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公元536年12月,貝利撒留收復羅馬


對於六世紀的羅馬,義大利是一個邊疆省份。


君士坦丁不光有羅馬還有整個高盧和西班牙,為啥要遷都拜占庭?


總的而言,皇帝不去羅馬是帝國後期的傳統。四帝時代特里爾、米蘭、西米烏姆和尼科米底亞或者新羅馬纔是皇帝常在的地方,羅馬城反而更多是象徵意義,戴克裏先當皇帝二十年時間只去過羅馬一次,君一去過三次。瓦倫提尼安和瓦倫斯時代,西部皇帝要麼在特里爾要麼在米蘭,甚至霍諾留斯和斯提利科5cen初到羅馬城時候羅馬還為此舉行了慶典慶祝皇帝駕臨。

帝國後期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現實防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皇權加強的產物。

戰略角度看帝國後期敵人一個是萊茵河邊上阿勒曼尼人、法蘭克人等在內的日耳曼蠻子,多瑙河附近的哥特蠻子,兩河以東薩珊波斯。羅馬4cen時候東西疆域超過4000公里,南北2000公里,考慮到迪奧法內斯從埃及到安條克走官道都走了3個半月,因此實際上帝國疆域遠比地圖上要大不少。

帝國後期軍費開支能佔到國家收入三分之二,皇帝必要時候需要帶兵出征,而遠在南方的羅馬距離前線太遠,對付蠻子上未免力不從心,所以選擇比羅馬更靠北的特里爾和拉文納、米蘭更能適合國防需要。

帝國在前期是個比較鬆散的國家,但在後期集權程度有所上升。249年國家高級官職不過250人到AD400就已經擴張到6000人。元老和議員地位下降,甚至早在帝國前期除非涉及元老院需要給國家繳納多少小錢錢否則皇帝幾乎不會就國家大事同元老院協商。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不允許一個城市獨佔皇帝的恩寵。這點可以參考406年秋天不列顛的叛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希望皇帝能讓不列顛感受到浩蕩皇恩吶(迫真)。所以當君士坦丁三世沉迷在高盧和君士坦提烏斯對線,丟了初心,完蛋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然後我們帶入查士丁尼本人。戰略上皇帝傾向於在西部打仗,在東部穩定,堅決不搞兩線作戰。但是倒黴就倒黴在波斯人才不管你搞啥,永久和平條約就是個廢紙,532年簽了沒到九年就過期,雙方再度開戰。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學老祖宗搞共治,不然戰略重心只能放在東邊。薩珊波斯從誕生到滅亡都沒讓羅馬省過心,沙普爾一世和羅馬打仗二十年,羅馬皇帝戰死兩個被俘一個,沙普爾二世時候尤里安搭上自己老命,連帶著下一位約為安剛上臺就不得不割地求和,讓皇家御用文人徳密斯修斯尷尬的演講都不知道怎麼演講。所以查士丁尼在拉文納設了個總督負責義大利事務,自己依然留在新羅馬,表示帝國戰略方向依然會放在東部地區,保證東部這些老爺們在敘利亞埃及巴勒斯坦的地完好無損。

更現實的原因其實在於瘟疫。查士丁尼巔峯時代有差不多60萬軍隊,瘟疫炸開蔓延,到6cen後期軍隊只剩下十三萬,所以皇帝只能把有限的軍隊放在性價比更高的地方。權衡利害,東部是戰略重心,經濟中心,人口更多,方便貿易,西部除了個被糟蹋的亂七八糟的義大利和半死不活的北非還能有啥。

最後補充一點關於北非的情況。4cen北非是當之無愧的帝國西部經濟支柱,迦太基人口破十萬僅次於兩羅馬,一年給義大利運送超過50萬噸糧食。所以439年汪達爾人在北非開戰拿下最富裕的幾個部分後東西羅連忙招呼了超過1100條戰船急吼吼的想收回來,而最終失去這塊地後,北非被汪達爾佔據的部分自然不用說,而剩下的區區之地,根據445年瓦倫提尼安三世的法律,稅收降低到原本的八分之一,帝國一年損失超過10萬索裏達金幣,相當於養活1萬騎兵的費用。

雖說查士丁尼總算拿下這裡,但是今時不同往日,5cen前期和6cen前期雖說只差了一個世紀,但是區別卻大了去了。這個區別就是氣候。

冰河時代後世界進入全新世,全新世前期氣候溫暖濕潤適合生存,後期氣候有所變動,而在大約BC200-150這段時間是地中海世界的氣候最優期,是最適合農業耕作和文明發展的時期。而在6cen羅馬處於晚古小冰期,氣候異常降水減少是常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查士丁尼時代的異常氣候情況,40s甚至有一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白晝的時候。放在北非,昔日的黎波里塔尼亞南方某個依靠貿易發展起來的國家(名字忘記了,PS:經評論區提醒是加拉曼特)在這時候因為乾旱缺水走向滅亡,所以不要對這時期這個昔日帝國糧倉有什麼高期待值。


隨便說說吧。

首先分家前東地中海地區纔是帝國最精華的部分,而分家時東西羅地位平等,東羅地位可能還略高些。君士坦丁堡——正式名稱應該是「新羅馬」——和羅馬平起平坐,沒必要自貶身份賴人家的首都。

其次從君士坦丁時代開始,帝國東西部的行政中心就變成了君士坦丁堡和米蘭。東西羅分家是395年,西羅402年就遷都到拉文納了。就算查士丁尼真不要臉跑到義大利去也只能是選擇拉文納,事實上在東羅統治義大利的期間拉文納一直是統治中心。

然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動蕩,羅馬城基本荒廢,願意捨棄東方富饒的生活跑到義大利去篳路藍縷重新創業這也太不查士丁尼了。

最後一個並不是很重要的原因,東羅對於義大利的統治並不穩固,天子守國門的下場通常就是君王死社稷。


貼點東西,屢試不爽

「聽啊,這個傻子教皇不知道聖君士坦丁把帝國的權柄、元老院和所有的羅馬德性都遷到(君士坦丁堡)這裡了嗎?羅馬城裡除了一堆漁佬,販夫,抓雀人,私生子,庶民和奴隸之類的粗鄙賤民之外什麼也沒留下。」

——《尼基弗魯斯二世回信約翰十二世》


謝邀。 @Ms.R @Jane 都解釋了查士丁王朝羅馬城早已不再適合做羅馬帝國首都。

即使我們不管這一切,假設查士丁尼大帝執意不顧帝國的國情而要還都羅馬,看看他有沒有這樣做的可能。

與很多人所想的不同,查士丁尼大帝時期羅馬帝國對義大利的掌控遠遠沒有那麼穩定。光是羅馬城就在帝國和蠻族的戰爭中五次易主。

第一次是貝利撒留在公元536年12月收復羅馬(羅馬易主*1),這是查士丁尼征服的一次巨大(政治上的)勝利,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記載羅馬市民高呼「凱撒的陵墓不會再被蠻子的鐵蹄踐踏」。

然而當時羅馬帝國根本沒法保障羅馬城的安全。蠻子國王維提格斯很快(537年2月)帥軍反攻羅馬,在戰鬥中一度包圍並差點俘虜貝利撒留(然而貝利撒留硬生生扛了回去並迫使蠻族撤退)。貝利撒留在得到查士丁尼大帝的援軍後,分兵去攻擊拉文納(哥特王國的首都,當時義大利中部的政治中心),使得維提格斯不得不回援並在中途被貝利撒留埋伏,反攻羅馬失敗。中間帝國收復一度米蘭,然而卻無兵力防守,導致蠻族重新攻陷米蘭後屠殺了3萬居民。公元540年,拉文納被收復。

此時義大利戰爭遠未結束,但查士丁尼大帝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給貝利撒留足夠的支持。新的哥特國王託提拉利用了波斯在東方的入侵羅馬帝國的劣勢,抓住機會反撲羅馬,最終在546年佔領羅馬(羅馬易主*2)。隨後又被貝利撒留奪了回來(羅馬易主*3)。公元548年,託提拉又來圍攻羅馬,並在550年再度攻佔因連年戰亂已經殘破不堪的羅馬城(羅馬易主*4)。

隨後倍受查士丁尼大帝信任的宦官將軍納爾西斯指揮羅馬軍隊在公元552年擊敗託提拉,再度收復羅馬城(羅馬易主*5)。

如你所見,即使查士丁尼大帝不顧一切真的要還都羅馬,也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可以轉換一下環境。

為什麼朱元璋打下了中原不還都長安?

不是不想,是長安已經承載不了作為首都/京師的地位了。

從前的羅馬,南有突尼西亞這個糧倉的糧食供應,北邊還有阿爾卑斯山的天然防禦可抗日耳曼蠻子的入侵,端的是前面搞擴張後方玩經濟,文武兩開花,拳打蠻子的同時後方依然能保持高速的發展。

然而後來隨著氣溫變化,突尼西亞一帶的糧食產量開始降低,北方蠻族幾次兵鋒指向亞平寧,羅馬逐漸變得動蕩不安。

動蕩不安就要遷徙,大夥兒往四面一看,發現東方更加富饒,埃及和安納託利亞地區一個產糧食一個產牲畜,北有巴爾幹山脈防禦,進可攻退可守,好,就決定是你了。

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羅馬帝國經濟的主要重心就已經仄歪到了東地中海。羅馬城就像經歷過黃巢之亂的長安城一樣,就剩下個空架子了。

然而這個空架子也沒維持多久,匈人來了,哥特人來了,汪達爾人來了。第一位掠奪走了西羅馬剩下的家底子,第二位將伊比利亞與亞平寧分而食之,第三位徹底毀去了羅馬的糧倉,任你鬥獸場屹立不倒,喫不上飯餓死你完事。

貝利撒留收復的羅馬早已不是昔日輝煌的世界明珠,它破敗不堪,像是被一羣怪物踐踏蹂躪過,華貴的紫袍成為破衣爛衫,大理石築就的建築倒塌荒廢。

這裡住的也並不是羅馬公民了,而是哥特人的後裔、忘卻了羅馬榮耀的拉丁人。

灣灣被殖民了半個世紀就變成現在這樣,西羅馬淪陷了將近一百年。一百年可以改變太多太多了。

這座城早已沒有價值,只剩下羅馬兩個字代表它曾經的輝煌與尊嚴。

貝利撒留可能也是這樣想的,這不是他想像中的羅馬。

而同一時期的君堡則成為「萬城之女王」,古典羅馬文化得到了極好的傳承,從色雷斯到敘利亞,從耶路撒冷到埃及,羅馬的光輝依舊照亮地中海的東方。

一個是山河破碎的昔日首都,一個是鮮花著錦的現在京畿,查士丁尼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該如何選擇。


羅馬作為首都的地位早在三世紀就在逐漸下降。

284年第一次分治時,四位皇帝沒有一個把首都設在羅馬。

到了四世紀以後,義大利乃至帝國西部的中心轉到了米蘭,在五世紀則是拉文納。

即使是建立在西羅馬廢墟上的東哥特王國,也沒有以羅馬為首都。

舊羅馬城裡有的,也只剩名勝古蹟罷了。(不過教會和元老院還在)

何況在當時的羅馬人看來,君士坦丁堡就是羅馬。(詳見尼基弗魯斯二世給傻子教皇的信)

如果你是查士丁尼,你是願意待在富裕繁榮,易守難攻的新羅馬,還是願意回到凋敝破敗,空空如也的舊羅馬?


因為根本就沒必要。

對於當時的帝國,或者自共和國時期、統一帝國時期到希拉剋略時代為止的羅馬帝國來說,富裕的東部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的硬體條件均要遠遠優於同時期貧窮落後的西部。

此時在優士丁尼大皇帝治下的羅馬帝國,絕大部分田畝賦稅來自希臘、安納託利亞半島和敘利亞,糧食來自北非,兵源也大多來自人口稠密的東部,實際上這也是一百多年前康斯坦丁大皇帝遷都到新羅馬的真實原因。

西部不僅貧窮落後,且由於地緣格局惡劣,還時常面臨來自各個不同方向、不同部落的日耳曼夷狄的巨大軍事壓力,是不折不扣的四戰之地。事實上,即使是帝國分治後的西部也已經很久不再以羅馬作為政治中心了,皇帝絕大部分時間待在靠近前線的米蘭或拉文納,軍隊也大多駐紮在義大利半島北部靠近阿爾卑斯山陰的米蘭或米蘭附近的幾個據點,用以隨時集結以發動對日耳曼等夷狄的軍事行動,或至少用於遲滯其對帝國本土的衝擊。

當然,雖說:

  • 這些夷狄對於帝國來說威脅並不大,充其量也就是肌膚之患的水平,本來也不足為懼;
  • 但在東部毗鄰的波斯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真正的心腹大患,擁有與當年希臘一樣的高勢能文明和強大的軍事實力,處理不好完全有可能動搖帝國的根基;
  • 出於能夠快速集中兵力、糧食和軍費開支等戰略資源與波斯死戰的考慮,新羅馬的地理位置極端重要,以至於需要皇帝本人親自統領;
  • 貧窮落後的西部入不敷出已經一百多年了,無論是重建羅馬城還是恢復經濟都需要朝廷調撥大量財政補貼,曠日持久且產出遠遠低於投入,幾乎就是純粹的燒錢;
  • 西部還需要軍隊常駐,這對於面臨東部波斯巨大的軍事壓力(且大瘟疫來臨之後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羅馬來說根本不現實(無論和平還是戰時,擴軍備戰都非常費錢),且自收復失地運動後期波斯翻臉推翻條約之後東部軍事壓力驟增,羅馬甚至一度陷入兩線作戰的極其危險的窘境,根本就自顧不暇,再調撥部分兵力去防守西部實在是有心無力。

最後附上萬能的尼基弗魯斯二世皇帝在給教宗約翰十二世的回信,我覺得皇帝本人的觀點已經能很好地能解釋這個問題了:

「你們都來聽聽啊,這個沙雕教宗難道不曉得,當年先帝聖康斯坦丁早就把帝國的道統、元老院和朝廷所有的美德都搬到(新羅馬)這兒來了嗎?舊羅馬城裡除了一幫子打漁佬、販夫走卒、抓雀人、私生子、庶民和奴隸之類的粗鄙村夫之外啥都沒留下。」


這個問題等同於周平王在局勢穩定之後為什麼不還都豐鎬。羅馬早就不是帝國的首都了,西帝國的首都一開始是米蘭,後來遷到拉文納。而掌握了君士坦丁堡,就掌握了連接兩個大洲和兩片海洋的鑰匙,查士丁尼的本錢都在東方,而不是羅馬,而且東帝國除了繼承了羅馬的名號外,包括皇室在內更接近於希臘人。另外,你是願意呆在一個有三重城牆保護,一天的稅金高達兩萬拜佔特金幣的城市,還是去一個滿是廢墟,充斥著易燃易塌且擁擠的島式公寓,而且隨時被蠻族威脅的城市(貝利薩留沒有收復山南高盧)


因為東羅的首都就是羅馬城,新羅馬城,他幹嗎要遷都?君士坦丁堡的正式名稱一直都是新羅馬,它就是羅馬城。


「羅馬的所有榮光都已經隨著皇帝去到了新羅馬,如今的羅馬城除去空有羅馬之名,就只剩下漁夫、農奴、娼妓和私生子而已。」


看戰史有感,貝利撒留能打下羅馬並且守下來本來就是奇蹟了,在波河附近本來也有機會一勞永逸解決哥特人問題但是突然被召回給了哥特人機會反撲,後來又派回義大利又是重新收拾爛攤子,這種情況下羅馬的作用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即便是能完全鞏固義大利的統治設一個西部皇帝,拉文納也比羅馬地位要大,畢竟皇帝的命比土地重要。


在戴克裏先的時候,把都城遷回羅馬就已經成為沒有意義的事情了。羅馬帝國在三世紀大危機以後龐大的行省體制早已不堪重負,否則就不用實行四帝共治了。從戴克裏先的伊利裏亞到君士坦丁的拜占庭,這其實也反映了羅馬帝國的稅基等統治資本不斷東移的事實。隨著高盧行省陷落於異族之手,西哥特人佔據伊比利亞開始,羅馬的西部屏障已不復存在,羅馬城早就失去了其最早的位於帝國中央的優勢。儘管羅馬擁有令人嘖嘖稱奇的道路網,但是依然難以彌補統治基石東移動帶來的影響。而羅馬城在經過的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的「友好訪問」後早就是一個籠罩在帝國夕陽餘暉之中的空殼,根本無法與在阿提拉劫掠後通過東帝國龐大的基礎及時修整過來的君士坦丁堡相比。再加上,直至被召回,貝利撒留都沒有完全肅清北面的東哥特人,而亞平寧半島在波河以南根本無險可守,相較於能夠硬抗後來的穆斯林海軍的三面環水的君堡的地緣之間毫無優勢。哪怕查士丁尼真的再次統一羅馬帝國,他的都城也絕不會離開君士坦丁堡。


遷都的風險太高了,更何況還要考慮財政收入,尼卡暴動剛剛結束不久,北邊哥特人還虎視眈眈呢

況且君堡這麼好的地理優勢,1453年的最後一戰在絕對劣勢下穆罕默德二世都差點輸了,如果換做是守衛羅馬……不敢想像


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也一度收復了西晉的首都洛陽,但是也沒有選擇還都,其根本原因是統治的根基已經敗壞了。從財政上來說再征服運動完全是賠本買賣,貝利薩留的軍隊為了獲得足夠的補給不得不在義大利燒殺搶掠,結果搞得和明軍佔領安南一樣,帝國財政支持就能勉強維持,一旦中央政府放棄,駐軍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只能靠抄掠地方維持,這樣搞的天怒人怨顯然是無法長久的。大瘟疫給帝國的財政致命打擊,最後終結了查士丁尼的新羅馬帝國之夢。還有,君士坦丁堡號稱萬城之女皇,地理位置優渥,坐擁巴爾幹和小亞細亞的兵員、東西方及兩海貿易之財富還有繁榮的希臘地區,加上經營日久的堅固城牆,而經過多次戰亂羅馬義大利地區相比之下就是一個貧瘠的地區,除了少許的象徵意義毫無價值,君士坦丁堡也是大帝選定的新羅馬,根正苗紅啊。五代十國時期無論中原王朝怎麼變動,除了後唐把首都定在洛陽,其他皆在開封,就是經濟現實決定的,宋太祖想遷都洛陽,最終也未能成行。


義大利被戰火燒成一片爛地,羅馬城更加破敗不堪。。。怎麼還都。

再者羅馬不是政治中心已經有一兩百年了


第一是因為羅馬傳統疆域太大了,羅馬形成了雙頭統治的傳統。第二是因為羅馬尚不穩固。第三是因為君士坦丁堡的價值高於羅馬。第四還要結合當時具體形勢看。最後是帝國東西方宗教衝突難以調和

羅馬皇帝戴克裏先發現,以羅馬一城之力控制整個羅馬帝國,費力不討好。羅馬城要維持整個帝國的軍事,行政,大型工程等服務。他在尋找一種減少羅馬服務職能,有可以有效統治帝國的方式。於是他想到了東西分治。讓東羅馬分擔一部分的統治職能。所以羅馬東西分治自戴克裏先開始。羅馬標誌變成了雙頭鷹。倘若查士丁尼還都羅馬,就破壞了這個行政設計。無法對帝國事務做出靈活判斷。

羅馬時刻處於蠻族威脅之中,羅馬廣大的疆域還是被蠻族控制。導致了羅馬缺乏防禦縱深,不適合作為都城。蠻族可以輕易地越過阿爾卑斯山,直驅羅馬。君士坦丁堡則經過多年經營,有大水池,高城牆。可謂固若金湯的千年之城。

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地方,地處土耳其海峽,這是一條亞歐大陸出海要道,其戰略價值歷代沙皇都清楚。更是被歐洲人認為是文明延續之地。西方人對東方印度,中國的富麗堂皇想像,就以君士坦丁堡為藍本。歐洲轉向大航海時代,是在土耳其崛起,隔絕路上航線之後。也就是說,農業纔是羅馬的根本。君士坦丁堡多是小農,看秦國也知道,依靠小農經濟進行耕戰,方便收稅與徵兵。羅馬附近則是大莊園,難以從中收稅徵兵 經濟改革還要一段時間。特別是在旺達人等蠻族洗劫後,羅馬城多年積累的財富毀於一旦。

此時查士丁尼的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此時正值冰期,君士坦丁堡北部的斯拉夫人和匈奴不斷發起進攻。冰期的氣候變化又引起相應的瘟疫,拜占庭帝國減員嚴重。對外戰爭也耗費了巨大國力。遷都實在是無法承擔的財政負擔。

東正教區別於天主教的重要一點是教會要聽從國王。天主教則認為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奧古斯丁為羅馬宣稱,國王的羅馬淪陷了不要緊,我們要通過個人修行到達上帝之城。一個地方說要跟國王,一個地方說要跟教會。哪個地方好控制不言自明。查士丁尼登臺不久,即宣佈自己是國教東正教的保護者,首要責任就是要根絕一切異端。530年,帝國政府在敘利亞安提阿頒布命令,凡不承認查爾西頓宗教會議的予以放逐,大規模的反抗運動迅速興起。這就是亨廷頓所說的文明的衝突,巴爾幹半島成為火藥桶,就是東正教拜占庭和天主教歐洲的分野。從查士丁尼開始,這文明的衝突難以調和。


謝邀!這個要從以下幾點來看。

一、查士丁尼的出身。出身卑微,因為運氣當上皇帝,且其主要影響力及根基在東羅馬帝國。所以即使收復了羅馬,也要考慮遷都羅馬對自身王朝的穩固。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羅馬於476年滅亡。東羅馬錶面上欣欣向榮,實際內部正統基督教與否認基督教神性和權威的阿利安派紛爭不息,代表元老、大地主的藍黨與代表手工業者、商人的綠黨不斷發生衝突。查士丁尼就是在帝國岌岌可危之際登上了政治舞臺。483年,查士丁尼出生於南斯拉夫的一個農民家庭裏。從小就表現出超人的精力和智慧。他的叔父任禁衛軍統領。518年,查士丁尼的叔父被擁立為皇帝,即查士丁尼一世。查士丁尼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協助叔父掌理政務,並且協助叔父查士丁尼一世制訂各項國內外的重要政策。527年8月,查士丁尼一世去世,查士丁尼繼任羅馬帝國皇帝。

二、查士丁尼,一生徵戰,內憂外患,窮兵黷武,獨力支撐,無暇遷都,也沒有太多財政大興土木。在軍事上,他東徵西討,花了20年的時間打敗波斯帝國,擊潰汪達爾族,從哥特人手中收復了義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成為羅馬的內湖;在國內,查士丁尼把注意力集中在反對政府裏的腐敗作風上,鼓勵發展商業、工業,著手大興土木,建築城堡、修道院和教堂。君士坦丁堡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大興土木及應付戰爭耗資巨大,導致稅收加重,釀成許多地方叛亂,幾乎推翻查士丁尼的統治。565年,查士丁尼去世,不久東羅馬再度走向衰落。

三、地理位置上看,羅馬遠離東羅馬帝國,而君士坦丁堡卻是東羅馬帝國統治的中心城堡又經過很多加固,同時羅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戰爭不斷,都城毀壞嚴重,收復羅馬時間太短,不具備做都城的資質。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346-395年)逝世。臨終前,將帝國東西部分與兩個兒子繼承。[1]其中的東羅馬帝國延續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間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到了17世紀,西歐的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古代羅馬帝國和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便引入了"拜佔廷帝國"這一稱呼。

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併入版圖。554年,擊敗法蘭克王國,拜佔廷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峯。

綜上,完全沒必要為了所謂的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的榮耀而還羅馬舊都,切實的政治統治利益和穩固的王朝存在纔是皇帝考慮的。穩定壓倒一切!實踐證明,查士丁尼這個政治強人一死,便壓不住了,東羅馬帝國開始走向衰落!可見查士丁尼的統治也只是強力支撐。


因為查士丁尼不是精羅。


那時候羅馬都成底特律了,誰還願意回去那個貧民窟?

再說了,金角灣的新羅馬,眾城之女皇,匯聚兩海三洲財富,它不香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