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涉及到人的底層操作系統,決定我們人生的,10%是發生的事情,90%則是我們對這些事情如何反應。而如何看待和評價自己,受人的自尊水平影響。

人的自尊水平,主要有四類:穩定的高自尊,穩定的低自尊,不穩定的高自尊,不穩定的低自尊。

自尊水平有三個支柱:自愛,自信,自我觀。

自愛,往往取決於你小時候在原生家庭獲得的愛和情感滋養。是無條件的。無論你的表現怎樣,都應該打心底堅信自己值得被愛和尊重。

自信,主要受家庭教育模式和學校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所做的事情所受到的反饋方式,積極的正向反饋會使人逐步建立自信;如果一直是負向反饋,就會可能對自己一直對別人求全責備。

自我觀,是看待自己的眼光。這個與客觀事實沒有直接關係,一個在外人看來很成功的人,也可能覺的自己是個失敗者。

人對自己的評價主要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尤其是父母為他所設定的目標以及對他的反饋方式。如果父母的期望過高,並且很苛求,孩子的壓力過大,對自己沒信心,不敢嘗試,這些會一直要延續到他成年後,並隱藏在潛意識裡,就像一些人總是在關鍵時候把情況搞砸,其實是因為幼時的經歷使他覺得自己不配獲得美好。

回到讀書,當你把讀書當成是一種權利,而不是任務。當你真正享受純粹求知的樂趣。當你能在日進一寸中體驗到心流。當你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苛責自己。跟自己和解,也和父母在潛意識徹底和解。你就會真正愛上讀書。


我感覺大家都有這個階段:讀的越多越不懂,越覺得自己無知,常常還會出現後來讀到的東西跟之前讀的東西是矛盾的,對立的。

比如上學學物理,初中剛學會了牛頓定律,然後又出來了相對論,再然後當你到了大學開始泡圖書館讀科學著作的的時候,開始接觸了量子理論、反物質、蟲洞、黑洞,甚至有人告訴你,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唔…感覺自己繞了一圈回到了原點。

再或者你看經濟學,剛開始你學簡單的供需關係,量價關係,後來開始有複雜模型,微觀的學完了,轉頭髮現還有宏觀的,然後你認識了一個一個經濟學流派:什麼奧派、芝加哥學派,知道了一個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李嘉圖、科斯、凱恩斯、馬克思。你發現,表象之下,幾百年來,精英們都在尋找那個影響世界前進的看不見的手。好像都有道理,好像又有哪裡不對。

面對宇宙的浩瀚和世界的瞬息萬變,我們覺得自己渺小極了,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我發現,我們處在這個階段是因為自己還在打地基階段,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體系正在構建,在骨架未完成之前,我們就像是盲人摸象,左一塊右一塊還沒有粘合在一起,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嘗試做輸出,輸出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快速梳理出自己學到讀到的東西。

然後就是學會思考,看別人的不思考就是囫圇吞棗,看不如不看,思考不僅是思考你看的東西本身,也是和你過去看到的東西的聯繫、融合,上學的時候分文、理、工、經濟、醫學、農學、管理學,但是你生活的世界是個完整的世界,各學科都是相通的,你要思考聯想其中的關係,這個階段是架構自己認知體系的階段,同時還要繼續保持不斷輸出,不要怕錯。

當你形成了自己的認知體系之後,就是你主動地為完善這個體系而尋找新的填充內容並查漏補缺、修修補補的時候,這個時候,批判性思維就該要形成了。

人本來就是渺小的,但是我們要在渺小中活出偉大。


我轉述一下文學課老師的話。

文學之所以存在,最重要的就是表達他(極少部分的那種真正有思想的文學家)內心的迷茫和渴望。你看看你的周圍,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物慾而放棄尊嚴,人們為了自己的情慾出賣靈魂,人們變得物質,變得從眾,變得失去思想。文學家想不明白,他希望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思考和困惑。你看那些寫甜蜜愛情,寫帝王將相,寫這些那些的,這些都不是文學,文學是真正讓你覺得自己渺小,希望把世人從混沌的生活中拉出來而又不能。

文學從來不是讓你用來放鬆的,它是讓你更加痛苦的。

老師的手不停的捶打講臺,我的內心洶湧澎湃。這段話真的戳到每個人心眼裡了。


蘇格拉底曾說: 我知道我一無所知。但他是真的無知嗎?只不過是始終保持一個謙遜的態度去學習。我們也是如此,不應該過於注重讀了書之後是否能馬上變得豐富,而是在不斷地閱讀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宇宙太奧妙,知識太浩瀚,我們本身就是一個渺小的存在,關鍵是如何能在這樣的渺小中活的充盈。不必心慌,目的性弱一點,經過歲月的沉澱,我們總會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至於太鄙薄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胡適

會不會因此讀更多的書呢,或者可以去看看書中的地方,大海和山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