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个人来北京 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城市 个人想法


北京人,女,20岁,211。无车无房,同厌恶北京。

0几年房价便宜的时候父母本想买房,但母亲却猝然得了重病,只得放弃(手头总得留点钱兜个底啊)。16年后母亲身体逐渐好转,而父亲却在此时得了尿毒症。现在家中还算有一点小钱,我只愿送走父母后找个环境尚可的二线城市安身。

我肤浅的大脑难以理解为何房价会如此。房屋只是一个容身之所,而现在却成了许多人一辈子也挣不得的梦影,成了几代人的煎熬,成了「性命」的一部分。

是什么撑起了北京?是那些手头拥有两套乃至更多房产的「东家」吗?不是,北京新鲜的血液是一批批从四面八方而来,怀揣著梦与勇气的勃勃青年。而如此房价,也必然会使大好人才流失。不要说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想来北京的人已挤破脑袋。我,一个北京土著(恐怕也没资格这么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有北京户口,也算受到过一定高等教育(当然在知乎不入流)现在都一心只想逃离。这样的城市谈什么发展?只怕进步空间只会越来越小,而阶级固化更会不断且迅速加剧。

今日母亲又在看房价,50出头的人,摘了近视镜,瞪著眼睛费力研究一切条条框框,最终确定了因为我的年龄问题,没有可能购买共有产权房。(如果不是她又研究买房的问题刺激了我,我也不会大晚上在这发牢骚)一个人,年纪越大,越想踏踏实实找个容身之处。但北京又哪是我们全家立命的所在?疫情期间舍友们在腾讯会议视频学习,唯有我不敢开摄像头。因为没有独立的书房。我记事起和父母一起睡,年纪稍长,就和母亲睡一张床,直至现在。身侧母亲已有鼾声,而我却愈加清醒。

一步错,步步错。时耶?命耶?而我们全家又怎么错了?我肤浅的大脑想不明白,只是潜意识里想要离开这座城市。

北京好比一只巨兽,离得远的人只望见其油光水亮的皮毛,妄图搏得一二。及至靠近,被猝然吞入,却还要感激巨兽在吞吃过程中因喘息与换气而稍有的,一时半刻的停顿!


1.没啥好吃的。没错,你可以给我一个美食宝典,但是为了吃一口好的来回奔袭三四个小时,一个月一两次还行,多了不是太愿意。(本人从小在南方三五步就是美食的城市长大,原谅我对便捷美食的惦念,这条放第一)

2.房子。这个我想不必说了,逼死人了。别说我们这些新北京人(也就因各种原因有个户口的),不少土著也住得很困难,被强大的经济手段赶到郊区的故事不要太多。对,还有那么多落不了户的北漂。对很多人,房子只是一个梦。

3.交通。这是大城市的通病,也不必多说,早起出门带来的睡眠不足,出行的时间成本,堵车的易怒指数。我很怀念出差时路过的四线城市,城里随意打车,极低的打车费用很快就能到目的地。北京,走出小区都要十分钟吧。

4.医疗。大医院你要跟全国涌来的疑难杂症患者一起排队。中型医院你要和二千万北京人民一起排队。打地铺排号这种奇观不知还有几个城市可以见到。

4.教育。都说北京上学容易,真容易吗?首先是学区房这座喜马拉雅。然后是海淀高知、顺义全职妈妈的竞争力。然后我想提醒大家,450分上国家级重点大学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尤其是2008年后,北京人口飙升,不久的将来,北京的高考压力很可能会赶超江苏山东,毕竟指标总量扩大远远跟不上人口提升。

5.生活气息匮乏。去南方城市看看,沿街都是小店,小区周围各种便利设施。在南方,那是烟火气,在北京,这叫穿墙打洞,是要被取缔的。本人住在西边,比东边更荒凉,住久了出门会带瓶水,有次探亲时习惯性把瓶装水揣兜里,我爸问我是不是担心街上买东西不卫生,想了一下才明白是给北京训练出来的。

6.人情冷漠。虽然北京大爷大妈热情全国闻名,可是北京的小哥哥小姐姐呢?更多都是行色匆忙的过客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从哪儿来的大家也都知道吧。就算同学好友,约个饭都要考虑再三,时间成本是否值当,跨区见面是否方便,于是造就了很多同城多年难得一见的故交。

还有一些比较影响个人感受的原因,比如办事特别讲规矩不够灵活、夜生活单调乏味、风沙灰尘大,河流湖泊不算多,周边可玩耍的自然景观少,等等。

北京也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比如收入更高、机会更多、历史悠久、文化生活丰富、可以见世面云云。这些也都不否认。生活总是要取舍的嘛。

当然,你可以说不喜欢就滚呀,其实我也很想滚,就是人到中年为生活所迫,被工作栓死了(北京机会多这个好处可能有个年龄窗口)没办法,只能默默忍耐,希望晚点办个内退啥的离开吧。


如果时间能倒退30年,北京还是蛮有生活气息的,那时西四路口还开著杭州来的奎园馆,路过还能吃碗南方的 ,四环为了亚运会才刚开始建,城市规模很小,也没有堵车这一说。可是以后越来越变得像一个吸金的怪兽发展得太庞大的,早已超出了一个城市的容纳能力。生活化变得商业化了,当然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生活气息。

不宜居也是正常的。


主要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这里的繁华,这里只会把大部分人像花生米一样,榨干了油丢弃掉,这里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空洞的明天


同感,可能是缺乏归属感吧。

身边也有很多北京人,虽然是北京人,却对北京没有丝毫归属感。

胡同里下棋的大爷,他对北京有归属感么?

他能活动的就那点地方,进个商场可能就啥都看不明白,还要接到各种诈骗电话。

开著出租的司机,他对北京有归属感么?

他只有侃不完的故事,因为他见证了太多悲伤。

三点一线的学生,他对北京有归属感么?

他只是流水中的一滴,毕业后要么与北京无缘,要么加入挣扎的行列。

奔忙送餐的外卖员,他对北京有归属感么?

他只有他那破电驴,和挡著他送餐的复杂交通。

高楼大厦里工作的白领,他对北京有归属感么?

他只有高昂的房贷,孩子的上学钱,和无尽的996。

我们都不是浪,无论前浪后浪。

我们只是托起海浪的泥沙罢了,海风与阳光从不属于我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