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格的雪樣年華》


我肯定是首推《活著》

但是沒點故事的人,看這本書就是看故事。

有故事的人基本上也沒有主人公那麼慘,但是能找到共鳴,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傷痛與樂觀。

貼一篇之前寫的書評

《活著》,作者余華,主角叫福貴

余華在這本《活著》的序言中寫道「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活著》開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可能是牛放慢了腳步,老人又吆喝起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頭牛竟會有這麼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了田邊,問走近的老人:「這牛有多少名字?」

沒想到,這個吆喝,就要掀開整個故事的幕布了。

等我把整個故事看完,才驚覺,這聲吆喝里所有的名字,都是老人死去的親人的名字。

他們一個接一個離開,而這本書,卻叫《活著》。

故事開頭那個耕地的老人,叫福貴,而他的牛也叫福貴。

福貴年輕的時候,還是一個闊少爺,家裡有著一百多畝田,闊少的毛病他一個也沒少,最後因為賭博輸盡家底,從此歷經了一系列的不幸。

父親間接被他氣死、女人家珍被老丈人接走,同時帶走肚子里的孩子。

再也不是闊少之後,福貴開始穿上麻布衣服、學著干農活。

直到大半年後,家珍回來了,帶回來了福貴的兒子有慶。

這一家總算團聚。

然而好日子沒過多久,福貴的娘病倒了,在給娘請郎中的時候,福貴被抓去當充軍打仗。

這個家又一次被打散,在福貴消失音訊的年頭裡,母親去世了、女兒因為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更是不記得他了。

但是,總算是回到家了啊。

隨便怎麼說,我都回到家裡了。頭天晚上我怎麼都睡不著,我和家珍,還有兩個孩子擠在一起,聽著風吹動屋頂的茅草,看著外面亮晶晶的月光從門縫裡鑽進來,我心裡是又踏實又暖和,我一會就要去摸摸家珍,摸摸兩個孩子,我一遍遍對自己說:

「我回家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這個破碎的家總算過了一段安穩的日子。

恰逢土地改革,福貴家分到了五畝好地,一家人就這樣勤勤懇懇地耕作維持生計。

但是生活實在太艱難了,夫妻二人為了讓兒子有慶能上學而不得不把女兒鳳霞送人。

那個一直深愛著福貴、在艱難時刻不離不棄的女人家珍病倒了。

她不願意去看病,因為要花錢。

當得知自己的病治不好後,家珍反倒有些高興,她在鳳霞背上說:

「治不了才好,哪有錢治病。」

真是苦命的女人。

整個故事裡,福貴的這個女人非常了不起,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妻子、一個偉大的母親。

前面說了,福貴的親人一個接一個離開了他,繼父母之後離開的,未曾想到是他的兒子有慶。

有慶在給縣長女人獻血時,被無良醫生抽血過多而死。

每當這個家庭有一點點幸福的苗頭的時候,巨大的不幸總會突然降臨。死神從未放過這個可憐的家庭。

這本書的文字並不煽情,卻很冷酷,總會叫讀者淚流滿面。

福貴把有慶埋在了他父母旁邊。

「有慶要來了,你們待他好一點,他活著時我對他不好,你們就替我多疼疼他。」

有慶躺在坑裡,越看越小,不像是活了十三年,倒像是家珍才把他生出來。我用手把土蓋上去,把小石子都揀出來,我怕石子硌得他身體疼。

福貴還要瞞著家珍和鳳霞這個事實,所有的痛苦他一個人承擔著。

但是家珍早就明白了。

那麼一個活蹦亂跳的兒子,突然間就不在了。但也許,在那個年代裡,死人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家珍在有慶墳前哭了很久,天黑了,她讓福貴把她背到村口看看。

到了村口,我的衣領都濕透了,家珍哭著說:

「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裡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兒子沒了,但是活著的人還是要生活的。

整本書最讓人高興的地方,莫過於女兒鳳霞出嫁,十分風光,並且是嫁給了一個很愛她的男人二喜。

鳳霞受了太多苦,經歷那場災難後變成了聾啞人,還曾經被送出去過,但鳳霞又是十分懂事,這個人物太讓人心疼了。

我就在路燈下把鳳霞放下來,把她看了又看,鳳霞是個好孩子,到了那時候也沒哭,只是睜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臉,她也伸過手來摸我的臉。

鳳霞有了歸宿,當父母的當然是十分欣慰的。

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鳳霞因為產後大出血去世了,母親家珍也因為受不了這一連串的打擊去世了。

這個家,算是徹底散了。

人的求生慾望是很強的,傷心過後,福貴搬到了城裡和女婿同住,一起照顧鳳霞留下的兒子苦根。

苦根這個名字,是他的外婆家珍給他取的。

「這孩子生下來沒有了娘,就叫他苦根吧。」

沒想到,最後連女婿二喜和外孫苦根也先福貴而去,二喜因為施工時發生了工程事故意外身亡,外孫是被豆子撐死了。

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這孩子不是嘴饞,是我家太窮,村裡誰家的孩子都過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難得能吃上。

活到這個年紀,福貴送走了所有的親人,所有的親人都埋在了一起。

而福貴,卻是一直活著。

最後,他買下了一頭因為太老而準備被殺的牛,把它當作家裡的一員,起了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名字,叫福貴。

我看到這頭老牛哭得那麼傷心,心裡怪難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憐,累死累活替人幹了一輩子,老了,力氣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

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著身體。我聽到老人對牛說:

「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些田也是盡心儘力了。」

小說讀完兩天了,那些人物卻始終盤旋在腦海里,這一家人真的太苦了,在那個年代了,生命脆弱得像一塊玻璃。用水深火熱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儘管生活千瘡百孔,悲傷和死亡一直籠罩,但是活著就是希望,生活總要繼續。

這本《活著》帶我們走過那些不平和的年代,書本不講歷史,但是每一段故事都是歷史的縮影,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土地改革……歷史的道路總是那麼曲折,這些年裡福貴經歷的打擊真的很多。

小說不煽情,用很平實的文字去講述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但是偏偏是這樣的文字,讓人感到壓抑,每每細想,那些疼痛深到心裡去。

到了最後,只剩下回憶和老牛陪著這個經歷了那麼多不幸的老人,但他仍活著,樂觀地活著。

生活中我們總是聽說「感謝苦難,因為苦難使人進步」、「別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總是有各種雞湯激勵我們前行。其實沒有人喜歡苦難,沒有人想去多經歷苦難。

我們總是在等待生活的轉機,即使生活很難,每個人都是在負重前行。我們願意相信上帝在關上我們的大門的同時,會給我們留下一扇窗。

就像這部小說,福貴輸了家底還有父親給他擦屁股、目睹了戰爭的殘酷最後幸運地被放回家、女兒女婿死了但也留下了香火、最後的親人都離去的時候,還有老牛陪著他度過晚年......雖然這些窗戶都很小,但總算是透進了陽光和風,不至於把福貴逼上死路。

福貴可從來沒有想過尋死,整本書里,滿大街都是不幸的人,但是自殺的卻只寫到了一個。

著眼當下,我們認為苦難是生活的常態,其實苦難是有的,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把苦難放大很多倍,所以我們常常痛苦

其實整本書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是福貴、不是家珍、不是有慶鳳霞,而是苦根。

他本該是這本書里最幸福的一個人物,出生在城裡,父親賺錢多,母親能幹人緣好,他是兩家人的香火和希望。

但是命運卻沒有眷顧他,出生就沒有了母親,外婆隨著母親離去。

在四歲的時候,爹也死了。

當時他還那麼小,連死的含義都不懂,就失去了父母。

他在水池邊扔石頭,當別人告訴他,他爹死了的時候,他回了一句「知道啦。」就再也沒理睬人家,繼續往水裡扔石頭。

到了和外公福貴一起住,在田埂上玩的時候,突然問福貴:「是你送我回去?還是爹來領我?」

他不知道,他永遠也見不到他爹了,他永遠也回不去了。

後來,他知道了死亡的意義,他指著他爹的墳哭了,他知道,他爹回不來了。

七歲的時候,苦根因為吃豆子撐死了。

真的是很悲慘的一個小孩子。

為什麼對他印象深?

因為他什麼都不懂,連苦難和死亡都不懂,他不知道爹死了就永遠也不會來接他了。他再也不能再爹工地旁邊的池塘里扔石子了。

再這樣不懂的年紀經歷這些悲傷的事情,何其不幸。

這本書里的悲劇很多,但是溫情也很多。

身為大小姐卻又是賢妻良母的家珍,跟著福貴吃了那麼多苦卻一直不離不棄守護在福貴身邊守護這個家,操心兒女的事、生病了也不願意花錢去看醫生。

一雙兒女也懂事孝順,幫著家裡幹活,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即使日子很苦,但也很快樂。

這些溫馨讓我覺得福貴也是幸福的,即使一連串的意外讓他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之中。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讓我對「活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總覺得自己經歷了很多不幸,當下的生活狀態窘迫艱難,我們經常去羨慕別人,但是終究會在絕望中看到光芒。我們也許會因為這些光芒更有動力活下去,活得更好,又也許我們看不到這些光芒,只是在黑暗中倔強地活著,不為什麼,只是活著。

余華說:

活著不為什麼,只是活著。


絕對十年一品溫如言。感動的哭。


龍族V。

特別感人,主角都得死。


殘袍。去看吧。

(第一次親密接觸),痞子蔡寫的短篇小說,反正一個十幾歲的男生都給看哭了


村上春樹


《螢火蟲小巷》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相互磨合相互陪伴的故事

《外婆的道歉信》外婆說要大哭大笑 一部關於親情的書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溫情小說,不容錯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