樣」只是其慣用手法

然而,科幻又的確對未來有影響力。科幻是時代的產物。20世紀50年代的未來是有關核導彈和管道吸煙工程;20世紀60年代的未來充滿了對登月和自由戀愛的渴望;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則幻想著整個世界被邪惡的公司所操控或被核災難洗劫毀滅。儘管科幻的內容相對偏狹,卻很有價值,它在現世面前豎起一面鏡子,因此是一個時代真實的寫照。但科幻並不一定要嚴格遵循某個時代的規則,反其道而行可能更有成效。因此最出色的科幻作品具有無窮的力量。當奧威爾寫《1984》時,社會還沒有完全感受到極權主義所帶來的恐怖。銀幕真正意義上不同種族之間的愛情之吻第一次出現在《星際迷航》中。通過對現實或誇大或簡化的描寫,科幻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並以此為大災難的發生做好預防措施。科幻對世界的這種大膽絢麗的描述給真正的科學家以靈感。我曾在一個紀錄片中看到科學家說:「我在一期科幻節目中看到過這個,我就想該怎樣把它做出來。」

在舊社會中,科幻為那些神秘現象留有一席之地,它曾是西方現代社會思想和精神的花園。然而,這種藝術類型並非完美無瑕,其狹隘性常常為人詬病。它排除異已、思想狹隘,也曾是西方男權社會的思想產物。它並不精美,單純幼稚,並且讓人分神。但即便如此,它仍精美絕倫、令人愉悅。

補充:科幻圖譜

本文內容部分引自本人公眾號文章,歡迎投稿:

【科幻文藝史話】(序·二)Sci-Fi?

mp.weixin.qq.com圖標

我的觀點可能有點偏激:科幻是從「what if...」開始的故事科幻的「科」不應該是「科學」,而應該是「科學的思考方式」。之所以大多數科幻小說都以「科學」或者說「科技水平」為幻想起點,那是因為基於現有科技水平推演及想像,是找到這樣一個起點最便捷的創作路徑,而不是真的因為它就必須是「科學」。

這個what if的重要性,拿大家熟知的《三體》系列來舉例:

如果在三體這樣的星系中誕生了智慧生命,它們最可能是什麼樣子?

如果文明可能出現技術爆炸,那麼宇宙中兩個文明相遇時最可能會如何行動?

如果存在二向箔這種超級炫酷的東西,那麼掌握這項技術的,領先的文明最可能會向什麼方向「進化」?

你會發現,三個球,二向箔這些是「idea」,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之後的「what if」是否足夠精彩。它們當然很重要,但科幻小說中最好看的,還是這個「what if」的部分。

除了這些宏大的what if外還有什麼呢?人。在一個架空的外部(科技)條件下,科技與社會如何協同發展?人類形成了怎樣的組織,人類的個體有怎樣的表現?它們也是what if的一部分,小說是寫人的藝術。

繼續剛才的例子,大劉老被批評文筆菜,我覺得倒不是,而是他在寫人上實在有些短板,或用裝逼一些的批評叫「缺乏人文關懷」——在人類社會層面上,大概只有「危機紀元男兒,威懾紀元廢物」這種程度;而具體到部分角色上,那是真的有點菜……大劉的文筆在寫宏大場面時,表現得相當不錯。但既然已經成功塑造了N個與現實相比面目全非的外部環境,卻不能進一步推演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如何,我自己是覺得多少有些缺憾的。

私貨時間:

以「what if」的邏輯性和暢快感來評價,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科幻小說毫無疑問是貴志佑介的《來自新世界》。


科幻以科學為裝飾點綴而不是基礎的的幻想文化藝術,重要的是幻想。幻想創意和藝術性遠大於科學,畢竟很多科幻明著違反現有科學不但沒被開除科幻藉甚至被包裝歌頌為硬科幻、粉絲反過來去質疑科學家錯了而不是作者疏忽或者不懂在飯圈化粉絲眼中偶像才是什麼都懂永遠正確的真「懂王」。還有很多科幻跟奇幻是融合的,例如戰錘在、星戰。指望通過科幻哪怕是號稱硬科幻的作品來學習可惜探索宇宙無異於天真的希望通過看哈利波特學會魔法。


科幻是通俗幻想小說的一種分支。是人類運用理性進行幻想創作的一種方式。

幻想小說可以有很多分支,魔法流如指環王,武俠類幻想……科學幻想只是一種分支。

科幻之所以興起,因為到了現代,人類利用理性和技術逐步戰勝了自然。當我們向更大的世界望 去,向宇宙終極問題發問的時候,科幻是一種更好的故事題材。

但是隨著最近二十年來,時代的發展、科技發展沒有像想像中那樣劇烈的改變世界。社會漸漸回歸,科學幻想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從宇宙的星辰大海逐漸回歸到了現實的瑣碎世界。黑鏡就是這樣一股潮流。

黑鏡的意思是當手機熄滅屏幕以後,在黑色的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表現了當代的這些技術對人性的反射。

如果幾年來觀察美國的科幻大獎如星雲獎,會發現他們逐步的走向了哈利波特,也就是越來越注重幻想社會和人性本身,科學的成分已經越來越少了。

美國的科幻大片更加衰退,現在最熱門的最吸金的復仇者聯盟可以說毫無科學元素,只有科幻畫面元素。

所以我們可以說,什麼樣的通俗文學題材受到歡迎,受到整個社會發展大浪潮的影響。

在中國,科幻的未來如何?可以說,過去幾十年發展得不怎麼好。因為中國人沒有從科學大發展中獲得自豪與傲視世界的雄心。中國的技術都是向外來學來的,也沒有獨 領風騷的前進性,沒有經歷過美國人那種全國人民在電視機看登月的全民興奮大事件。

到了最近十年,由於互聯網企業的崛起,科幻又有一股回暖,理工男屬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都比較喜歡科幻。雷軍借用了一個「降維打擊」的概念,現在這個詞已經在商業培訓和 PPT 里到處亂用了。這不是壞事,商業社會加熱了社會對科幻的熱情。

但是以後呢?不好說,應該是樂觀的。華為等企業開始走出中國科學科技強勢的勢頭。此外,中國在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5G、大數據,這些領域都能夠走在世界前列,甚至再過十年也許有更多細分領域能夠領銜全球,如果真的那一天變成現實,中國開始引領世界的科技發展,科幻會再一次被整個社會津津樂道。

如果中國能夠在一些重大領域,比如率先載人登陸火星,那科幻一定會變得爆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