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技手段在繪畫和文物這類東西的保存已經有很好的支持了,但這類的科技手段能夠進一步在非遺藝術文化的傳播上起到作用嗎?現在有哪些這樣的例子嗎?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樂曲獲得新生。1950年暑期,楊蔭瀏教授等專程到無錫為他錄製《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瞎子阿炳離世。

中國音樂留下無盡遺憾。

這就是當年錄製音樂使用的磁帶和錄製機器。錄製機器大概有鞋盒子那麼大。加上金屬外殼和箱子非常不便攜。

在當時磁帶是非常稀缺。由於磁帶有限,錄製的曲目只能特意選擇,事實上阿炳還能演奏更多曲目。

我多麼希望他們能夠生活在一個科技發達國力強盛的時代。這樣不僅可以有大量歌曲可以通過錄音錄像記錄,而且參加記錄的工作者也可以不那麼辛苦,不用再器材使用上捉襟見肘。

可是歷史沒有假如。

我們現在何止是錄音錄像,甚至可以用手機開直播。無錫的一場演出,全國都可以觀看和回放學習。有心的人還可以用自媒體發發觀後感,分享花絮,接受打賞。

這就是當年錄製音樂的磁帶和機器。

這就是楊蔭瀏先生親手使用用來記錄阿炳現場演奏二泉映月,聽松的磁帶和機器。

我們今天能夠欣賞,研究,傳承這些經典。能夠把小澤徵爾說,《二泉映月》是要跪下來聽的,當做談資。正是有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學者們的不懈努力。

如果沒有錄音設備,如果沒有楊蔭瀏先生在暑期的錄製採集。

那麼阿炳的音樂永遠都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磁帶現在被收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

楊蔭瀏先生和他的學生們


在谷歌2019年推出的「觀妙中國來自谷歌藝術與文化」安卓應用上有一個叫做《洪水記憶》的在線展覽,用圖文的形式記錄著一段令人扼腕的故事:2018年閬中特大洪災中,川北王皮影的6000餘件皮影作品毀於一旦。

川北王皮影擁有「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頂桂冠,是屈指可數的雙料「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清康熙初年第1代傳人王家祿至今,王皮影已歷經8代逾300年。這次洪災中被毀的皮影直接經濟損失約600萬元人民幣,而藝術價值的損失則是無法估量。除了「用受損的皮影記住這次悲痛」,這段洪水記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是如何用科技手段去保護和傳承我們的藝術和文化。

2019年10月谷歌藝術與文化攜手藝術家鄔建安、王皮影博物館和中國非遺產業聯盟,推出全新的線上展覽——中國皮影藝術。這10個精心策劃的線上展覽,囊括著從皮影戲的起源到包括王皮影在內的329件高解析度的皮影作品。觀眾可以放大圖片,近距離欣賞藝術佳作。谷歌藝術與文化項目給皮影這一古老的藝術賦予了新的生機和趣味,也拉近了觀眾和產品的距離。

面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藉助科技手段來數字化保存藝術作品是第一步,更大的問題其實是如何讓這些高居人類文化遺產殿堂的藝術文化繼續有生命的傳播,而非被供在真空般的玻璃匣裏冷冰冰地陳列。

谷歌2019年10月28日推出了一款叫做智玩皮影的遊戲,智玩皮影基於TensorFlow?技術對動作進行敏銳迅速的採集和準確的識別,它的劇情取材於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的「盜仙草」橋段,用戶可以根據提示,用手影解鎖情節,隨著白素貞潛入昆崙山、對戰山中仙,幫助許仙和白素貞通關團圓,並且可以量身定製屬於你的結局。

點擊即刻體驗谷歌智玩皮影:

即刻體驗,智玩皮影,來自谷歌藝術與文化?

shadow.googlecnapps.cn圖標

皮影的起源有很多傳說,流傳最廣的是一個浪漫的故事:漢武帝劉徹的寵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齊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畫像,晚上在一頂方帳中點起燈燭,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帳中遠遠望去,李夫人搖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陽竹枝詞》把這個故事更鮮活地表述出來:「張燈作戲調翻新,顧囊徘徊知逼真。環佩姍姍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

當你玩起智玩皮影,手機攝像頭和漢武帝的燈燭在歷史的長廊裏重疊;白蛇傳的愛與勇氣在時光的長河中流轉;皮影這一古老的藝術在這一刻拂去了塵埃,在屏幕的藍光中呼吸起來。

科技創新讓藝術文化的傳承流動而充滿生命力,與時俱進煥發青春,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出現在博物館裡,也出現在你的「朋友圈」裏。

文化傳承不是一代人的責任,而是一代代人的使命和連結。蒼穹之下,人類歡笑悲哭,創造著一個個璀璨的文明,也締造著一個個時代的傳奇。科技如同創新型燃料,讓歷史文化的火炬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我來回答一下科技手段在保護繪畫和文物這類東西上的應用吧!後續會繼續補充 科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的應用。

一、清明上河圖

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清明上河圖3.0》在故宮展演,實體造景與全息影像技術、舞臺表演相結合,真人演員與虛擬角色交織互動,讓遊客「身臨其境」地感受了汴京的盛世繁華。

2019年開年的「紫禁城裡過大年」以新技術復甦舊年月,以數字技術、虛擬影像、動作捕捉等科技手段,呈現出了紫禁城的年節文化。「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燈光驚艷了世人,利用高科技向人們展示的虛擬現實影片《千里江山圖卷》等讓公眾沉浸其中,感受了一番別有不同的節慶味、人情味。、

二、3D列印

例如,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數字化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實現了雲岡石窟第三窟1∶1的還原。

例如,英國梅德斯通博物館就使用3D列印技術,通過掃描,數據重組,重塑了一具有2500年歷史的木乃伊的臉部並在博物館展出。

通過現場江南特色文物3D列印演示以及3D列印文物模型展示讓現場的觀眾可以近距離的觀看文物細節。

利用3D列印仿製模型結合文字介紹的展示方式,在避免展示損壞的同時又增加了觀眾的互動性和體驗感,同時也有益於青少年對於歷史文化的理解和學習。

另外,3D列印模擬文物還可作為紀念品提供給普通大眾購買收藏,並進行個人定製,結合潮流創新創作等,讓文物保護和展覽在新時代中呈現了別樣的留念和傳承。

隨著時代的發展,3D列印在文化的展示和傳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3D列印通過數字三維技術,複製了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疊加了新時代的面貌,作為紐帶彷彿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歷久彌新的故事,讓千年的歷史與現在串聯起來,呈現在我們面前。

三、修復唐卡

其中就有鮮為人知的藏傳佛教藝術品——唐卡

養心殿佛堂與皇帝的寢室緊密相連,堂內掛供的唐卡,曾是乾隆皇帝私人修習密法的重要法寶,260多年來祕不示人,法相莊嚴。

憑藉現代科技,故宮文物醫院的文物修復專家們能夠對這些唐卡進行診斷治療。

通過小分子結構設備、熱性能設備、應用文物CT機等,修復師們對唐卡正、反面仔細拍照,「地毯式」掃描,發現了多種病害隱患——蟲蛀、龜裂、塵垢、裝幀斷裂、縫線開裂、顏料脫落、顏料褪色、畫面褶皺等,然後逐一標註病害示意圖,拿出「治療方案」。

● 故宮文物醫院「病害示意圖」,攝影:麥倫

文物的養生之道,在於修舊如舊,不僅是材料的復原,更有工藝的「復活」。在三維視頻顯微鏡下,修復師們輕輕撥動一根根絲線、掛繩,親自動手反覆計數、反覆搓捻,逐步掌握了古人巧奪天工的訣竅。

比如穿珠堆綾上樂王佛唐卡,它不是用顏料「畫」出來的,而是人工精心編織的傑作。藍色雙身、四面12臂的上樂王佛周圍,還點綴著682顆小珍珠。當上樂王佛頭像放大20倍以後,直徑為1毫米左右的天然小珍珠纖毫畢現,串聯並聯的「釘珠綉」技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鏡頭放大100倍後,金線、銀線等各種材質間的搭配技巧、編捻工藝也因此都更易人工復現。

● 左:瓔珞串釘法(顯微鏡20倍);右:捻銀線(顯微鏡100倍)

專家們還據此復原了唐卡背後的「3D立體列印」工藝——堆綾綉。史書記載唐代明代稱之為 「剪綵」,即將各種顏色的綾子剪成花樣,堆積粘貼,做成圖案,這種綉法在明清時期大量使用於唐卡之中。省力省料不說,還可以根據需要填充或墊高,形成立體效果。

一件件本已黯淡的唐卡,在文物醫生的精心診療下,毛孔漸漸舒展,呼吸開始恢復,前世今生的記憶得以重啟,從色澤紋理到氣場神韻,彷彿都「活」了起來。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科技考古

在我的理解中,科技考古就是利用各種科學方法和學科知識來解決考古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得到有用的考古信息,諸如歷史文化、工藝技術等等。

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工作

下面是趙叢蒼老師《科技考古學概論》一書中的觀點

無人機航拍二里頭遺址五號宮殿基址

附上目錄,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參考文獻

  1. 趙叢蒼. 科技考古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在歷史中早已有不知多少藝術文化消失在我們眼前,這是歷史發展的正常趨勢,由於各種歷史因素總會淘汰一批,因為市場、競爭、人才等等方面會無法延續,這種情況下更多的屬於我們現在所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層面。

物質文化遺產如書畫、陶瓷、建築等等領域由於市場會保持相對穩定的需求,民間藝人也較穩繁盛,因此也會帶動與保存相關的行業。如在書畫領域自古便有書畫裝裱匠,或稱裱褙,專門進行書畫的裝裱、修復甚至鑒定工作,整體上如今的書畫修復與保存的技藝大多仍是沿襲古代的技藝並未中斷。

而在非物質文化層面則完全不一樣,如民歌、戲曲等等,在近代之前失傳的部分相當之多,而且種類異常豐富,以《茉莉花》為例,根據一位做戲曲人類學的博士同學的田野調查,全國有不下數十種版本,每一種版本都以原曲調為藍本且有不同的改造。中國幅員遼闊,方言、民歌、地方戲曲自固以來均十分豐富,但在近代卻有太多失傳,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西南地區所做的田野調查中便記錄了許多當地的方言和民歌等等,涉及音韻學、戲劇史等等至今其實尚無較為完整的研究。限於當時的情況,許多的調查和記錄多以文字為基礎,對於許多民歌的記錄來說其實是會流失掉許多內容的,更何況那些更多的沒有記錄,在代代相傳過程中所失傳的內容。

如今隨著數字化的推進,視頻、音頻、圖像等等均建立起完整的數據資料,如以中國藝術研究院為例,中國藝術研究院有館藏視頻資料庫,館藏音頻資料庫,館藏圖片資料庫,館藏書畫資料庫,館藏臉譜資料庫等等,以及數字音樂廳、數字劇院,皮影博物館等等,並且作為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中心,收集和整理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以及相關的目錄、圖錄。

充分利用當下的數字手段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記錄和整理,使科技在對傳統文化的保存的方面盡其力,使後代也能夠看到如此豐富的文化遺產的面貌,而不僅僅是文字描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