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問題是愚蠢的問題。只要問就說明在思考

1、中國畫的哲學是什麼?

我想題主說的是那些中國畫以及畫論中核西方不同的那些部分。其實就形式探索來說,中西繪畫有相似之處又各有不同。

我來粗略比較一下:就拿人們一般以為的中國畫的面貌,在古代,中國畫的最高級的題材是山水,而西方繪畫最高級的題材是人和歷史,古希臘時期是理想化的人體,羅馬時期是體現人的精神氣質和特點,中世紀時期是歷史宗教典故,文藝復興重新以希臘和羅馬的傳統,但是主題上依然是神話、宗教、歷史為主。米開朗琪羅就曾經說過,風景繪畫並不是什麼嚴肅的題材,不是一流畫家應該關注的。

範寬《溪山行旅圖》

但是中國並不是這樣的,唐代時期人物繪畫走向成熟,但是到了五代十國乃至兩宋,山水畫逐漸成為了最高級的題材。人的精神境界、人文理想都在這些山水之間若隱若現,以一種更加含蓄悠遠的氣質體現出來。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有一個西方沒有的文人士大夫階層,這些人並非軍事貴族也不是宗教人士,他們是科舉取士的技術官僚和文化傳承者,於是這些人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評判標準,我們不能說西方的更好,也不能說中國的更優,文化沒有劣等和優等,只有面貌的不同。

同時人物繪畫並不是消失了,我們看元代和明代的壁畫依然有大師級的佳作問世,只不過他們已經不是社會有話語權的那個階層,也就是文人階層所喜愛的形式了。

同時凡是文人所喜愛的,在中國的語境下就是「雅」的,喝茶、傢具、欣賞書法、繪畫、盆景、梅蘭竹菊、下棋、音樂,等等等等。我們看文震亨的《長物志》,總結了一整套關於生活中的「雅玩」,俱都是文人所好。

2、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的共通性

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都是繪畫,他們也有很多共同的思考的問題,可見畫家和畫家雖然思維方式不同,他們所面臨的的困局和突破卻有相似之處。

北宋時期的山水畫,氣勢宏大,全景構圖,崇尚對真山真水的描摹,對生活的體現,相對畫 的比較「寫實」,也就是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到了元代,出於對宋代滅亡的反思、自身的政治環境等等因素的影響,開始有些文人追求個性化的表達,對自身文人身份的強調等等,以書入畫。呈現出文人畫逸氣、出世的特點,同時開始追求對畫面本身的形式語言的探索,這和文藝復興後的樣式主義和現代主義對形式的探索,是有相似之處的。

可對比上面範寬的繪畫

3、東西方「繪畫」都要面對的困局

傳統和創新的問題,精英主義和大眾審美,個人創作和社會價值,等等等等。這些問題對中國人和西方人都是存在的。任何一個畫家都希望都能有自己的風格和創新,不但西方畫家是這樣,中國畫家也是這樣的。為什麼齊白石值錢?因為齊白石有所突破有所創新,而不是單純因為他蝦畫的好。

過去,中國繪畫影響了日本,日本影響了西方的現代主義,西方繪畫又影響了近代中國畫家的創作,實際上相互之間的影響早就發生了。

4、那然後呢

如果題主對這個問題有看法,你可以查閱相關的書籍資料,看看日本繪畫如何影響了西方,再看看中國繪畫如何影響了日本,再看看西方繪畫如何影響中國。

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是很複雜很深刻的問題。中國人剛剛看見歐洲人的時候覺得蠻可怕的,現在我們還會覺得這樣嗎?為什麼安哥拉大寶貝兒照著安妮海瑟薇整容?為什麼王者榮耀裏的黃忠、李白都長了一張西方人的臉?


中國畫的哲學就是文人階層的思想體系,五四以後,這個體系就進博物館了,如果指望他推動繪畫發展,得先把老先生從庫房裡面放出來。

至於繪畫藝術能不能發展我真不好說,因為我看到的繪畫作品為了保持純粹的繪畫性,快把自己給砍沒了,估計早晚得跟庫房裡面那位當鄰居去。


不要邀請我回答這麼扯淡的提問,謝謝。


不知道啊,但是對於中國的很多事情,都很特別。更多人專註於技,少部分沉迷於術。

很多時候,我們更喜歡實幹,而不是討論道理。

更多人是從畫而思,所以我覺得哲學推動畫,應該不太科學。


我覺得當代藝術的下一個突破口很可能就在中國畫哲學或者說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結合維度。


以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沒有中國畫的「哲學」這回事,中國只有哲思而無哲學,歷代畫論跟西方文藝理論沒得比,西方藝術理論倒真的是隨處可見其哲學背景。

第二,中國畫的書寫性對廣義繪畫是有一點意義的,但還缺乏理性梳理和邏輯表述。

我個人的一些未公開研究或許是個新嘗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