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起降时一般是机头上翘,机尾较低。如果螺旋桨在后面,起降时有被地面撞坏的危险。增加了设计难度。

日本震电式战斗机,为了防止螺旋桨触地,它的起落架被设计得很高,即便这样,依然发生了触地事故。不得已给垂直尾翼下面增加了辅助轮。

其次,飞行员弹射跳伞时。飞机往往因为惯性仍有一定速度。飞机快,飞行员慢,螺旋桨在后面就容易碰到飞行员,危险性较高。

螺旋桨在后面意味著发动机也在后面,飞机的重心靠后,如果是单发飞机,就需要像震电一样采用主翼在后,副翼在前的鸭式布局。鸭式布局更适合有飞控软体辅助的电传操纵系统,二战时没有那玩意,现在也嫌贵。

最后,螺旋桨在后面时,气流要先经过发动机舱和机身才能流经螺旋桨,在流过螺旋桨以前,气流会被机身或发动机舱扰乱,降低了效率。所以即便是易于重心布局的多发飞机,也很少采用后置螺旋桨。


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 张成茂 模型入门基础 航模图纸 航京东¥ 30.70去购买?


大多数是常规布局

重心和操稳决定了一大坨发动机的重量放前边最好


主要是重心问题,常规飞机布局需要机头偏重一些以确保飞机失去动力时能保持滑翔姿态不至于失控。

后置发动机后置螺旋桨是存在的,特别是比较新的鸭式布局例如EZ系列,相当于尾翼前置,这样的布局发动机后置比较方便设计,另外后置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视野会好,所以无人机多用后置,另外尾推式布局有更高的螺旋桨效率。

另外发动机前置,进气和散热比较方便,大部分飞机发动机是风冷,也有水冷,但比较少,因为水实在是很重。

如果发动机前置,螺旋桨后置,那必然要有一根很长的传动轴,这根轴放哪是个大问题,无人机没有问题,有人机舱内出现一根高速旋转的传动轴实在太诡异了,也不安全,另外和车一样,这根传动轴会损失一部分动力,带轴旋转本身也做功


补充一个方面。

拉式布局,螺旋桨吹出的高速气流会吹到机翼上,这个局部高速气流可以提升低速及起降性能。

然而双发螺旋桨一旦单发停车,就要面对两侧机翼升力不平衡的蛋疼问题了。


因为飞机是向前飞的

拉进式布局让发动机布局更自由,无论是在机头还是在机翼上都可以

而且拉进式布局让螺旋桨能获得更干净和更低温的气流。发动机的废气温度高密度,低密度的气流会降低螺旋桨的工作效率


螺旋桨放在机身后面也可以,但是需要双尾撑躲避螺旋桨,无形中增加了设计难度,付出机体重量加大的代价。而对于飞机设计来说一克重量都要控制。


因为发动机就是一整坨铁钢铝,那破玩意放重心之后,我就要把机身向前使劲延伸。


前面流场扰动小,螺旋桨工作在比较理想的状况下效率更高,另外整个结构形式简洁,重心容易调配,结构重量轻。


风速越高,气压越小。设计师这样设计可以把气压很低(所以密度很低)的空气打到与螺旋桨相连的机械结构上。再通过内部的这套机械结构与飞机的「内燃机」连接起来。

这样的飞机的「动力设计」我觉得对机舱里的飞行员来说一定比较好控制。

纯业余,答案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