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易建聯打出場均12.1分6.6籃板,整個月15場比賽里有9場得分上雙,其中後半月的易建聯表現尤為強勢,我相信很多球迷都對易建聯07年12月22日對陣山貓的比賽仍然印象深刻,因為這場比賽易建聯拿下了29分,直到今天我仍然記得易建聯完成了一次搶斷快攻暴扣。

全場比賽17投14中,29分10籃板,這也可以說是易建聯短暫NBA生涯里的代表作。

如果從當地時間12月12日開始計算,那麼易建聯的數據可以提升到14.2分7.5籃板,其中幾個細節小數據比較驚艷:54.1%的投籃命中率、2.1個前場籃板、1.3次蓋帽。

這個月最佳新秀也點燃了國內球迷的熱情,讓不少球迷驚呼阿聯這是總算適應了NBA的比賽節奏,準備打破新秀牆,兌現天賦了。

不過,如果用現在的標準看,場均12+6的月最佳新秀不算有競爭力,特別近幾年球迷們都已經被塔圖姆、多諾萬-米切爾、特雷-楊、東契奇、莫蘭特、錫安-威廉森這些天才們慣壞了口味,更不可能因為場均12+6的新秀而興奮。

那麼,阿聯這個月最佳新秀存在水分嗎?他拿下這個獎是因為華人球員的「特殊待遇」嗎?

首先,華人球員在NBA擁有「特殊待遇」根本是無稽之談,海外球員在NBA打球從來得到的更多是歧視而不是優待,即便是從小在美國籃球體系成長的林書豪,也是一路頂著歧視打出來的。

其次,用現在的數據標準和07年的數據標準對比肯定不合適,因為籃球環境和13年前有著全然不同的變化,尤其是比賽節奏加快、回合數增多以後帶來了「數據泡沫」,07年的球員在某些程度上是吃虧的。比如2007年的杜蘭特才場均20+4+2,你能說他不如新秀年21+7+6的東契奇嗎?

以07年的新秀為標準,這樣能更客觀地呈現易建聯月最佳新秀的含金量。

07-08賽季總共有6人當選過月度最佳新秀,除去常客杜蘭特,那麼就是霍福德、斯科拉、賈馬里奧-穆恩、塞申斯,還有易建聯。那讓我們看看這些球員拿到月最佳新秀時數據是什麼水平?

穆恩是08年1月的東部最佳新秀,場均8.7分6籃板1.5搶斷1.3封蓋,主要是在防守方面表現出色。

斯科拉是08年2月的西部最佳新秀,場均11.7分5.9籃板,命中率62.9%。

塞申斯是08年2月份的東部最佳新秀,場均11.5分4.9籃板11.3助攻。

霍福德整個賽季拿了3次東部月最佳新秀,平均下來是10.5分9.8籃板1.2助攻。

剛好,這些球員里除去前鋒穆恩和控衛塞申斯,剩餘的三名球員都恰好是內線,三個內線之間進行對比也更合理。而單看月最佳的數據,12+6的易建聯有比斯科拉和霍福德落後多少呢?

不過,阿聯當年的月最佳雖然激動人心,但客觀地說並不值得驚奇,更沒有達到姚明當年的高度。

而且我們都知道這段12+6的表現已經是阿聯在NBA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5年後,在達拉斯難覓一個穩定輪換位置的阿聯重返CBA,自此和NBA揮手告別。雖然2016年阿聯曾經和湖人有過合作,但最終這只是一段露水姻緣。

在有前輩姚明鋪路的情況下,運動天賦出色的阿聯沒有在NBA打出一番成就實在令人惋惜,球迷也不免會覺得阿聯是否生不逢時——有遠距離投射能力的阿聯如果晚生10年,那麼在如今的小球時代里是否更有機會兌現天賦?

但「阿聯能在小球時代有更多作為」可能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因為阿聯的投射能力並不算出色,整個NBA生涯阿聯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3.3%,不僅在如今人均三分的環境里算不上合格,在當時也並不拔尖——阿聯三分命中率最高的一個賽季是08-09賽季,但當時已經不乏大個子投手,比如神奇的托尼-墨菲場均4.9次三分出手,命中率45%。

巴尼亞尼、邦納、奧庫、迪奧的三分球命中率都超過40%,而且每場至少出手2次。

當時的阿聯並非沒有遇到知人善用的良師,自從轉會到籃網,阿聯的投射能力就開始被教練看在眼裡被加以使用,場均投2.3記三分。但阿聯作為空間型四號位的效果有多好呢?很顯然籃網把阿聯以極便宜的方式送到了奇才,就是用腳投票的表態。

還有,阿聯的問題不止是在於技術層面,還有對美國籃球環境的水土不服。不止阿聯,很多在國際賽場分數拿到手軟的球星也無法使用美國的生活環境,遠有斯潘諾里斯,近有特奧多西奇。這些精神層面的因素是無法用運動天賦彌補的。阿聯也親承自己選擇回到CBA也是為了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

所以,阿聯在小球時代一定能成為人們眼中那個姚明的接班人嗎?這或許只是個美好的想像罷了。

不過,阿聯毫無疑問已經是中國籃球的旗幟人物,雖然沒有在大洋彼岸成為姚明的接班人,但在中國男籃里接班姚明,阿聯當之無愧。

以上內容為新浪NBA約稿


籃球論理哏,終於把穿越的觸手伸向了中國球員。

在2007年登錄NBA的兩名中國球員似乎都很容易引起我們關於穿越的幻想。

易建聯和孫悅從技術特點上確實很像我們國家為現代籃球開發的球員初代機。

卻錯誤地早生產了十年。

太空易——空間大前鋒,運動能力爆表,吃餅三分兩不誤,換防靈活,微微一笑他已贏得主帥信任。

孫大聖——窮人魔術師,換防能力拉滿,運控蓋帽一把抓,練出投射,天空才是孫悅的極限。

彷彿只要時代對了,就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但事實上能如願嗎?

孫這個回答下孫悅先不提,我們來討論一下易建聯。

其實看一個球員能不能在這個時代下有更好的發展,主要看他曾經展現出來的技能點,在今天的時代環境下,受到的是加成還是限制。

比如波什在這個時代就要更加得其所哉,而在12年還看著很順眼的羅伊希伯特,就未必那麼舒服了。

這就是歷史的行程。

當然,球員的發展是動態的,所以也看觀察在時代理念的指導下,曾經的他是否具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巔峰易建聯在當時的球員畫像:

我們就選取易建聯地位最穩定數據也最好的籃網時期,後期阿聯在FIBA上技能點的發展也能做一定的參考。

數據最好的09賽季易建聯可以拿到12分7籃板1蓋帽的數據,其實這個數據不算差了,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易建聯是這樣的一個球員:

1.進攻端有中投,定點投籃是易建聯在那兩年吃飯的傢伙,但效率事實上是中等偏下的,且出手了不少的長兩分——較低效的中距離攻擊手

2.所有人都很期待的三分遠射,易建聯在NBA其實沒有拿出很符合預期的表現,08賽季場均每36分鐘接近4次出手,命中率是34%,你可以認為是濃眉級別的三分——能回應但不穩定的遠射

3.有內切,有前場板——這兩點可能和大部分對於易建聯身體對抗不好有點出入,事實上易建聯對抗確實不行,但仗著運動能力零碎地打出一些吃餅球——零碎的無球蹭分技能

4.因為運動能力好,夠快,所以偶爾打一打面框,但不喜歡走籃下,出手了大量的中投,但像第一條說的,阿聯的中投效率委實一般——零碎的無球蹭分技能+1

5.但是技術動作板正,很能練,罰球很好——總歸是有一定籃子的

以上就是阿聯在進攻端的主要技能,劣勢包括

6.基本不具備處理球能力,運控出球掩護質量無球走位都不好——阿聯無球特喜歡站定點——所以進攻端沒有什麼附加值,就是定點遠射+內切,也不太能打錯位——單一功能內線

7.全位置的進攻效率都不太高,以他的身高和運動來說籃下效率尤其不理想。因為對抗不好,只要第一下沒起來,就會出手低效中投,導致籃下命中率場面不過半,相對還好些的中投又正好踩中三個區域內最低效的區域,導致真實命中率也常年不過半——低效率的無球型四號位

8.看過當年新聞的老幾位都能感受到,阿聯不太穩定,因為他不是天生的投射好,他只是很能練,所以動作固定,出手較慢,抗干擾差——起伏大

再看看防守,這個相對好說一些,而且表現也不算太差

1.因為身高和敏捷性,有水準以上護框和換防能力——畢竟是空間四號位,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那個年代小後衛軍訓不多,沒有太多樣本供我們全面觀察阿聯的防小個能力,我們姑且認為阿聯至少具備換放到側翼一級的彈性——能防到,效果另說。

2.因為定位問題,籃板保護並不算好。

3.犯規控制不好,單防能力一般

4.因為籃球智商不算出眾,雖然靈活性好,但團隊防守輪轉表現低於預期。

所以就是阿聯大概的技術框架:

進攻端雜而不精,整體就是低效率的空間四號位+零碎蹭分技能,能提供一定的換防和護框。

基本上對於一名空間四號位所要求的大部分內容,阿聯都會做,但效率都要打個不低的折扣。

問題是,空間四號位要的就是效率啊......

然後我們來看現在的聯盟對空間四號位有哪些加成:

1.體系加成

持球大核心和擋拆增多,多四號位的功能性要求提高,內切+遠射更受歡迎,但如果能作掩護加發牌出球,進攻影響力會更上一層樓。

2.效率加成

投籃更受重視且投籃分布優化,可以一定程度上拉高球員的投射水平和效率

3.地位加成

換防能力更受重視,單防和頂防不再是首要要求, 不再一味要求球員增肌增重。

4.環境加成

空間開闊下內切襲框的難度一定程度上降低

那易建聯能否享受到這種加成呢?我個人是持保守態度的。

他的三分還是很難上升到有威脅的檔次,事實上籃網的第二個賽季他就很少投三分了,場均出手從接近3次直接掉到1次,反而是中投和沖前板增加了導致數據上升,所以阿聯的三分恐怕很難上升到穩定威脅的檔次——沒辦法,阿聯不是天生型的手感。

我們以樂觀估計,應該能發展到可以做出回應的級別——投射提升有限且不會增加額外技能點。

投籃分布的優化應該能給與阿聯一定的效率提升,大量長兩分應該不會再出手了——效率小幅提升。

擋拆和持球核心的增多不會給阿聯帶來太大的加成,因為之前在籃網阿聯就和哈里斯走的這個路子——套路加成的提升有限。

根據FIBA里的表現我們可以認為,阿聯具備增加一定持球進攻的潛力,但在NBA這個潛力會很有限,他的腳步始終不算很好,但要罰球的能力是有的,結合他穩定的罰球,這會在小幅度上提升他的效率——效率小幅提升+1

倒是防守端,換防能力的流行和具備的一定護框能力讓他在防守端的評價可能會有一定提升——防守評價提升,但對於內線大概是水準線上。

所以一個中等偏下效率的空間型四號位或小球五號位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三分不算好效率也不算高,但比一般大個投手多一點零碎蹭分的技能,不算聰明的防守者,但勝在靈活能換防,但整體防守強度不高。

在特定配置的球隊下推到小球五號位,還是有一定想像空間的。

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完全適合對標的模板。

你要現在還說阿德司機波什,我覺得你是在黑阿聯。

其他人裡面,別理察運控遠射更好,特納的防守阿聯這輩子夠不到,且籃下效率更高,沙丞相要全面得多,似乎摘去持球技能的低效版馬爾卡寧

馬爾卡寧的效率在內線里也不算高了......

這大概是比較符合阿聯的形象了,你要說在弱隊打首發吧,興許趕上合適的也能打,但有明顯的上限和缺點,很難在這個時代成為搶手的理想型空間四號位。

這就是阿聯作為球員略有些彆扭的地方,他是個身體硬天賦顯著的球員,似乎是該成為內切面框的跑跳流內線;

但他的後天努力技能點都加在了投籃之類的技巧上,而他的球性和技術流暢度等又不支持他變成一個持球型大前鋒,投射穩定性也始終沒有突破訓練能達到的天花板。

要說跑跳能力,他還真優於阿德和老年司機,但他的身體條件其實是運動流的,卻愣是和這類技術型大前鋒走上了一條路,不得不阿聯的職業生涯路程是很特殊的。

至於給不給機會受不受歧視以及阿聯的性格之類的,就不討論了,屬於另一個話題。

同時我們還可以展開另一個問題,阿聯在這個時代,適合哪些球隊,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公眾號:王斯文的木匠鋪


首先假設一個情況,某球隊首發大前鋒a場均出場31分鐘,場均12+7,作為一個內線命中率剛剛過40%,球隊戰績全聯盟倒數第一,全年一共贏了12場球。b球員也是大前鋒,球隊戰績同樣全聯盟倒數第一,出場20分鐘場均9.3分6.2籃板,命中率54.5%,你如何評價這兩個球員?a球員就是易建聯,b球員是今年勇士的馬基斯·克里斯,知乎勇士球迷不少,我想聽聽他們怎麼評價克里斯。不管這些沒看過15年前易建聯打球的小球迷吹得有多天花亂墜,事實證明易建聯無法在季後賽級別的球隊擔任首發。在奇才面對布拉切、麥基等人的競爭,易建聯只能勉強擠進輪換。再假設一個情況,某球隊有兩個大前鋒,a場均5.6分3.9籃板,命中率41.8%,b場均5.3分3.9籃板,命中率56%,你更希望讓誰打輪換?a球員就是奇才時期的易建聯,b球員叫特雷沃·布克,估計現在的小球迷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下面逐條解釋一下為啥易建聯無法在NBA站穩腳跟:

1、進攻效率。易建聯作為內線,職業生涯命中率為40.4%,這個命中率哪怕作為一個外線也不及格。在網隊數據最好看的一年命中率也不過是40.3%,這種進攻效率你覺得能作為一個合格的強隊輪換嗎?其實易建聯進攻手段一直算不上豐富,背身單打動作僵硬,基本上都是靠翻身跳投終結,面框基本就一招大三步,而且只會走右手不會走左手。另外易吹經常尬吹易建聯的三分能力,說他符合當今的潮流,然而易建聯職業生涯場均三分出手只有0.8次,平均三場比賽進不了一個三分球,這就是所謂的三分能力、拉開進攻空間?另外作為內線,易建聯職業生涯沒有一個賽季三秒區內命中率超過50%,最高的一年48%,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低效了……

2、防守能力。易建聯從出道到現在一直不以防守能力見長。CBA還好說,NBA就……橫移較慢,護框能力也一般,還容易犯規,很容易被對面針對。

3、傷病隱患。易建聯在NBA一共打了五個賽季,不算在小牛打醬油的賽季,其它四個賽季最多單賽季出場66次,這個出勤率甚至都可以說是玻璃屬性了。而且目前聯盟比賽的節奏越來越快,球員受傷頻率也在增加,易建聯在當今聯盟能不能保持高出場率還是個問題。

4、性格脾氣、技術特點。易建聯的情商一直不算高,哪怕已經是國家隊老大哥的時候還在CBA干出脫鞋這種低情商的操作,更別提年輕時了。而且易建聯打法比較吃球權,本身卻又沒有很好的出球策應能力,巔峰那幾年每36分鐘助攻全聯盟倒數第一。易建聯的打法和性格本來就是低級別比賽核心的類型,自己也曾經多次表示不願意在NBA打替補。但是你又沒有那個能力,哪個NBA球隊會像廣東隊和中國隊一樣給你專門設計這麼多的單打戰術?

誠然,易建聯是目前當之無愧的中國籃球第一人,國家隊老大哥,他為中國籃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我們也不應該不顧客觀現實尬吹。真要把話說破,易建聯在NBA的表現就是低產低效+防守漏勺+玻璃屬性+球權黑洞+情商怪獸。

補充:遼寧大外援,布蘭頓·巴斯,也是中投為主的大前鋒,NBA生涯場均8.7+4.5,命中率49.9%,巔峰賽季場均12.5+6.2,易建聯職業生涯場均7.9+4.9,命中率40.4%,巔峰賽季場均12+7,想問下各位易吹,如果巔峰易建聯放在當今聯盟能場均15+7,那我說巴斯在當今聯盟場均16+6很輕鬆沒問題吧?另外布拉切NBA職業生涯場均10.1+ 5.4,巔峰賽季場均16.8+8.2,在奇才擠得阿聯只能打替補,如果阿聯放在當今能場均15+7,那我說布拉切放在當今能場均20+10也沒毛病吧?


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後,不斷有消息稱易建聯可能會加盟湖人,甚至還有球迷看見他現身洛杉磯機場,沒過多久,果然傳出易建聯和湖人簽約的正式新聞,當時廣東宏遠隊還證實了這一消息,並且表示會無條件支持易建聯,而易建聯也確實打了季前賽。

易建聯真實年齡是84年生人,到了2016年的時候正好是32歲,跟巔峰狀態也差不了太多的,而且三分還勝過以往。

在當時,最先曝出來易建聯的合同是一年800萬美元,這樣的薪水並不算少,相當於中產球員,然而很快合同的細節就被披露出來,這是一份部分保障合同。

保障部分只有52萬美元,如果易建聯在2017年1月10日前依然留在湖人,他可以拿到另外的62萬美元,剩下的686萬根據出場數設定獎金,只有出戰至少59場比賽才能拿到全部的800萬美元。

老實說,從這份合同上你也可以看出來當時湖人對易建聯的不確定,剛開始說一年800萬的時候,國內球迷都以為他是去當主力的,後來知道將近700萬是獎金,合同又是非保障時,人們才清楚地認識到湖人對阿聯的定位。難聽點說便是,阿聯並不是去湖人當主力的,需要努力爭取上場時間,否則連輪換的機會都不會多。

所以說,巔峰易建聯去了現在的聯盟會怎麼樣呢?個人認為,大概率也是和之前去NBA的情況一樣,不會有更大的成就,易建聯不屬於生錯了時代,而是自身的一些問題,難以在NBA更進一步。


並不會很好。

先分析一下易建聯吧。

易建聯分四個階段:我說後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接觸少。

06-09年

以面框為主,基本是純面框型大前鋒,進攻手段單一投籃不穩定在fiba體系下基本沒有三分。(NBA的3分線更遠)體重輕當時打不了中鋒,09年打伊朗就特別明顯。速度快,協防能力強。在姚明身邊籃板球把握的很不錯。

10-13年

體重、力量、對抗性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特別是增強了背身能力,而且進攻端的小技術得到了提升(比如背打,勾手)。這讓他成為男籃在比賽中的又一大殺器。他的所有特點在10年的世錦賽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相較於別人,他的體能優勢特別突出,10年世錦賽場均能打35分鐘以上,09-10賽季也能打32分鐘左右的NBA強度

14年至今

進一步的提升了力量和對抗,因此也提升了過去被飽受詬病的單防能力,16年約基奇都頂不動他;增加了在fiba體系下的三分能力(NBA的三分線更遠),以前他的出手多為長兩分,效率偏低,很難為隊友提供戰略支援。所有國際比賽,自16年以前他的三分命中率是20、16年是46.7 ,在比賽經驗不斷增長的過程中增強了對比賽的閱讀能力,助攻數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在這一階段,他提升了自己的全面性。

綜上,他最巔峰的時候就是16年奧運會前後

那年奧運會後他接到了湖人的合同,在有限的比賽中我們能看到,在FIBA體系下穩定的三分球依然只會變成低效的長兩分。防守5號位對他來說依然吃力。而他的身體條件已經不足以完成NBA輪換以上級別的協防了(過去新浪有題目場均1.8帽單場8板的時候是他的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而那個12+7是在聯盟墊底的籃網用將將四成的命中率刷出來的。(對於內線,這個命中率意味著什麼?)

他的身體巔峰和技術巔峰脫節,16年反而是他綜合實力最好的時候。所以我並不認為把巔峰易建聯放到現在的聯盟比正常的歷史線更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