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人人懂,可幾人能應用自身化理論為實操。

好比沒談過戀愛的人,說起戀愛頭頭是道,自身卻一塌糊。

反而多數真真活得自在的人,很少好為人師,宣傳各種理論。躬身入局,坦然面對,真擊內心。認識自己有多大能力,能過什麼樣的生活,有個目標努力前行,走自己的人生。別總當個局外人,說著局內人的事。

只不過自己也是局內人。


他們只是學,並沒有習


我們用文檔編輯的參考來舉個例子:

①文字方面:標題字體的選擇——微軟雅黑、黑體;正文字體的選擇——微軟雅黑;英文字體的選擇——微軟雅黑,Times New Roman;

②PPT字型大小方面:可參考字型大小為——封面字體54號,一級標題24號,二級標題16號;三級標題或正文字型大小14號;字型大小僅供參考,原則上字型大小設置不要超過4種;③顏色方面:暖色調(紅、橙、黃)讓人感覺親近,冷色調(青、藍)讓人感覺疏遠,盡量使用暖色調以及暖色調的風格圖片,整個文檔顏色合計不要超過4種;

④符號方面:單獨句結尾用「;」號,每頁最後一句結束時用「。」號;盡量不用特殊字元如「√」、「×」,而改用「是」、「否」;中文句子結束不可以用「.」代表結束,省略號不可以用「...」,而應該用「……」表示;如無強調必要,少用「!」號;不必多打標點符號表示加強語氣,如「????」或「!!!!」之類,用一個「?」或「!」即可;

⑤序號方面:一級標題為1,二級標題為1.1(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可以設置加粗),三級標題為1.1.1,請注意數字中間無空格,正文序號可以用「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或者用「abcdefg……」;

⑥其他方面:完整地PPT要包括封面、目錄和封底,封底可以用「感謝聆聽」代替;段落行距1.2或者1.3;文字少用紅色、加粗、傾斜等;並列的圖片務必做到大小一致,上下對齊;PPT正文頁右上角需保留公司Logo,Word文檔換章必換頁,Excel文檔的數據表格要加邊框;時間不可以用數字和點表示,日期的表達必須涵蓋年月日三要素,時間參考格式為23:00(注意中間的「:」,不是「:」),日期參考格式為2020年4月12日;

以上這些看一遍基本就能知道,甚至能總結出更多、更好、更適合的建議,試問:做的時候照做了嗎?

好吧。

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

謝邀。


怎麼定義隨心所欲?

人作為地球上的一種動物,需要24小時活在氧氣環境下,這已經不能算隨心所欲了

這個詞的核心是這個欲字,識禮的人不代表就能壓抑住自身慾望,只要有欲求必然會不滿,而不能滿足就沒有可能隨心所欲


當局者迷,就算懂得再多也無濟於事。因為你七情六慾都還存在,難免會犯錯,難免會不如意。除非你真的悟透了活透了,不然一心向佛才能讓你真正活得隨心所欲。


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矛盾。

隨心所欲這個詞的意思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是往往一個成熟的人在現實的生活中,不可能這樣,現實不允許。生活沒給你當頭一棒就夠不錯了。還隨心所欲。

比如:你今天上班你自己感覺你做的沒錯,但是你的領導就是無緣無故的把你臭罵一頓。你心裡肯定會想罵回去吧?但是你又要靠這份工資吃飯或者養家。這種情況你會罵回去嗎?

我覺得大部分人不會。

又比如:你工作忙了一天回家,累的只想到頭就睡。但是一到家你的老公打電話來,告訴你說孩子生病發燒了,在醫院打點滴,然後他公司臨時有事,需要你過去醫院照看。你會不去嗎?

大部分不會吧。

這種類似身不由己的狀況太多太多了,舉例子都舉不完。

因為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啊。

活在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會隨心所欲?懂的太多道理都不行。

就是因為懂的道理多,所以才不敢輕而易舉的隨心所欲。那是不成熟沒有責任感的表現。

所以這種類似的問題真的問的很無聊。。。

不想回答了。

886。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好像是南懷謹說過,年輕人沒有太多的經歷不要去研究哲學。

讀過了道理,要覺悟到才能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從而打破固有思維,活出不一樣。但這個覺悟,與讀得多與少無關,與你有沒有受到外部環境的變化衝擊有關,這個衝擊促使你原有的認知系統崩潰,結合你讀過的道理,覺悟出其中的意義,然後重組新的認知系統才能達到「道理有用」。

舉個例子:一直處於一帆風順的人,讀了知足常樂這個道理,他對此的理解是對自己目前的處境要感到滿意,於是乎,他便日復一日地過著溫水煮青蛙的日子,直到某天在貧困潦倒的時候,才知道自身有一身本領的重要性,這個時候他可能才能真正覺悟到「知足常樂」,原來是讓他珍惜這一帆風順的條件,不斷去充實自己,體會知足而上進。

覺悟道理的最好方法是外部環境的變化衝擊內在認知系統,從而重塑這個系統。


知道又能怎麼樣,要活的隨心所欲就得不顧一切,沒有後顧之憂,而在現實中,你能放棄一切嗎,你能不管世俗的眼光嗎,你敢嗎?


知道有個卵用,很多人都是說什麼都知道,真的知道嗎?

人人都知道失去親人很痛苦,知道有什麼用?不去經歷一遍根本就體會不了那種感覺。

覺得自己知道是一種很幼稚的行為,真正知道的都已經很難表達出來了,人類語言水平是有上限的,不是無限的。

人只是語言能力比動物強而已,不是無所不能了。


換句話說就是:知道很多人生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想可能是兩個原因:其一,知道的不夠徹底。就像同一句話,每個人理解不同其結果完全不同。其二,知道不等於做到。所以這句話的關鍵詞是"知道",怎麼把"知道"換成"做到"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就像很多人知道許多道理過不好這一生,你以為隨心所欲是什麼知道很多道理能讓你得到什麼?

隨心所欲的前提是有隨心所欲的資本,你知道的道理太多,可是改變不了你的現狀,比如你的上面還有父母,還兄弟姐妹,你還有朋友,這些沒什麼,可是你總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只有這一點。你絕對做不到隨心所欲。因為你的顧及別人感受。


關於懂得很多道理。王陽明心學講要想成就聖學必須做到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和行不可分做兩件事,知而不能行,等於無知;行而不求知,等於無行,學習離不開實踐,做人更是如此。

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一處不到一處迷」,道理誰都懂但沒發生在自己身上永遠體會不到當事人的心情,不論好事還是壞事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相同的道理也不適用於不同的人生,公式可以套用人生道理只能自己感悟,所以「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也是常態。

關於人生隨心所欲。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當一個慾望得到滿足後無數個慾望又如春筍般露出頭來,慾望無限追逐無限,王陽明講「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的一分人慾,便是復的一分天理」,做人修行一味追求物慾的滿足,那是死路一條,只有反誅自心才能輕快脫灑,每日減少貪慾,貪慾減一分,道行精進一分,最終便可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從心所欲的境界。

可這樣的境界又豈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呢?當下你我都懂得這個道理,卻一樣做不到隨心所欲,就像電影《聞香識女人》中說的「我知人生的路該怎麼走,可我卻從不那樣選,因為太他媽的苦了。」比起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隨波逐流,做一個隨心所欲的聖人太他媽的難了。


因為人都有很濃烈的主觀意識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我們缺乏的是悟出來道理的能力


這些道理沒有融入自己的內心,我們要學習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因為明白道理,所以限制了自己。喜歡的不全是對的,隨心所欲但是道理又在局限自己,像那些真正隨心所欲的人,他只干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覺得自己開心就好


可能框架下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這世上太多的不如意,和無奈,你知道很多,但你卻改變不了,知道道理,就只是讓你知道,並不能改變什麼。


眼睛:會了

腦子:懂了

手:你倆放屁

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吧


想的太多。

話不好聽卻是真理。


知道,但沒理解,比如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