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對於那些公共場所放肆的熊孩子,你有何看法?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說,在地鐵2號線,她遇到了一位淘氣的小朋友。這位小朋友站在座位上,雙手拉著扶手,時不時來個危險動作,讓人看的很揪心。

然而,網友表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在旁邊看著,我說了這小孩一句,家長就瞪了我五分鐘。」

又有網友反映在公交上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孩子一直這麼坐著,突然腳踢到了前面的乘客,前面的乘客回頭看。」

然而,大媽卻一邊唸叨:孩子碰一下有嘛的了。一邊將孩子的腿扶回原位,並用手幫他擋著。

想必這種現象大家生活也應該遇到過,對於這些公共場所這麼淘氣的熊孩子,你有何看法呢?


瀉藥~

實在想迴避熊孩子在公共場合瞎來的問題,因為我有一次差點下重手弄死他們其中的一個!

我脾氣很好,在翻臉之前!

前幾個月在商場上班做維修,剛剛從天花板鑽出來一身髒得要死。

坐電梯下樓時,一個目測九歲左右的熊孩子問我:你身上怎麼這麼臟?

我很有耐心的回答:鑽進天花板檢查線路,上麵灰塵多,所以衣服就這樣子了。

然而熊孩子回一句:你衣服這麼臟,肯定沒有女朋友! 單!身!狗!(語氣加重)我差點就吐血,心想這小子嘴巴這麼毒,乍沒被人整死?

最後電梯門開了,這熊孩子給我擺了個譏諷的臉,對他的小夥伴說:他衣服這麼臟,肯定是他媽媽死了,沒有人幫他洗衣服!

然後迅速往電梯外跑~

當時我就愣了那麼一下,頓時怒火衝天!

大步邁出,右手像鉗子一樣從他身後掐著他的脖子將他!舉起來!按在牆上!

沒錯,答主(工程狗出身)單手掐著他的頸部(從後面)舉起來狠狠的按(撞)到牆上!

看這熊孩子有喘氣跡象,隨手一放摔到地上,又按著他脖子像溜狗一樣逼著他從電梯口爬到保安監控室!

場面相當的暴力!

數十人就這樣看著我單手把他提起來按牆上,又丟下來按著脖子拉著爬!

沒有人敢吱聲!!!

保安在監控室看到後怕影響不好,用對講機呼我,叫我停手的時候,那個熊孩子當時已經哭得不成樣子,手上、腳上、膝蓋到處都是跟水泥地摩擦的傷痕。

我惡狠狠的威脅他:下次再惹到我,我會像撕衣服一樣把你活生生的撕成碎片!!!

說罷順著縫合線,把他穿的校服給撕碎後揚長而去~

留下一堆一臉懵逼的圍觀者!

別指責我兇殘暴力沒人性!

我只是教育那個熊孩子什麼叫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罷了~

至於那些沒有人治的熊孩子,已經有很多長大成為中二界青年。

比如玩戰艦世界、LOL之類的團隊競技遊戲,那些噴子都是資深熊孩子,隔著網路試圖對你造成上萬的精神傷害,因為你不能順著網線過去掐死他,他噴得有恃無恐!在現實中離那些出言不遜的中二傢伙遠一點,搞不好人家找上門算賬的時候被殃及池魚!本來請假拿錢去酒店跟妹子滾牀單的,結果請假拿錢去醫院吊水去了~

謝邀

就今天我去食堂喫飯,下著雨,我剛剛打完球累的要死。食堂裡面全是學生,有一個小孩遠遠地朝我扔了一個東西,我沒看清是啥,下意識躲了一下(剛剛打完羽毛球條件反射)。後來看見是一個紙飛機,傳單紙疊的,我要不躲一下就砸我臉上了,那麼尖的東西。我生氣地找孩子家長,就看見孩子他奶奶坐在我們食堂的凳子上笑呵呵看著孩子順便看著我,然後給孩子說:「離這麼近都扔不準,你用力嘛!」

關鍵是我對象還說:你看這小孩兒挺可愛啊!

我當場炸毛,直接罵:「誰家的小逼崽子?會不會教?mb長大也是廢物。」

然後惡狠狠瞪了他奶奶一眼。

我對象當時嚇得大氣不敢出,灰溜溜跟我走了。

你問我咋看?欠tm削!影響到我或者弄傷我了我抽他,沒弄傷我我就不管。

小孩子打兩下怎麼了?誰小時候沒挨過打?他敢裝弱勢羣體,我分分鐘暈倒給他看。

謝邀。。

我也沒遇到那麼多熊孩子啊。天天邀請我談熊孩子的問題,我總不能天天回答我龍貓被熊孩子洗澡洗死了,我外甥女被熊孩子欺負我怒吼他跟他媽然後裝了B就跑等事吧。還有跟題中一樣。在座位上睡得好好的,被後排的外籍熊孩子踢椅子踢醒,然後忍受了兩小時,daddy,I『m hungry。daddy, look ,we r in the air .daddy...邊說邊踢。

然後我抱著國際友誼的份上。

我回了下頭,對著她爹報以Gay的眼神。可能他被我噁心到了。之後他女兒踢我椅子時,就聽她爹復讀機般說stop it。
錄下來曝光

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爆的視頻,一個熊孩子在公交車上挑釁一個成年人,成年人一氣之下將小孩過肩摔。

當時網上的評論很極端化,有的批評那個成年人欺凌幼小,但也有不少人拍手叫好,說公共場合擾人的「熊孩子」,就該打。

孰是孰非我們先不論,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你該怎麼教養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規則意識,這一方面是為了他人著想,另外一方面也是教孩子用規則意識保護自己。

沒有永遠的天使,也沒有天生的熊孩子。

首先,我要反駁一種流行的錯誤觀點,就是認為孩子還小,還沒有規則意識,所以孩子熊就讓他們熊,長大了就自然懂規矩、懂禮貌了。

但實際上,美國杜克大學一項研究表明,3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明白,承諾和合作的意義了,已經可以發展出合作精神了。

所以,3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教他們不要熊了,因為這時他們已經不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有社會意識和規則意識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孩子會逐漸發展出兩種社會規則意識:一種是「社會禮節」,比如禮貌、合作、團隊精神,這些社會化技能。但還有一種,是同情心、愛、理解、感恩等等,是基於對他人的、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關心。

要知道,人類是羣體動物,我們天生自帶親社會屬性。有很多研究表明,兒童天生就有同情心和團體意識,這些並不完全是父母指導或者後天教育的產物。

所以你知道了,孩子不是天生的「熊」孩子,孩子的大腦早被安裝了「好」孩子的預設裝置,只是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他各項能力的成熟是有時間限定的。

你孩子的理智腦和情緒腦沒有成熟,一定會有控制不住自己,發脾氣的時候。不要期待他永遠是小天使。

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到2歲半才開始減弱,一直到孩子8歲,他才能真正內化禮貌和規則的重要性。所以,必然會有些時候,孩子在公共場合表現得有點「熊」。

但是這時候你也不要有太多壓力,只要他的表現不是太過分太離譜,那就不能說明你是一個糟糕的家長,只不過是你家的孩子還小罷了。

在擺好心態的前提下,我們還是要盡量教會孩子基礎的社會規則意識,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講一講。

1、設定期望,提醒行為

你可以給孩子設定好期望值,提醒他的行為。因為我看到一些所謂「專治熊孩子」的家長,教育孩子的做法要麼是長篇大論說教,要麼是暴力鎮壓孩子的行為:「你再不聽話我抽你了!」

但這樣做一般都沒什麼效果。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其實還是我一直在主張的,要幫孩子把抽象的教條轉化成具象的行動。指責或者打罵孩子,並不能幫助孩子認識到規則的意義,你真正需要做的是指導他的具體行為,才能培養出孩子在未來幾年中的規則意識。

所以,你可以在去公共場合之前,就打好預防針,給孩子設定明確的期望,不斷地提醒他「規則是什麼樣子的」,還要用溫和的提醒強化行為,告訴他「該怎麼做」。

比如去餐廳的時候,去之前就清楚地跟孩子解釋一下,給一些大概的框架性的指導:「我們今天晚上要跟奶奶一起喫飯,你可以好好享受喫飯,但今天晚上不是去玩的,所以你不能亂跑或說話太大聲,因為這樣會干擾周圍的其他人。他們也跟你一樣,是來享受喫飯的,可不希望被別人打擾哦。」

還有像其他具體的禮貌,比如,「你可以選擇菜單上各種好喫的,但要記住,點完菜跟服務員說『謝謝』。」或者「飯店裡人多,如果你需要跟陌生人說話,要先說『你好』,要人幫忙要說『請』,不小心碰到別人了,不能不理不睬,要說『對不起』。」

當孩子表現得好,也要記得表揚孩子,正面強化他們的行為。但是就像我在前面的節目裏說過的,表揚不能簡單地說「你好棒」,而要細緻地稱讚他的特定行為。

所以,你不能簡單地說「你在餐廳表現得真好!」而要說,「今晚在餐廳喫晚餐時,你好好留在座位上,沒吵鬧,筷子也用得很好,做得真好!」

2、在公共場合不要修正行為,直接離開

當然,很可能你做到第一條還不夠,如果孩子已經在公共場合開始「熊」起來了,你該怎麼辦呢?不要急著矯正孩子的行為,離開就好。

也就是說,孩子表現不好了,你不要立刻大呼小叫,或者當眾打罵你的孩子。如果你立刻吼他,或者長篇大論教訓他,他其實是聽不進去的,因為這時候他只會覺得尷尬甚至憤怒,接下來的場面很可能會更加難以收拾。

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的公眾行為不好,場面已經很尷尬了,你最好的舉動就是帶著他離開,而不是跟他在飯店、街道、商店甚至電影院繼續衝突。在原地發脾氣或當場懲罰孩子,都對他不好,也只會讓你更加心煩和生氣。

這個時候,離開纔是真的尊重到這個公共環境下的其他人。不然的話,在眾目睽睽之下,你跟孩子本身就很難心平氣和地溝通,帶孩子離開,既是給了孩子一個教訓,「你如果胡鬧,就不能再繼續喫飯或者逛街了」,也給了你們倆平靜下來的時間,然後再慢慢地教育孩子才會有效。

3、早培養,從點滴基礎做起

對於孩子的社會規則意識,要早培養,從點滴基礎做起。這個纔是真正治本的方法。因為第一條和第二條只是一些應急的方案,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就應該儘早培養孩子的社會規則意識了。

比如想要孩子在公共場所表現好,往往意味著要孩子坐著不動,這其實是違反孩子天性的。大多數孩子天生愛動,想讓他們保持安靜本來就不容易。你能怎麼做來幫助他們培養靜坐的能力呢?

平時喫晚飯的時候,就讓孩子練習靜坐,其實2歲的孩子能坐五分鐘,就已經是一項重大成就了。所以你也要確保你的目標合理:如果一開始就讓孩子屁股不離板凳,坐十五分鐘,這是非常困難的。你可能需要設置遞增的目標,你可以在餐桌上給孩子放一個專門的定時器,一開始是五分鐘,孩子習慣之後,又加兩分鐘,一步步訓練上來。

對於小寶寶,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可以從禮貌用語開始,語言是行為的窗口。你孩子會開口說幾個字的時候,你就可以教他「謝謝」了,這是父母教會孩子懂禮貌的第一站。

孩子2歲的時候,他跟親人揮手的時候,應該也會說「你好」和「再見」這些詞了。你可別小看這些詞,這已經在為孩子以後學會更多的禮節鋪路了。

孩子對於規則的認知是有個過程的,認識規則後,他們需要使用規則、反覆練習、最終內化規則,形成規則意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些生活中的行為規矩,是需要你在這幾年內,不斷地重複並提醒孩子的。如果孩子聽你的「命令」聽煩了,你也可以換個輕鬆的口氣,比如「是哪個小傢伙剛才說話聲音這麼大啊?」

雨木霖霖唸叨叨

剛才我一直在講怎麼培養孩子的社會規則意識,但是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身教大於言傳。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

你的孩子一直在看著你,想要你孩子不做「熊孩子」,最重要的是你先不能做「熊」大人。

很多成人自己的社會規則意識也不強,比如出門喫飯會注意餐桌禮儀,在家就很隨便;要孩子喫飯不說話,自己卻隨意侃大山;要孩子跟別人打招呼、說再見,自己在家裡卻不會跟家人親切問候和告別。

這其實是在給孩子一個相反的、混合的信息,孩子的認知本身還不成熟,還分不清在不同場合這些細微的規則的變通,所以當然就無法內化規則的意義了。為什麼很多家長覺得「熊孩子,講了也不聽」,可能是大人講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所以,孩子學習規則的早期,你要給他一個清晰的規則界定,這裡的大原則就是保持一致性。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有禮貌,會說「謝謝」,那你平時遇到服務員,也要說「謝謝」;你在家裡和外面,要盡量保持一致的禮儀規矩,需要家人幫忙,你也要會說:「請幫我一下。」如果孩子習慣了聽周圍的人講禮貌,那他也會自然習得禮貌用語。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孩子不會永遠都保持可愛,也不會一直是熊孩子,我們要給孩子土壤發展。怎麼教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規則意識呢?

1、帶孩子出去之前,就要設定期望,並且不斷強化孩子好的行為。

2、萬一孩子已經在公共場所鬧了,你應該帶孩子暫時離開。

3、這種規則意識是需要從點滴日常中培養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要規範行為,給孩子做出榜樣。

今日行動

回憶一件你家孩子在公共場合做熊孩子的事情,想想當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如果時光倒流,你會怎麼辦?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科學育兒乾貨請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

可以搜索今日頭條號,或者微信公眾號,「雨木霖霖育兒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