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下XX之家的數據,跑路平臺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到底怎麼才能選到靠譜的平臺呢?


 什麼樣的平臺纔是靠譜的?似乎每個人都可以說兩句,上線銀行存管、不良率較低、交易規模大、股東背景雄厚……仔細想一下,似乎沒有一條能真正經得起推敲。

  上線了銀行存管,起碼得到了銀行的認可,卻也並非萬無一失。XX之家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月,全國共有25家平臺上線銀行存管後出現問題,其中,17家提現困難,4家跑路。其他幾條,「保證」效果只會更差,比如規模大,規模大自然不容易出問題,但出了問題便是大問題。

  在最初的監管制度設計中,P2P平臺備案登記是前置步驟,領取營業執照後10個工作日內去備案登記,登記之後纔是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上線銀行存管等。但在實踐中,流程恰恰顛倒了,其他工作都就緒後,監管逐條覈查合規情況,確保無誤後,最後予以備案。

  原因在於,儘管「備案登記不構成對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地方監管機構備案登記本身必然也會被投資者視作平臺靠譜的證據,自然也就不能輕易地備案通行,要平臺真的靠譜纔行。

  在這個意義上,各地監管機構備案登記實施細則便是其挑選「靠譜」平臺的步驟,不妨看一下,過程有多複雜。

北京:需要提交11項備案材料,15個工作日的公示期,接受社會監督。在備案審查中,會「根據國家1+3的規定、57號文及148項(合規整改)規則」進行驗收,同時強調「驗收備案只求質量,不求數量,通過一家備案一家」。

上海:需要提交12(新平臺)或17(老平臺)項材料,1個月的公示期,接受社會監督。「此次備案將從嚴把握,首批備案在數量上進行嚴格控制」。

深圳:需要提交14(新平臺)或19(老平臺)項材料,106條整改細則,「完成對照整改並經市金融辦驗收合格後,方可申請備案登記」,1個月的公示期,接受社會監督。

  上述備案材料中,除了平臺自述性材料外,還包括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會計事務所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公司信用報告、第三方電子數據存證平臺合作協議等文件,引入了第三方專業機構監督和審查機制,整個過程,經過「多方數據比對、信用覈查、實地認證、現場勘查、高管約談、部門會談」等多個步驟,涉及到地方金融辦、銀監局、公安局、通信管理局、網信辦以及工商局等多個機構。

  經過如此複雜的流程和審慎的決策,監管機構方「敢」予以備案,即便如此,也一再重申「備案登記不構成對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且保留撤銷平臺備案資質的權利。

  足以說明,判斷一個P2P平臺靠譜與否並非容易事。

  2

  事實上,沒人敢拍著胸脯說某類P2P平臺是靠譜的,只要有固化的標準,就會有針對此標準的騙局出現。

  所以,投資P2P產品,是要有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的,如網貸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定:

  「參與網路借貸的出借人,應當具備投資風險意識、風險識別能力、擁有非保本類金融產品投資的經歷並熟悉互聯網」。

  這個心態不擺正,就會做出很多違背投資邏輯的事情,比如:

借錢買P2P理財產品。一般而言,能讓人借錢去投資的理財產品,必定是充分吊起了投資者的貪婪之心,以至於通過加槓桿的方式來放大這種收益。

  在2015年的牛市和2017年的炒幣潮中,大家見多了這樣的例子,這些人為了翻倍而加槓桿,我們稱之為激進投資者,賭對了便可財富自由,相反,也願賭服輸。

  在P2P投資中,加槓桿不過為了幾個點的收益(如年化7%借出來,投資到年化10%的產品中去,一年賺取3個點的利差),賭對了一年多賺幾千塊錢,輸了則背上沉重的債務。激勵和風險並不相稱,都不能稱之為激進的投資者,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投資者。

All In P2P理財產品。在跑路平臺維權羣裏,必定少不了這麼一類投資者,「瞞著家人投了50萬進去,現在都不敢告訴家人,每天還要強顏歡笑,怎麼辦」,這便是「ALL In」型投資者。

  All In的最大問題是降低了理財選擇的容錯率,要麼對,要麼全錯,背後仍然是「賭」性作祟,屬於典型的激進型投資者。

投後零操作。買前精挑細選,買後不管不顧,這是大部分投資者的寫照。很多跑路(或清盤)的平臺,在你買入的時候都是正常經營、看不出一點端倪的,而在跑路前,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事件,釋放出預警信號。

  臨近2018年春節,P2P行業又出現一波停業(或問題平臺)潮,其中,不乏一些成立多年的老平臺。2018年1月份以來,各地出現問題平臺64家,其中45家主動停業發布清盤公告,19家出現跑路、提現困難等問題,22家為成立於2015年之前的老平臺。投後零操作、零關注的人是看不到這些信號的,相信都會中招。

  3

  只有具備了風險意識和正確的投資習慣之後,纔有瞭解如何正確選擇P2P平臺的必要。

  因為不可能存在絕對靠譜的平臺,所以在平臺篩選時,更多的要用到紅線排除法。即確認幾個投資紅線,紅線之內,一概遠離,平臺很多且足夠同質化,不必擔心誤殺的問題。

1、未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的平臺,一概遠離。銀行存管可以有效防止平臺挪用客戶資金,是用戶資金安全的一道閥門。據XX之家數據,截止2018年1月8日,共有911家平臺宣佈與銀行簽訂存管協議,其中698家完成系統對接上線,佔行業機構數量的36.15%。

  考慮到監管早在2015年末就提出了銀行存管要求,經過2年多的時間都未上線存管的平臺,要麼是實力較差銀行看不上,要麼是就是合規意識淡薄,還是遠離為上。

  當然,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一樣會出現問題,一些銀行也存在著「存而不管」的問題,還需要接著排除。

  2、成立時間超過兩年且月成交額低於3億的平臺,可謹慎參與。任何平臺都是從小到大做起來的,從這個角度,本文不對新成立平臺設置規模門檻。對於成立時間2年以上的平臺,如果月成交額低於3億元,建議謹慎參與。從網貸之家數據看,月交易規模3億元在行業內排名100位左右。

  成交量可以有效反映平臺的獲客能力和資產拓展能力,若嚴格按照個人20萬、企業100萬的借款上限,3億成交至少對應1500個借款個人或300個借款企業,不算多,也不算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藉助存量客戶自我循環發展的能力。此外,只有較高的成交量才能攤薄平臺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營銷推廣、IT運維、數據風控等成本,獲得一定的市場競爭能力。

  當然,成交量也可通過刷單、羊毛黨等方式作假,高成交量可能有水分,但低成交量也的確表明平臺綜合實力不強。

3、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平臺,建議遠離。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透明是需要底氣的,心理沒鬼才會有這種底氣。信息披露上遮遮掩掩的平臺,沒人知道背後著什麼貓膩,遠離就好了。

  監管機構發布了信息披露細則,但對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很難做到按圖索驥一一排查,更多地只是靠主觀判斷。

  此時,可以藉助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等機構,參考平臺數據情況以幫助投資決策。

  對於新手而言,通過上面幾個指標的篩選,可過濾大部分不靠譜的平臺。對於經驗老道的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平臺發標情況、收益率變動、反常促銷、交易量情況、負面輿論信息、代收餘額變動、甚至實地走訪來進一步提高篩選準確度。

  4

  還沒有結束。

  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具體的項目逾期後,平臺不允許進行兜底,這意味著,平臺的安全不等於理財項目的安全。投資者在選定相對靠譜的平臺之後,對於具體的借款人也要具備一定的甄別能力。

  借款人的甄別,是商業銀行風控部門的核心職責,涵蓋授信發起、風險審批、貸後管理等幾個流程,涉及到行業分析、財務分析、經營分析以及押品管理等,是個成體系的活。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能做的實在有限,最終,還是要依賴平臺對借款人的甄選能力,且要接受「平臺判斷失誤、自己承擔風險」的結果,畢竟,具體的投資項目是投資人自行挑選的。


從風控、平臺背景、項目真實性、資金池(第三方資金託管)、收益、平臺運營(新聞更新頻率、逾期、壞賬、站崗)等方面考慮,投資人在不瞭解平臺之前最好這樣:1、詳細瞭解借款項目涉及的借款人、項目、增信措施等相關信息,並查驗其真實性;2、跟蹤每筆投資款的流向、投資項目的後續信息披露等信息,隨時關注本息資金入賬情況;

3、保持理性投資的冷靜頭腦,分析比較平臺所標示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可持續性;

4、判斷其風險保障措施的可行性,衡量擔保人或兜底方的能力,推斷終極風險結果;5、瞭解投資平臺運營團隊及運行規則,看是否規範和專業,至少不能是資金池模式;6、保留付款憑據、借款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應該是選擇靠譜標的,借款標的是否真實,所投標的借款人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如果你都不知道建議你不要投了吧!


P2P產品收益相對適中,其風險低於股票和基金。對沒有太多時間、精力理財的朋友是個很好的選擇。新手小白如何選擇P2P理財平臺,你選擇的平臺是好是壞?

誰都想通過投資理財賺錢,所以選擇靠譜的平臺是最為關鍵的一部。首先我們的眼光一定要毒、要準確,考慮平臺的正規性,確認平臺到底值不值得信賴,是否具有投資的價值。其次決定不能盲目的投資。因為選擇一個不靠譜的平臺進行投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我們應該充分地瞭解平臺是否有風險。

下面就給大家說說靠譜的P2P理財平臺應該如何選擇。

1.平臺的風控體系

風控體系包括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流程建設。平臺的風控體繫有多強。考慮風控人員能力和風控程序考覈P2P平臺是否安全的重要標準。理財平臺運營規範、風險可控,與抵押不同的是質押模式,從而也就進一步說明瞭平臺的穩定性、規範性。其次風控的核心自然在於借款人是否可靠,而平臺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核心就是大數據。

2.是否上線銀行存管

首先我們要知道銀行存管的好處。一資金更放心,投資者交易結算資金由第三方存管銀行統一管理;二存取更省心,投資者不僅可以通過平臺原有的方式轉賬還可以通過銀行櫃檯、電話銀行等方式進行存儲;三服務貼心不僅享受平臺的投資理財服務還享受銀行的綜合理財服務;四由於保證金交由商業銀行統一存管,這樣便於國家對違規資金進入證券市場的監管。

3.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否全面、透明。項目信息越詳細越透明,證明平臺月合規,可信賴程度越高。

4.平臺運營情況

包括運營時間、註冊投資人數、總成交金額、待收本金、已獲收益、歷史項目等方面訊息。此外,在「關於我們」欄還可看到平臺的發展歷史背景等信息。在「項目列表」欄可看到往期上線標的詳細信息。項目情況,即標的詳細介紹,包括項目的概況、實際資產情況、借款用途、還款途徑、風控措施等,信息披露的越詳細對於投資者來說越有利,越詳細、投資風險越低。

5.評級信息

可以參照行業較權威的評級機構發布的評級信息。包括排名、風險級別、合規指數、投資分散度及透明度指數等等。

6.少量資金多次嘗試

建議新手在投資的前期可以拿出幾千元或者說更少的錢去投資體驗下,一是體驗自己選的這個平臺是否合適自己的投資規劃;二是體驗下在P2P平臺上如何進行投資的基本流程。少量的資金不僅可以保障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在投資人的承受範圍內,也可以讓投資人同時多進行幾個平臺的投資,從而快速瞭解P2P投資的相關知識。

7.選擇穩妥的投資項目

P2P涉及的項目類型眾多,例如抵押標、信用標、凈擔保標等等,而其中抵押標無疑是最安全穩妥的一類。抵押借款投資項目一般是借款人以房產、汽車等實物作為抵押來借款,若是發生逾期或者壞賬的情況,那麼P2P網貸平臺和投資者就有權處理抵押物來收回借出資金。

8.穩定收益合規合法

投資人除了安全保障,最看重的就應該是收益情況了,隨著P2P行業的監管整改逐漸深入,在「蠻荒時代」的高收益已從P2P行業消失,高額的合規成本讓收益率一再下滑。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7月,P2P行業的綜合收益率為6%-14%,如果還有平臺打著超高收益的旗號來吸引投資人的話,那一定要小心了。新手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時,一定要將平臺的所有各個方面調查細緻,調查清楚之後,方可在下手投資。

對於一名網貸新手而言,如何選擇投資平臺、怎樣選擇投資性價比高的網貸產品,是需要認真學習的。不管怎麼樣理財平臺的安全是首選。


經過這些判斷,我找到幾家平臺,都很安全,收益也不錯。其中有一家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它不僅安全,四年從未逾期,還很溫暖,有自己的專屬客服,生日會受到平臺的禮物及CEO親手寫的賀卡。於是我果斷投了,現在註冊投資送紅包+500京東卡。推薦朋友一起參加了,現在安利給你們

http://www.xexg.cn/30162558.ht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PS:從這個頁面進去纔有!)幾家對比得出來的結論,純屬良心推薦。可以進去體驗一下專業的論壇和服務。不用著急投,可以進新手羣觀望一下。

許多投資者在投資理財時都會盲目的相信他人。他人說**渠道年化高,絕對發財,結果你投進去,渠道跑路;他人說**渠道絕不會賠,結果你投進去,渠道跑路;他人說**渠道有第三方擔保安全保本,結果你投進去,渠道跑路。其實,他人說的不一定有錯,但是他人說的卻不一定適合你。

科學的投資是要沉著詳盡的調查渠道的背景,更要細心分辯投資標的融資方信息是否安全,最適合自己的渠道和理財產品纔是最應該要投資的,千萬不要只靠相信他人一家之言做投資,最後悔不當初。


目前平臺非常多,平臺好壞不一,對於投資者來說,在於選擇安全可靠的平臺來規避風險。 可以參考這幾點來:

一、看平臺資質。真實合法的P2P平臺除了5證齊全之外,還應該有互聯網的運營資質,這個時候,就應該看平臺的備案、域名合法等信息了。二、看平臺評價。投資人可以查看平臺在業內的口碑、榮譽、報道,以及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的口碑。三、平臺註冊資本: 註冊資本在一定程度呈現一家公司的實力,想現在一些P2P平臺註冊資本就十幾萬或幾十萬,這樣的平臺建議你不要投資。四、看管理團隊。平臺的管理團隊是覺得平颱風控實力的決定性因素,這個最好是自己實地考察,看看平臺的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相關的專業程度怎樣。

五、看理財項目。之所以現在P2P平均收益率一直在降,是有道理的。如果借款企業承受高利息都還願意借錢的話,不是他有問題就是平臺有問題。問題平臺常常以高息誘人,導致投資人權益難以保障。

六、看風控團隊。 第一位當然是平臺的風險控制實力,作為一個P2P平臺,如果風險控制實力不夠,壞賬率一旦上昇平臺等著的就只有倒閉或跑路。七、看平臺是否有資金託管、擔保合作。P2P平臺時不能私自設置資金池,如果有和銀行進行資金託管會降低風險,擔保公司合作也能大大降低投資風險,保障權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