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地解答矛盾論的內涵?


不知道你糊塗在哪,盲人摸象,一點一點說吧。

如果我們將矛盾理解為相互作用,內部結構關係,那麼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理解一些。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三大基本規律之一,是對立統一規律,也叫矛盾規律。講的是無論在什麼領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內部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這個所謂矛盾,我們可以理解為兩個相反相成的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事物本身。粗略理解,就是原子核與電子之間在正負電荷上的相反性質,引力和斥力之間的對立,以及他們始終不停運動的性質,構成了原子本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作用與反作用是一對相反相成的矛盾。

世界本身是運動的,矛盾本身也是運動的。

事情的性質不是一成不變的。一類事物的性質相對穩定,但是一個事物的性質卻有可能會變化。比如說有一種梨很好喫,這是一類事物的性質。我們摘了一個好喫的梨,這是我們摘到它的時候這個梨的性質。這個梨放了很多天,壞了,就不好喫了。這是放了好多天的這個梨的性質。好喫是梨的性質,不好喫也是梨的性質,這個性質向哪個方向變化,就取決於梨本身的抗病菌能力與病菌的破壞能力對抗的結果。而這個變化,往往需要時間。這就導致我們需要充分注意時間變化的相關性,才能敏銳察覺到矛盾的變化規律。

很多人就是不能明瞭時間的問題,導致他們在判斷中總是出問題。比如說,汪精衛在抗戰時是個漢奸,但是他在清朝時不是漢奸。你不能說,汪精衛在清朝時的心態就充滿了漢奸心理。你只能說,汪精衛在清朝時的一些心理基礎,為後來演變成漢奸提供了可能。同樣的,劉備在後來做了蜀漢皇帝,你不能在平原時還只是公孫瓚部下的部下的時候,就說劉備已經有了帝王之心。司馬懿在後來搞了高平陵事變,你不能說他平定遼東就是為了造反。

量變和質變的規律是十分微妙的。這個微妙就在於這其中有階段性變化。有的人平時就不夠細心,連梨壞沒壞都分不清,你再讓他分辨梨的口感下降到不適合商業銷售但還沒壞的幾個層次,他未必能分得出來。這個時候你只能用很複雜的儀器去測試,告訴他這個糖度不行,他才能理解。可是現實社會中沒有那麼多儀器去展示具體的指標,他就理解不了。

毛澤東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就判斷出德國已經損失了主力。原因是他計算了德國的兵力情況,認識到德國的軍事力量已經走向了枯竭。這就讓他提前幾個月就得出了結論並公開發表了出去。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還有人在問,此戰德國只不過損失了幾十萬人怎麼就無法繼續作戰了。

這就是對量變質變的階段性具有充分的理解和缺乏起碼的理解的兩種人的鮮明對比。

智者見於未萌,愚者暗於既成。聰明人在事情還沒有完全展露就看到了結果,蠢貨等事情都結束很久了還稀里糊塗。

而所謂辯證看問題,理解得人就更少。其實這些都是很連貫的事情。

一件事情的結束就是另外一件事情的開始。甚至一件事情的某個階段性結果就可以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始。

那麼辯證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充分認識到一件事的不同性質發揮的不同影響,並從事件造成的影響來反推事情本身。比如說,為什麼國民黨軍突然漫無目的的大規模開炮?原因一是他們要打光炮彈騰出車輛逃走,二是他們要嚇唬我軍讓我們以為他們要進攻,從而遲滯我們的追擊。所以這個時候我軍要趕緊喫飯、分配路線、準備追擊。事情表面上是敵軍突然對我進行炮擊彷彿要進攻,實際上是敵軍要逃走。有個成語叫困獸猶鬥。敵人突然激烈掙扎,說明他們快死了。

還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前陣子英美國家忽然炒作說中國沒有朋友。然後過了幾天中美貿易戰越打越激烈,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英美國家的盟友都沒有了。這樣反過來一琢磨,事情就很清楚了:

英美炒作中國沒朋友的時候,正是他們梳理自己有多少朋友的時候。而且梳理的結果是,發現英美自己沒朋友。所以,他們才幹脆倒打一耙,先說我們沒朋友,把我們整迷糊,從而掩蓋他們沒朋友的現實。至少,讓我們的反應慢半拍。

這是英美在抖機靈。

但是這個機靈抖得不好,他們一抖機靈,反而讓我們更早知道他們沒朋友了。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站出來跟著美國後面搖旗吶喊的就四個國家。你們當初不是動不動就糾集幾十個十幾個國家組成聯軍的嗎?現在怎麼混成這樣了?

古人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也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也是辯證看問題。從表現看透本質,從熱情看出奸詐。事情的內在性質和表面性質有時是截然不同的。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主次之分,矛盾變化的量變和質變,矛盾變化的表面和本質,這些東西都是很細緻的。在研究的時候,都要注意其中的階段性。

這些東西很細緻,但這個細緻不是說明察秋毫不見輿薪的細緻,而是在觀看平滑曲線時,在平滑的曲線上有一點不平滑就很異常的那種細緻。要納入全局和整體來看。就好像踢球,不要只顧著低頭看球,還要注意抬頭看場上形勢。

在技術上,固然要有各種小範圍激戰的技戰術,一瞬間的腳步移動乃至是否換彈夾的決策都可以決定輸贏生死。但是在整體上,正確的戰略也是具備決定意義的。縱橫家鬼谷子有一篇書,叫做《內楗》。這篇書說的是如何建言獻策以及選擇進退,但是為了說明這個主題,這篇書不得不講到了一個基本的哲學原理:

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

這就是內在邏輯的一致性、一貫性。對立統一規律中所謂「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的性質」、「主要矛盾是矛盾體系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古人這句「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也是一個意思。看起來古人這句話更加簡單,但是說得不夠明白。懂的人會覺得很簡明,不懂的人完全不懂,還不如對立統一規律這三句話更加清晰。

抓住關鍵,抓住主次,很多事情就會很清楚。量變和質變,透過表面看本質,辯證看待問題,都可以做到。

辯證看待問題的最基本要求,是明確問題的定位。毛澤東所謂「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就是在講定位。

建立基準坐標系,這是進行計算的基本出發點。


那我就講講主席自己是如何用矛盾論分析問題的把。

要分析問題,首先得弄懂什麼叫做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段總括性的論述。

什麼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裡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裡就有問題。既有問題,你總得贊成一方面,反對另一方面,你就得把問題提出來。提出問題,首先就要對於問題即矛盾的兩個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調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質是什麼,這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大略的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但是還不能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還須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工作和研究工作,這就是分析的過程。提出問題也要用分析,不然,對著模糊雜亂的一大堆事物的現象,你就不能知道問題即矛盾的所在。這裡所講的分析過程,是指系統的周密的分析過程。常常問題是提出了,但還不能解決,就是因為還沒有暴露事物的內部聯繫,就是因為還沒有經過這種系統的周密的分析過程,因而問題的面貌還不明晰,還不能做綜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決問題。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說,如果是重要的帶指導性質的,總得要提出一個什麼問題,接著加以分析,然後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這樣,就不是形式主義的方法所能濟事。因為這種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不用腦筋的形式主義的方法,在我們黨內很流行,所以必須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學會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去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所辦的事才能辦好,我們的革命事業才能勝利。——《毛選,反對黨八股》

這段話告訴我們幾個信息:

1.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或者說是矛盾的表現形式。日常生活中,我們直接接觸的是表象,也就是問題。比如今天中午喫什麼?其背後就是可以喫的東西很多,而我們只能挑一種或者有限的幾種喫的矛盾;領導為什麼罵我?背後可能就是我們所做工作的結果和領導預期間的矛盾。透過問題的表象,找到矛盾的雙方,是利用矛盾分析法的第一步,也就是上文談到的「提出問題,首先就要對於問題即矛盾的兩個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調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質是什麼,這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

2.調查研究的過程除了對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很重要,同時也是分析矛盾、解決問題的過程。調查研究什麼呢?就是和問題所指向事物相互關聯的各個方面,在前兩周《從疫情到地攤經濟:萬物互聯的世界》這篇文章裏我談到,分析事物的矛盾,必然得去分析事物間的聯繫,因為矛盾本身就是一種聯繫的展現形式。分析之後,還要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

3.最後一句話進行了小結,完整的矛盾分析過程應該包括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四部分,這樣「我們所辦的事才能辦好,我們的革命事業才能勝利。」

上面是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問題的一般理論,現在我們就著《論持久戰》看看主席是如何運用這一理論的。《論持久戰》整體採取的是總分總的結構。亦即在開頭先把主要結論進行了總結,然後再詳細對每一個結論進行論證。

第一到第八段起名問題的提起,是對當時時代背景,一般情況的介紹。我們都知道1937年盧溝橋事變意味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論持久戰》首次出版於1938年,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10個月,華北華東的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全部陷落,局勢看起來並不太妙,我想在1938年,任何一個國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中日戰爭的前途將走向何方?中國會亡國嗎?中國會勝利嗎?如果中國勝利,又將如何勝利?後面幾個問題是第一個問題的應有之義。

在這個問題當中,矛盾著的雙方是誰呢?這是很明顯的,中國和日本。至於誰會勝利這一問題,即使是三歲小孩,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因為無非要麼中國勝,要麼日本勝,所以關鍵不在於做出判斷,而是如何做出判斷的,或者說根據是什麼?主席在闡述自己的根據前,先對另外兩種錯誤的看法,亦即亡國論和速勝論進行了簡短的介紹和批判,並對1937年以前已經發表的關於中日戰爭的看法進行了複述,提出了抗日戰爭能夠勝利,但是隻能通過持久戰勝利的總論點。

第九到第十二段,起名問題的根據。這一部分實際上是一個調查研究的過程,也是對矛盾雙方基本特點進行分析的過程。在分析之後,主席認為中日雙方具有如下基本特點:

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但其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國際形勢又處於不利。中國反是,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比較地弱的,然而正處於進步的時代,其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持持久戰,世界的多數國家是會要援助中國的。

中日雙方的戰爭就是中日雙方這些基本特點的比賽,中日戰爭的「一切東西就都從這裡發生出來」。

第十三段第二十九段,就是綜合上述這些特點,對亡國論、愛國志士的悲觀情緒、速勝論三種情況作了詳細的反駁,指出三種看法都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基本內容如下

第三十到第五十段可以說是文章最精華的部分,分析了為什麼中日戰爭是持久戰以及持久戰的三個階段。首先主席承認敵強我弱,敵是優勢而我是劣勢,但是優勢和劣勢是相對的,敵之優勢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劣勢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擴大。通過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敵雖強,但敵之強將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減殺,不過此時還沒有減殺到足以破壞敵之優勢的必要的程度;我雖弱,但我之弱已為其他有利的因素所補充,不過此時還沒有補充到足以改變我之劣勢的必要的程度。

這導致我們前期會遭遇一定程度的失敗。但情況將會繼續變化,直至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將隨戰爭之延長而發展,必能繼續改變著敵我強弱的原來程度,繼續變化著敵我的優劣形勢。到了新的一定階段時,就將發生強弱程度上和優劣形勢上的大變化,而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這就規定了戰爭必然是持久的,而不能是速決的。

將這一總體過程進行劃分,自然而然就是持久戰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敵之優勢尚未被明顯消殺,中國領土將會大片淪陷,但中國已經展現出明顯的進步,蘇聯開始給予援助,敵人的內部的衰敗因素開始發酵,士氣已開始表現頹靡,財政和經濟已開始表現其竭蹶狀態,人民和士兵的厭戰情緒已開始發生;

第二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在第一階段末尾,由於敵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堅強抵抗,敵人將不得不決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戰略進攻終點,到達此終點以後,即停止其戰略進攻,轉入保守佔領地的階段。第二階段是抗戰的關鍵,敵將儘力鞏固已佔領地區,搜刮中國人民,動搖買辦資產階級政府,我之任務在於發動廣泛的遊擊戰爭,消耗敵人有生力量,號召全國堅決地維持一個統一政府,爭取國際援助。

第三階段,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加強國內團結,依靠國際力量和敵國內部變化的援助,直至將日本打到鴨綠江邊,結束這個戰爭。

三個階段總結起來,便是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日本由優勢到平衡到劣勢,中國由防禦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進攻到保守到退卻——這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

文章到這,已經把中日戰爭的基本邏輯分析完畢了,也就是完成了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三個部分,最後就是如何解決問題了,解決問題分為綱領和具體的措施。綱領側重一些原則性方面的東西,具體的措施則是實打實的方法。文章剩下的部分,除開最後兩段對結論進行升華之外,基本上都在談這兩部分。

以上便是《論持久戰》一文的基本結構,主席完完整整的按照四個部分,給出了運用矛盾分析法的步驟。我在文章開頭就提到了,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實際上,運用矛盾分析法的過程,一定同時運用著唯物辯證法的其他觀點。

聯繫觀點。比如第二十五段中的論述

中日戰爭將改造中日兩國;只要中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就一定能把舊日本化為新日本,把舊中國化為新中國,中日兩國的人和物都將在這次戰爭中和戰爭後獲得改造。我們把抗戰和建國聯繫起來看,是正當的。說日本也能獲得改造,是說日本統治者的侵略戰爭將走到失敗,有引起日本人民革命之可能。日本人民革命勝利之日,就是日本改造之時。這和中國的抗戰密切地聯繫著,這一個前途是應該看到的。

發展觀點。比如第一段中反駁亡國論者的論述。

於是失敗主義的亡國論者跑出來向人們說:中國會亡,最後勝利不是中國的。某些性急的朋友們也跑出來向人們說:中國很快就能戰勝,無需乎費大氣力。這些議論究竟對不對呢?我們一向都說:這些議論是不對的。可是我們說的,還沒有為大多數人所瞭解。一半因為我們的宣傳解釋工作還不夠,一半也因為客觀事變的發展還沒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質,還沒有將其面貌鮮明地擺在人們之前,使人們無從看出其整個的趨勢和前途,因而無從決定自己的整套的方針和做法。

再比如第三十一段對為什麼現實是敵強我弱的論述。

既然敵之優點只有一個,餘皆缺點,我之缺點只有一個,餘皆優點,為什麼不能得出平衡結果,反而造成了現時敵之優勢我之劣勢呢?很明顯的,不能這樣形式地看問題。事情是現時敵我強弱的程度懸殊太大,敵之缺點一時還沒有也不能發展到足以減殺其強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優點一時也沒有且不能發展到足以補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現,而出現的是不平衡。

量變質變規律。比如第四十一段關於論持久戰第一階段我方形勢變化的論述。

三個階段中,敵我力量的變化將循著下述的道路前進。第一階段敵是優勢,我是劣勢。我之這種劣勢,須估計抗戰以前到這一階段末尾,有兩種不同的變化。第一種是向下的。中國原來的劣勢,經過第一階段的消耗將更為嚴重,這就是土地、人口、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和文化機關等的減縮。第一階段的末尾,也許要減縮到相當大的程度,特別是經濟方面。這一點,將被人利用作為亡國論和妥協論的根據。然而必須看到第二種變化,即向上的變化。這就是戰爭中的經驗,軍隊的進步,政治的進步,人民的動員,文化的新方向的發展,遊擊戰爭的出現,國際援助的增長等等。在第一階段,向下的東西是舊的量和質,主要地表現在量上。向上的東西是新的量和質,主要地表現在質上。這第二種變化,就給了我們以能夠持久和最後勝利的根據

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當否定因素超過肯定因素,事物由肯定走向對自身的否定,實現發展。否定並不代表壞的意思,實際上代表的是新的質,就像上一段談的,政治的進步,人民的動員,文化的新方向的發展,遊擊戰爭的出現,國際援助的增長等等。在第一階段,向下的東西是舊的量和質,主要地表現在量上。向上的東西是新的量和質,主要地表現在質上。」舊的東西是造成現在局面的東西,或者說是現在局面的肯定因素,待得新的東西,也就是否定因素,不斷壯大,否定現有的局面,我們就進入戰略相持乃至戰略反攻階段。

分析和綜合。主席調查研究,分析矛盾,得出結論的整個過程。就是分析與綜合的過程。

表象和本質。無論是亡國論者還是速勝論者,他們都只看到了抗戰的部分表象,沒有分析表象背後的本質,因而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主席正是透過表象看到了本質,才得出中國能夠戰勝日本,但是必須通過持久戰的論斷。

必然性和偶然性。比如第十五段關於日本必然失敗的論述。

我們的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中日兩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戰爭。在我們的敵人方面,首先,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國主義,它已處於退步時代,不但和英滅印度時期英國還處於資本主義的進步時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戰爭發動於世界帝國主義首先是法西斯國家大崩潰的前夜,敵人也正是為了這一點才舉行這個帶最後掙扎性的冒險戰爭。所以,戰爭的結果,滅亡的不會是中國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集團,這是無可逃避的必然性

邏輯與歷史。邏輯指的是事物發展所將經歷的進程,以理論的形態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歷史指的是實際將發生的事。論持久戰給出的正是抗日戰爭發展的一般邏輯,而具體的事實將如何發展,是沒人知道的,這一點,主席在文中第三十五段也進行了論述

中日戰爭既然是持久戰,最後勝利又將是屬於中國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設想,這種持久戰,將具體地表現於三個階段之中。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三個階段的具體情況不能預斷,但依目前條件來看,戰爭趨勢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觀現實的行程將是異常豐富和曲折變化的,誰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戰爭的「流年」來;然而給戰爭趨勢描畫一個輪廓,卻為戰略指導所必需。所以,儘管描畫的東西不能盡合將來的事實,而將為事實所校正,但是為著堅定地有目的地進行持久戰的戰略指導起見,描畫輪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現實與可能。如果理解了歷史和邏輯,那麼現實和可能就很好理解了。可能指的就是抗戰勝利的可能性,現實就是如何促成勝利的可能性轉化為客觀現實,這就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合理的綱領和方法。

好了,現在讓我們跳出《論持久戰》,把這一整套的思維聯繫到現實生活中,嘗試思考下我們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如果你是學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使學業更進一步?

如果你是公司職員,可以思考一下如何使薪水有所提高?

如果你是公務員,可以思考一下如何纔有可能獲得提拔?

如果你是創業者,可以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使事業做的更大?

實際上,可能你會發現,只要面臨的是足夠困難的事,那麼大都需要打一場持久戰。也大多需要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進攻三個階段。

在防禦階段,困難強我們弱,我們通過努力奮鬥,可以逐步克服困難,待得最初一些容易解決的困難被克服了,我們可能就進入相持階段,也就是現在常常說的瓶頸期,這個瓶頸期是最為關鍵的,能不能度過它,往往決定了我們做這件事的前途。正如《論持久戰》文中談到的「這個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然而它是轉變的樞紐。中國將變為獨立國,還是淪為殖民地,不決定於第一階段大城市之是否喪失,而決定於第二階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度過瓶頸期之後,我們就進入戰略進攻區,這時候往往大勢已成,我們的任務就是收割勝利的果實。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矛盾視界

更多學習毛選,活用毛選的精彩文章等你來探索。思維導圖裡還有驚喜。


矛盾論是對唯物辯證法的一個補充,看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什麼是辯證法,什麼是唯物主義。

在看之前,腦海里一定不要有資產階級的偏見,否則很容易越讀越迷糊。

比如,你腦海里都是所謂的「經濟學教條」,那就不用看了,你看了你也看不懂。

矛盾論的核心,大約有那麼幾條。

第一:世界是物質的。

第二:物質是不斷運動的。

簡單的說,矛盾論是在描述一個,不斷運動,不斷變化的世界,而不是一個死板的世界。

矛盾論在很多方面,都是反直覺的。

打一個比方,如果用矛盾論的角度去看世界,任何事物都會存在「一體兩面」的現象。

比如,在「新自由主義」裡面,認為市場化,自由化,是完美無缺的,是好的。

但其實,任何事物都不會單純的,只存在優點,而沒有其缺點。

自由化的代價,就是「弱肉強食」,凡是推動自由化,市場化的國家,最終都陷入了極大的貧富差距之中,這就是新自由主義帶來的結果。

按照唯物辯證法的理論,任何事物之中,都存在「對立面」和「統一面」。

就如中美關係,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想要讀懂矛盾論,就必須放棄單一的,抽象的唯心主義,接受這種「既競爭又合作」「既民主又專制」之類的,看起來很含糊的思想。

就如馬經裡面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現在的很多人,只會整天唸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卻不懂什麼叫「上層建築反作用經濟基礎。」

兩者是相互影響的,上層建築如果對經濟基礎不滿意,也是可以改造經濟基礎的。

只有兩句話都說,都說全了,纔算完整的「唯物辯證統一的關係」。

說的在簡單點,辯證法就好像「陰陽關係」。

陰影響陽,陽影響陰,只有接受了這種「陰陽彼此矛盾」「陰陽彼此對立」「陰陽又是統一」的關係,你才會接受矛盾論。


你只看書,不實踐。當然糊塗。

不過你的情況算好的了。還有些人從不實踐,但是那理論一套一套的,自以為主要矛盾比誰都清楚,實際上動起手來一塌糊塗。故而他們從不動手。


一年前的回答最近突然被翻出來,我有點蒙。想了想,再補充一條:

指路知網,搜「矛盾論」、「矛盾分析法」,你可以搜到一堆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幼兒教育」、「探析校園暴力」、「看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複習世界史」、「應用於繪畫」……雜七雜八的。價值自辨。

網上什麼都有,別再找我辯了,我也怪累的。


越看越糊塗就乾脆別繼續看。完全沒必要執著於理解透矛盾論,說到底它也不過是個理論總結,按個人理解能力理解一點是一點,有所裨益就行了,別搞到最後矛盾論不僅不能成為你分析問題的工具,還成為了你的問題本身,本末倒置。

矛盾,最基本的,就是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此外,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矛盾分主次。這方面和易經講的陰陽是一樣的。說的再明白一點,逆向思維,什麼不是矛盾的觀點?非黑即白、極端思維、二元對立思維、刻板思維等等都不是矛盾的觀點。

舉個例子,你看「人」,一分為二,從人這一羣體看人有好人有壞人,到個人這一層面來看人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這就是矛盾的一分為二;矛盾雙方互相轉化,從社會層面講,好壞的定義產生變化,或者個人行為積累產生了質變,今日的壞人就成了日後的好人,從個人層面講,一個人有時做好事有時做壞事,也不過一念之差;矛盾分主次,把一個人的行為分善惡兩類,要是善行多,那麼他的主要方面就是善,他就算個常人眼裡的好人;看起來是廢話,套用逆向思維再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四川人都喫辣。——一分為二,也有不喫辣的四川人,互相轉化,喫辣的四川人換了地方也可能習慣了不喫辣,分主次,大部分四川人確實都喫辣。其他的,搜搜刻板思維、極端思維,再看看知乎上的一對極端問題,例子多的是,自己思考。

矛盾論告訴你,網路暴民、鍵盤俠和網路中的仗義執言者完全可能是同一撥人;一羣士兵,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侵略者,但對你來說卻可能是英雄;一個人可能對你來說是壞人,但對別人來說是好人;一個男人,可能是一個好丈夫,但不一定是個好父親、好兒子;諸如此類。矛盾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告訴你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中間的灰,讓你更理智、全面的看問題。看到極端評價警惕,看到極端言論警醒,儘可能保持中立,就算是矛盾論的應用了。

矛盾論又告訴你,幸福和痛苦是一對矛盾,你要知道如何幸福,先研究因何痛苦;好和壞事一對矛盾,你要知道一件事怎樣才能做好,先想想你怎樣會把事情做壞,也就是喫一塹長一智的腦內模擬;再者,比起變化的東西,不變的東西更有價值、更值得投入精力;諸如此類。矛盾論的又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給你一個不同的視角和思考方式

以上講的主要是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再往下講,用矛盾的觀點做事情,主要就是分清主次、劃重點,比如八二原則、攘外先安內、勞逸結合之類了。我想你問的應用矛盾論分析問題應該也差不離這些。差的遠我也管不著了,畢竟,我懶得打字了(???)

你要是想再瞭解,翻出考研政治馬原這一塊的視頻和教材看一看也很ok的,擴展一下,多看看系統思想與控制論也很有幫助,再硬核(無聊)一點,龔昇有本《微積分五講》也帶點矛盾論思想,把微分和積分看作一對矛盾,而微積分基本定理指出了這對矛盾,也有點啟發的╮( ̄▽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