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

習慣了熱帶氣候的人很難適應歐洲那種冬半年幾乎沒太陽的日子。

一個人出生在哪裡,就會很直接的把那裡當成家。這也是為什麼澳門特別行政區有一些土生葡人也入了中國籍一樣。

曾經在俄國葉卡捷琳娜女王時期,為了增加人口,用財政手段吸收了一批德意志人去伏爾加河流域經營種植園,後來因為德國二戰的原因,這些人被趕回了德國。

他們雖然是德意志人,但很多人不會德語,同時認同自己的德意志和俄羅斯身份,德國政府還需要額外開設語言課幫助他們回歸祖國。但這是在德國急需大量勞動力的基礎上。

殖民非洲的法國,殖民南美的西、葡,現在都不是經濟強勢國家,法國好一點,還在和德國一起撐著歐盟的門面,西葡本國人都去北方找工作了,哪有地方來收容流落在外的「國人」呢。

更何況即使在非洲、南美當地,白人也是處於中上層社會的,沒有必要拋棄資產回到母國。

以上是個人的幾點看法。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啊~黑人上台之後,南非白人移民走了100多萬,辛巴威白人移民走了20多萬。

而且這裡還有個問題,到底哪些算白人,哪些不算白人?我之所以只列舉南非和辛巴威的數據,是因為這兩個例子裡面的移民主力是英裔/德裔,算是比較沒爭議的白人(其實也有爭議)。但其他移民跑路的,比如阿菲利康人、猶太人、各種拉丁裔、各種混血……這些是不是白人,或者有多大部分可以視作白人,誰都說不清楚~

畢竟"白人"這個概念本身就很模糊,美標英標南非標都不一樣。比如要是按one-drop rule的美標來評判的話,只怕整個拉丁美洲除了福克蘭群島以外就沒幾個白人,畢竟拉丁裔本身的柏柏爾人血統沒誰洗得乾淨;而要是按照南非標拿著比色卡跟捲尺去測皮膚色度和頭髮捲曲度的話,那就連很多土生土長的純血redhead都當不了白人了……


回歐洲,頂多算個中產

在殖民地,是個土皇帝

我要在印度有一萬多畝地我也不願意回去


他們在殖民地的地位要遠遠高於在所謂的祖國,大部分估計就乾脆留下來了唄~


東南亞國家獨立了當地的華人為什麼不回中國?

當然不只是因為當時的中國窮。

第一代移民從原來的國家移民到當地,對原來故鄉的感情和他們在當地出生的後代對原來國家的感情並不一樣。北美殖民地第一代移民認為殖民地服從英王的統治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但是到了他們的後代成年,就認為這政府不可容忍。歐洲殖民者自從大航海時代就在全世界殖民,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白人早就已經把當地當成了自己的家鄉,歐洲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遙遠的祖籍地。就像我父親的祖先是從山西移民的,但我並不會對山西有什麼故鄉情節。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先問有沒有吧?白人還不夠慘?非洲與南美洲國家獨立。在民族運動激烈的地方,都是往死里趕啊。特別是阿爾及利亞與東非,海地。回去要有人接收。南非的白人荷蘭都不接收。。慘。京巴不韋的白人約等於引頸待戮。當然南美洲有一點不同的原因就是他們獨立的時候,不過是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接管西班牙外派官員的政權而已。這意味著他們是歐洲本土的敵人。跟美國誕生於英國一樣。是表親關係。而非洲的人口機構,似乎只有南非白人接管英國殖民政權。其它的白人都丟了政權。只抱住了產權,沒有政權保護的產權能有什麼用?不過是一輪又一輪的欺詐勒索對象而已。時間久了,更加凋零了。


在那些被殖民的國家,因為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殖民,對這些國家不完全是負面的影響。可以說好多國家如果沒有殖民者,可能一直是蠻荒之地,難以接觸到文明開化,不會有現代化。殖民者在開發掠奪一片區域的時候,也需要建設一定的基礎設施和培養一批人才,就如非洲印度在殖民地時期修的鐵路、公路、港口、學校、醫院和城市。殖民者當然也不會錯過留種的機會,特別是葡西的,慢慢地,殖民地與宗主國不會全部都是相互反感,反倒相愛相殺,結下了親緣。再說,那些當年想到各方面條件都很差的殖民地生活打拚的,大部分是本來就在國內混的不如意的底層,如獨立後能繼續待下去,他們未必回去會更好,所以在那些民族主義浪潮沒有那麼兇猛的國家,留下來的白種人會比較多.


因為後代在非洲和南美洲土生土長,早已對歐洲沒有任何感情,更不會認為歐洲國家是他們的「故土」和「家鄉」。

你都沒在這個地方生活過,你怎麼會認為這是你的「家」呢?


說的好像可以隨便回去似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