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情下該去怎麼看待,對我們滑板愛好者會有怎樣的衝擊?


國內首檔以滑板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極限青春》日前開播了

第1期:王珞丹王一博程瀟PK搶人,奧運選手炫技全場尖叫?

m.v.qq.com圖標

姑且先不論節目質量如何

單從到場的港澳台大陸幾乎所有一線滑手

就可以感受到來自製作方滿滿的誠意

至於有人擔心普通觀眾看過以後,

還是不懂什麼是滑板文化

我覺得這種擔憂大可不必,

綜藝就是為了娛樂,在吸引流量的同時

又讓大家了解到滑板是一項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玩好的運動,

它也能給青少年帶來正能量

這就足夠了

你見過有什麼玩滑板驚為天人的操作??

www.zhihu.com圖標

而滑板文化的傳播交給滑板人就好了

滑板零基礎應該如何學習??

www.zhihu.com圖標

再看節目內容,正所謂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本人玩板12年,並把滑板當作事業)

平時喜歡練習Ollie基本功

三位嘉賓里,王珞丹有過長板經歷

上手滑板會比較快一些

王一博的快速上板雖然不夠標準

但可以看出他有努力練習過

而程瀟則是一點也沒接觸過滑板

她這樣沒基礎的人上來就滑坡是初學者大忌

沒摔骨折算她運氣好

而節目設定的比賽環節我就不過多評論了

還是那句話,開心就好

dbh專業沸點青春四輪成人兒童動作抖音組裝板雙翹bingo淘寶¥ 340.00去購買?

第一個借鑒了果醬賽的規則,第二個一對一battle有點S.K.A.T.E的意思,第二期里設置的drop in到金字塔上的環節則讓我心驚膽戰,下到平地就可以了,導演組不知道是學的什麼節目模式,不知道這樣難度大了很多,而且非常危險嗎?一點也不關心參賽隊員的安全嗎?這是個綜藝節目,不是比賽,

新人想學滑板,什麼樣的滑板好??

www.zhihu.com圖標

下面,就從幾個細節入手,為大家剖析一下節目都傳遞了哪些滑板文化

如何評價《極限青春》第三期??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極限青春》第四期??

www.zhihu.com圖標

1、世界滑板日是哪一天?

該檔節目選定在6月20日開播

或許有向世界滑板日致敬的味道

因為6月21日是美國學生放暑假的第一天

所以被設為世界滑板日(Go Skateboarding Day)

在這一天,各大滑板店都會舉辦盛大活動

國內則會放到6月21日附近的周末來辦活動

去湊湊熱鬧就好,不要太計較輸贏,

能上場參賽的就已經是好樣的了

心中有滑板,每天都是滑板日

2、用板砸地,是「砸場子」嗎?

開場時,滑手用板頭砸地,這在滑板文化里是一種表示喜悅、鼓勵的動作

如果一個滑手完成了一個很帥的trick,大家會用這種方式表達對他的讚賞

王一博顯然對滑板文化有了一定了解

並不是程瀟所調侃的「砸場子」

3、滑手間如何打招呼?

小雞跟王珞丹這樣擊掌碰拳

就是板友之間表示友好的最基本的方式

一種很燃的表達,也是源於街頭文化

這是一種肢體語言,全世界滑板人都懂

瞬間就可以拉進陌生人之間的距離

4、什麼是滑板風格?

風格這個東西,對缺乏滑板技術積累和滑板文化底蘊的新手來說比較難理解,

看看兩位pro是如何理解「風格」的

徐兆提到了第一層級的定義:穿衣風格

現在滑手的穿衣風格跟90年代那種穿麵包鞋、寬鬆牛仔褲的大黑怕風格完全不同

越來越趨向於修身緊湊了

第二個層面是技術風格

一般也與所穿戴的服飾風格相吻合

也就是說滑板也是一種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

把動作做好看,做高飄

同時還要注意全身動作的協調和美感

有些滑手在做動作時亂甩手臂就破壞了這種美

第三境界則是死狗這樣美且囂張的狀態

把滑板文化內化為一種生活和處世態度

去盡情釋放天性,秀出真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5、one more try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原出處是在滑板平地花式遊戲Game of Skate里

一個滑手有五次機會(S.K.A.T.E)

當輸到最後一個字母E時,他還有多一次復活機會,可以one more try

把它當作節目的口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跌倒了再爬起來,直到成功

這也是對滑板精神最好的詮釋,

不疼不怕

6、滑手為什麼都有綽號?

王國華—AKA(also known as)小雞

羅鑒燊—AKA 黑柴

很多滑板人都有自己的綽號,這也是一種滑板文化

可能叫真名不夠酷吧,就像藝人有藝名一樣

叫綽號親切一些

7、滑板的基礎動作是什麼?

Ollie是滑板里最基礎也最困難的動作

很多人開始走上滑板路就是被這個神奇的動作吸引

滑板怎麼黏在腳上了?是不是綁什麼東西了?

它決定了一個滑手所有動作的風格

哪怕職業滑手也要每天練習這個基本功,常練常新

在滑板界,並不是只有花里胡哨的動作才能吸引人

把最基本的Ollie練到家,到哪裡都能贏得尊重

節目中Adee的高飄射的Ollie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讓人驚掉下巴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008650?

zhuanlan.zhihu.com圖標

8、職業滑手也有退役的一天嗎?

跟任何運動一樣,滑板運動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機能的下降,以及傷病因素影響

不可避免地技術水平要下滑,

像黑柴這種勇猛型的滑手,更是依賴身體

不過也沒什麼可悲情的,黑柴也不需要同情

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厲害,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也比普通滑手強的多的多,他仍然是強者

況且黑柴也不是比賽型滑手

短暫的時間裡也體現不出他的全部實力

2010年的時候看過他和tyler為shox拍的這部滑板片

當時就被這個大落差Ollie嚇到了

勇猛程度絲毫不遜於現在的小黑

而《逆》里替補小風出場的他

更是用一個「不要命」的Ollie震驚全場

這樣跨度的Ollie,現在有幾個人能做到?

2012年在武漢與他有過一面之緣

給我的印象是人狠,話不多

當時看到他板袋裡帶著三塊板面

很是羨慕,也曾立志拿到贊助

後來發現,還是成為自助滑手比較靠譜

靠滑板吃飯真是太難了

家裡條件一般的,真是很難堅持

能玩20年,而且還保持了巔峰狀態這麼多年

著實不易

當年就是看他的教學學的kickflip

現在也仍然認為他做的尖翻像教科書般標準

老兵不死,惟有凋零

他需要的是掌聲

滑手日記:黑柴?

v.youku.com圖標

9、極限運動=逞能運動嗎?

有些不懂辯證法的人機械地把滑板等同於危險運動

但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是絕對安全的?

怕這怕那,一事無成,

年輕人就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但是,有時候把握不好度,就變成了逞能

小黑在挑戰這個閃電杆之前

Adee就曾這樣說

雖然不中聽,但很中肯

這個助跑距離太短了,

起跳點和桿的末段的距離也太遠

為了獲得足夠的速度,

小黑站在了一個拐彎處來增加助跑距離,

這樣快速起動出來後還需要迅速調正板的滑行姿態,並找准切入角

雖然他的frontside非常好,但也有些託大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457452?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但還是得量力而行

這個距離讓Nyjah Huston來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就卡到那個點

祝小黑早日康復吧,希望他的滑板生涯不會受影響

10、滑手都不戴護具嗎?

傳統玩街式滑板的人,都以戴護具為恥

而且覺得影響做動作

但在這樣面對著萬千觀眾的節目里,

製作方卻由著滑手亂來,就不太應該

傳遞出的有關滑板不安全的信號反而會更強

在這種滑板場里,最起碼得佩戴上頭盔

這也是國外很多板場強制要求的

極限雙翹運動成人滑板輪滑護具護肘護掌護膝bingo滑板淘寶¥ 100.00去購買?

這種滑板文化應該移風易俗,看看輪滑是怎麼做的

戴頭盔並不是膽怯,那是以防萬一,

玩滑板不是為了受傷,也沒人想受傷

就算你很會摔,也很難保證不會磕到頭

不知道節目組給滑手上了多少保險

能這麼放心地讓滑手去摔

只打個「專業動作,請勿模仿」的字幕是遠遠不夠的

11、什麼是反腳?

在第二期里,王一博再次把我震驚了

他了解的滑板知識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因為他準確識別出了滑手的「反腳」

做個類比吧,大家都知道,

奧沙利文是撞球界的頂尖高手

他用左手打球和右手打球,水平幾乎都是世界級水準

而同級別的選手往往只能把一個手練到很牛就很不容易了

這一方面體現了天賦,也體現了能力的高低

而滑手裡,尤其職業滑手,只會一個方向在前(比如左腳在前,或者右腳在前)

那是很難拿到贊助的

反腳就是滑手不常用的站姿

視頻里,俊仔就是用的自己的反腳(Switch)在做drop in

他平時是右腳在前站位的

這樣難度就加了很多

所以沒做成功也很正常


番外篇:滑板還有哪些文化?

1、貼紙文化

很多滑手會把自己喜歡的滑板品牌的貼紙

貼在板面背後或者成功征服的道具上

而滑板店則會把貼紙貼在店門上,

作為一種有街頭氣息的裝飾

2、「板混」文化

滑板圈裡的一種糟粕文化,

一小撮自以為是的所謂鐵杆愛好者喜歡污名化另一大部分普通愛好者

一年一度的滑板日活動

也被一些人戲稱為「板混大聚會」

我昨天也去北京蹭吃蹭喝蹭獎品了

順便還跟大家玩了會平地果醬娛樂賽

玩得不亦樂乎,見到了很多老朋友的同時,

還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這麼多人就是來一起轟趴的

玩得開心、沒受傷就好,滑板是需要人來捧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91484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3、正名主義

一少部分激進的滑板人想把長板運動開除出滑板大家庭

獨佔滑板名頭

雖然兩種板玩法不同,但關係千絲萬縷

還是希望大家求同存異,把心思多放在提高技術上

別被心存不良目的的商人帶了節奏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318506?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期待著下一期節目


是什麼讓你開始玩滑板??

www.zhihu.com圖標bingo滑板課堂?

zhuanlan.zhihu.com圖標頂尖職業運動員與普通職業運動員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www.zhihu.com圖標玩滑板必須要知道的知識是啥??

www.zhihu.com圖標

好久沒來知乎了,節目組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那作為當事人的我就說說。

《極限青春》是一檔史無前例的滑板類的綜藝節目。這也是一檔給嘉賓上了「巨額」保險的節目。同時,也是一檔瘋狂又任性的節目。說它任性,因為它在做一個非常小眾的運動,企圖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滑板、滑板文化和滑板人。滑板在美國的青少年運動里排名第一,但在中國,即便成為奧運比賽項目,滑板依舊是非常非常非常小眾的極限運動;說它瘋狂,是因為這個節目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什麼是極限,什麼是精神的極限、什麼是膽量極限、什麼是生命的極限。

來參加這個節目,因為曾經玩長板的時候體會到稍縱即逝的「離經叛道」般的自由。也覺得滑板單純,乾淨的像一面鏡子,永遠在跟自己比,照見的是自己,你是否專註,你是不是有耐心,不用別人告訴你,上了板就知道了。也私心想通過這個節目打開自己封閉狹小的生活圈,認識一群有趣的人。但在前兩期節目錄製的時候,我已經在心裡默默跟自己說,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不會讓他成為專業的滑手。太嚇人了,滑手做高難度的挑戰,我幾乎沒有睜開過眼睛,不敢看也不忍心看。自己在練習下兩層台階,摔的直接淚奔後,真的怕了想放棄了,心想圖啥啊一大把年紀了,還是去多做幾次美容護膚,爭取靠顏值吧(不高就不高吧)!但當我在滑手隊員的幫助、鼓勵、「威逼利誘」下,無數次的嘗試後最終克服了心理恐懼完成了挑戰,那份喜悅瞬間衝掉了我曾經所有的沮喪。我想,任何嘗試我們都不知道再努力一次是不是成功就在眼前,但只有敢於嘗試,才有可能接近。這或許才是one more try的意義。

當然,這也是一檔很貪心的節目,想讓更多人了解滑板的同時,還能帶來綜藝的「笑」果,絞盡腦汁安排各種奇葩的挑戰內容,一路探索一路跌跌撞撞的前行。導演深知滑手們有自己的態度和堅持,也知道這事一群隨時可以離開不跟你玩了的人。也曾暗暗的企圖安排劇本,但發現完全不可控哈哈哈,倒數第二期的錄製到凌晨三點還沒結束,完全超出了預期時間,導演心力交瘁的躲在角落裡哭,我過去抱了抱她,心疼她也心疼所有人,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接下來哪一隊會勝出,哪個隊員要暫時離開。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她早已母愛泛濫,每個滑手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怕吃不好睡不好鬧情緒撂挑子走人,又怕他們受傷,早已超出了一個導演對節目的情感。

也許你說,你不懂滑板。沒關係,哈哈哈 我也不是很懂。這個節目它只是一個「選擇的遊戲」,一切結果源於自我的選擇。生活里,一個人一天要面對至少70次選擇,從睜開睡眼惺忪的雙眼的那一瞬間,選擇就已經開始了,選擇穿什麼衣服出門,出門乘坐什麼交通工具,選擇那個路線上班,是否能夠躲過早高峰等等,每一個選擇都在改變著我們的未來。在節目中,滑手選擇哪個隊長,隊長選擇哪個滑手;甚至是選擇有把握的動作求穩,還是挑戰自我做高難度動作有可能失誤,我們都在為自己的一次次的選擇負責。生活如此節目亦是如此。也許這檔節目在這個夏天未必會火爆,也許在多年之後有人翻看這個節目並喜歡上這個節目,但對我而言,在這個夏天,通過這個節目我看到以前不曾認知的自己,勝負欲爆棚、膽小、不服輸,太認真(第二期節目錄完一個星期後,我見到導演組的小夥伴還會因為隊員被淘汰哭鼻子);開心的是通過這個節目認識了一群有趣的人,成為朋友,一起度過了一段非常難忘的時光。

說回滑板,這項極限運動,它終歸是年輕的勇敢者的遊戲。那天翻看Johnny Tang 微博,看到他發了這樣一句話:You didn』t quit skateboarding because you got old, you got old because you quit skateboarding.

沒人因為變老而放棄滑板,但你會因為放棄滑板而變老。- Jay Adams

未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放棄滑板,我目前還想繼續。因為我知道,所有在滑板(表面)上的瀟洒自如,都是無數次努力嘗試得來的結果。

【我媽媽因為看了我盪板覺得太簡單說;「一看就會」!60歲的她今天上板練習,下面是我媽媽的盪板視頻,請大聲笑納~】

我媽,板齡:一天


這個節目的初衷很好,我認為滑板就是一項很好玩的運動項目,越多人關注越多人參與那是再好不過了。

難得我們的媒體開始正視這一項運動,不再妖魔化滑板運動(可能是因為入奧的原因)。

講真,當得知有一檔這樣的節目要出來我開始還有點不相信。

今天把第一期看了一遍,總體來講還是不錯的,但就請的明星來講是不是有點尬?王珞丹還好,畢竟玩過長板,不管技術怎樣至少沾邊了。另外兩個?我覺得完全就是打醬油了。

希望下一期或者以後能請一些玩過或還在玩滑板的明星來,這樣氛圍會更好些。

看了好多回答,大部分還是比較中肯的。

另外說一句,好多答主說到「板混」,其實這樣的人是不少的。大家看看馬拉松比賽,「跑混」肯定比「板混」多。不管一個人的愛好能不能堅持下來,哪怕純屬湊熱鬧打卡趕時髦,但至少把這項運動的氛圍帶起來了是不?不管什麼運動,人群基數大了,板店生意好做了參與者也開心了對不?只要加以正確引導,「板混」里也會有高手誕生的。希望大家能夠以包容的心態對待新入坑的玩家,大浪淘沙,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Tony Hawk的。

真心喜歡滑板的,就認真苦練,注意保護自己。趕時髦的,過過癮就行,盡量別受傷。裝13的,盡情享受裝的過程就好。各取所需嘛,對不對?我相信總有「板混」會逆襲的。

謝謝大家耐心看完我的回答

來自一個從1995年開始滑板的資深「板混」

攝於2017 POGO,當時剛買的新板。

於7.31更

節目對於這項運動起到了正面作用,對滑板的基礎動作和項目有一定的普及。

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參加節目的滑手所表達的觀點,他們的觀念和態度是滑板運動的組成部分

節目讓大家了解了滑板動作和一些規則,同時能看到滑手區別於其他人的態度,比如王珞丹對於skate和滑手相反的看法,挑戰大地形的理由。這些都是極限運動獨有的魅力,而將其傳達給大眾也是讓大家進一步認同滑板的方式。

節目比起新說唱算是好很多了,並沒有通過刻意的安排去製造矛盾點。給大眾傳遞正確的滑板精神,節目坐好人的凳子已經非常端正了。

以下原文

————————

看完第一期,先說結論,專業性夠強的前提下,我支持這類節目的出現。

我看到很多人都說板混玩具板的事情,其實這可以看做兩件事。

一板混

板混是很常見的群體,他們通常帶著板子來做一些跟滑板無關甚至相違背的事情,關於滑板的理論知識可能只有一點或者沒有。

除了明顯來蹭名頭做樣子的,這類群體的劃分其實很模糊,但基本的界定都是厲害的滑手對於菜鳥的強勢區分。

剛學的算不算板混?學了一個月還在學滑行的算不算板混?比較慫不敢玩地形的算不算板混?學的慢的算不算板混?Ollie不敢過立的算不算板混?年紀大了不敢玩得太狠算不算板混?

你說板混屬性放到別的地方就沒有嗎?有,哪個圈子都有,標準彈性,且不論規模在每個圈子裡都佔有一定比例,只不過稱呼不同。

換個角度講,這個群體的增長代表著這個圈子的擴大,隨之進來的除卻板混,不也有很多有潛力的新手嗎?

一個滑手的成長大家也不是沒經歷過,何必對別人咄咄逼人呢。

二 玩具板

說白了就是無法滿足滑手要求的劣質板子,也有說法是跟風狗的象徵詞。

現實中的滑手永遠比網上的儒雅隨和,因為網上說的沒有顧忌,現實中大家也不那麼暴躁過激,所以說話比較沖的回答大家理解一下,這個圈子現在還是比較乾淨的,大家想保護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玩具板國外也有,這個東西不是中國獨有,但中國傳播最廣,原因其一,是對於性價比深入骨髓的執著,其二,入門的新手不了解板子。

其實這個可以類比于吉他,很多新手都買兩三百的吉他,就是被調侃的燒火棍,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在於新手的不了解。

其實玩具板的就沒啥好說的了,總之,要購板子還是先了解一下板子的構造跟零件的功能屬性吧,這同時對之後配板子的個性化選擇有幫助

三 我為什麼贊成

我參加了不少活動也跟一些滑手滑板店的老闆交流過,雖然也不算很清楚現在滑板的整體行業情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滑板店僅勉強維持營收,板場的門票票價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不太能做到輕易支付的(相對而言,室外的場地具有一定風險且比起板場不能算太理想),大環境下實體店也整體不景氣。說白了,堅持理想,可以,想掙大錢?那屬實很難。

節目所帶來的流量如果可以讓圈子在短時間內人數暴增,新手對於板子的需求,鞋子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周邊商品隨之帶動。

市場蛋糕做大,想辦法維持。我想,這對於有想法紮根於此的滑手,會很高興麵包跟理想兼得吧。

四 我擔心什麼

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是又不知道從何開始擔心。因為變數太多,資本永遠由利益導向,一旦相對小眾的文化放到群眾餐盤裡邊,必然有與大眾觀點相悖的地方,被挑挑揀揀。

而在小眾與大眾之間斡旋妥協中,從圈內看的話結果通常不會太理想,但整體上還是會走上坡路的。只是最後文化還剩什麼,能剩什麼,還未可知。

(第四段完全沒有邏輯,可以當我放屁)

手機碼字不易,點個贊再走唄


首先要表白玩滑板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實在是太酷了啊!!我抱著頭尖叫!!!每次看他們起飛、旋轉、上升、降落,好像長了翅膀一樣自由無畏,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完完全全就是我的取向狙擊!!!

說回正題。現在的綜藝類型真是很豐富了,許多小眾的興趣和圈層通過節目包裝一下就能呈現到大眾面前,比如街舞、冰球、魔方、樂隊等等,也算為普通人打破了入門的壁壘,讓大家都能跟著搞一搞。而騰訊這次把目光轉向滑板,小眾倒依舊小眾,但是危險係數實在是太高了,真的能讓人想跟著去玩嗎?而且怎麼比賽?怎麼打分?圈外小白實在是一頭霧水。

不過騰訊還是讓我真香了!第一期看下來我真的熱血沸騰啊!!!一上來的果醬賽(五個選手在場地上各自表演)雖然有點混亂,但是有的人他那個氣場就不一樣,一群人里你就只會盯著他看,自帶光芒的那種!!而且選手們動作都超快,所以有時候看慢動作才會感受到震撼,可惜我只會喊「woc!牛皮!」……

雖然大家玩滑板的畫面真的很酷炫,但我私心覺得最精彩還是節目代替滑板選手傳遞出的那種信念。聽起來有點臭屁和官方對吧?就說節目請來的三個明星,都是小白,不會滑更不會評,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好震撼啊」「我好感動」,是不是跟你一樣?你指望從這個節目里學到多專業的技能,不是的。難道你了解知識之後就會滑滑板了嗎?

滑板這項運動看起來真的很危險,任你是再專業再牛皮的選手,動作做不好還是有可能會失敗甚至受傷,節目中的小黑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當你一次次從板子上摔下來,心裡都是對那個動作的不確定,你還想繼續去做嗎?甚至說,你越堅持風險就越高,你還敢嗎??

但是第一期節目看下來,果醬賽里五分鐘的自由展示時間,沒有一個人因為一次動作失敗就放棄,他們反反覆復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他們那種對下一秒不管不顧的激情和衝勁,內心只有去做、去飛的熱忱,說真的,很戳人。

我敢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這樣的念頭,那就是放開一切顧慮瀟瀟洒灑去放縱一次,但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所以我很感動從這些滑板選手身上看到這種青春的精神,哪怕我不了解他在滑板圈是什麼地位,不懂他做的動作係數有多難。但我就想像那三個嘉賓一樣,歡呼、鼓掌,然後把自己的鞋帶子解下來送給他們!(雖然人家不想要hh)!

總體來說,第一期的剪輯稍微有點亂,希望第二期有改進吧,但選手們真的很優秀!!看完真的有買塊板子的衝動,想想,摔一摔又有什麼好怕呢?摔倒了就爬起來咯,one more try!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