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類比歐洲的話,典型意義上的所謂封建社會在春秋末年就已經結束了。「封建」這個詞本來在古書中就指的是西周分封后的社會形態,近代日本人在翻譯feudalism時發現中國古文中所描述的「封建」社會形態和歐洲的feudalism很類似,於是就用了這個詞,本意指的就是貴族世襲、土地不能自由買賣、農民依附於土地和領主等這樣一種社會形態。西學東漸,以日為媒,中國近代又從日本引入了封建這個詞,類似的從日本引進的詞還有警察、護士、政黨……之所以中國後來把商周春秋稱為奴隸社會,反而把戰國開始直到清末稱為封建社會,原因就在於馬克思分析歐洲史認為順序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這樣一個序列,中國政府和學者硬要把中國的情況套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所以就罔顧了中國戰國之後的中央集權社會與封建社會的諸多差異,硬是指鹿為馬,沿用至今。
謝邀,666的答案很不錯。比較而言,中國的封建制是一貫的中央集權制,但經常改朝換代,統治家族也隨之更替。而歐洲的封建制是分封製為特點,雖然也改朝換代,但一直由原統治家族或其親族統治,很少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造反-稱帝模式。


首先解釋一下「封建」這個詞,淺顯而言,即是分封建制,從社會結構來理解,主要指社會構建的組織形式。除君主直轄的王幾,一般以分封的形式管理同一王權下的其他土地。這種分封,君主與領主之間可以視為一種契約關係,君主分封土地與領主,領主在自己統治區域內具有絕對的權力,包括稅收權,徵兵權,管理權,世襲權等等,而只需要在政治上認可君主的法統權力,將部分稅收上交君主,戰時為君主作戰,但從現代國家的角度看,可以將封建領主與王權君主的關係理解為霸權帝國與臣服於其附屬小國之間的關係。造成這種分封統治的原因,一般理解為生產力水平和通訊技術的落後,以及無力中央集權統治。以中國西周武王伐紂為例,雖然西周王室擁有伐紂的能力,卻沒有伐盡天下部族與方國的能力。所以,只要各個部族方國表示臣服於周王室,便可得到自己原本統治區域的法理統治權,而所盡的義務與付出的代價其實非常小,而拒絕臣服的代價非常大,所以大家基本上選擇臣服於周王室。而對於周王室而言,卻是無力逐個剿滅天下部族方國,而且,即便有力剿滅也無法直接統治,還是只能分封出去,便沒有必要。

分封制出於當時的時代條件,也有其優勢,相比於中央集權,分封更容易發展壯大一個民族。可類比於如今快遞行業的加盟體制,總部只有一個空殼,各地區的分公司網點都是加盟的,有的甚至連轉運中心都是加盟的,這樣一來,雖然總部對於基層的管控能力有限,但卻可以極短時間內迅速擴張至全國。西周初封姜尚於齊,方百里,東夷圍之。東周初封秦於岐山,戎狄海洋。周王室不費一兵一卒,齊滅東夷盡有東地,方千里;秦平戎狄,奪回西周故地。

分封制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層層分封,西歐尤甚,一般君主也好,領主也罷,直接統治區域往往只有他的居城及其附近。中國西周時期由於宗法制,除了分封關係外,家族概念更為濃厚。所以,中國西周時期的封建制在分封結構上,沒有西歐那麼多級。爵位名稱,公侯伯子男,在西歐是有上下級關係的,比如公爵下面的分封領主稱侯爵,侯爵下面的領主稱伯爵。而在中國西周時期,只有諸侯級別的領主才能稱公侯伯子男,大家都是周王室直接認可的諸侯,只是規模大小,與周王室關係等不同,是同一級別有高低之分。如晉國是侯爵,秦國是伯爵,晉國領主稱晉侯,秦國領主稱秦伯。但秦國與晉國都是同一級別的國家。中國西周時期,諸侯之下,有卿大夫,一般卿大夫之下,便是家族內部自治。

在土地所有權上,西歐一般是通過層層分封到騎士這一基本爵位,然後在層層向上繳納稅金,土地之上的農民作為土地的附屬。而中國西周時期,則是卿大夫以下,多是一個家族或部族,自行耕種或用奴隸耕種,奴隸屬於土地之上的財產。造成這一差別的,還是因為宗法制。中國西周時期的家族可以理解成部族要好一點,不同於現代社會的家庭,而可能是人口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大家族。

繼承方式,皆為世襲制,皆有嫡長子優先繼承製。區別在於嫡庶,西歐是一夫一妻制,中國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如婢女也,與正妻的地位有天壤之別)西歐除正妻的子女外,皆稱私生子,沒有任何繼承權,即便沒有嫡子,從上一輩親戚裡面找也不會讓私生子繼承。中國西周時期,妾生子女為庶出,一般沒有繼承權,除非沒有嫡子,而且,庶出子也可以被分封出去,繼承權方面比西歐強很多。這一差別也是因為宗法制。


一點拙見:

中國的封建制度是一種「中央集權」,在於權力的集中

歐洲的封建制度是一種「分封制度」,在於權力的分散

ps:教權凌駕於皇權,教皇是最大的封建地主。


其實封建這個詞用在秦以後不合適,從秦到清中國其實是帝國制,而歐洲的封建制就比較類似於,西周的分封制。

西歐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帝國制都快都已經是近代的事了,當時歐洲君主聯合資本主義打壓宗教,但是歐洲的教權和皇權綁定太久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宗教被打擊後沒幾年,皇權就嗝屁了,英國的中央集權好像就達克威爾到光榮革命那幾年,法國大概是路易十四到十六


中國是王朝體制,他最大的能耐就是中央集權,思想領域由儒家掌控。國家分封諸侯貴族是虛封,此制度在三國時期開始,諸侯貴族擁有封地的賦,這個賦是代表稅款的一種,但是行政管理權力卻是受到皇帝指派官員的控制和監督。至於軍事權力方面,在明處是可以擁有衛隊的,這個衛隊類似於現代安保人員。安保人員和古代諸侯貴族衛隊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公司盈利性質,另外一個就是家臣。在明代以前,土地管理屬於雙重領導,諸侯貴族和地方官員同時管理,大多數情況下,是地方官員說了算,這種情況與中央王朝的力量影響有關,或者說與皇帝有關。

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只有千把年的歷史是分封制,這段歷史時期,我們稱作上古先秦。因為當時的國家生產力很弱,並且國內行政機構是由血親為主,國家人口大多數是本地公族。一直到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時候,這個局面才開始改變。各國人才流通,國家逐漸由鬆散城邦血緣行政制度變為國家公族舉薦官僚制度。

大規模變革是由於普通民眾參軍,這個變革由秦國帶來。他的制度是為了吞併天下而生,所以一切制度都是為軍事服務。

西漢可以說已經是分封制最後的高光。因為越到王朝後期,越可以看出來中央皇帝集權的特徵。

西方我了解比較少,羅馬時期好像跟中國類似,幅員遼闊,平民大規模參與軍事活動。建立了多個地方軍鎮形式的行政管理機構。而拜占庭將之後,就是貴族分封制度了。

比較能代表的一個特徵就是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作為最高國王無權過問,貴族精英治政,平民無權參與到國家管理。

具體的經濟和軍事方面我就了解的比較少了,但大體上來說有那麼一點王權不下鄉的感覺。

可能是歐洲每個國家版圖都比較小,所以後期沒有建立起中國類似的官僚行政機構。

另外維持這一環節的思想領域也沒有,中國自漢後,一直有一套儒家思想,公羊儒的大一統論:元年正月,王,大一統。

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不管怎麼分裂,中國最後都要恢復秦朝的大一統版圖,特別是接連繼承漢家思想的後幾個國家,很重視文治武功,皇帝能夠名留青史的最好方式就是武功,這一點被光武帝表現出來後,中國之後的皇帝都是這個思想。

由亂統一,那麼必然面臨龐大的古代軍隊開支維護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再擴點邊,這樣每個地方都有軍隊駐守,分攤下來不會讓地方壓力太大。我個人覺得這是古代皇帝的想法之一。畢竟軍隊太多會影響市政開支,重建開支。


謝邀。

1.歐洲在封建社會時期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神權凌駕於世俗王權之上,教廷權力遠遠大於國王的權力。特別是教會進行宗教改革之後,教權迅速膨脹,到達巔峰時期甚至可以廢黜國王,另立君主。而中國的封建社會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根本沒有出現什麼宗教組織來禁錮人的思想,都是君權至高無上。

2.歐洲封建社會有一個特徵就是各大小封建主都只能管理自己的附庸,而不能管理其他不屬於自己的附庸。但中國封建社會可不是這樣的。雖然也是等級劃分,但中國最大封建主皇上卻可以統治各附庸。顯然雖同為封建社會,但後者要更加森嚴,封閉,保守,王權更加絕對。這也是資本主義在歐洲萌芽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