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報家門吧,鄙人就是歷史小白一個,讀過最正派的歷史書也就是明那事兒(我當然明白這本書更接近小說),歷史知識的增長主要靠知乎,自己在知乎上看了幾個帖子,一般不說話,偶爾會現學現賣(當然我一般會去二十四史求證求證,至少去百科求證,被打臉就不好了)。

我現在還是想嘗試在知乎上歷史圈回答問題,請問如何進這個圈?還是希望自己能說的上話並且教育教育小白或者普及一點唯物史觀和成熟的中華史觀的,當然要是能成為大V也算是可遇不可求了。

我本來想試試二十四史,但是覺得有點長了而且是文言文。有沒有幾部價值不高可以不讀?或者能不能讀譯文?

二十四史外還有什麼可以讀的?

PS:目前我最感興趣的模塊是明末和南北朝,不過如果研究難度大一點也可以考慮別的。


由於本人啰嗦,這個回答圖片比較多,已經有業界大牛答過相關問題了,我也就不再贅言,主要是引薦。

首先,不管是業內人士還是業餘人士,我都推薦閱讀這本書,北大榮新江老師寫的中國古代史入門(如果不知道這位老師是誰,百家講壇的蒙曼老師認識吧?蒙曼就是他的其中一個學生)

此書涉及知識面極廣,逐步指明研究門徑,從怎麼查資料到如何寫札記、書評、論文;另,在史學外捃摭了目錄、版本之學,但又不限於目錄學。我是從噹噹上購買的,讀電子書大概也成,因為圖例不多。

題主說對魏晉南北朝感興趣,那正好~榮新江老師極力推薦去學習另外一本史學界大咖的書:

同樣噹噹上就有,也可以看電子書,圖例不多。周一良先生的札記是學者寫學術札記的模範,所以要好好學習了。

既然周一良先生的書需要看,那麼周先生的老師,同樣是中古史研究的大神級人物陳寅恪先生的書你要不要看?呂思勉先生的書你要不要看呢?唐長孺先生的書要不要看呢?

所以你大概可以買他們幾個人的相關書籍(當然圖書館閱讀,網上下載pdf也成,我自己偏向於買紙質書來讀,因為習慣在天頭地腳寫心得)。

唐長孺先生的書不在手頭,給張帥照吧

既然前輩學者的書要讀,那麼後起學者的書要不要讀呢?我覺得也是需要的,因為往往會有新方法新史料,那……田餘慶、閻步克兩位老師大概可以上場了:

你若是讀田先生的書,會發覺他寫論文的風格和陳先生好像啊,大概是一脈相承的緣故吧,見下圖。

據說仇鹿鳴先生的書也很值得參考,而且由於出版不久,新材料、新觀點不少,題主可以抓緊入手了。

如果這些都閱讀並能理解了(或是在閱讀過程中),是不是要自己看正史?那麼《後漢書》、《晉書》、《三國志》就必不可少了,也可以參考《華陽國志》之類,但是……

問題來了,以上正史選擇什麼版本的最好?要不要看集解?可以去榮新江老師的書中找答案,當然入門的話中華書局校勘過的大概是足夠了,但是盡量不要看簡體橫排版本的,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有錯謬。

例如上古2016版的《三國志》,我就發現了一處低級校勘失誤,並寫在了讀書筆記中,對了,題主可以試著邊讀邊寫讀書筆記打好基礎先,不必剛入門就追求重大研究發現。

另外一點就是批判性思維,最新的這一思維的體現,題主可以了解一下「製造漢武帝」之爭,參與的也算是近代史學的名家了:田餘慶、辛德勇……

大概略略說來,依我個人的經驗,業餘史學研究和專業史學研究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批判性思維上。即如何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問題,而且言必有據,不發空談,跟目錄學的序一樣。

你會發現業餘的史學研究文字,總是堆滿了自己的主觀臆測,而沒有有力材料支撐,也沒有經過質疑辯證。

但是業內的大咖哪怕是寫科普性讀物都是言必有據,引證豐富,且往往已經解答了同行或是自己的質疑而提出自己的主張,例如辛德勇的《海昏侯劉賀》一書:

這本書中關於巫蠱案的見解,便很能看出辛老師的批判性思維以及運用史料的功力。

至於辛德勇老師說的是否是事實,倒顯得不重要了,畢竟兩千年前的皇宮私事沒有誰可以大言不慚地說他說的就是事實。

題主你要學的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如何通過不斷積累史料,達到能熟練運用的地步;然後通過研究(排比)有效史料,得出自己的見解;最後是如何辨證地看待自己的見解,用批判性思維質疑它,當它已經在有效史料的支撐下駁斥不倒,恭喜你!

可以學習如何撰寫正規論文了。

你接下來還有很多路要走,但也同時證明,你有很多路可以走。

大概就說到這裡了,畢竟我不是古代史專業的,只是對古代史這一塊自幼有所涉獵,榮新江老師的書是南京大學歷史系同學告知的。

看到答主也是業餘愛好者分享一些讀書心得,或許在專業人士面前這些心得不值一哂,但真那樣也算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了吧。

願題主有所進益。


你想正兒八經的研究歷史,那就要堅決的毅然決然的離開知乎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考大學,學歷史,好好的讀書,做筆記,做論文,別整天想著從百度百科學習,在知乎答題。


我在別的答案下回復題主了,再系統說點吧。

想要研究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要坐的住冷板凳。不要讀過幾本科普歷史說就想著成為大佬。

能找到一個正規的途徑學歷史就去學,比自己瞎琢磨好一百倍,畢竟有人領路不容易走偏。

二,如果找不到,就看學術期刊(baidu是垃圾,知乎也強不到哪去,百度百科錯誤百出,知乎都是別人的觀點,沒有自己真正了解過,就會覺得別人說什麼都對)。

手機上下個知網。

買名家的書,千萬別瞎買,你想研究那段歷史,就去找幾個大佬問問研究這段歷史的都有哪些厲害的學者,教授,買這些人的書。比如明代史方面:商傳 顧誠 錢海岳 那思陸 杜婉言 尹恭弘 夏應元 夏琅 江太新 許毓銓 張海灜 南炳文 湯綱 劉重。這些學者的最好。南明史顧誠先生的《明末農民戰爭史》《南明史》買不起就看電子版。推薦個APP 藏書館。這上面找不到就去加幾個歷史群,一般群文件裡面也會有一些書的。

最後,要堅持。

亂世亂世,肯定又亂還全是事。各種朝代,勢力,人物,地點,戰事夠你糊塗一大陣了。整理起來很難。

距離現在近點的歷史,資料繁多。像明代,連明實錄都沒讀過,哪裡敢跟真正的大佬說話,也就跟那些整天就會水歷史群,逛知乎,看百科文章的人bb,你跟這種人bb有什麼前途。

最後的最後,勸解題主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我的建議就是先鑽一段時期,喜歡明末南明就只鑽明末南明,感覺差不多了,在擴展到整個明朝。一定要多讀原始材料。

來個鏈接,讓題主感受一下恐怖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04360/answer/364896558


年輕可以報考北京大學的歷史專業,老了請安心地研究百家講壇。

【奉狗建言】


都是歷史愛好者,我就不充大了。

我覺得歷史研究,無非是

一,搞清楚發生了什麼

二,搞清楚為什麼會發生

對,就這兩點。

第一點,是笨功夫,得多讀書,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第二點,是真功夫,得具備足夠的社會經驗和閱歷,否則難以從史料中得出正確結論。

且不說得出結論,恐怕連史料都無法正確理解。

比如:

咱們都知道秦漢時期史料不多,研究土壤太少,不好研究。

但是,再看看明清時期,史料就非常多,官修的史書、私人的筆記,還包括同期國際上的史料,特別多,給研究造成的困難更大,因為你都不能偏聽偏信。

作者會得出自己的結論和看法,那就更要仔細辨別分析,因為人都是有立場、有性格的,作者的話可不可信,多大程度上可信,都是需要考慮的。

所以,研究歷史很有趣,但是只枯坐在象牙塔裡面,還真就干不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