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一加5用到一加7pro,從來沒有想方設法故意體驗振動,也不覺得振動多重要,偷玩手機還容易被發現,但是為什麼感覺一夜之間整個機圈在小米有了第二顆線性馬達後都在吹振動,蘋果用那麼久都沒人吹,小米一晚上就搞得天下皆知,我很好奇。並且我覺得馬達的確感知不強


首先糾正您問題里的一個「錯誤」-顯然,您指的是「橫向線性馬達」,但這種問題真的不能用「線性馬達」這四個字。

轉子馬達我們比較好理解。

但線性馬達其實有橫向與縱向之分的。

橫向線性馬達可以沿X與Y軸振動,馬達振動行程更長,啟動速度更快,振動方向可控……

下圖就比較好區分了對吧。

圓形線性馬達也是線性馬達的一種,但成本要低很多,用戶體驗也一般。一句話……「上下動不如左右動」!

在iPhone 6s和iPhone6s Plus上,蘋果就開始為其配備了名為「Taptic Engine」的橫向線性馬達。

而在iPhone 7上又把它「加大加長」!用來更好的模擬真實的home鍵反饋,雖然取消了機械結構的home,採用了不可按壓式的home……但蘋果黨用從iPhone 7系列或者iPhone 8系列開始就有這麼一個感覺,那就是「這個不可按壓式的home鍵的震動反饋已經達到了可以以假亂真,真實模擬機械home鍵的地步了」。

正是因為用戶們的口碑,所以其他手機廠家也越來越重視這一點了……

【嚮往的生活同款】小米10 雙模5G 驍龍865 1億像素8K京東¥ 3799.00去購買?

一加 OnePlus 8 5G旗艦 90Hz高清柔性屏 高通驍龍865 1京東¥ 3999.00去購買?

說其「成為標配」誇張了,但很多廠家在宣傳自家高端機型時確實會把這個配置作為一個「賣點」來說道說道。無非就是想告訴消費者「我們很重視你們的使用體驗」!其實呢……商家嘛,要考慮產品的競爭力、差異性,還要考慮成本,畢竟一個好點的橫向線性馬達要幾十塊呢。

別家安卓機都沒有的時候我有,就是先行者。你有我也有,我就要宣傳一下。你們哥倆都有了,那我也上吧!於是成為「標配了」……其實你想想iPhone6s和7啥時候發布的啊!

然而蘋果還在「不斷打磨橫向線性馬達」!加粗!加大!

在iPhone XS上,蘋果使用的橫向線性馬達的體積達到了令人咋舌的950立方毫米。

圖中的Taptic Engine馬達從上到下所屬的機型分別是 iPhone 6s、iPhone 8、iPhone XR 和 iPhone XS Max。而左邊的m Engine就是魅族15/16上用的橫向線性馬達,相比iPhone上的Taptic Engine小了不少,m Engine底下的就是三星S10上的縱向線性馬達。

Apple iPhone 11 (A2223) 64GB 白色 移動聯通電信4G手京東¥ 5499.00去購買?

橫向線性馬達最初目的是可以提供媲美實體按鍵的按壓反饋,之後用戶們發現它提供的觸感是一種交互方式,是你每天無數次操控手機的舒適反饋體驗……

所以蘋果才要把「這種體驗」塞到Apple Watch里!

越真實越舒適的震動無疑會擁有更優良的使用體驗,而這種體驗你一旦習慣了,就回不去了。

Apple Watch Series 5智能手錶(GPS款 44毫米深空灰色京東¥ 3099.00去購買?


未曾想到這篇回答引起大家的關注,誠惶誠恐。在這裡我想補充幾點。

我回答涉及到了iPhone的3D touch和不可按壓式home鍵部分,可能表達的意思有誤。3d touch 最早是iPhone 6系列上採用,蘋果為其設計了Taptic Engine震動馬達,也就是線性馬達,但蘋果深度優化震動體驗還是因為iPhone7系列的home鍵,而且Taptic Engine尺寸加大,位置也移動到了偏向home鍵位置的地方了。我的本意並非回顧iPhone的產品歷史,只是想說明蘋果是先有了軟體的應用場景規劃,而後才有了硬體的加入和優化,並且iPhone7開始,X軸線性馬達的體驗讓大家感受頗深,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iPhone換了home鍵的按壓形式。

另外,我的回答也不是說馬達不重要,相反,馬達在以觸控為主要操作方式的智能手機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重要。但是,硬體離不開軟體的輔佐,我只是希望廠家在塞入線性馬達之前(是之前,而不是之後),能夠像iPhone或者魅族那樣,對馬達的應用場景有一個規劃和開發。譬如手游,不能是單純由硬體廠商去適配遊戲,而應該讓遊戲廠商主動去適配硬體才更高效。

大家能想到的線性馬達最多的應用場景是輸入法,但是可以說現在絕大多數廠商對輸入法與馬達的配合優化都還有問題,慢速輸入的時候還行,快速輸入還是有可感知的震動延遲,很影響輸入體驗,我想這可能也是蘋果遲遲沒有在自家的輸入法中加入震動的原因之一吧(儘管蘋果有著絕對領先的馬達調校能力)。

很多人以為手機加入各種頂級硬體就一定能獲得頂級的體驗,我想這應該是被誤導了。頂級硬體決定的是一款產品的下限,但上限還是得靠廠商的優化、軟體的配合。一支頂級球星組成的球隊可能實力會很強,但沒有一個好教練、好戰術,估計也很難成為「宇宙隊」。蘋果能夠屹立手機最佳體驗榜首多年,靠的是軟體對硬體的精準調用,一個場景該如何讓硬體參與進來,讓用戶既能清晰感知同時又忽略掉對硬體的關注,這才是其高明之處。科技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讓你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嗎?呃,如果要說人話的話,那就是軟硬體的協同能力要跟上,才能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以下是原答案——


震動馬達的作用是什麼?從很久很久以前手機剛剛開始普及,大家選擇手機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鈴聲大,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手機是用來打電話發簡訊的,沒有了大鈴聲,戶外就很難察覺來電和信息,為了輔助人們通訊,也因為某些場合不適合鈴聲干擾,手機廠商開始加入震動馬達,以達到鈴聲之外的第二種提醒方式。出於這種目的,震動馬達成為了手機的標配直到現在,而且基本上這些震動馬達都是採用轉子式,因為製造簡單成本低,並且提醒效果也非常好。

那麼後來蘋果為什麼又執意用X軸線性馬達,而且一來就是那麼大一塊。因為iPhone7開始,蘋果標誌性的home按鍵變成了不可按壓式的,但是用了那麼長時間的實體按壓式home鍵,突然變成硬梆梆的不可按壓式,對操作手感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蘋果引入X軸線性馬達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消除大家對不可按壓式home鍵的不適應感,提升用戶的操作體驗。

再後來,蘋果將3D touch觸感也進行了優化,讓整個屏幕的每個區域都可以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按鍵,重壓屏幕以產生不同的交互體驗,但重按屏幕的這種操作是沒有指向性的,用多大的力,怎麼判斷按壓強度,對用戶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體驗。所以蘋果再次讓X軸線性馬達承擔了提醒用戶按壓反饋的重任。

我相信,凡是用過iPhone7、8的人,都會對蘋果home鍵以及3D touch的按壓效果表示驚嘆,甚至都不知道home鍵已經變成了不可按壓式的,這就是蘋果身上那枚巨大的X軸線性馬達的功勞。

但是,蘋果引入X軸馬達,初始目的並不是改善震動提醒的效果,而是為了模擬按壓的實體感,蘋果也針對這些場景做了精細的調試。

馬達用的最溜的安卓廠商是魅族(沒有之一),我們來看看魅族最讓人稱道的地方是什麼?肯定是mback,這個改變了安卓交互的創新功能,輕觸返回,重按回桌面……不難看出,魅族這個mback正是蘋果那個不可按壓式home的高級進階版,所以魅族才會花那麼大心思來調試馬達,X軸線性馬達讓每一次返回操作都接近真實,也成就了魅族馬達調教的高水準。

說了那麼多,從蘋果到魅族,馬達的進化和優化,出發點都不是為了改善震動的提醒體驗,而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應用指向,如果具備這些條件,那麼用上更好的X軸線性馬達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應用場景呢?個人認為震動馬達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但目前來看,也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沒有做到iPhone和魅族手機那種「必要性」,並且,從無聲提醒這個功能來說,幾種馬達都達到了合格線以上,如果僅僅為了震動提醒,可以說無論哪種馬達,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好東西誰都想擁有,可是作為手機商來說,功能的選擇與拋棄,還是有著非常複雜的量化標準的,不是說所有的好東西都堆上去才是好手機,精確搭配,細化場景體驗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用了真的回不去。

與其類似的雙揚聲器同理。

國際上在線性馬達方面做的最好的是蘋果。

國內最早上線性馬達的,應該是魅族。魅族是在18年發布的魅族15上用上了國內最好的橫向線性馬達(但還是不如蘋果)。

我使用的第一款搭載線性馬達的手機是魅族16,後來又加一個iphone7。線性馬達那清脆的振動簡直不能再舒服。最喜歡打字和來電話時,手機噠噠噠的振感。

後來。。。

由於被魅族的bug me系統和iphone的信號給折服了,於是把魅族16和iphone7給轉手了。後來想入手榮耀20pro來著,去體驗店一上手,發現自己根本忍受不了嗡嗡嗡……

後來便入手了Mate 20pro,雖然這貨的馬達是「咚咚咚」,但最起碼系統沒有Bug,信號強勁,充電快,不是嗡嗡嗡,但我仍然愛它,比魅族蘋果榮耀加起來還愛。

所以,綜上所述,線性馬達很有用,但是在系統體驗,充電速度,電池容量,處理器性能,信號強度,屏幕顯示效果面前,不值一提。

————————————

2020.3.26修改答案。經評論區朋友指正,最早上線性馬達並不是蘋果,而是其他廠家。因此原答案將這一表述刪除。


主流問題。

當然這不是說小米就是主流。

小米9的3300電池被噴慘了,因為當時的主流是4000。

去年一加7上90hz屏幕,大家覺得非常不錯,但也沒有噴其他60hz旗艦。但今年基本上主流旗艦都上90 120了,誰家還出60hz的旗艦肯定會被噴。

類似的例子一堆。

再比如無線充電,沒有普及,所以,x2p沒上大家只覺得遺憾但並不會噴。

v30p在19年下半年主流旗艦都上橫向馬達的情況下,包括小米9pro,居然還用比千元機普通轉子馬達還低一個基本幣狀馬達,確實不該,他是旗艦啊,不是iqoo這種性價比機。

當然,還有其他偶然的因素,不然,按小米的性格,小米9pro的時候就該噴了。


震動的節奏不是小米帶的,是蘋果帶的。

大家吹這個是因為蘋果的體驗真的很好。

至於你覺得偷玩手機容易被發現是因為你是學生,建議不要以己度人。

蘋果很早就做這個,是因為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提供實體按鍵的反饋,同時針對不同場景做震動優化。

安卓則主要是覺得沒啥好做的了,很多賣點已經升級到很好了,要想走高端就要塞更多的賣點進去。

安卓開始集體做這個,我覺得主要也是全面屏的普及。

去年M30P和NEX3無按鍵的嘗試,就算是進一步對手機的正面進行開刀,進一步簡化手機結構。

同時再通過X軸線性馬達提供模擬的機械互動感。

我認為好的震感不是一種對機械的復古需求,而是蘋果的一次超前的思考。

從系統上蘋果很早就做了動畫,讓用戶的操作有視覺上的完整流暢的反饋。

那麼用戶操作的進一步反饋呢?

就是定製化的不同場景的震動了。

當然果子這個優勢在今天來看已經被安卓超過了,安卓陣營對震感的定製化,已經精確到和平精英裡面某一把槍的定製震感了,甚至還有模擬不同機械鍵盤的震感。

但我們回過頭來看的話,果子在這一塊對於用戶體驗的思考確實是非常超前的,這希望果子在其他方面能跟上安卓,下一代整個大底的相機吧。

最後,有些人看吹蘋果的震動就心曠神怡,看吹安卓的震動就渾身不舒服,也不知道是啥毛病。

搞不懂。

必然帝國:新世界的奴役、自由與騙局京東¥ 46.90去購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