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誰,那就是我們,我們值得同情嗎?讓誰來同情?

阿Q到未莊時,是個流浪漢,空有一身力氣,靠幫工謀生。直到生命的盡頭,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就連姓氏自己都沒有,他本姓趙,趙太爺罵他,不許他姓趙,從此他就不配姓趙了。作為男人,給吳媽表白時,「我想和你睏覺,我想和你睏覺」。就說說而已,頭上就迎來竹槓子,一頓猛揍。阿Q還是同類嗎?阿Q是個什麼東西,甚至連東西都不是。就是一粒塵埃,有時感覺到,連塵埃都不是。

好歹還有個土穀祠,不用付租金,有個容身之所。在哪裡,可以想一下,秀才娘子的牀,吳媽的腳,小尼姑的頭,罵幾句假洋鬼子」禿驢",打自己兩個嘴巴子,好像打在閑人們的臉上,得勝了,我又贏了,然後一高興,就開始進入夢鄉了。

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你不也是大學本科嗎?我雖然不是清北,但也是985的。我們畢業時,你們還沒有出生,我們拿著58元戰天鬥地,為著企業發展流血流汗,纔有了今天。你們畢業時,就拿好幾千的工資,儘管我們同工同酬,但是我們已經沒有力量和你們比了。老年人體弱多病,記憶衰退,手腳遲鈍,心理只剩下熱情了。該賺錢的時候沒有賺到,靠那幾個退休金繼續奮鬥,面對高房價、高物價,就羞愧自己畫得不圓,是唯一的遺憾了。我們有什麼資格同情阿Q。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沒有房子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沒有車子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是月光族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沒有結婚,養不起孩子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沒有孝敬父母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看不起病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幹一輩子,一無所有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經常被人打罵嗎?

我們同情阿Q 啥,是阿Q撫著傷口自己安慰嗎?

我們拿什麼同情阿Q

大家說說,我們拿什麼同情阿Q


同情什麼,阿Q就是我們自己,他是我們弱點缺點的集合而已。

除了阿Q包括錢鍾書筆下的方鴻漸,陳忠實筆下的白孝文,都是人生片段的集合。

少年時讀這些人物,可憐,可笑,可悲。

人到中年,發現自己的影子匯聚成了這些人物。


我想作者是在吶喊,讓更多的國人能自我觀照,這樣民族纔有希望。怎麼理解呢,建議多看點其他雜文:

我們曾經闊過。。。。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阿桂精神)

「自欺」也並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僕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

以上斜體字外,都是魯迅原文。


同情,是的,不應該。

時間洗過,發現,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善惡並存。

殺死我們心裡的阿Q,在社會上活著,絕對會處處,處處碰壁,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只能放任它的存在。

誰能同情我們。

我們不值得同情,我知道。

可是誰又能同情我們。

同情我們心裡必須活著的阿Q。

想到這裡,竟然由同情生出悲哀。

然後由悲哀生出憤怒。

然後因憤怒,吶喊。

喊響徹了,喊大聲了。

吶喊!喊這個世界!


可以說還是應該同情的。

生不知因何而生,死不知因何而死。

沒有尊嚴,被人欺壓,又不通世事。

不安分,又去欺負別人。欺負不了,又自欺。

這是一個縮影。

現如今的人,想必應該活得明白點……


謝邀,不認識。


或許真正該同情的是我們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