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建議是:監管分業不能造成市場分割,更不能造成市場效率的損失;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建立高效完備的國內黃金市場為出發點,允許期貨公司或證券公司這些多年來培育發展起來的機構進入上金所做經紀業務。

  允許期貨公司或證券公司進入上金所做經紀業務,上金所現有的經紀業務結構不做改動:商業銀行依然可以自願從事經紀業務,綜合類會員及非銀行的金融類會員依然可以面向機構從事經紀業務。

  來源:中國黃金網  

  11月27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公告稱,自11月28日起暫停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客戶簽約開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多家銀行統一行動較為少見,各大銀行對外公告的原因是防範貴金屬市場波動風險。

  商業銀行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暫停務客戶簽約開戶業務後續如何發展,引發大家的關注。

  上海黃金交易所為國內黃金市場的建設、培育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取得的輝煌成果,自2002年成立至今建立了一個會員構成涵蓋國內外各種類型的金融和黃金機構、業務服務高效貼合國內黃金市場需求、交易及交易價格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排名前列的貴金屬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由此成為國內黃金的基礎市場,有目共睹。其中的一個尤其突出的創新亮點是,黃金的現貨延期交收交易品種(黃金T+D)把保證金交易的高效性與黃金實物交易需每日交割的即時特點結合起來,創造了完美滿足和適合黃金這種特殊商品市場交易需求的新的交易產品,受到各類市場參與者的歡迎。這從國內超過90%的黃金供應和需求方都選擇經由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交割黃金就可以證明。

  經過幾十年的培育和發展,我國已經形成市場力量強大、監管措施嚴密的期貨公司和證券公司兩大類市場經紀機構,它們完全可以承接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經紀業務,但由於分業監管的原因,這種做法遲遲不能實現。雖然由商業銀行從事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經紀業務是目前局面下的最優選擇,並且商業銀行是天生的經營黃金業務的最佳機構,有些商業銀行的經濟業務做得很好,但從經營性質、風險偏好、人員構成等角度看,一般意義上講,商業銀行從事槓桿交易還有不足。對上海黃金交易所而言,選擇商業銀行承擔經紀業務也是無奈之舉。

  這造成了國內黃金市場被人為分割的誤區局面,整體市場因此沒有形成高效有機的組織,損失了運行效率。

  希望通過這件事能引發各方,尤其是監管方,對於監管分業造成的黃金市場分割、黃金市場結構不合理這個長期問題的關注和討論。筆者的建議是:監管分業不能造成市場分割,更不能造成市場效率的損失;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建立高效完備的國內黃金市場為出發點,允許期貨公司或證券公司這些多年來培育發展起來的機構進入上金所做經紀業務。

  允許期貨公司或證券公司進入上金所做經紀業務,上金所現有的經紀業務結構不做改動:商業銀行依然可以自願從事經紀業務,綜合類會員及非銀行的金融類會員依然可以面向機構從事經紀業務。

  再進一步講,眾多大銀行一致行動、發出類似的業務公告,這讓大家猜測是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的窗口行為的結果。這種做法只會打擊合法合規從事該業務的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而對後續市場的運行造成負面預期。銀行黃金交易業務被一刀切:以後還有誰願意當好人做好事?

  從監管的角度講,似乎可以採用「交易場所、市場參與者、交易產品」這樣的分層框架來分析和對待問題,以達到精準施策的目標。

  對於交易場所,首要的問題是交易機制需符合市場原則,不符合市場原則的交易機制不是賭場機制就是騙局機制;交易場所的運作組織須可以接納各類市場參與者入場從事業務或交易。

  對於市場參與者,首要的問題是合規合法從業或者交易,杜絕市場操縱行為和欺詐式服務行為。

  對於交易產品,產品的形態和形式須以市場需求為存在的標準,只要滿足實體市場的需求,各種類型的產品都可以成為交易場所的交易標的,如實物現貨、期貨、現貨延期交收交易、期權、遠期交易等。

  以上僅為筆者個人的看法和建議,從事黃金行業16年,筆者對它充滿了感情,謹希望我們的黃金市場能高效充分地發展。視野非常有限,定有不妥不當之處,還請多多原諒和指正。(本文觀點不代表中國黃金報社立場)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操作指南,依此入市,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