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念是,孩子可以打,但分情況

1、分性格:有的孩子天性敏感,自尊心強,這種就別打,真會留下陰影,嚴肅教育有效果。但有的孩子粗線條,又頑皮,適當加重懲罰也沒有嚴重後果;

2、分事情:原則性的錯誤,特別是三觀的錯誤,應該重罰,記一輩子也不為過,但調皮搗蛋這種,家長就盡量別衝動了;

3、分場合:大庭廣眾下一定要避免打罵


有的人覺得打一次孩子沒什麼打不了的,孩子做錯了嘛,不打不長記性,要知道,打人是會上癮的,這不誇張,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有幾個人是從小到大隻挨過一次打的。我倒覺得這部分父母還是比較明智,知道反思自己,打了一次就下定決心再不動手。

01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孩子的情緒是很大程度上受大人影響的,大人生氣的時候孩子是很敏感的,能感受的到,當他感受到父母的憤怒甚至要打人的時候,他是極度恐懼的,作為一個心智和行為能力並不成熟的孩子來說,他會根據家長的表現來判斷自己到底是犯了多大的錯,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家長表現出了憤怒甚至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他也覺得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從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自卑就在心理埋下了種子,如果家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罵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做不好事情的,是不優秀的,他就沒有自信了,眼睛裡沒有光芒,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02打孩子難道對家長沒有影響嗎,有的。孩子做錯了事情,正好是一個和他溝通交流,進行教育的一個好的機會。這個時候你沒有跟他正面的溝通,沒有正確的引導,而是選擇打一頓,把與孩子交流,直面內心的紐帶切斷了,孩子會認為家長就會打人,所以下次他不會敞開心扉跟你談話,跟你聊天,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家長覺得,為什麼孩子慢慢大了,就不跟家長講話,放學回來就自己悶在房間。是孩子選擇這樣嗎,是你的打罵逼他不得不選擇獨處,因為孩子覺得,哪句話說不好或做的不好會換來父母的責罵,還不如不說。到了青春期也會更加叛逆。

03孩子做錯了事情,除了打罵我們可以做什麼?

一、了解並尊重孩子。心平氣和的詢問孩子,做錯事情的原因,是不小心為之還是不得已為之,還是故意去這樣做,覺得好玩。詢問原因,也能了解孩子的內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有時站在大人的角度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用孩子的思維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傾聽孩子。我們要給孩子機會表達,允許和鼓勵孩子自由的表達自己,並認真傾聽,讓孩子覺得受到了尊重,以此來調動孩子的內在能動性,可能他說著說著自己就發現自己錯了,都不需要你來說了,他自己發現的錯誤,肯定比你告訴他要來的更深刻。

三、告訴孩子對與錯,與孩子一起承擔後果。了解、尊重、傾聽了孩子之後,最重要的階段,告訴孩子,這件事里,哪些是他做錯的部分,哪些是他做對的部分,有的家長可能有疑問,這件事就是他做錯了,哪裡有做對的部分,你再仔細找找,一定有。一定要告訴他正確的部分,樹立他的信心。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主持人讓一個爸爸講出孩子的優點,爸爸一下愣住了,因為他一直以來,都只是批評孩子,從來沒看到過孩子的優點,哪個孩子沒有優點呢,只是家長,是不是有雙找到孩子優點的眼睛。家長要與孩子一起承擔後果,讓孩子覺得他雖然做錯了,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他不是孤單的一個人承受,爸爸媽媽是他的依靠,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他會很鬱悶、很壓抑,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引導他,消除他鬱悶和壓抑的情緒。

四、為孩子做好榜樣,你不許他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做。這點很重要,你不許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做,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那學來的,父母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美國教育家克萊爾曾說:「如果你自己都不準備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麼。」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義就是成為孩子接受的、愛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業和生活其它方面的成就。

孩子其實是一個弱勢群體,從外形來說,大人比他高大威猛,心理上有些家長認為我是你媽/爸,還管不了你嗎,面對家長的打罵,他是毫無反抗能力的,他既打不過你,也無法像你罵他一樣罵你,因為他覺得你是我媽媽/爸爸呀,所以他不會想到去跟你對抗。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愛你,希望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可以思考一下,這件事真的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了嗎,盡量通過交流溝通、正面引導的方式教會孩子下次應該怎樣去做。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未聽說過反叛背逆,可現在一說打孩子就成了犯罪。可是現在的孩子比過的孩子好嗎?沒有了尊長敬老沒有了敬畏父母沒有了忠孝節義,這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嗎?西方的文化理念來中國水土不服,儘管它登上了統治者寶座,結果卻是把孩子們教的不倫不類不三不四。


憤怒?丟大人臉了唄?臉皮為啥薄知道不?哎哎哎你吃過醬豬心嗎?是不是賊香?豬頭肉也賊香吧?

對啦,臉皮薄是因為心不夠厚。丟動物園裡老虎都不希吃。沒味不香。

再就是弄壞啥東西了,大人心疼了。哎哎哎你是不是總想干處女?是你家的不是你家的都想給她禍禍壞了,你咋想孩子就咋想。一樣一樣滴,可准了。


打的對就只有正面的影響,這是個自我論證的循環


你小時候沒挨過父母打?對你產生什麼影響了?


有很多時候不打不長記性,需要敲打一下,但大多數盡量能動嘴就別動手


不知道會有什麼影響,咱也不是啥教育戰線的工作者,也沒啥數據,每次都是聽或者看媒體上說打孩子的各種壞處。

打孩子吧,對孩子來說肯定是壞處,誰沒事想挨頓打。但是70後一代,確實小時候沒少挨打,也確實沒見過幾個挨打改三觀的。我個人覺得吧(僅僅是覺得,想當然的覺得),這個事兒得看人,有的孩子挨打沒啥,有的孩子挨打可能心裡會留下些什麼。我感覺我周圍的同齡人,對暴力的心理陰影很少很少是來自家長的打(那種家長酗酒無端暴力毆打的不算啊,那種肯定是有很大影響,我理解的題主的意思是教育孩子時的打孩子),而是學生時期的壞學生和社會少年的暴力。

我接觸的人群不多,只有我的同學和同齡的同事,特別是男孩子,基本都挨過家長挺多打,但就目前來說,這些同學同事們絕大多數都是正常三觀的普羅大眾,孝順父母。

我當然不是贊成打孩子,我只是說對我小時候的經驗總結,挨打總要事出有因,配合著說教,基本都是我們做錯事了,父母揍我們,挨了一頓後從此再不敢如此(最起碼一段時間老實了)。

同學裡也有痞子,跟社會人員玩,打架鬥毆啥的,很多這樣的同學,家長是不管他們的,大概就是,只要沒人找到家裡來,家長就不管孩子幹嘛去了,有人找來,先打一頓再說,至於改不改,還跟不跟痞孩子玩,家長就不管了。

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打孩子配合著管教,絕大部分孩子後來是沒有問題的。想想也沒差,那個年代,父母理論知識也沒啥,告訴你這個事兒不能幹,你沒聽,那就打一頓,打一頓多半就記住了這事兒不能幹。

確實很粗暴,但很簡單就解決了。


對待孩子能說的盡量不打,實在不能說該打還得打,因為自己不打,以後社會幫你打的更疼!


孩子是錯的?還是你認為的孩子錯了?有沒有試著把自己的年齡放在他這個時間考慮過?

再說,打也是分輕重,分情況,分原因的了。比如本人,從小挨揍,現在覺著,辛虧小時候挨揍多。。

最後,打都打了,有沒有影響已經不重要了,既然你覺得不該打,該道歉道歉,該溝通溝通,難道你還想著:有影響就溝通溝通補救一下,沒影響就白打?

個人希望,重視孩子的尊嚴,在乎孩子的感受,給予孩子的人權,平等對待。。。而不是害怕後果而在乎,ta是你的孩子,也是一個人,是人就有人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