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0日,News Poll关于美国民众对特朗普防疫手段的支持投票出炉,投票显示55%的民众支持特朗普的防疫手段。

这背后折射的问题有哪些?


这一套调查的方法早就被上世纪的人玩烂了。

你看,短短几个回合,就可以让一个对问题(是否支持服兵役)毫无思考的人,倾向于回答是。

然后再随便几个回合,让对方不支持服兵役了。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没有动过脑子思考过的问题了。


可能那些不支持的人在病房里努力与病魔抗争中没时间去投票吧。

有个梗不就是,登山绳索的淘宝店里没有差评么,因为想给差评的人再也上不了淘宝了。

大家好 我是芳芳·菲克纽斯

这是美国日记第49篇

《 濒死之人无法投票,除了相信政府,美国人别无选择 》

今天一个朋友给我发来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对老夫妇感染新冠肺炎后手牵手离世,相隔仅50分钟

79岁的柯蒂斯·塔普利(Curtis Tarpley)和他80岁的妻子贝蒂·塔普利上周在得克萨斯州哈里斯卫理公会医院过世。他们已结婚53年,并育有两个孩子。

这对老人所在的得克萨斯州的疫情正在爆发增长,

德克萨斯州目前在全州报告159,986例,其中72,744例为活跃病例。

在连续三天下降后,该州周二记录了6,975例创纪录的病例。

得克萨斯州州卫生服务部还表示,目前有6,533人住院,比周一的5,900人有所增加。

在这对夫妇健康状况恶化后,医护人员将他们转移到了同一个病房,以便他们能够互相陪伴。最终,两人牵著手、相隔50分钟离世。

人间悲剧,莫过于如此。

两位老人被新冠病毒折磨致死之前,应该没有人会到病房里去问他们「是否支持特朗普的抗疫政策」吧。

想起有个国家,在首都的大街上拦人就问,你幸福吗?

现在在美国也如出一辙,街上拦下一批不遵守居家抗疫政策,健康的还能出门的人问他们说: 你支持特朗普的抗疫措施吗?

你问这些人,能得到55%的支持率也就不奇怪了。

我听一个纽约的医生朋友说,他们医院3月底就改造成全部收纳新冠患者的专门医院了,就算这样,也基本上是超负荷运转。

「根据现有的检测政策,基本上被医院收治的时候,已经濒临重症了,患者连举起手机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在朋友圈这样说道,后来这条朋友圈就没了,也不知道又触碰哪个在FBI赚美分的大爷的神经了。

美国现在有277万确诊,但已经有了13万人死亡,死亡率逼近5%

但是如果你把养老院死亡率单独拎出来

美国养老机构死亡率的中位数为17% 图自纽约时报

这高达17%的死亡率的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活在美利坚最高光的20世纪下半页的那一代人。

这群人是沉默无声的,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去投这个该死的民意调查。

5月23日,纽约时报首次提前释出次日头版。

只见清晰的版面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

这篇占据纽约时报最显眼位置的报道题为:《美国死亡将近十万人,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篇报道列出了近1000名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的人们的年龄、姓名和一句简短的生平。

美国在新冠病毒疫情大爆发中迅速走向严峻的形式。纽约时报所列出的死者并非全部,而只是冰山一角。

正如这篇报道开篇的导语那样,「他们不仅仅是名单上的名字,他们也曾是我们」。所有数字背后代表的是失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些逝去的每一个人,都曾在今年新年与家人一同欢笑。」

用冰冷的数字永远无法准确地表达个体命运,无法表达那些近十万逝世者曾经经历过的世间美好。

逝者已去,但倘若再不重视起新冠病毒,那「我们」也会成为下一个。

纽约时报的报道用极尽悲伤的语调悼念著新冠病毒逝世者,同时也用事实冷静的告诉所有人,必须要重视起新冠病毒,不要让死亡率再度上升。

然而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美国国民沉重哀悼的同时,他在干嘛呢?

他TM打高尔夫去了!

但是,即便这样,美国人也别无选择,

看似每四年美国人能民主地选举总统,但其实呢……

有个美式政治笑话你看过吗?

有一天特朗普和彭斯走在华盛顿大街上,一起视察华盛顿复工复产情况,

看到一个老农开著皮卡卖著土豆和茄子,但天气炎热,都快坏掉了。

「哦,两位先生,新鲜的土豆和茄子」那人说,「您们选一个吧。」

「可这一整车都是烂掉的啊」

「4年前我们选您的时候就是这样。

对啦!一直以来呼之欲出的【美国日记视频版】开始在B站上开播了,新晋Up主,求关注求一键三连哈

破四旧、极端政治正确蔓延下的美国版的文化革命 【美国日记】?

www.bilibili.com

我将在留学生日报这个号里连载美国日记,争取写满60篇,还剩11篇

注:特约作者 芳芳·菲克纽斯,早年在纽约港当过装卸工,1978年考入纽约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分配到NBC电视台工作。现任布鲁克林作协主席,联邦作协委员,一级作家。代表作品有《View》《Soft Bury》。从3月开始,她开始创作美国日记。和国外某个作家不同的,她写的故事里都有相关正规媒体的报道作为证据。美国的作家都是讲究真凭实据的。


这个统计数据有些问题,结合美国民众实际反应分析如下:

一、新闻本身

3月20日,News Poll关于的特朗普防疫措施民众调研报告出炉。

问卷关于这一点所设计的问题是:「对于目前特朗普对新冠状病毒的防疫措施,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调研结果显示,有55%的民众对特朗普的防疫措施表示支持,反对的只有43%。

二、调研数据背景

这个调研数据与上周相比,支持的比例从43%上升到了55%。

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改变了前期光打雷不下雨的抗疫腔调,开始落实防控措施,为此民众支持率有所上升。

三、美国民众的两种典型反应态度

第一种是:对美国民众的此次投票中,高达55%的支持票,表示完全无非理解。

第二种是:强烈自豪,美国民众团结在以特朗普为核心的美利坚政府领导下,众志成城一致抗疫。

四、我的观点1:统计调研充满漏洞

如果要问大学里所学的统计学对我有什么启发的话,我觉得最大的启发就是:调研的统计结果是可以定制的。

比如这个调研报告看起来很唬人,但其实参与调研的人数仅仅只有512人

也就是说,只有281.6个人,对特朗普的政策表示支持。

五、我的观点2:政治中没有统计学

在政治中,所有调研的统计结果是可以被诱导的。

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得到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调研结果:

比如:你想让民众支持恢复服兵役的制度。

比如:你不想让民众支持恢复服兵役的制度。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诱导问题,诱导被采访者说出问卷想要答案,然后再把引导的问题抹去,只留下最后的答案。这样,被采访者以为自己是自由飞驰的列车,只是没有意识到早就有人铺好了轨道。

在政治上,调研报告从来都是先有结论再有数据支持。如果调研的结果无论如何也不符合呢?那就出于国家安全问题不予发布

六、我的观点3:新闻报道里没有统计学

「不规则动词」现象的启发。

「不规则动词」来源于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伯兰特·罗素设计的一个征稿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分别用「我」、「你」、「他」这三个人称,以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种形式表述同一个意思。

比如,罗素用「我坚定,你倔强,他呆板」开了个头。

类似的可以有:

「我活泼,你多话,他絮絮叨叨」;

「我热血,你积极,他冲动」;

「我重新考虑过,你改变了主意,他违背了诺言」

他们其实描述的是同一个事,仅是换了表述的辞汇。

比如在英剧《是首相》里有这么一幕:一个调研小组的专家负责调研一个化工厂,原先的调研报告中的结论是:化工厂的产品符合安全标准,无安全问题。

但是,因为民众的反对声,首相暗示调研组专家改变一下调研结论,使得化工厂无法开设。

于是最后的调研报告写著:经过初步的调查,暂时还未发现安全问题,但因为该化工产品面市不久,不排除未来可能存在目前无法预料的安全隐患。

后来新闻报道便变成了:该化工厂存在无法预料的安全隐患。

同样,对于此次特朗普的民众调研结果,我们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表述方式:

调研显示:近半数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防疫措施不满!

对民众调研越了解,就越容易对调研结果产生怀疑。这真是一件讽刺的事情。

希望有所帮助。

Lonely Planet

2020.03.24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若死亡人数控制在10万到20万,说明我们干的很不错」??

www.zhihu.com图标

川普那么优秀,支持率才55%,你们全都误解了,天才总是那么孤独!

川普世界难得一遇的天才你也太可爱了吧的视频 · 48.6 万播放

另一方面,纽约市确诊病例突破一万例,纽约市长怒怼川普

你的担心太忧虑了


大家似乎都觉得是神片,那我发一下神秘字元串,帮下想要的朋友吧/s/1WrszRg6BfSR8oiXfjei_Kw

5u50

ps:yes,minister和yes,prime minister是两部片,前者有三季,后者有两季

-----------------------

pm不会迟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