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決】【已解決】【已解決】

功課做了很多,這兩款的優缺點我是完全知道的,但還是有點糾結,求幫忙抉擇一下

首先說明背景吧,掃街人像風景都會拍,未來不打算接單,所以畫質不要求特別高,但作為攝影愛好者質量太差也看著糟心,作為女生想要輕便一些,另外我後期技術還不錯。

a6400:

輕便這點是最讓我割捨不了的,而且買6400的話,多餘出來的錢可以多配好幾個鏡頭了,目前比較看中的鏡頭有18135,1018,適馬56,這些可以買齊不肉痛,還能再看看微距什麼的。

但是很擔心殘幅的高感拍夜景或者室內質量差到後期不能救的地步,畢竟沒有防抖快門又不能開太慢,

也擔心即使買了這個,還是會一直想著全幅最後還是會買……

a7m3

鏡頭看中24105,55 f1.8,1635 f4,但是價格肉痛導致一開始只能先上個24105,雖然很垂涎全幅,但是偶爾出現的理智告訴我買著吃力就別買了……而且據說屏幕很差?重量也比6400重點,鏡頭也都重一些……

ps. m3之前的a7就不考慮了,不想因為勉強上全幅而犧牲對焦速度之類的性能


選全幅還是殘幅,我覺得主要看你後續能否持續大量投入金錢,畢竟全幅鏡頭比殘幅貴太多了,對於一個掃街人像風景都拍的人來說,一個6400配變焦頭外加適馬三劍客絕對比a7m3配24105能拍的題材更多讓你玩得更開心,當然a7m3配幾個GM鏡頭可能更開心。。

看題目描述題主對於全畫幅的執念來源於高感,在這個唯畫幅論盛行的時期,論壇社區貼吧逛多了,難免會產生殘幅高感差沒法用後期都救不回來的印象,跟全幅比那確實差,但具體差到什麼地步,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只有親自試過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為了畫質犧牲重量、體積和金錢的,所以建議先租或者借一台a6100、a6400或者a6600,租一個鏡頭嘗試一下夜景和室內看看是否滿足需求。提醒一下題主,18135和1018這兩個鏡頭光圈太小滿足不了手持拍夜景的需求,你需要的是大光圈定焦,比如適馬三劍客以及唯卓仕即將推出的23、33、56

目前我的設備是a6400搭配索尼16-55 f2.8、適馬16 f1.4、30 f1.4、老蛙9 f2.8,感覺是很夠用了,我平時沒時間出去拍,實驗室每周單休,周日上午基本就睡過去了,下午四五點陪女朋友出去玩玩,順帶掃街拍照,所以大部分時候光線條件都不好,但是這幾個鏡頭完全可以應付絕大多數場景,後期很少需要大幅度降噪,假期還可以拍星空拍大場景風光,幾年之內沒有換全幅的打算,除了長焦,後續也基本不需要購置什麼新鏡頭了

最後上幾張a6400手持夜拍樣片吧

適馬16 1.4

適馬30 1.4

索尼18-135


根據我的經驗,網上求推薦什麼的根本就不靠譜,在網上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就行了,判斷還是交給自己,雖然自己的判斷本身也非常不靠譜,最終該踩的坑還是會踩。

首先說錢,攝影入坑的消費遠不止於相機機身和鏡頭,還有包、腳架等等一堆的周邊配件。相機高端,配件相應的也會貴好多倍。包括鏡頭,會有很多很多的坑自己踩過之後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推薦是沒卵用的,因為每個人的拍攝題材、習慣、喜好都不同。所以最終的開銷一定會遠遠超過一開始的預算,全幅和APS-C的開銷差距會非常大,所以如果差錢還是謹慎選擇全幅。

然後說輕便,APS-C相機的輕便不僅僅是機身,其配套的一切包括鏡頭、包、腳架等等設備都相應的輕便。輕便有可能比自己一開始的想像還要重要,也有可能完全不重要,最終只有自己長時間用過才知道。當一次拍照需要帶腳架帶一堆鏡頭的時候,我就覺得機身那點重量差距真的無所謂。但日常隨拍的時候,哪怕一厘米的鏡頭長度差距都讓我非常介意。有些設備明明知道素質超級好但我寧願帶那個體積最小的出門。

最後說畫質。除了全幅的虛化是APS-C先天比不上的,其實差別並不大。拼高感本來就是下策,如果真的那麼計較畫質就盡量不要拼高感。拍出什麼樣的照片歸根結底還是看自己的才能,日常拍攝也不需要多麼極致的畫質,極其偶爾在意的場合,設備完全可以租。

所以,我看你並不是真的不差錢,也沒有那麼在意畫質,所以還是建議你買α6000系列,甚至都不需要買6400。便宜的不僅僅是機身,輕便的也不僅僅是機身。真的將來需要換全幅,講真的把APS-C畢業設備都買齊了可能都不如全幅一個鏡頭的價格貴,真入全幅的時候屆時把這套設備扔了可能都不覺得肉疼。

最實際的可以去商場試用一下各種相機,或者租著用一段時間,反正我是絕對接受不了日常用A7M3那麼重那麼大的相機。6400也都是周末假期出門才帶,平時上下班都是用黑卡6。


作為索尼A6000的用戶,我可以說何止殘幅高感夜景後期不能救,即使IOS100長爆後期修圖也相當費勁。弱光環境下拍還是能拍的,就是廢片多修圖久,影響攝影體驗。我也是女的,所以相機重量也挺困擾我的。你說出門溜達一圈吃吃喝喝,再兼顧拍點照片,不可能隨身帶著腳架和燈。所以要不找個地方擱著拍,要不犧牲畫質用高感拍。在這樣的情況下,半幅機用著真的挺難受的。每次拍夜景,我都會想著如果時光倒流一開始選擇全幅機多好。

當然半幅機的價格有優勢,配齊了焦段白天各種拍就很爽了,關鍵我一個女的也能勉強背得動(換全幅機應該背不了太長時間,必然要縮短拍攝時間)。畫質沒什麼不滿意,即使修圖的時候有些細節放大處理看著也能接受。不過我這台A6000打鳥不行,A6400對焦速度有大幅提升,可玩性就更好了。

最後總結一下,題主要是白天拍得多,半幅機差不多夠用了還輕便些。晚上拍得多,別給自己找不自在,還是全幅機用起來舒服。愛好者層面,我反正是覺得拍攝體檢是最重要的,根據自己拍攝的時間段來選擇吧。


我覺得你的情況更適合6400,但是更建議買6600,續航強很多,自動對焦也很強大(這方面性能對標的是A7R4了,比A73要強),拍人像出片率高很多,早先賣1萬多確實貴,但現在8000多就很香了。

索尼(SONY)Alpha 6600/a6600 APS-C畫幅微單數碼相機京東¥ 8430.00去購買?

殘幅高感肯定不如全畫幅,但也不會差太多,而且決定成像質量的最大因素還是光,光圈與布光比底要重要。

還糾結畫質的話,去DPReview網站看一下各種機型、鏡頭的樣片RAW原片,你就有概念了。

https://www.dpreview.com/products/sony/slrs/sony_a6600?

www.dpreview.com

鏡頭方面的建議:

  1. 拍人像的話,建議還是多選大光圈定焦。
  2. 街拍也是定焦更輕便些,也容易形成鏡頭視角的概念,隨時拿起來就能拍,另外大光圈夜拍也很重要。
  3. 風光不建議買標準變焦,而是買兩極的,即超廣與超長,這樣可以錯開人像與街拍常用的中焦段,而且最重要的是風光在兩極最容易出好片。
  4. 所以說,推薦的組合就是超廣角(9mm-24mm)變焦/定焦、手動/自動均可,中焦段(24mm-150mm)都是定焦自動(50/55可以考慮買手動老鏡頭轉接,因為50技術最成熟,老鏡頭素質也普遍挺好了,為了便宜手動就忍了),長焦(150mm-1200mm)變焦手動/自動均可(拍風光其實不是很需要自動,然而手動長焦鏡頭光學素質又普遍差一些,這是比較糾結的)
  5. 買鏡頭時注意換算係數,標稱的焦距基本都是全畫幅的,換成APSC要乘以1.5,16mm的鏡頭插上就是全畫幅24mm的視角。
  6. APSC機身也不一定非得全買APSC鏡頭,某些全畫幅鏡頭還是挺香的,比如騰龍新出的70-180

推薦的鏡頭:

適馬(SIGMA)16mm F1.4 DC DN超廣角京東¥ 2388.00去購買?

適馬 56mm F1.4 DC DN 人像風光定焦京東¥ 2499.00去購買?

索尼(Sony)微單相機鏡頭 T* FE 55mm F1.8 ZA京東¥ 4499.00去購買?

騰龍 70-180mm F/2.8 Di III VXD(A056)全畫幅鏡頭京東¥ 7980.00去購買?

老蛙(LAOWA)CF 9mm F2.8 超廣角大光圈京東¥ 2980.00去購買?

索尼(SONY)APS-C畫幅 E 70-350mm F4.5-6.3 G OSS京東¥ 5480.00去購買?

老鏡頭你可以看看賓得的K55 F1.8(¥300左右)和尼康的尼克爾 50 F1.4(¥600左右),對應卡口的轉接環都是¥50左右。老鏡頭要清晰的話收光圈到F2,光圈全開會有點柔焦的效果,倒也不錯。


說句實在話,還是直接A73吧,如果你是初學者,建議別花冤枉錢,你如果買了6400早晚會遇到瓶頸而賣出再換A73或者其他全畫幅。不如直接上全畫幅,當你用了全畫幅,沒有任何理由再在器材上找落差的時候,你就專心於攝影本身了。時間長了你自然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相機,那時候不會再問別人買什麼了,就算那時候你買個黑卡,都是你很明白自己需求的時候。所以直接全畫幅是幫你省錢了,不要看眼前,要看未來,除非你根本不想玩攝影,要不都是會走入全畫幅這條路的。最主要,你想不想拍夜景,想不想拍星空,想不想體驗廣角,想不想感受畫面衝擊力,這些都是全畫幅優勢。

還有半幅也不比全畫幅輕多少,特別是索尼A73也有很多輕便鏡頭搭配,比如55/1.8、騰龍1728、2875、還有馬上就上市的70180都是堪比半幅鏡頭的輕量化鏡頭,畫質也不會差。現在的微單比起單反那還是輕便多了。如果你真想追求絕對的輕便,那黑卡才是最佳選擇呢。後面還有奧巴的M43,這都是絕對輕便的搭配。但你肯定現在還接受不了這些相機。

其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一個沒談過戀愛的人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另一半,肯定是選不好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等他遍覽群芳之後,他才會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一開始就讓你用最好的,你之後會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別走彎路,重複投資其實才是最缺乏性價比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