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决定我们人生的,10%是发生的事情,90%则是我们对这些事情如何反应。而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受人的自尊水平影响。

人的自尊水平,主要有四类:稳定的高自尊,稳定的低自尊,不稳定的高自尊,不稳定的低自尊。

自尊水平有三个支柱:自爱,自信,自我观。

自爱,往往取决于你小时候在原生家庭获得的爱和情感滋养。是无条件的。无论你的表现怎样,都应该打心底坚信自己值得被爱和尊重。

自信,主要受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所做的事情所受到的反馈方式,积极的正向反馈会使人逐步建立自信;如果一直是负向反馈,就会可能对自己一直对别人求全责备。

自我观,是看待自己的眼光。这个与客观事实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在外人看来很成功的人,也可能觉的自己是个失败者。

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尤其是父母为他所设定的目标以及对他的反馈方式。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并且很苛求,孩子的压力过大,对自己没信心,不敢尝试,这些会一直要延续到他成年后,并隐藏在潜意识里,就像一些人总是在关键时候把情况搞砸,其实是因为幼时的经历使他觉得自己不配获得美好。

回到读书,当你把读书当成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任务。当你真正享受纯粹求知的乐趣。当你能在日进一寸中体验到心流。当你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苛责自己。跟自己和解,也和父母在潜意识彻底和解。你就会真正爱上读书。


我感觉大家都有这个阶段:读的越多越不懂,越觉得自己无知,常常还会出现后来读到的东西跟之前读的东西是矛盾的,对立的。

比如上学学物理,初中刚学会了牛顿定律,然后又出来了相对论,再然后当你到了大学开始泡图书馆读科学著作的的时候,开始接触了量子理论、反物质、虫洞、黑洞,甚至有人告诉你,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唔…感觉自己绕了一圈回到了原点。

再或者你看经济学,刚开始你学简单的供需关系,量价关系,后来开始有复杂模型,微观的学完了,转头发现还有宏观的,然后你认识了一个一个经济学流派:什么奥派、芝加哥学派,知道了一个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科斯、凯恩斯、马克思。你发现,表象之下,几百年来,精英们都在寻找那个影响世界前进的看不见的手。好像都有道理,好像又有哪里不对。

面对宇宙的浩瀚和世界的瞬息万变,我们觉得自己渺小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我发现,我们处在这个阶段是因为自己还在打地基阶段,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体系正在构建,在骨架未完成之前,我们就像是盲人摸象,左一块右一块还没有粘合在一起,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尝试做输出,输出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快速梳理出自己学到读到的东西。

然后就是学会思考,看别人的不思考就是囫囵吞枣,看不如不看,思考不仅是思考你看的东西本身,也是和你过去看到的东西的联系、融合,上学的时候分文、理、工、经济、医学、农学、管理学,但是你生活的世界是个完整的世界,各学科都是相通的,你要思考联想其中的关系,这个阶段是架构自己认知体系的阶段,同时还要继续保持不断输出,不要怕错。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之后,就是你主动地为完善这个体系而寻找新的填充内容并查漏补缺、修修补补的时候,这个时候,批判性思维就该要形成了。

人本来就是渺小的,但是我们要在渺小中活出伟大。


我转述一下文学课老师的话。

文学之所以存在,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他(极少部分的那种真正有思想的文学家)内心的迷茫和渴望。你看看你的周围,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而放弃尊严,人们为了自己的情欲出卖灵魂,人们变得物质,变得从众,变得失去思想。文学家想不明白,他希望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困惑。你看那些写甜蜜爱情,写帝王将相,写这些那些的,这些都不是文学,文学是真正让你觉得自己渺小,希望把世人从混沌的生活中拉出来而又不能。

文学从来不是让你用来放松的,它是让你更加痛苦的。

老师的手不停的捶打讲台,我的内心汹涌澎湃。这段话真的戳到每个人心眼里了。


苏格拉底曾说: 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但他是真的无知吗?只不过是始终保持一个谦逊的态度去学习。我们也是如此,不应该过于注重读了书之后是否能马上变得丰富,而是在不断地阅读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宇宙太奥妙,知识太浩瀚,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关键是如何能在这样的渺小中活的充盈。不必心慌,目的性弱一点,经过岁月的沉淀,我们总会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至于太鄙薄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胡适

会不会因此读更多的书呢,或者可以去看看书中的地方,大海和山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