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種感受嗎?當痛苦無法消除時候,就會把痛苦當做一種幸福。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是可以把痛苦咽下去的,他們都是偉大的人,擁有自我消解的能力。

可我不是,且從來不是那種能把輕而易舉痛苦咽下去的人。

它自出現那一刻起,就再也沒辦法戒掉。

我愛躺在它身邊,仔細描摹它的輪廓,聽它低語,隨它歌唱,予它溫柔,與它共生。

也愛猛地跳起身來,隨它嘶吼,伴它侵虐,同它碎裂,與它同滅。

生理上的痛,是人感知自己還活著的必要成分。還能覺得痛,至少證明自己無感尚存。

心理上的痛,是人感受自己還沒被世界拋棄的必要條件。還能覺得痛,至少證明自己還有在意的東西,還有未完成的執念。

上癮是什麼?

是既害怕,又想要接近的心。

痛苦是什麼?

是心上開出的花,也是心頭滴出的血。

它讓我惶恐,也讓我沉溺。

無法失去,也無法和解。


無法實現的希望就是痛苦的源泉,希望本應帶給人們愉悅與幸福,可是當希望太過於脫離現實,人就會不理性的把那種痛苦誤認為是希望的象徵。

絕無可能成真的願望,最終就會變成令人沉迷的痛苦,於是痛苦變得美妙起來。絕望的極限就是人把絕望的感受和願望實現的感受混淆了。

那是感情的失調,就像一個失眠太久的人看到清晨的光才會覺得困。


很多吃過苦的人,都很推崇自己的吃苦經驗,覺得吃苦是必要的。比如說,在台灣,以前男人是必須服義務兵役的。當過兵的男人,雖然也覺得當兵很苦,但是又會覺得「當過兵才是真男人」,並且瞧不起現在沒有當過兵的年輕男人。

這是因為,對於大部份的吃過苦的人來說,「忍耐過這些苦」可能就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了。

並不是「克服了逆境取得成功」,也不是「在吃苦中鍛鍊了心靈使自己變成了更好的人」,而是,僅僅是「活著撐過了這些苦」,就已經是他們人生能夠取得的最高成就。如果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苦可吃,那他們的整個人生,可能連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都找不出來。

所以,如果跟他們說,他們吃過的這些苦其實是沒有必要的,那就相當於是告訴他們,他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其實根本不算什麼成就。

我的的整個學生時代,也是嬌生慣養、沒吃過苦的,所以當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常常聽到主管說「我以前天天加班到半夜十二點,我都沒抱怨過,你們現在加班到晚上八點就開始抱怨了,你們年輕人應該要更能吃苦才對」,我的內心也對他們說的話嗤之以鼻。我覺得,你們年輕的時候天天加班到十二點,結果現在還不是混得不怎麼樣?所以你們吃的苦有什麼意義?

後來我才理解了,「年輕的時候天天加班到十二點,而且忍耐了下來沒有離職」可能就是他們這輩子在工作上最大的成就了。所以他們只能拿這件事情來炫耀,因為根本沒有其它的功績可以炫耀。

而我呢,雖然沒怎麼吃過加班的苦,但也算是吃過了「跟這些奇葩主管共事」的苦。可是工作了幾年以後,再回頭看,「曾經忍耐過這些奇葩老闆」也是我的工作生涯裡最大的成就了。雖然說,我並沒有「生存下來」,我後來離職了,不過在離職之前,我也忍耐了一年多。而除了「忍耐這些奇葩老闆」這件事情以外,在我的回憶裡,確實再也找不出一件能讓我有成就感的事了。

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如果不吃點苦、不走彎路,也一樣不可能把這時間省下來積極向上取得成功的。就算給我們一個再怎麼平穩順遂的人生,我們也只會天天躺在沙發上滑手機耍廢,最後把人生過成了沒有一件值得回憶的事的廢材的一生。雖然說,躺在沙發上滑手機耍廢是很爽很輕鬆,但是耍廢一天和耍廢一萬天也沒什麼區別,那麼在未來回憶起來,自己的人生活了那麼久,有什麼意義呢?吃了點苦、走了一點彎路,至少在不得不努力從泥潭中爬出來的過程裡,人生還能有一點變化。

所以,如果現在問我,年輕人是不是該多吃些苦,我會回答,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吃苦,但也不需要害怕走彎路。不需要刻意追求吃苦,是因為「刻意追求吃苦」這件事本身就是違反人的本能的,沒有人喜歡如此。而不需要害怕走彎路,是因為,也許多年以後你會發現,除了「走過彎路」這件事情以外,你的一生中再也沒有其它值得一提的事了。


  • 只要你從痛苦中汲取你的身份認同,你就無法從痛苦中解放出來。只要你部分的自我感是來自你情緒痛苦的話,你就會無意識地抗拒或破壞治癒你痛苦的努力。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你要保持你的完整感,而痛苦卻是你關鍵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
  • 所以請不要用痛苦之身來賦予你一個身份,而是要利用它作為開悟的工具,將它轉變成意識。
  • 每一次的歡樂或情緒的高漲在其內部都隱含著痛苦的種子:痛苦是這些歡樂的不可分割的對立面,而這個對立面遲早會顯化出來。
  • 當下所產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對現狀某種形式的不接受、某種形式的無意識抗拒。從思維的層面來說,這種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從情緒的層面來說,它又以負面情緒的形式顯現。

以上都摘自《當下的力量》,有點亂,最近也沒有去想這方面的事。總的來說我覺得是,痛苦某種程度上給了我們自我的感覺,存在的感覺,但我現在覺得這種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舉個類似的例子,為什麼有人會比較傷感,容易憂鬱呢,明明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想改,卻好像很難改。這可能時他忽略了一個潛在的因素,那你就是這種憂鬱喝傷感給了他一種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感覺,給了他自己與眾不同的優越感。而相應的沉迷於痛苦無法自拔的潛在因素,我覺得是,它給我們存在感,某種程度上,它也幫我們打發了無聊的時光。為什麼說痛苦給我們自我的感覺,存在的感覺呢?說一下我的理解,可能有點偏。大多數的痛苦是思維造成的(不指身體上的痛苦),思維本身就給人自我的感覺存在的感覺,不是有一句「我思故我在」嘛,其次,我們思維的內容,大多數是會與人與過去未來與這個世界產生聯繫的,聯繫給我們自我的存在感,如果拋棄這些,我們真的能忍受沒有存在感地活著嗎?只有現在,沒有過去和未來,沒有過去的人和未來的幻想,又不能真正做到活在當下,那麼便很容易失去自我的存在感,隨之而來的還有不安的感覺,虛無感,不能忍受便又陷入思維的漩渦,為過去惋惜,為未來焦灼,為瑣碎的小事糾結,陷入痛苦。

關於此點,建議去看《當下的力量》,裡面講得很清楚,主要是思維如何為我們製造痛苦,我們又是如何陷入思維的圈套。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還是看書比較好。

還有一點,不知道題主是否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我就了解一點,就是他的「目的論」,當時我看到這個的時候也很震驚。大概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是我們有意去製造的,也就是說痛苦是你的目的而不是某些事導致的結果。看到這裡先別急著反駁,想想這句話或許有對的地方呢?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逃避的東西,或許現在的痛苦就是你自己製造出來去逃避面對那些東西的呢?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逃避的東西,仔細想想,時常留意,有的東西很細微,自己都很難察覺。

覺得不理解可以去了解一下他的心理學,我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在一本書上了解到他的「目的論」。

我覺得痛苦的時候應該多看書,嗯,我現在基本上已經不看書了。

多的也說不出什麼了,沒有閱歷。


因為痛苦實在美好,它長長久久,而快樂轉瞬即逝,然後就是無止境的巨大空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