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蘋果手機有特殊的營銷策略嗎?


躺著就能賺錢為啥要坐起來


這還用問!

只能用安卓快充的用戶,全部都是為生活疲於奔命的基層職員、為服務羣眾忙得要死的基層公務員、患得患失如履薄冰的中小企業主,一份時間恨不得掰成兩份用。

蘋果手機電池容量小已經忍它很久,充50%還要30分鐘這就不能忍了。

有科學報告指出風水學就是指磁場、電場、聲場等物理因素對人的影響。

那些被快速充進來的電量都是勞碌命,用著勞碌的電,當然就變成勞碌的人咯,還不一定賺到錢。

相反,能用得上蘋果12的高端人士,每天的工作都是與各路豪傑談笑風生、每天下午茶、健身房中度過。

慢生活纔是有品質的生活、慢充電纔是有品質的充電。

同樣是電廠出來的電,在進入到不同功率充電器的瞬間,才會知道這輩子是用在基層小職員為生活卑躬屈膝的哀嚎中,還是高端人士綿言細語的通話中度過。

最後,是男人都知道,快,絕不是厲害,但慢,一定牛比。

發自Honor 30 Pro+


因為IPHONE哪怕用5W,也是機型年度銷量冠軍

因為IPHONE哪怕用5W,也是機型年度銷量冠軍

因為IPHONE哪怕用5W,也是機型年度銷量冠軍

就這麼簡單,

扯什麼其他的都是虛的。

資本的存在意義就是增值,反正都能賣脫銷,加這個成本幹嗎?

20W的充電一樣賣脫銷,

我是庫克我也不上快充

憑什麼上?

反正你們一樣排隊買,我如果是庫克,我不僅不上快充,還要繼續縮減電池,甚至準備去掉充電器逼你們花錢再買一個,甚至還要把便宜版本的顏色質感做的比貴的垃圾來營造機型階級

什麼?庫克已經做了?

那-沒-事-了


任何決策都要從兩面考慮:我為什麼要這麼幹?我為什麼不這麼幹。

第一部分,找不到任何這麼乾的理由,反正不怕賣不動。

不怕賣不動就是這麼任性,今年乾脆不配充電器了,銷售仍然好過以往,這和安卓世界殺得你死我活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部分,我為什麼不這麼幹。

我還是傾向於認為蘋果如此決策,主要不是出於錢的考慮,而是慫。

iPhone可以說是現在蘋果唯一賺得動的硬體產品線,其他比如Mac、iPad都已經進入瓶頸期甚至開始衰退,這樣看來iPhone求穩就尤其重要。

快充最大的技術門檻,其實並不是充電器和線,而是電池的安全可靠長壽。手機的充電控制晶元如何優化充電的電壓電流和溫度,保證電池吸收電能而不會局部過飽和產生次級反應,進而損害電池壽命,甚至發生急性失控產生安全問題纔是最主要的。

相比之下,充電電路如何高效轉化電流、開關導通減少發熱,充電器和數據線如何協商功率,都是小問題。

蘋果的訂閱轉型,從目前看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遊戲和影視訂閱,活躍度一般。

而且從目前形勢來看,幾年內,這類服務是沒有任何入華的希望的。

所以在蘋果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仍然只能靠賣手機和app store抽水的方法,保持營收。

而且蘋果前面翻車的三星,現在在國內有多慘,蘋果乃至大家都看在眼裡。

所以蘋果只要不是地位受到挑戰,就不可能和一眾友商比快充參數。現在只要保證有快充,且性能滿足一半一半(半小時內充滿一半),我就看不出他們在決策時,有任何動力超過阻力的可能。


大概率是兩個原因:

1、蘋果快充用的是公版協議,PD和QC3.0,PD倒是能支持百瓦的功率,but QC3.0隻有36w max

2、lightning口的限制,lightning口沒有明確數據但據傳只有36w max。

綜上,蘋果鎖定了9V3A這一檔,也就是18-20w的功率作為他們家手機的快充功率

而且當充電功率提升後,線材啥的也會隨之要變化,甚至得用到專有的線材。安卓的那些一個比一個生猛的高功率充電,大多用的是專用協議,必須搭配專用充電頭甚至線材,如果你去外面隨便抓一根type-c線,同樣是20w左右的充電功率罷了


先不談蘋果20W的垃圾充電,我想問這張口就來的安卓普遍120W這結論是哪來的?

實事求是小學老師沒教過嗎?


補充一個小點:120W快充需要雙電芯串聯,而在相同的空間,雙電芯串聯會比單電芯有更低的電池容量,而且就算是相同容量下,雙電芯的續航也不如單電芯(譬如1+8P的續航和1+8T差不多,但前者可是2K屏)

iPhone的電池本來就足夠小了,真要上120W,電池容量再縮小一點,雙電芯再折損一點,續航就徹底崩了。


說實話,就目前iPhone12系列的續航和發熱情況來看。。。

我覺得蘋果想上120hz和120w根本不可能。


沒那麼玄乎,就單純的喫老本加微創新就能瘋狂掙錢,牙膏要慢慢擠,一不小心擠爆了怎麼辦?蘋果這幾年手機這一塊最大的一次「革新」叫faceID,反正這玩意兒暫時也就那樣吧,而且那是2017年的事兒了,現在2020年快過完了。

其實在中國大家已經被中國殘酷的手機市場慣壞了,一兩千就能用,兩三千夠用,四五千用挺好,蘋果在中國在生態和逼格有優勢的情況下,也不得不把iphone11放到5000檔貼身肉搏了,一片血海……

但是在廣大的海外市場,真的iphone和三星在小米華為搶佔印度和歐洲市場之前是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哦……傳音……),反正錢,不耽誤掙,牙膏,要慢慢擠,是在被中國那幫傢伙逼急了在拿出個早就準備好的項目來就行了,會有大批韭菜幫忙改變世界的。

所以說蘋果這些年不思進取那真不是冤枉他,該。


就在剛才,加班發版本的時候,我同事走過來問我借充電器:他的iPhone8沒電了。

我拔了我的20w+c2l線給他,過了半個多小時,他興沖沖的過來說你這個線太神奇了,居然一下子就把我的蘋果充滿了!快,鏈接給我我也買一個。(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貼anker了,但很顯然ZMI性價比高太多了,anker那價格都快能買Gan65w了)

交談後才知道,原來他的iPhone8用了3年的5V1A,關鍵是沒覺得有什麼不方便。當然我想他用了20w以後,應該是【回不去了】。

ZMI紫米蘋果PD單USB-C口充電器20W快充頭適用iphone12/京東¥ 39.00去購買?

看到這裡,我知道有人又要說iPhone用戶有信仰,就這,還堅持要買蘋果撐門面裝X?

但事實是這位同事是我們中心副總經理,一年收入能全款南京買套房那種。

手機對他來說只是個工具,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換,人家可能認為時間應該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就像我也不會去關注我侄子的文具盒究竟是20塊錢的還是500塊錢的,抗摔抗扭性如何一樣。


當然也不是說iPhone用戶高貴。

而是蘋果很清楚自己用戶羣體對這些參數瞭解和接受程度,你們中的大部分人連我產品支持了20WPD都不知道,還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但是習慣了iOS下不了船,那我牙膏當然慢慢擠啦?

如果把充電提到65w能讓iPhone銷量提升20%,你信不信庫克求爺爺告奶奶也要搞定供應鏈把充電功率懟上去。

這個換成別的資本家也不例外,都是利益。


20w快充?20w快充怎麼了?我用20w快充2800的電池,60的低刷屏半年就能賣三千萬臺以上,你120w4800的電池120的高刷行麼?

庫克如是說。

哦對了,我還賣的比你貴。


我們要明白的是,快充對於蘋果來說不是技術上的問題,僅僅是產品策略上的問題。

120瓦蘋果能不能做到不好說,但肯定可以做到比20瓦更快。那蘋果為什麼不願意做更快?

沒有別的理由,真的純粹是擠牙膏。

為什麼蘋果敢這樣擠牙膏?

因為消費者真的願意買。

但我們不能以一款產品的銷量,以消費者願意買就認為消費者不在乎快充。說什麼消費者不在乎的純屬洗地。

只能說明消費者因為產品的別的原因,或者說產品的綜合素質而忍受了這個缺點。

就像你跟你老婆結婚了,能說明你老婆是完美無瑕的嗎?

像以前,三星的巔峯時期,全球市場份額有百分之三十以上,銷量三億多,排名全球第一。而那時候的三星手機,普遍性的機身使用塑料材質,而當時的幾大品牌,索尼是玻璃,蘋果和HTC則是金屬機身。

那我們能以三星銷量第一就說消費者更喜歡塑料材質嗎?

回到這個話題來,評價一個蘋果用戶是否在乎快充的方式,理應是:

有兩款蘋果手機,這兩款手機一款20瓦慢充,另一款50 60甚至120瓦快充,然後別的方面全部都一樣。然後看看究竟是選慢充手機的多,還是選快充手機的更多。

綜上,對於蘋果而言,慢充不是技術性問題,而是產品策略問題; 對於用戶而言,你說忍受了慢充可以接受,但非說不在乎快充,快充沒鳥用,甚至把慢充包裝成優點,洗地姿勢就太不雅觀了。

更奇葩的還有能像不送充電器一樣扯到環保,再感慨一番蘋果公司偉大的,那真的就太搞笑了。


普遍 120W 快充... 現在老傳統都沒了麼,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Android 現在有 120W 的是小米、OPPO 兩家(可能還有其它的?),而且只有少數機型支持,就這樣咋就成了普遍都是 120W 快充?

當然,如果是說 Android 的快充功率現在超過蘋果很多的話,這個結論還算準確。

有很多角度的解析,比如壟斷啊、技術牛逼啊之類的,我只想說說市場競爭環境,僅代表個人看法,說的一定有不對的地方,請輕噴。

Android 的系統是個開源系統,所以很多廠家都可以做,大家都需要找到自己競爭優勢的部分,比如小米打性價比,華為打拍照,OV 打快充和拍照(其實優勢之一是渠道),這是一個藍海。

藍海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有個東西你顯著比別人差,那你很容就被人認為不行,所以在 Android 的市場上,大家做快充,你就得跟著做,不做就捱打。

在 iPhone 上,蘋果在自己相對封閉和壟斷的系統上,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比如在 iPhone X 的時候可以把重心放在 FaceID 上,在 11 時候放在攝像上,12 的時候加上 5G,這個只要每一代不落後於上一代,且有在行業領先的部分,大家就相對能接受,而不用被迫被市場逼著上 120W 快充、120Hz 高刷...

20W 在蘋果來說算快充,5 分鐘充 50% 很爽,但 30 分鐘充 50% 也在 90% 以上的場景夠用了,因此,蘋果在快充上雖然很慢,也仍然能被大家接受。蘋果的 iOS 系統為蘋果構建了一個深深的護城河,從而讓蘋果有更大的可掌控的空間用自己的節奏去做產品。

(完)


超級快充主要中國品牌在推。

所以這個問題的正確洗地方式是:

中國人內卷太嚴重,充個電都要爭分奪秒比誰快。

人家外國人是享受生活不內卷,慢慢悠悠恰好是人家愜意生活的常態。


你以為這是一個產品力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品牌產品綜合認知問題。因為現實世界是基於商業的邏輯、市場的邏輯,而不是數碼產品自身的邏輯

  • 蘋果的機器能賣的出去,iPhone起步價就五千多塊錢但是每年依然有上億部的銷量
  • 華為的機器,看上去Mate/P系列是平平甚至很多數碼圈人士認為不值一提,但是銷量全生命週期都可以達千萬級別;
  • iPhone Pro Max系列在提價之後,起步價就接近萬元,幾乎接近奢侈品,開售之後仍然有百萬預約,部分渠道甚至賣斷貨

根本原因就在於,蘋果整體的品牌認知,包括他作為智能手機開創者的巨大光環帶來的信仰加成是無可比擬的。

Apple iPhone 12 Pro Max (A2412) 128GB 海藍色 支持京東¥ 9299.00去購買?

回想起那句話沒有?『單一原件不影響整體使用體驗』,換到這裡就是『單一特性不會影響整體產品與品牌力』

說實話,你這裡說的快充問題,其實屬於一個『癢點』,算不上用戶感知特彆強大的地方,也不會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

蘋果上面是這個道理,華為也相似。

現在華為的手機沒啥貨了,說一些話也就相對來說沒有顧忌,利益無關了。華為銷量逐步上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重視真實的銷售渠道反饋的用戶需求,這些都是用戶用錢投票的結果。

所以實際上華為手機的旗艦系列,在信號、續航、手感、拍照方面表現較好,這些不用否認,其實就是用戶最關心的點。

用銷量和銷售作為產品規劃的依據,最後的結果也是更好的。

放到筆記本電腦上面,聯想也是同樣的道理,用小新Pro13證明瞭性能、屏幕兩大亮點是用戶迫切關心的點; Pro 13年銷量百萬的證明之後,再繼續去推小新Pro14、YOGA 14s 2021,也就順理成章。

聯想(Lenovo)YOGA 14s英特爾EVO平臺 2021款全面屏超輕京東¥ 6199.00去購買?

至於有些人黑的『小新Pro13做工差』,那其實只是小朋友的自我遊戲而已,絲毫影響不了銷量。小新Pro13的『年度真香』的口碑,無論在購買力人羣還是廣大的普通消費者認知當中,都是已經牢固建立的。

看看618和雙十一的銷售表現,接近屠榜的水平了。


首先,「普遍」一詞就扯犢子,目前只有iqoo 5 pro和小米10至尊紀念版兩個機型支持120w快充,其中小米的120w還是峯值功率過分保守、ui充電嚴重的實驗室級別的產物。

那換一個說法,安卓百分之99的機型快充功率大於等於18w,旗艦機型更是全部大於等於30w,為什麼蘋果在新iPhone12上仍停留在在18-20w?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蘋果的產品設計思路主要還是在簡約。用母公司老羅的一個技術來說,叫做「一步」。說白了,蘋果的思路是,我替用戶做好選擇,用戶可以什麼都不想,要什麼來什麼,這就是蘋果的風格。這種簡約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AirPods現在可以在設備間自由切換,安卓也可以自由切換,但是需要手動操作,蘋果的自動切換,則是自動識別聲音的來源,手機來電話了,耳機自動從iPad回到手機上,不需要任何操作而且響應速度真的超乎想像(華為也可以,不過實際體驗上概率性的失敗,大概是因為早期版本不穩定)。這,就是蘋果的風格,沒有學習成本,人人都會用。

所以蘋果在考慮到新技術的採用時會非常謹慎,如果做不到成本和穩定性實用性的均衡,蘋果是不會採用的。比如120hz高刷新率,蘋果採用的成本偏高,所以iPad pro可以搭載,因為價格夠高了,而且pro的電池足夠大散熱足夠好,就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反觀iPhone,11系列重量太大,12系列為了減重,削弱電池容量,換用oled屏,這兩者加上5G都會導致續航銳減,而iOS出色的動畫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刷新率的差距,所以為了續航(加了120hz估計還沒有我的se2續航長了),120hz就是蘋果認為不重要的選擇。

說完蘋果的風格,那回到充電問題上。快充的首要大問題就是:峯值功率不等於長時功率。比如120w快充,即使是更成熟的vivo,也只有幾分鐘的100w以上的快充時間。而120w、65w等快充,實際上的長時功率都停留在27-35w左右。所以你可以看出,號稱120w的快充,實際穩定功率還是40-50w以下。但這還不是最明顯的問題,即使控制在27w這一檔常見快充,其發熱量仍不容小覷。蘋果還採用的pd協議快充,屬於高壓快充,發熱量都在手機上,不像ov快充低壓大電流發熱量都在充電頭上。而這種峯值功率和發熱量如果放到iPhone上,那下代炸雞就叫boom12了……iPhone的雙層主板本身發熱量就很高,加上充電晶元的熱量,加上電池的熱量,iPhone就得完犢子。

所以就是兩方面因素,客觀因素是快充技術發熱量大,在iPhone散熱差的基礎上會更為明顯,蘋果沒有辦法在手機上做到更快功率下的均衡表現,再者快充實際長時功率帶來的快,蘋果自身風格認為沒有其他升級元素來的重要。再補幾個我個人認為的,就是定位原因,一,iPhone不能超過iPad;二,lighting to c的線據說最大支持30w左右,但是蘋果的30w插頭,實在是太大不方便,而且蘋果還沒開始投用氮化鎵技術


你們比蘋果會做手機麼?

還快充?!成本!懂麼?!讓你們這羣人這麼弄,蘋果早倒閉了!

所以怎麼做?

蘋果不都告訴你們了嗎?減電池啊!

只要電池夠小,我充滿的時間就可以幹翻快充!


回復的朋友提醒我;數算錯了。

回頭一看,果然是算錯了。5000mAH*3.7=18.5WH,不是1.85WH,這樣最終的結果出來就相差很遠了。感謝這位朋友。原回答就不改了,以作警示。

18.5WH,結合轉換效率,按20WH算,70%的容量需要實際充電功率80瓦的充電器充11分鐘左右,這個速度恐怕也算是十分驚人了。

因為快充的參數在耍流氓。

請先確信一點: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增加。

一塊5000mAH的鋰電池,標稱電壓3.7V,充電晶元轉換效率我們算它90%,那麼一塊電池最終充滿需要的電量約2WH。現在有些手機採用兩塊電池,那就4WH好了。無論採用何種充電協議,這個總電量不會變。

由於前期的20-30%一般採用緩衝方式,最後的5-20%採用涓流方式(數值不一定準確,視各廠家採用的標準而定),這兩個階段,哪怕你用一個10W的充電器進行充電,也是足以勝任的,我們就不討論了。

那麼,快充的主要用武之地就在中間這50-70%容量階段了。我們取個最大數,70%,4WH的70%也就是2.8WH,夠多了吧?那麼,充滿這2.8WH需要多大功率的充電器充多久呢?

假定現在我們用一個120W的線充,以標稱最大功率的70%的對這個手機充電,不考慮電池承受能力,因為你既然敢用也覺得應該用120W的充電器來充電,電池必定是可以承受70%這個非常保守的充電電流的。簡單計算可知,充滿2.8WH的電量需要的時間是2分鐘!算上轉換效率,也頂多2.2分鐘。

可是,你見過不到三分鐘從20-30%充到80-90%電量的手機嗎?

既然沒有,那是哪裡出了問題?是不是其實充電總功率遠遠不需要那麼大?

當然,不需要那麼大也不是說就一定是蘋果那種1A頂多2A那麼小。我只是想說,標稱功率巨大無比的快充,最終也不過是一個並無太大價值的噱頭而已。

以上計算,較為粗略,但大概意思是不會錯的。


首先,問題本身就存在兩處明顯錯誤。

一是120W的快充目前也只有小米10至尊和iqoo 5pro上有,能實現20多分鐘充滿。

快充帶來的體驗還是很棒的,畢竟時間就是生命!

能很快地充滿電的話,就不必有電量焦慮了,只要能找到充電口的地方,你就可以在10min內半血復活,20多min就滿血了

小米10 至尊紀念版 雙模5G 驍龍865 12GB+256GB京東¥ 5999.00去購買?

二是20W對於iPhone來說,是快充,不是慢充!

畢竟相比於祖傳的5V1A,20W可是整整提升了4倍啊。

你可能不知道提升4倍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是你未曾體驗過,從5W到20W有多爽,原本用5V1A需要充六七個小時,現在用20W,兩個多小時就能充滿了,那對人類,真的是一種解放。

Anker安克 蘋果快充Nano PD20W充電器18W充電頭 iPhone京東¥ 79.00去購買?

眾所周知,蘋果在全世界送出了10多億的5V1A充電器。

那十多億的5V1A的充電器,還在為廣大iPhone用戶提供「涓涓細流」的無損充電呢。

這也就是iPhone 12取消充電頭的原因:環保,低碳,共建人類美好家園!

因此也可以推測,很多iPhone用戶,還在使用5V1A的充電器,還養成著晚上睡覺前給手機充電的好習慣。

Apple iPhone 12 (A2404) 128GB 綠色 支持移動聯通電京東¥ 6799.00去購買?

iPhone 為啥不上快充呢?是因為快充不環保?還是快充傷電池呢?還是快充人們不需要。

是因為極其優秀的成本控制,以及極其優秀的牙膏戰術。

成本控制優秀是蘋果的優勢和亮點之一,這也是其能夠利益最大化的基石;

在充電上擠牙膏大家也看的出來吧,逐漸提升才更好。

而且有線升級的太快,其實是不利於無線的跟進的,所以蘋果可能會長期保持著有線和無線快充的緩慢升級。

Apple 15W MagSafe iPhone 無線充電器 磁吸充電器 手京東¥ 329.00去購買?

至於安卓,競爭過於激烈,不得不軍備競賽唄。

更快更高更強更美的競技精神,在國內各大安卓廠商之間頻頻上演。

更多可戳~

王之葵託利:決戰雙十一,小米手機/紅米手機什麼值得買?

王之葵託利:決戰雙十一,2020年雙十一華為/榮耀什麼值得買?

王之葵託利:來啦來啦,2020雙十一聯想筆記本什麼值得買?

2020 年雙十一有哪些輕薄本值得買?

雙十一想買Apple Watch,但發現身邊戴華為/榮耀智能手錶的朋友很多,到底選哪個好?


他家的新筆記本的充電器也才30W。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