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是:

每個人都在盯著我

我恨死了於是

我惡狠狠的

在身上縫滿了鏡子他們覺得我高冷傲慢為人自私還神經兮兮其實他們看見的不過是我身上的鏡子我扭頭望向窗外那裡有隻醜陋的怪物我害怕極了

戰戰兢兢,互相凝視

後來,我不怕了我才發現那只是面鏡子-----------------------------

我的理解是 這個社會上不論你做的好還是不好都會有人盯著你,不論是善意還是惡意,所有這個時候「我」恨死了,惡狠狠的縫滿了鏡子,鏡子就是一個鏡像的表達,別人對我什麼樣,鏡子中的「我」就會對別人什麼樣,所有他們覺得我高冷傲慢,其實他們看的都是自己,並且他們也都知道那是他們自己,同時由於惡狠狠,使自己也變成了自己眼中的怪物,當「我」看見別人身上的鏡子中的自己的時候還會害怕,後來就不害怕了,表示「我」已經被社會同化了,也會盯著別人了,然後就會再有個「我」惡狠狠的縫滿鏡子.....


我覺得不算是很好(可能是因為我不太喜歡負能量高的詩)

優點很明顯在於,它具備多種的解讀方式和層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下面說下我的:

假設詩中我等於詩人自己:

因為被注視而憤怒,轉而給自己縫滿了鏡子。這樣周邊的人注視他的時候,只能看到自己。於是周邊人原本嘲諷以及隨意評價他人的目光,反而變成了嘲諷和隨意評價自己。

不得不說,這極度具有諷刺意義,舉個例子,在我乎,你對某些槓精不需要在意,直接把他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回給他自己就好了。

然而,當你真的把自己身上縫滿了鏡子,你可以反射所有注視你的光線時,你自己就變成了鏡子。

於是因為憤怒,因為不想被別人注視,所以你也永遠地丟掉了自己。你失去了自己的特異性,變成了這個世界中其他任何東西(但除了你自己)的投影。

而如果一開始詩中的我,就等於鏡子,就會有另一番解讀了。現代體朦朧詩好玩的地方也就是在這兒了。


補充一下:

探討的人挺多的,大家語言都很和諧美好,我覺得非常高興。

我沒有否認現代詩的意思,可能言語略有過激。我只是覺得現在大部分所謂的詩和我心目中的「詩」不太符合而已。

好的現代詩自然是非常非常好的。

歡迎大家繼續討論,現代詩我讀的大家作品不算多,還請見諒。

(也正是那些「小家」作品讓我感覺不太好哈哈哈)


說句得罪人的話,我看不起很多所謂現代詩。

不是所有,但是大部分都讓人感覺受到侮辱。

作為一個古詩詞愛好者,我想問問寫現代詩的某些人(題主勿對號入座):

1.你知道什麼是詩嗎?詩從堯舜萌芽,經過詩經,漢樂府而後到唐詩宋詞的巔峯,一直到新文化運動前,上下五千年有哪一首詩是不管押韻的嗎?試問一段不押韻的文字憑什麼叫詩?試問你知道詩的定義嗎?當然這不是你的問題,是開創現代詩的人的問題,但早期現代詩也是押韻的,試問憑什麼這段文字能叫詩?

2.前人總結出來的博大精深的東西,你丟哪去了?你是不是以為格律是閑著沒事幹給你的枷鎖?你有了解過格律為什麼會存在嗎?用古音還是今音這個見仁見智,就算不管平平仄仄,好歹有韻律吧?分個行,打個空格就行了嗎?你有美感嗎?你有韻味嗎?(當然現代詩可以有韻味有美感,不過我看到的極少)

3.詩,講究含蓄。哪怕是豪放詞,也是「也無風雨也無晴」。試問你含蓄在哪裡?赤裸裸地描繪著一些讀著讓人難受的東西,美其名曰直擊心靈?這種讓人身心俱難受的東西為什麼要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牢騷,不針對任何人,不針對任何詩,只是我個人對現代詩的一些看法。歡迎討論,還請以理服人。

必須承認,現代詩亦有非常優秀的作品,亦有可取之處,亦是一種文學體裁。

只是我看不慣很多人,寫的東西有什麼資格說是詩?

題中的文字,如果叫做「一段文字」或者「一些隨想」或者「朋友圈文案」,我都拍手叫好。思想上有深度,想法新奇而又引人深思,著實不錯。

但是這玩意叫詩?也許現代詩沒有門檻了吧.....我現場隨便扯幾句。

《手機》

凌晨三點,我還在看手機

真該死!

我真想,把這塊東西砸的粉粉碎

讓它把偷走的美夢還回來

《窗簾》

拉上窗簾

我不再懼怕黑暗

可是我怎麼也沒想到

我也拒絕了光明

這些文字想也沒想,脫口而出。這有什麼資格被稱作詩?

不是說寫的美的,意境好的,思想深刻的文字分個行就能被叫做詩。

現代詩真的需要一個門檻,需要一個讓阿貓阿狗寫不出的條件,需要一個與分段的廢話有區別的標準。

詩歌的巔峯,還是在唐詩宋詞,在古體詩近體詩,在令引近慢。實話說元曲就已經有些變味了。

回到這道題。題主看不懂這首詩?那就對了,讓你看懂了它就獲得不了什麼提名了。

古詩詞多抒情,現代詩多哲理。這沒有問題,很好。但是不是什麼東西都是哲理,不要以為一段看不懂的高深的話就是有哲理。

這首詩縫滿鏡子真的挺....殘忍的,或許作者可以試試看。

硬要說有什麼意義,那就是讓別人多看看自己吧……


很淺層地分析一下:這首詩是一首關於我者和他者之辨的詩歌。「每個人都盯著我」象徵著一種注視,這種注視可能和作者的某些身體特徵有關,而「縫滿鏡子」則是另一種象徵,因為「縫滿鏡子」之後,注視者所注視到的就不是「作者」這樣一個他者了,而是注視到了他們自己,這樣他們對作者的注視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作者也因此能尋迴心中的平靜。

至於作者真正想表達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這首詩裡面看出了什麼,詩無達詁,我們不能說一首詩這麼理解就是對的,那麼理解就是錯的,只要不違背作者的審美思想,怎麼樣理解都是對的。


對某些詩來說,理解不了就是最好的理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