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利揚人長脛[原注:又名虎爪]往詣薄伽梵,到達時頂禮,坐於一邊。坐下後對薄伽梵說:『我們身為居家人,享受感官之樂、生活於成羣的妻兒之間、享用喀西布料與檀香、飾以花環香水油膏、受用金銀。願薄伽梵對我們這些人傳法,使我們的此生有幸福與安寧,使我們的來世有幸福與安寧。』

[薄伽梵說:] 『虎爪,這四種素質,使居家人此生趨向幸福與安寧。哪四種? 主動性具足、警戒心具足、可敬的友誼(親近善知識)、維持生計平衡。

『何謂主動性具足? 有此情形,一位居家人,凡所操生計——務農、經商、牧牛、箭術、王家隨從、或其它手藝——靈巧、不倦地鑽研,對該技藝有明辨,足以擔當、勝任。此謂主動性具足。

『何謂警戒性具足? 有此情形,一位居家者有正當財產——來路正當,來自他的主動性、奮鬥、努力,以臂力積攢、以汗水掙得——他帶著警戒,設法保護它,[想著:]「我的這宗財產,如何不讓國王、盜賊奪走、不讓火燒盡、不讓水沖走、不讓恨心子孫拿走?」此謂警戒性具足。

『何謂可敬的友誼?有此情形,一位居家人,無論住哪個村鎮,去親近戒德高嚴的家主或家主之子,長幼不拘。與他們談話,邀他們討論。他效仿[對業力原理]信念具足者、也達到信念具足,效仿戒德具足者、也達到戒德具足,效仿佈施具足者、也達到佈施具足,效仿明辨具足者、也達到明辨具足。此謂可敬的友誼。

『何謂維持生計平衡? 有此情形,一位居家人,瞭解他的財產的收入與支出,維持生計平衡,既不鋪張、也不小氣,[心想:]「這樣做,我的收入超過支出,我的支出不超過收入。」正如一位過磅者或其學徒,在執秤時,瞭解:「它下傾如許,上翹如許,」同樣地, 一位居家人,對他的財產的收入與支出,維持生計平衡,既不鋪張、也不小氣,[心想:]「這樣做,我的收入超過支出,我的支出不超過收入。」

假若一位居家人收入少,卻維持豪華的生活,關於他將會有謠言:「這位族人吞噬他的財產,如一位食果樹者[論藏指搖落多於飽食之果者]。」假若一位居家人收入多,卻維持困苦的生活,關於他將會有謠言:「這位族人將死於饑饉。」不過,當一位居家人瞭解他的財產的收入與支出,維持生計平衡,既不鋪張、也不小氣,[心想:]「這樣做,我的收入超過支出,我的支出不超過收入,」此謂維持生計平衡。

『耗盡財富有這四種方式: 墮落於性事、墮落於飲酒、墮落於賭博、與惡人作朋友、夥伴、同儕。正如一座有四個入口、四個出口的大儲水池,有人關閉入口、打開出口、又無天降陣雨,池水只會耗盡,不會上升。同樣,此為耗盡財富的四種方式: 墮落於性事、墮落於飲酒、墮落於賭博、與惡人作朋友、夥伴、同儕。

『積累財富有這四種方式: 不墮落於性事、不墮落於飲酒、不墮落於賭博、與善知識作朋友、夥伴、同儕。正如一座有四個入口、四個出口的大儲水池,有人打開入口、關閉出口、又有天降陣雨,池水只會上升,不會耗盡。同樣,此為累積財富的四種方式: 不墮落於性事、不墮落於飲酒、不墮落於賭博、與善知識作朋友、夥伴、同儕。

『虎爪,這四種素質,使居家人此生趨向幸福與安寧的。

『這四種素質,使居家人來世趨向幸福與安寧。哪四種?信念具足、戒德具足、佈施具足、明辨具足。

『何謂信念具足? 有此情形,一位聖者的弟子有信念,堅信如來的覺醒: 「薄伽梵真是一位正等正覺者、明行足、善逝者、世間解、無上調御者、人天之師、佛、薄伽梵。此謂信念圓滿。」

『何謂戒德具足?有此情形,一位聖者的弟子離殺生、離偷盜、離不當性事、離妄語、離導致失慎的醉品。此謂戒德具足。

『何謂佈施具足?有此情形,一位聖者的弟子,他的覺知已經洗清了慳吝之染、居於家中、慷慨大方、寬宏大度、有求必應、樂於供養缽食。此謂佈施具足。

『何謂明辨具足?有此情形,一位聖者的弟子有明辨,擁有了對生與滅的明辨——尊貴、透徹、趨向苦的正確止息。此謂明辨具足。

『這四種素質,虎爪,使居家人來世趨向幸福與安寧。』

——AN8.54(增支部)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勤修。何等為十。所謂

佈施 勤修。悉舍一切。不求報故。

持戒 勤修。頭陀苦行。少欲知足。無所欺故。

忍辱 勤修。離自他想。忍一切惡。畢竟不生。恚害心故。

精進 勤修。身語意業。未曾散亂。一切所作。皆不退轉。至究竟故。

禪定 勤修。解脫三昧。出現神通。離一切欲煩惱鬥諍。諸眷屬故。

智慧 勤修。修習積聚一切功德。無厭倦故。

大慈 勤修。知諸眾生。無自性故。

大悲 勤修。知諸法空。普代一切眾生受苦。無疲厭故。

覺悟如來十力 勤修。了達無礙。示眾生故。

不退法輪 勤修。轉至一切眾生心故。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勤修。


在自己所選擇的領域裡不斷地堅持完善


善待自己的身語意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佛性顯現出來,把自己本有的道搞通、搞清楚。

我們首先要知道:修行的主體是什麼。

大家會在不同的修行場所,聽到各種關於修行的開示,接觸到各種開發智慧的培訓,然而,多數時候,修行和智慧的主體是什麼卻被忽略了。

說到修行,通常人們都會理解為修智慧、修佛、修各種神通,以及靈修等等。

這是悖論!

因為智慧是本有的,佛是不生不滅的,神本身就是通的,這些哪個用修呢?

如果非要說個修佛,修神通,我就會問什麼是佛?什麼是通?大家的回答可能又是一大堆理論。

既然佛、神、智慧都不需要修,那修什麼呢?

這就又回到了「修行和開智慧的主體是什麼」這個問題上來了。

首先大家要清楚,修行不是修別人。

好比喫飯,睡覺,呼吸,如廁別人不可能替代一樣,修行也是無可替代的。

所以不要妄想找個大師替我們修行,修行永遠都是自己的事情。

無論大家面對多少名詞、法門、法派和知識,其實最終要面對的一定是自己,所起用的一定也是自己,要修行的一定也是自己。

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佛性顯現出來,把自己本有的道搞通、搞清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