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總結有三大要素,分別是眼界、心量、智慧。

如果有興趣,可以繼續往下看。

先從格局談起。

格局這個概念,近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說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內在格局的重要性,它與人的層次和價值密切相關。那麼,什麼是格局?字典裏解釋為:結構和格式。做過建築的人對這個詞應該更有感受,所有建築的基礎都是先佈局搭建結構,然後再添磚加瓦,最後呈現完整的房子。建築結構搭建多大,房子最後就呈現多大。這個詞放到人身上也一樣,內在格局多大,人的層次和價值就多高。

不同的內在格局引領我們進入不同的世界,而內在格局越大,看到的世界越大,人生體驗也越豐富。那麼,我們如何提升自己的內在格局呢?我認為需要從眼界、心量和智慧三個方面入手。

| 眼界 |

世界其實很大,而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自己關心的一部分。

所以,要提升自己的內在格局,走出自己固有的心理圈子,去開闊眼界是很有必要的。閱讀、旅行、廣結益友都是開闊眼界的方式,用開放的心去接納新事物,我們會看到更多元精彩的世界。

| 心量 |

心量是一個人內心能包融承受的程度,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在說人的心量大。

心量大的人往往有自己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不願在小事上計較和糾結。

成大事者,必不拘小節。心量越大,格局就越大,能包融的事物就越多,主要精力和能量就能集中於更重要的事情上。佛家強調「放下」,就是讓我們不要對小事物過於執著。

要提升格局,就不要在小事上再斤斤計較,計較小事傷神分心,還得不償失,應該集中自己的精力和能量,放在更高的目標上面。

| 智慧 |

有智慧的人往往能透過表相看到事物的本質,能歸繁入簡,不易受到各種假相的迷惑。他們能更透徹地看到事物、生命乃至宇宙的運行規律,並依循規律行事。

人生就是一場修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學習成長,不斷開啟智慧。而對事物進行觀察、思考與總結,就是我們開啟智慧的重要方式。要養成看事物往深多看一層的習慣,不要只看到事物的表相;要有自己清醒獨立的個人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丟失自我判斷。

我們的智慧開啟得越多,內在格局就越大,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更透徹。

| 小結 |

眼界、心量、智慧,這三個方面提升之後,我們的內在格局自然就放大了,能看見的世界也就更開闊。當我們不再固步自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們就邁向了更大的世界。

以上。


不體會痛苦,你就無法瞭解痛苦,也無法完成蛻變,有句話說的好,就是不經打擊永天真。就算你讀再多的書,書中所描述的世界對你來說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它不會對你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中國古代的先賢們一再的強調知行合一,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你需要的不是在這裡提問什麼,而是應當去做點什麼。


我覺得,光說什麼多讀書什麼的沒什麼含義。

讀在多的書,只是讀,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那也是徒勞的。

我覺得,最為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思考問題,就如數學一樣;直接一個答案是沒有意義的。為什麼會形成這個答案?這個答案還是涉及什麼?

比如民主,什麼是民主?是西方定義的民主嗎?就是多黨制,可以公投,市場經濟嗎?

而不是一個直接性的定義。

世界是由矛盾組成,即沒有絕對的真相和真理,都會帶上個人色彩和其他因素,那麼就需要自己去分辨和判斷。

人的身體固然不能無限制的自由,但思想卻可以。

最後推薦入門殿堂級課程。

哈佛公開課,當年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

http://163.lu/UoFyT0


有人可能會告訴你多讀書或者多 ,出去走走,沒錯這些都很重要,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忍耐痛苦的能力。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真正的提升,首要是準確判斷自己的優勢、劣質。

對於優勢,你要利用優勢在你周圍的重重阻礙中鑽出一條路來。

對於劣勢,你可以在合作中彌補,藉助外力對沖抵消,或懂得弱化隱去它們。這是中下策。

上策是通過借力打力等方式,靈活將劣勢轉化成優勢或其他正向力量。

以上,需要極高的悟性,或在意識清晰客觀且有經驗者的指導下進行。

脫離以上個性化細節部分,這裡說個小做法:

如果你要練內在,就掩蓋住所有外在的幹擾。

你所有的外表優勢、物質金錢優勢、所有的天賦機巧,用都不要用,想也不要想。

當然,對於外在物質,要注意日常維護保持與積累。保持自然增長即可,不要投入大量精力。

過程中,你釋放的外在部分,不可高於你的內力。

壓抑外在加成。直到,你的內力讓你滿意,或再也提升不上去為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