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微信公號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11月28日消息,近日,江蘇南京江北新區邀請市民參與「南京市高質量發展成果的滿意度調查」時,被指引導羣眾回答「滿意」而不讓人模糊回答,受到眾多網友質疑。

此前中國之聲曾報導,河南洛陽某街道在社區拉出橫幅,稱接到調查電話時,請市民說「好」、說「滿意」。這樣的所謂「標準答案」會不會使調查變成形式主義?如何使滿意度調查不再只是表面文章?

官方:無誘導意圖,

只是宣傳措施不嚴謹

近日,不少江蘇南京市民都接到了一條簡訊,簡訊內容寫到: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市作風辦)將於近期開展電話調查。如您願意參加,請回復「是」,成為調查候選人。

南京滿意度調查負責諮詢的工作人員:您如果願意參加,就按照簡訊提示回復一下,可能隨機抽取到您的電話。如果抽取到了,會有測評員在電話中對您進行一個問卷調查,主要關於南京市民的生活滿意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公共服務、交通出行、社會治安等等,這個簡訊就是徵求意願,看您是否願意參加。

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11月24日發文宣傳滿意度調查,其中提到,「『滿意』是您對江北新區最美的稱讚!」「請不要使用『說不清』、『不瞭解』、『還行』、『還好』等模糊語言回答!」有網友質疑,滿意度調查為何還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當地政府是否有「引導滿意度造假」的嫌疑?

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負責發動市民參與上述滿意度調查的南京江北新區黨羣工作部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南京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委託第三方,隨機對各區的高質量發展成果滿意度進行評議已開展了幾年。從往年的情況來看,很多人不太清楚有這回事,參與度也不高。所以,江北新區黨羣工作部就調查問卷的流程做了宣傳,但並不是要求市民一定要回復「滿意」,絕無誘導的意圖,只是宣傳措施上不嚴謹。

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希望市民實事求是反映問題,幫助各項工作更好地開展。「就根據實際情況、基於每個人的感受來填。」

誘導滿意度調查並非個例

中國之聲記者瞭解到,這樣的案例並非個例。

12340熱線是全國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專用號碼,近日,河南洛陽老城區西南隅街道,為宣傳12340社情民意調查熱線,在社區掛出橫幅,上面寫著:您接到0371-12340電話時,請回答「我知道!我滿意!好!」。

西南隅街道某社區負責人解釋稱,橫幅已經撤下。掛橫幅宣傳滿意度調查的原因,是不少羣眾反映,總接到不少垃圾電話、騷擾電話,所以一遇到陌生號碼就不接。橫幅的內容上沒有經過慎重的考慮,沒想到會引髮網絡熱議。「沒有要求說『滿意』,說『好』,不過是為了宣傳,馬上要做調查,讓大家知道12340電話就行。掛橫幅主要就是強調,看到這個電話請配合答題。」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等調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董芬介紹,如果接聽到12340的電話,會有類似這樣的問題:在目前的社會治安環境下(指居住地本區/縣/市的社會治安狀況),您感覺安全嗎?您認為當地(居住地本區/縣/市)存在哪些社會治安問題?居住地附近夜間單獨出行,您擔心自己的財產或者人身安全嗎?等等。大多數問題會以多選或單選的形式出現。進行滿意度調查並不只是「表面文章」,經過對調查數據的整理,市民的意見會反饋給相關部門,並針對性地進行整改。

董芬:2019年我們收集到3萬多個樣本,形成了4份季度報告,最後有2000多個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我們會分類送給各個區、職能部門,根據問題的情況進行整改。

滿意度調查能否反映真實的社情民意?某調查問卷第三方機構負責人介紹,目前收集整理的環節已經較為成熟,有相應技術保證。「這是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訪問人員都是沒有任何引導,完全客觀真實地進行填寫,電話訪問都有專門的監督;現場問卷填寫也會分配督導進行現場監督的。」

專家:調動羣眾主動性

需要合適的方式方法

統計學專家汪同三表示,目前電話調查仍是較為普遍的方式,儘可能調動更多的人參與調查,才能儘可能地減少誤差。

汪同三:電話調查是一個國際通行的調查方式,任何一種調查方式都會出現誤差,電話調查的方式肯定也會出現誤差。比較簡單的回答或者『不是』這樣的回答,它的準確性還高一點。總之,樣本越大,準確性越高。

不過,真正影響滿意度調查準確性的因素,並不僅僅來自於調查手段和統計方法。北京大學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祕書長王豐斌表示,調動羣眾參加調查的主動性,需要合適的方式方法,更需要全過程的開放透明,形成有效監督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制度設計。

王豐斌:我覺得也反映了大家對行政管理的滿意度調查,這是一個整體性長期積累下來的情緒。人民羣眾滿意度調查,在很多地方就是走走形式,走走過場,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不是為了結果評價來請大家點讚,而是過程中就要有開放性和參與感,沒有了解和透明度,讓大家怎麼去評價和打分?真正將滿意度調查變成有效促進監督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制度設計,這纔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本期編輯 常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