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黑非洲,澳洲,美洲独立发展出了封建社会,或是中东,南亚,中国引领了工业革命,那么建筑,服饰,文字等又会是什么样的?


以现实地球为背景想像比较难。

以想像星球为背景比较容易,设定好生物形态和文明形态很容易延展出文化形态。进一些创作QQ群就能在群资料里找到很多诸如地形生成器之类的创作工具。

可以搞太空剧可以搞奇幻,在我的阅读范围里首先想到的不是《索拉里斯星》而是《山》和《龙蛋》。


可以,但是有极限。

首先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

想像是限的。

随便证明一下。

找一张纸一支笔。

幻想一下十年后的交通工具。

写下来。

在幻想二十年后的交通工具。

写下来。

如此类推。

写上五千年。

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想像力不够了,幻想不出新东西了。

这就是你想像的极限。

回到问题。

就很好理解可以幻想但是有极限了。


请先明确定义文明和文化。


总的来说是可以想像的,但是真实度就是个问题。你现在随便抓个有基本历史尝试的人来想像如果阿兹特克人建立了发大的封建文明会怎样,大概率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架构加阿兹特克的特色。而要是想像东南亚引领的工业革命,那最多就是个小乘佛教特色的蒸汽朋克。

那么怎么提高真实度呢?那就需要学习和研究了。首先,对于想像封建文明,或者说前工业文明,你就要先考察已有的封建文明。你要列出来大量的封建文明,比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暹罗,高棉,东部印度的,西部印度,南部印度,西藏,波斯,两河,黎凡特,埃及,拜占庭,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地区,法国,伊比利亚半岛,英国等等。然后你要把每一个这样的文明的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都研究一遍。第一是为了总结封建社会的共性,第二是为了考察一个文明从前封建时代进入封建时代的时候,什么特色会保留,其中哪些又会发展,哪些会萎缩。然后你再把你要想想的文明研究透了,比如澳大利亚文明。然后在按照你之前找到的规律应用在澳大利亚文明上,在封建文明共性这方面你大概率没啥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在另一方面,那些特色会保留并发展之类的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一来真实度就上去了,但是工作量很大。

而对于想像工业时代这个套路就不大好用了。因为你能研究的样本就不够多,因为工业革命起源于西欧,而其他文明的工业化也伴随著一定程度的西化。所以你再怎么研究,也不可能刨除西化的要素研究不同文明工业化会自然产生什么现象。

不过要提一点,有个外星文明的想像很有意思,就是索拉里斯星。这个小说想像了一个和人类完全没有任何相同性的文明,在这里推荐一下。然后还有一个科幻叫《文明》,其中也想像了好几种不同的文明,虽然没有索拉里斯星那么新颖,但也很好看。


不可能,人类不可能想像出从未出现的事物。

人类只能在已存在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联想、修改和嫁接,像你说的比如想创作中国引领了工业革命之后的文化,那创作的结果必然是欧洲工业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杂糅。

这种元素杂糅如果从实用角度分解,有可能和现在的中国文化区别不大。如果从美学角度分解,有可能看起来很美很酷但却毫无实感。


很难。

至少我没有办法。其实有过一些幻想,但都没有什么说的价值。

看到有两个回答,在喊先下定义。有点搞笑。本问题从标签、问题、问题补充描述都很清晰,完全不需要另有定义即可理解问题。

略作回答。充分运用对幻想有利的因素,并假装那些不利因素不存在。

99.99%的人,大概都只能从见识过的内容里去想像。凭空想像很难,非常难。

所以问题的补充描述实际上降低了思考难度,从已有的一些条件,去推导另外的可能情况。

问题中列出的几个地区,我就对中国有一点点了解(指甲盖那么大一点)。所以以此为回答问题的出发点。

如果中国引领工业革命,有三种情况。

第一:中国原生自发,自古以来一直领先,并在某个时候工业革命了。可能出现的转折点大概在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4] 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5]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6]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7]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8]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9-10]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11-12]

以上引用自百度,与题无关,不细说。

关于建筑。随著城市繁荣,人口聚集,必然用地紧张。建筑朝高、大方向走是必然的。在风格上,可能更丰富,不像现在的普遍是方块形。当然对应的科技树肯定会有差别。另外则是用料方面,木头可能会较长时间占据重要地位,关于木头的运用技术也必然形成新的科技树。

关于服饰。现实和想像之间的差异可能最大。实用的常服,夸张的礼服,是一对矛盾。礼服方面,可能就延续中华传统了。常服方面,T恤短裤估计也必然出现。制服方面实在没办法想。

关于文字。文字的简化是有必要的。这是社会需求,工业革命要求更多的人识字,更多的人使用新知识完成社会分工。知识的产生、传播加快。本身会稳固文字的地位。相应的则是那些一直受中华影响的地区,官方文字估计就固定汉字了。扯远了。关于文字的延伸文化,比如书法、碑铭、匾牌、涂鸦等,大致没有变化。

第二:交流自发。通过交流,发现都很牛逼,然后加强交流。然后一通操作,中国工业革命了。可能出现的转折点,大概在汉朝或者明朝。明朝其实已经很晚了。

甘英出使大秦,被吓回来了。我觉得这是一次历史的玩笑。中西方都经过了轴心时代,然后中国初次形成稳固的大一统帝国(秦朝称不上稳固)。中国就像刚长出几片叶子的小树苗。此时新加入的文化养分,其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此时中西方形成了良好交流,可能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丝绸之路的交流,也算交流,但是商品交流很难比拟官方的文化交流。两个原因。其一是从下层突破到上层,或者是下层之间的区域突破,在物流和信息传播都很落后的时代,都只能靠时间去堆。而地区之间的局势并非一成不变。其二是士农工商的观念,商的信息并不能和士的思想妥善对接。

如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引领工业革命。其流程大概是汉、魏、晋时代充分进行文化的原始积累,然后在唐朝爆发式发展,并做好对外交流工作。大概在宋朝的时间点即可进行工业革命,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后1000年的时间。关键点是我非常看好唐朝,这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朝代。就是起手一张二条,能胡绿一色那种。唐朝在本次猜想中,预期发挥最重要作用。那么文化方面,将基于唐朝、延续唐朝来猜想。

唐朝的流行关键词是:开放、包容、自信。文化发展方向,可以用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来概括。

建筑方面,文字方面,和第一点相比没什么变化。

服饰方面,则尽可能丰富。比如非主流汉服,能想像吗?延续唐朝思想的文化发展,可能全社会都在自发地创造文化,并以此为荣,乐此不疲。

第三:弯道超车。充分交流后,凭借某些优势,后发领先。转折点只能出现在明朝。

其实明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并不充分,主要是明朝官方对此很不积极。但不妨碍猜想。

西方文艺复兴大概也在这个时候。晚明,文艺复兴已经结束了。所以此时的充分交流是可能的,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然后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比如虚心学习知识,合理利用白银资本。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一样,拿钱砸。总有机会砸出独角兽,十角兽来。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肯定无法被理解。

即便弯道超车了,由于后发,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将受到较多其他文明的影响。甚至不一定比现在的状况更好。如果不经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我们吃了亏、受了苦,然后才充分认识到西方隐藏在经济发达背后的血腥巨口。如果只是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从落后走向先进。我们只会知道他们的好,而不知道他们的坏。甚至将对方的不好的学习进来,并且放弃自己的本来就很好的事物。因为此时很可能处于盲目的状态,缺乏认识、缺乏经验,并且要自己去摸石头过河。

顺著别人的路走,通常都会在洋洋自得中丢失自己。所以我们要走特色shzy的路。

文化方面的发展,我会认为融合多于独立发展。在融合方面,我们抛弃自己,吸收别人更多。但是可能主要在其他方面,比如宗教、审美、价值观等。问题中所列的几项不够突出。

建筑方面,和第一点差别不大。另外则是教堂将会遍布全国,四合院可能会消失。

服饰方面,会发展成现在的模样。

文字方面,中国的官方文字,可能会发展出字母,至少是汉字和字母并行的状态。


这个问题的问题是自相矛盾。

如果对文化与文明加以定义,就可以知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甚至于:想像这样的关系,也属无谓。

文明与文化,具有一定的重叠性,难以取舍。


有人想像过,比如柏拉图。


你知道voyager1和voyager2吗真正的未知文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