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蒼茫大地,舉目無親。

興,百姓苦。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在社會主流中,強者隨意支配弱者,弱者無從反抗。

國不國,家不家,人民醉生夢死,後庭花卻不絕於耳,大廈之將傾,毫無希望中得過且過。


是自己的看的太少。

沒經手照料過重病垂死之人,還以為自己身上蹭破的油皮是重傷,沒灌一口黃沙礫礫,總覺得金戈鐵馬只是個威風凜凜的影子,沒有吃糠咽菜過,『民生多艱』不也是無病呻吟嗎? 來自 priest 殺破狼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我覺得人間疾苦,無外乎底層的必然存在。

平均水平再高,還是有真正的「底」,他們拼盡渾身解數也難以擺脫困苦。

所以人間疾苦,其實永遠都不會消失。


知道的太多,不能傻傻的活一輩子,又知道的太少,不能把一切看得透徹。


時間充裕卻無所事事。


能力配不上野心

愛而不得

末位淘汰


沒有敬畏之心,沒有感恩之心。


愚昧與自私

先說我的結論:我認為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都是愚昧而自私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很少接觸到一些品德非常高尚、人格極其出眾的人,同樣也極少遇到品行極度敗壞到會傷天害理的人。可能有一些人為人處世的方式令我們不喜歡,但那大多處於價值觀的相悖。而對方本身,無非是芸芸眾生中一平庸人而已。

為什麼我用了「愚昧」和「自私」兩個詞來概括:首先,「愚昧」來自於對新事物的抗拒和不夠包容的心態,大多數人在他們之前漫長的生活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穩定的三觀,而他們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等,因為會對他們舊有的一套舒適安全的生活方式形成衝擊,這也許是出於一種對自我的保護。

其次,「自私」非常容易理解,基本是出於為了更好的保護自身的利益,聚攏更多的資源便於自我的向上發展。但是只要人們不出於自私去傷害別人,每個人都平庸而自私的生活著,這個社會就能夠平穩的運行著。

我的這些理解也許有失偏頗,樣本也不夠充分,但是確是我在24歲時第一次關於人性與社會的思考,經過這些之後,我越發確信,能夠始終保持對新事物的包容心是一個多麼可貴的品質。而能夠時時進行有效的自省與反思,從生活中吸取營養使自己成長為人格更完善的個體,更是我們一生都不能停下追求的必修課。只要持身端正,持心至純,以做人做事唯不負初心為始終堅定的信念,而已!


年輕的時候會沉溺於愛情不能自拔,後來年紀大了經歷了許多事情以後開始覺得親人的生離死別,是一輩子過不去的痛。除此之外別的痛苦都是可以忍受的,只有這一樁困擾一生


以前我經歷過校園暴力,被欺負的最慘的一次我崩潰,我發瘋,我在教室里砸桌子扔椅子,我去告訴老師老師不理不睬,告訴親人親人說「為什麼他們只欺負你。」擁有過太陽,但是後來那個太陽因為抑鬱症zisha了,給了我短暫的溫暖然後把我再次推下深淵。

我之前買過路邊老奶奶賣的東西,兩三塊錢,路過一個三十多的乞丐對著我搖搖碗,我抱著世人皆難的心態給了十塊錢進去,轉頭看見老奶奶在哭泣,當時十二歲不知道為什麼哭,現在大一點了大概知道了。為什麼一個三十多的中年人有手有腳缺搖搖碗就可以有錢,而她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卻要靠擺攤維持生計。

以前老想著世人皆苦,能幫一點是一點,現在覺得,在這繁華世界,我沒錢沒權沒學歷,連自保都難。

我被校園暴力的時候自殺過,沒成功,被家庭暴力的時候因為心情極度抑鬱,獨自在家割腕自殺,但是很可惜沒有成功。

別和我說什麼世間美好是我太作玻璃心,那只是你的世間而已。


20屆的應屆生

年前努力找的實習offer泡湯了

在父母的各種抱怨和朋友圈同學們曬的高檔寫字樓照片的刺激下艱難地繼續找實習、找工作

前些天在收到一份小公司的offer後收到了三個比較看好的公司發來的面試邀請

於是毅然決然放棄入職準備面試,三天兩頁的準備,近萬字的資料分析和面試話術準備

疫情期間視頻面試,因為太過緊張,語言結結巴巴,邏輯混亂,不知所云

在三家面試官平均不到10分鐘的面試後被宣判失敗

面試一結束便狠狠扇了自己兩巴掌

想要到廁所哭一會後突然想起

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給上班還沒到家的父母煮飯炒菜、比如洗衣服、拖地掃地,比如收拾雞毛蒜皮。。。

在洗菜時眼淚不自覺掉下來後發現,自己連個可以悲傷一下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


欲而不求,求而不得。


悲歡並不相通。

之前代課的時候,有個學生兩天沒來學校上課,是個平時很內向的小姑娘,平時也沒見她和班上哪位小朋友玩的好,問過了才發現沒有誰說得清她為什麼不來上學。給小姑娘的父母打電話也沒人接,沒辦法只好去她家裡看看。

後來才知道,她父母出去躲債,好幾年沒有音訊了。小姑娘跟著奶奶過生活,沒來上學的那幾天是因為奶奶卧病在床,沒有人照顧。過了一個多月吧,我放學後路過突然想去看看她,然後發現小姑娘正在忙裡忙外的煮飯,奶奶身體已經好很多了,坐在灶台前燒火。祖孫倆看到我去了很高興,說是正好準備了好吃的,一定要留我吃晚飯,等飯菜上桌我才發現,所謂好吃的竟然是煮泡麵。

原來小姑娘一直想吃,但奶奶覺得太貴了不實惠不給買,那天是為了獎勵她考了一百分才買的。

我忽然想起那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記者去山裡採訪,看到主人家的孩子正吃泡麵,忍不住提醒到:經常吃泡麵對孩子身體不好。主人家不好意思地連連擺手:沒有經常吃,孩子們過生日才特意買給他的。


戰爭,沒有誰可以破壞別人生存的權利。

我曾經喜歡聽一首歌《戰爭世界》,每次聽到「那個騎單車賣報紙的少年,恐慌的眼淚慢慢布滿了側臉。」都很難過,小少年以前快快活活、走街串巷、補貼家用,雖然貧窮,但是充實。可是現在呢,他還有家嗎?

年紀越大,越佩服革命先烈。他們深深詮釋了什麼是捨生取義。


可與言者無二三


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3. 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4.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5.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7.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8.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子欲養而親不待

白髮人送黑髮人

善良的社會底層沒錢時的無奈


愛別離 恨長久 病入膏肓 妒忌自卑和猜忌


幼年喪母 中年喪妻 老年喪子


高考過去之後,就再也不是努力就會有結果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