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入政治意味的話,請問這會有助於國內的晶元生產能力的提升嗎?國內半導體行業為何一直沒有大的進展?


從2018年傳出14nm研發完成,開始進入客戶導入;

再到現在14nm良率提升,斬獲華為海思的訂單,12nm開始客戶導入。

梁孟松加盟之後,中芯國際步伐明顯加快。

必須承認,中芯國際目前與業界龍頭台積電的差距仍然不小,後者不出意外今年要邁入5nm大關。

中芯國際經歷了艱難的良率爬坡,據稱投產良率達95%以上,但台積電和三星的14nm產線都過了折舊期,中芯國際在成本上很難有太多優勢。

半導體製造,是典型的先發優勢、強者恆強領域。

先攻克先進位程的廠商,不僅可以輕鬆獲得大量高價值訂單,率先收割高額利潤;

更可以將所得利潤進一步投入研發,迅速迭代,拉大與後來者的技術差距;

更有甚者,隨著製程的一次次迭代,先發一方的產線還能更早進入折舊,壓低落後製程的成本和售價。

先發者不僅技術領先,連成本也有優勢,這就使後發追趕的企業越發舉步維艱。

過去,中芯國際就是因為與台積電和三星差距過大,導致新掌握的製程已經沒有多少利潤空間,發展自然越發緩慢。

其實不止中芯國際,在晶元代工一次次升級製程的軍備競賽中,聯電、格羅方德等老牌企業同樣不堪重負,宣布放棄7nm研發。

甚至於,資本力量雄厚且極度擅長逆周期投資的三星,出於種種原因,即使長期努力仍無法趕超台積電。

所以,必須對中芯國際追趕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有清醒的認識。

但也應該看到,對於中芯國際而言,14nm是一個關鍵性突破。

也正因為半導體領域馬太效應明顯,7nm先進位程供不應求,而較為成熟的28nm製程已經顯得有些產能過剩。

居於兩者中間位置的14nm製程,可以說仍然是當下的中堅力量。

這是因為,半導體晶元並不僅僅是CPU和手機SOC。

智能電視、路由器、礦機、IOT、汽車半導體、工業物聯網……一大批對性能或功耗不是特別敏感的領域中,14nm製程仍有廣闊天地。

比如最近智能電視領域,因拆機風波而名聲大噪的鴻鵠818晶元,採用的只是28nm製程。

拆機風波的另一方,晶晨半導體的T972,就採用的是與14nm相近的12nm製程。

甚至於,從台積電2019Q3財報來看,14nm/16nm仍然佔總營收22%,僅次於7nm的先進位程。

可見,14nm工藝目前仍有不少生命力,絕不是被淘汰的落後產能!

目前的消息是,海思將部分訂單轉向中芯國際,是因為美帝進一步加大了對華為的打擊力度,使用美國技術佔比超10%的零部件都在制裁行列。

而台積電的評估是,10nm以下的製程美國技術佔比較高,而7nm、5nm等先進位程不在管制行列。

因此,海思將14nm製程轉向大陸產業鏈,保障供應鏈安全。

個人認為,無論這種說法是否屬實,海思將部分訂單轉向中芯國際是毋庸置疑的,這是中芯國際首次切入利潤較為豐厚的製程。

能獲得海思的訂單,不僅對中芯國際的營收有幫助,更是對其產能和良率的認可。

這也體現了晶元設計對代工製造的拉動作用,體現出下游消費電子產業鏈對上游半導體產業的貢獻!

所以從市場角度來說,中芯國際邁入14nm是一個質的飛躍。

14nm即已攻克,製程與技術相似的12nm進入客戶導入乃至未來實現量產也很正常。

展望未來,此前外界曾經猜測中芯國際會考慮跳過10nm,直接投入7nm研發。

但最近有報道稱,梁孟松表示下一步是會投入10nm研發。

不論是按部就班還是跳躍式發展,希望中芯國際能儘快邁入7nm行列。

麒麟810、驍龍855乃至麒麟990等一眾大家耳熟能詳的「神U」,都採用7nm製程工藝。

儘管幾年後這些晶元恐怕都已面臨淘汰,但隨著摩爾定律逐漸逼近極限,7nm製程仍可能有較強生命力。

總之,我們既要看到中芯國際取得了跨越式突破,也要認識到其未來的路還很長。

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但我個人堅信,中芯國際乃至中國產業升級的決心不會動搖。


中芯國際的股價漲了不少,看來這個消息應該是真的。

說明中芯的14nm真的站住腳了,可喜可賀! 梁孟松果然還是有點東西!


海思電視晶元、監控晶元、NP晶元、交換晶元等項目組鬆了一口氣,好了好了,總算有便宜的國產14nm製程可用了,不用再跟28nm/40nm/65nm/90nm/130nm這些老舊製程死磕了。


年後就要去中芯國際上班了,希望能為公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我國的半導體產業奮起直追,知恥後勇。

至於如何看待華為14nm自主晶元轉移到中芯國際生產,當然是有利於中芯國際利潤率的提高,所得資本再進一步推動國產晶元的生產,從而起到正反饋的作用。


我們雖然處於和平時代,但是戰爭已經開始了。

華為是被卡脖子卡得最厲害的一家公司,供應鏈就是自己的生命線。

當年被三星卡了OLED的脖子,後來旗艦就用京東方的屏幕確保產能不被限制。而三星只是商業行為。現在被某國政治行為卡脖子,那就不是產能的問題了,而是能不能造出來的問題

中芯之前一直徘徊在28nm,對華為來說需要比較先進位程的晶元,想交給他也不行。

如今中芯可以量產14nm了,那麼華為自然要奶一波中芯了,保護自己的供應鏈「備胎」。

晶元是製造業的巔峰,每一個新製程的台階都是用真金白銀鋪就的,每一條新產能的投建,都是尖端技術和巨額資本的結合,而率先投產的工廠,就能率先折舊,高溢價賺錢,投入到下一代技術的研發中去。而技術突破慢的工廠,就很可能一口氣緩不上來,一頭倒地。

這循環的結果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聯電、GF等等都在這條賽道上玩不下去了,放棄了7nm,基本上等於是舉了白旗。台積電和三星可以說是牌桌上唯二的玩家,想湊三個人鬥地主,不好意思,沒有其他人有籌碼和資格。

除非,有某個或者若干個千億家產的「鋼鐵俠」突然決心ALL IN全部身家殺入晶元市場,不然的話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晶元製造的賽道上不會有新玩家的入場了。除了——中國大陸。

(圖片來源互聯網)

中國晶元的進口量超過石油,而對於中國來說,能源自給其實不是最大的難題,國家要考慮的是最危險時刻關鍵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保障。如果真的遇到意外,我們靠煤和強大的電網,依然可以保障能源的供給。但是在信息時代,晶元是核心的生產要素,沒有先進的晶元,日子可就不是那麼好過了。代差甚至可能讓我們回到冷兵器對抗坦克的境地。

所以中國是必須要掌握尖端晶元的供應鏈的,在祖國尚未統一前,大陸只有靠自己支撐還算過得去的生產線,才可能在貿易戰中不是特別被動。

我們不能對消費者要求太多,依靠短暫的愛國熱情來支撐消費市場是不可持續的,所以當中芯有能力量產14nm的時候,華為選擇為中芯「輸血」是非常理性的選擇。14nm雖然比不上7nm、5nm,但是在很多產品上,已經足夠了。比如鴻鵠818晶元,在智能電視晶元中,基本上是「你們在座的都是垃圾」,用的也還是28nm。因此把產能倒給中芯,可以幫助大陸晶元廠更好得自身造血,從而給自己培養更多供應鏈「備胎」。

當然華為最尖端的晶元,例如下一代麒麟,還得讓台積電5nm來造,但是誰能說10年、20年後,有可能中芯也能在尖端製程上分一杯羹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