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技手段在绘画和文物这类东西的保存已经有很好的支持了,但这类的科技手段能够进一步在非遗艺术文化的传播上起到作用吗?现在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吗?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瞎子阿炳离世。

中国音乐留下无尽遗憾。

这就是当年录制音乐使用的磁带和录制机器。录制机器大概有鞋盒子那么大。加上金属外壳和箱子非常不便携。

在当时磁带是非常稀缺。由于磁带有限,录制的曲目只能特意选择,事实上阿炳还能演奏更多曲目。

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国力强盛的时代。这样不仅可以有大量歌曲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而且参加记录的工作者也可以不那么辛苦,不用再器材使用上捉襟见肘。

可是历史没有假如。

我们现在何止是录音录像,甚至可以用手机开直播。无锡的一场演出,全国都可以观看和回放学习。有心的人还可以用自媒体发发观后感,分享花絮,接受打赏。

这就是当年录制音乐的磁带和机器。

这就是杨荫浏先生亲手使用用来记录阿炳现场演奏二泉映月,听松的磁带和机器。

我们今天能够欣赏,研究,传承这些经典。能够把小泽征尔说,《二泉映月》是要跪下来听的,当做谈资。正是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者们的不懈努力。

如果没有录音设备,如果没有杨荫浏先生在暑期的录制采集。

那么阿炳的音乐永远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磁带现在被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

杨荫浏先生和他的学生们


在谷歌2019年推出的「观妙中国来自谷歌艺术与文化」安卓应用上有一个叫做《洪水记忆》的在线展览,用图文的形式记录著一段令人扼腕的故事:2018年阆中特大洪灾中,川北王皮影的6000余件皮影作品毁于一旦。

川北王皮影拥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顶桂冠,是屈指可数的双料「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清康熙初年第1代传人王家禄至今,王皮影已历经8代逾300年。这次洪灾中被毁的皮影直接经济损失约600万元人民币,而艺术价值的损失则是无法估量。除了「用受损的皮影记住这次悲痛」,这段洪水记忆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是如何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传承我们的艺术和文化。

2019年10月谷歌艺术与文化携手艺术家邬建安、王皮影博物馆和中国非遗产业联盟,推出全新的线上展览——中国皮影艺术。这10个精心策划的线上展览,囊括著从皮影戏的起源到包括王皮影在内的329件高解析度的皮影作品。观众可以放大图片,近距离欣赏艺术佳作。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给皮影这一古老的艺术赋予了新的生机和趣味,也拉近了观众和产品的距离。

面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借助科技手段来数字化保存艺术作品是第一步,更大的问题其实是如何让这些高居人类文化遗产殿堂的艺术文化继续有生命的传播,而非被供在真空般的玻璃匣里冷冰冰地陈列。

谷歌2019年10月28日推出了一款叫做智玩皮影的游戏,智玩皮影基于TensorFlow?技术对动作进行敏锐迅速的采集和准确的识别,它的剧情取材于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的「盗仙草」桥段,用户可以根据提示,用手影解锁情节,随著白素贞潜入昆仑山、对战山中仙,帮助许仙和白素贞通关团圆,并且可以量身定制属于你的结局。

点击即刻体验谷歌智玩皮影:

即刻体验,智玩皮影,来自谷歌艺术与文化?

shadow.googlecnapps.cn图标

皮影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一个浪漫的故事: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当你玩起智玩皮影,手机摄像头和汉武帝的灯烛在历史的长廊里重叠;白蛇传的爱与勇气在时光的长河中流转;皮影这一古老的艺术在这一刻拂去了尘埃,在屏幕的蓝光中呼吸起来。

科技创新让艺术文化的传承流动而充满生命力,与时俱进焕发青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出现在博物馆里,也出现在你的「朋友圈」里。

文化传承不是一代人的责任,而是一代代人的使命和连结。苍穹之下,人类欢笑悲哭,创造著一个个璀璨的文明,也缔造著一个个时代的传奇。科技如同创新型燃料,让历史文化的火炬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我来回答一下科技手段在保护绘画和文物这类东西上的应用吧!后续会继续补充 科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应用。

一、清明上河图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清明上河图3.0》在故宫展演,实体造景与全息影像技术、舞台表演相结合,真人演员与虚拟角色交织互动,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汴京的盛世繁华。

2019年开年的「紫禁城里过大年」以新技术复苏旧年月,以数字技术、虚拟影像、动作捕捉等科技手段,呈现出了紫禁城的年节文化。「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灯光惊艳了世人,利用高科技向人们展示的虚拟现实影片《千里江山图卷》等让公众沉浸其中,感受了一番别有不同的节庆味、人情味。、

二、3D列印

例如,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利用3D列印技术实现了云冈石窟第三窟1∶1的还原。

例如,英国梅德斯通博物馆就使用3D列印技术,通过扫描,数据重组,重塑了一具有2500年历史的木乃伊的脸部并在博物馆展出。

通过现场江南特色文物3D列印演示以及3D列印文物模型展示让现场的观众可以近距离的观看文物细节。

利用3D列印仿制模型结合文字介绍的展示方式,在避免展示损坏的同时又增加了观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同时也有益于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另外,3D列印模拟文物还可作为纪念品提供给普通大众购买收藏,并进行个人定制,结合潮流创新创作等,让文物保护和展览在新时代中呈现了别样的留念和传承。

随著时代的发展,3D列印在文化的展示和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D列印通过数字三维技术,复制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叠加了新时代的面貌,作为纽带仿佛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历久弥新的故事,让千年的历史与现在串联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修复唐卡

其中就有鲜为人知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唐卡

养心殿佛堂与皇帝的寝室紧密相连,堂内挂供的唐卡,曾是乾隆皇帝私人修习密法的重要法宝,260多年来秘不示人,法相庄严。

凭借现代科技,故宫文物医院的文物修复专家们能够对这些唐卡进行诊断治疗。

通过小分子结构设备、热性能设备、应用文物CT机等,修复师们对唐卡正、反面仔细拍照,「地毯式」扫描,发现了多种病害隐患——虫蛀、龟裂、尘垢、装帧断裂、缝线开裂、颜料脱落、颜料褪色、画面褶皱等,然后逐一标注病害示意图,拿出「治疗方案」。

● 故宫文物医院「病害示意图」,摄影:麦伦

文物的养生之道,在于修旧如旧,不仅是材料的复原,更有工艺的「复活」。在三维视频显微镜下,修复师们轻轻拨动一根根丝线、挂绳,亲自动手反复计数、反复搓捻,逐步掌握了古人巧夺天工的诀窍。

比如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它不是用颜料「画」出来的,而是人工精心编织的杰作。蓝色双身、四面12臂的上乐王佛周围,还点缀著682颗小珍珠。当上乐王佛头像放大20倍以后,直径为1毫米左右的天然小珍珠纤毫毕现,串联并联的「钉珠绣」技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镜头放大100倍后,金线、银线等各种材质间的搭配技巧、编捻工艺也因此都更易人工复现。

● 左:璎珞串钉法(显微镜20倍);右:捻银线(显微镜100倍)

专家们还据此复原了唐卡背后的「3D立体列印」工艺——堆绫绣。史书记载唐代明代称之为 「剪彩」,即将各种颜色的绫子剪成花样,堆积粘贴,做成图案,这种绣法在明清时期大量使用于唐卡之中。省力省料不说,还可以根据需要填充或垫高,形成立体效果。

一件件本已黯淡的唐卡,在文物医生的精心诊疗下,毛孔渐渐舒展,呼吸开始恢复,前世今生的记忆得以重启,从色泽纹理到气场神韵,仿佛都「活」了起来。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科技考古

在我的理解中,科技考古就是利用各种科学方法和学科知识来解决考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得到有用的考古信息,诸如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等等。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工作

下面是赵丛苍老师《科技考古学概论》一书中的观点

无人机航拍二里头遗址五号宫殿基址

附上目录,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参考文献

  1. 赵丛苍. 科技考古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在历史中早已有不知多少艺术文化消失在我们眼前,这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趋势,由于各种历史因素总会淘汰一批,因为市场、竞争、人才等等方面会无法延续,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

物质文化遗产如书画、陶瓷、建筑等等领域由于市场会保持相对稳定的需求,民间艺人也较稳繁盛,因此也会带动与保存相关的行业。如在书画领域自古便有书画装裱匠,或称裱褙,专门进行书画的装裱、修复甚至鉴定工作,整体上如今的书画修复与保存的技艺大多仍是沿袭古代的技艺并未中断。

而在非物质文化层面则完全不一样,如民歌、戏曲等等,在近代之前失传的部分相当之多,而且种类异常丰富,以《茉莉花》为例,根据一位做戏曲人类学的博士同学的田野调查,全国有不下数十种版本,每一种版本都以原曲调为蓝本且有不同的改造。中国幅员辽阔,方言、民歌、地方戏曲自固以来均十分丰富,但在近代却有太多失传,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西南地区所做的田野调查中便记录了许多当地的方言和民歌等等,涉及音韵学、戏剧史等等至今其实尚无较为完整的研究。限于当时的情况,许多的调查和记录多以文字为基础,对于许多民歌的记录来说其实是会流失掉许多内容的,更何况那些更多的没有记录,在代代相传过程中所失传的内容。

如今随著数字化的推进,视频、音频、图像等等均建立起完整的数据资料,如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例,中国艺术研究院有馆藏视频资料库,馆藏音频资料库,馆藏图片资料库,馆藏书画资料库,馆藏脸谱资料库等等,以及数字音乐厅、数字剧院,皮影博物馆等等,并且作为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中心,收集和整理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以及相关的目录、图录。

充分利用当下的数字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整理,使科技在对传统文化的保存的方面尽其力,使后代也能够看到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的面貌,而不仅仅是文字描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